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世家

作者:晴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722章 朕愿为天下先作出表率,二位卿家以为如何?

书名:大唐第一世家 作者:晴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2

“长安去年一年,有就超过百位因难产而亡,这个数字。

若是放大到我大唐万里疆域的千万子民身上,哪岂不是”

“这些数据,若是真的,那也太可怕了点。”

“陛下为何想到去查这份数据,莫非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马周神色肃穆地向李世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事说来,还跟程三郎那小子有干系。”李世民砸了砸嘴,表情透着一股子古怪地道。

“那小子听闻他二哥准备要娶媳妇了,心忧我大唐百姓的年轻小夫妻的家庭安泰。

就悄悄的来告诉朕,说女子年纪太小,成亲容易出问题。”

“”房玄龄和马周呆呆地看着陛下,总觉得这句话不对劲,可又偏偏不知道该说些啥。

“虽然程三郎那小子医道很厉害,但是朕也不可能尽信于他。

于是,特地派人去收集了长安县和万年县的数据。”

“结果嘛,就摆在了你们的跟前。唉”

房玄龄抚着长须,目光闪烁不定。

“陛下的意思是,准备以此为契机,命百姓们将女子的婚龄推后到及笄之龄”

马周缓缓地摇了摇头。“至两汉以后,百姓们都已经习惯了十二三之龄嫁女。

便是便是陛下亦是如此,若是突然之间,强行用政令更改,臣觉得怕是效果不会太好。”

房玄龄听到了马周的分析,除了点头,也着实无话可说。

李世民也不禁沉重地点了点头。“话虽如此说,可是,若是再这么继续下去。”

“我大唐的不知道有多少妙龄女子,会因为这年龄过小成亲,而造成更多的惨剧。”

“所以,朕决定了,清河公主会在及笄之后,再下嫁卢国公的二郎程处亮。”

“从即日起,我大唐皇室嫁娶,女子的年龄,都必须要满及笄之龄方许出嫁,违者削爵一级。”

“朕愿为天下先作出表率,二位卿家,以为如何”

听得李世民那斩钉截铁之言,马周与房玄龄都不由得心中一凜,但是心中却更多的是欣慰。

看来,陛下这是下决定要革除这个弊端,并且是以自身为表率,以皇家为表率。

如此一来,百官自然也会随之而动,不必强硬诏令却又能将此事顺利推行。

马周一脸心悦诚服地朝着李世民郑重一礼,正色作答。

“陛下圣明,有了陛下为天下表率,朝庭陈述清楚原由,诏告大唐各州道,必定会令天下人效仿者如云。”

房玄龄朝着李世民恭敬地一礼,满脸尽是欣慰与激动之色道。

“不需要强迫,只需要引导,便可解我大唐千万子民家破之厄难,真明君也”

这话不禁让李世民心生愉悦,眉舒目展地接受了臣子们对自己的赞喻之词。

而那个又被他在臣子跟前编排了一顿的赫赫功臣程处弼,在打了个大大的喷嚏之后。

揉了揉鼻子,继续跟几位弟子蹲在一块,愉快地蹲在太医署里打牌。

就在放榜的当日,第二期的长安旬报终于热烈登场。

五文钱一份报纸,报纸上不但有那些上榜进士们的精彩文章以及诗赋之外。

更有那之前已经令大家期待满满的三国演义,而开篇的第一章。

那精彩纷呈,缓缓拉开的历史画卷,一下子,就紧紧地抓住了那些乐意掏个五文钱来欣赏报纸的读书人。

哪怕是收了钱,但是才五文钱,虽然长安城内的普通人家一个月的收入虽然不多,但是一两贯还是有的。

而花上五文钱,能够看到这么精彩的三国演义,实在是太值得了。

一位来自洛阳的绸缎商人,看到了那些聚集在东市入口处,拿着报纸一边欣赏一边相互热烈讨论的读书人。

不禁心生好奇,指使着下人也去买来了一份。“才五钱文”

接过了这份长安旬报听到了这个价格,着实让这位来自洛阳的绸缎商人吃了一惊。

当他翻看着上面的内容,找到了报纸里边连载的三国演义后,很快也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

耳朵里边听到那些读书人们拿着报纸兴奋地讨论着三国演义是如何的精彩。

这位机灵的洛阳商贩不禁灵机一动,当下直接叫来了管事,朝着他耳朵边一阵叮嘱。

管事微愕之后,赶紧从马车上抄起了一贯钱,朝着那边快步而去。

很快,就在一众那些尚未离开的读书人的喧哗声中,直接将那位贩报人手中剩下的两百份报纸全部都采办了下来。

惹得那些后来才赶到,却没能买到报纸的读书人忍不住也开始暴起了粗口。

看到了这一幕,这位商贩赶紧催促着车夫朝着远处加速而去

“那个该死的商贾他做什么,买那么多做甚,他又不是读书人。”

一位晚来一步,没能买到报纸的读书人不由得心中着恼大声喝斥道。

旁边的一位读书人脑补出了一个令他自己脸色大变的场面。

“莫非那个奸商是想要把报纸都买下来,然后想要转身卖给咱们”

“果然是无恶不作的奸商,真是卑鄙”

“行了兄台,咱们有时间在这里骂人,倒不如赶紧去别的地方瞧瞧。

抢在这些卑鄙的奸商之前先卖下一份报纸再说”

而这一幕,可不仅仅只发生在一处,不少精明的外地商贩们。

也在看到了读书人对于长安旬报的热捧之后反映了过来。

直接挥舞着手中的财帛,大肆采办,几十份,上百份的买下来。

他们买下那么多,自然不是为了珍藏,而是觉得这上面的三国演义份外的精彩。

所以他们决定采购一定数量的报纸,拿到其他地方去贩售。

例如东都洛阳,又或者是北都晋阳,甚至是江南去。这些地方,不但有钱人多,读书人也多。

不管是哪里的读书人,要是遇到这么精彩的文章,莫说是花上五文钱。

便是再翻上几倍,怕也会买下来欣赏甚至是珍藏。

正值休沐之日,与李恪一起蹲在太学不远处的酒楼里边,想要看看大家对于花钱买报纸的热情。

结果没有料想,太学外的报纸还没卖完,就接到了消息。

东市和西市的各五千份报纸,都不到半个时辰就已经被采购一空。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270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