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世家

作者:晴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767章 那朗朗上口攻击点十分刁毒的童谣犹自回荡

书名:大唐第一世家 作者:晴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2

打量着跟前堆叠起来足足有好几十份的长安文集,孔颖达不禁小声地嘟囔道。

“唉,想必魏王殿下的心情不会太好,改日,老夫应该往魏王府走上一遭”

嗯,虽然不能给这位既乖巧又懂得尊师重道的魏王殿下送财帛,但是好歹给他进行一下精神上的鼓励。

支持他继续将长安文集办下去,并且要办好,而且还要维持着长字文集这种高雅的格调。

万万不要跟那乱七八糟,什么玩意都往里边塞的长安旬报似的。

毕竟,长安文集在孔颖达看来,这可是他们这些饱学之士,博学鸿儒们宣传自己思想与学问的大好平台。

就在孔颖达浮想联翩的当口,听到了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一抬头,就看到了管事有些气极败坏地出现在了书房门外。

看到他那副气喘吁吁,气极败坏如同丧家之犬的模样,最讲究风度和姿仪的孔颖达面色一沉。

“你这样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是是,老爷教训得是,小人错了”管事拭了拭脸上的臭汗,赶紧弯腰垂首,保持着恭敬的姿态。

孔颖达又慢条斯理地呷了一口茶汤之后,这才问道。“怎么样,可有打探出什么消息”

“老爷,那帮子升斗小民,也不知道的从哪听来乱七顿。”

“什么样的流言蜚语,你且说说”孔颖达扬了扬花白的眉头,好奇地问道。

“老爷,那些话实在是有碍视听,小人觉得你还是不用搭理为好。”管事有些心虚地看了孔颖达一眼道。

“老夫让你说,快点。”这话孔颖达可不爱听,忍不住板起了脸喝道。

“不知道那些市井的小童从哪学来的童谣,小人打听到了几句,其中一句是这么说的”

管事摸了摸鼻子,在孔颖达那极具威摄力的目光的逼视之下,硬起头皮道。

“清河有崔氏,本朝黄门郎;曲阜老孔氏让,让梨他最强。”

“”一阵突如其来的穿堂风,从书房门外卷了进来。

角度刁钻地经由孔颖达的袖口,钻到了他的心口位置,让他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哆嗦。

管事一脸惊恐地看到了,看到了自家老爷整个人都在哆嗦,然后脸色一会青一会红一会紫一会蓝的变化莫测。

抬起了颤抖的手指头,指了指自己,紧接着白眼一翻,一头直接栽倒在案几后边。

看到了这一幕,管事直接给吓得亡魂大冒,用足吃奶的劲,扯起嗓子干嚎起来。

“老爷昏倒了,快来人啊啊啊啊”

礼部郑侍郎,迈开四方步,牵着自己的小乖孙正在自家的后花园里边溜达。

这个乖孙不但乖巧,重要的是很聪明,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

这让郑侍郎宠爱不得行,原本想要亲自教导,可惜自己实在是太忙了点,加上他父亲在外地任职。

所以郑侍郎给这个才七岁的乖孙找了一个好老师,那位可是萧德言的师弟宁学士。

宁学士不但博学广闻,重要的是特别会给小娃娃们启蒙,为此,郑侍郎也是费了老鼻子劲。

这才把自家的乖孙塞到了宁学士门下去学习。

方才郑侍郎亲自去将乖孙接了回来,一路上考校小娃娃的学业。

还真别说,这小子,居然把整篇三字经都给背下来了。

虽然郑侍郎很不看不起程处弼那个粗鄙武夫,跟他爹程咬金一般,都不是什么好鸟。

但是,郑侍郎也不得不承认,他创作的三字经不论是易学性,还是可读性,都的确在千字文之上。

“乖孙,你在老师那里,除了学业之外,可有交到朋友”

来到了凉亭处,郑侍郎坐了下来,看着跟前这位聪明的乖孙问道。

“交了,老师也说过,让我们不能只注重学业,还要多教朋友,而且孙儿还认识一位很厉害的师兄,他会的可多了。”

“他不但会背三字经也会千字文还会顺溜之百家童谣呢。”

“”郑侍郎一脸懵逼地看着乖孙。顺溜之百家童谣是什么鬼

看到爷爷呆头呆脑的模样,这位乖巧的孙儿不禁有些得意地道。

“那是我那位师兄这两天跟邻居家小孩学会的,他一学就会了,还拿来试我们,孙儿又岂会怕他,也学会了。”

看到乖孙一脸洋洋得意的劲头,郑侍郎不禁心怀大畅,爽朗地笑了起来,抚着长须道。

“哦那爷爷倒要洗耳恭听一下”

“好的,那孙儿就背给你听”就看到了乖孙一边拍巴掌一边伴着节奏背诵起来。

“大唐李为皇,威名四海昌;长孙贤为后,母仪人向往。

东阿诗书程,诗赋美名扬;善阳老尉迟,夺槊最在行”

郑侍郎脸上的笑容与慈爱渐渐地僵硬,薅长须的手也僵在半空动弹不得。

脑子里边只有那种魔鬼般的节奏,还有孙儿快活而又稚嫩的嗓音继续响起

“停”当听到了“荥阳有郑氏,卖书比人强。”这句时,郑侍郎整个人都差点裂开。

神特么的荥阳有郑氏,卖书比人强。我们郑氏乃是传承千载的世家大族。

诗书传家的好不好,卖书比人强是什么鬼意思。

看到自家爷爷手捂着心口,一脸黑线摇摇欲坠的模样,乖孙小脸给吓得煞白。

“爷爷,爷爷,你没事吧别吓孙儿。”

“老,老夫得缓缓,你先停一停老夫必须得缓一缓。”郑侍郎软软地靠着凉亭的柱子,闭上了双眼。

偏偏那朗朗上口,攻击点十分刁毒的童谣,犹自回荡在脑中,久久不散

长安城内的世家大族,又或者是勋贵高官,都从各种各样的渠道,听到了这朗朗上口,易唱喝记,别具一格的顺溜之百家姓童谣

有听到了这玩意之后,捶胸顿足破口大骂的,有气得晕厥过去,赶紧去请医者的。

也有听到了这玩意之后,心怀大畅,呼朋唤友前来喝酒,祝贺自己也能够显摆名声的,不一而足。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453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