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世家

作者:晴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662章 舅父的眼里,本王看不到半点的尊重

书名:大唐第一世家 作者:晴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2

可世家大族却用尽办法阻挠,妄想像过去一般,继续左右朝堂。

他们这样的做法,就是给老丈人找不痛快,用心之险恶,简直令人发指。

不过好在,李世民终究是在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千古明君,他很清楚,要怎么做,才是最大唐最为有利的。

自打来到了这晋阳,知晓了老丈人的全盘计划之后,程处弼不得不承认。

老丈人的想法之大胆,手段之坚决,怕也唯有他这种戎马一生,对于自己的能力极度自信的君王才敢去干。

反正程处弼不觉得脱衣有肉的太子爷李承乾敢这么做,而且李承乾就算是想要这么做。

他也缺乏他爹李世民这么多年积累起来的巨大威望和对于天下兵马一呼百应的统御力。

自然也少不了这位积威甚重的大唐皇帝陛下对世家大族的强大威慑力。

这也是为何,那些世家大族之前在没有收到确定老丈人生死的消息之时。

虽然内心是那样的骚动,但是行动却显得那样战战兢兢的原因。

第二天子夜,李世民这位大唐天子,在那尉迟恭亲率甲士的保护之下,悄然地离开了晋阳宫之后。

疾行数十里赶到了汾水畔的码头,登上了早就已经准备好接应的船只,径直朝着下游而去。

程处弼与李恪也只能老老实实地龟缩在船舱之中,随同这只队伍向南而行。

而南方,为了阻止太子李承乾与程咬金率军北进,在那位楚州刺史也被拿下之后。

泗州改变了操作,泗州刺史不再是擅自作主,将粮食等辎重挪作他用。

而是监国的晋王殿下通过朝议,以位于山东腹地的郓州今夏遭遇洪水为由。

命令泗州刺史将州内的粮草辎重尽数运往郓州作为救灾物资。

并且还不光仅仅泗州,还有那徐州、宋州以及周边各州县也都要向郓州增援粮草。

这让李承乾与程咬金只能留驻在楚州干瞪眼,毕竟若是将士连吃饭都成问题,就算是这数万左屯卫精锐,到了洛阳,面对那些吃饱喝足,神完气足的叛军,怕也只有送菜的命。

经过了商议,李承乾也很清楚,自己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而是第一时间派出了使节。

赶往大唐帝都洛阳,质问朝廷这边为何要将一应粮草辎重尽数发往郓州,另外就是要求朝廷速速组织军需辎重送来,不然咱们兄弟没完。

此刻,洛阳城内,却几乎乱成了一锅粥,毕竟大唐皇帝陛下已然在那晋阳身陨的消息开始在洛阳城内散播开来。

忠诚于陛下的不少臣工们的心情可想而之,而太子李承乾的那份太子教,递到了这洛阳城内之后。

就直接被长孙无已给按了下去,根本就没有被递交往朝堂之上廷议的机会。

而且,现如今,关于太子李承乾在那扬州肆意捕杀无辜百姓,还将那些维护百姓利益的正义官员,或是关押出牢狱,或者是斩杀于扬州城内。

总而言之,在那些世家大族以及别有用心的臣工的宣传与渲染之下。

那位原本温良恭顺,宽仁爱民的太子殿下的形象,已然变成了类似于前朝的隋炀帝那样的暴君,简直堪比夏桀或商纣。

并且,朝中甚至有大臣在朝议之上痛哭流涕,陛下生死不明,而大皇子在江南之地胡作非为,已然让江南局势大坏。

这个时候,大唐需要一位帝王来掌握权柄,控制局面,同时,有了帝王,才能够动用大义的名份,将那位皇长子绳之与法。

而晋王殿下可是一位十分心慈手软的好亲王,他掩面痛哭,认为亲爹尸骨未寒,自己又非父皇亲自指定的皇位继承人。

倘若贸然地接受大伙的拥戴,登基为皇,那么日后怎么有脸面去面对老李家的列祖列宗。

所以,希望诸位臣工不要在去考虑这个问题,之后便宣布散朝。

等到殿武纷纷离开之后,晋王李治这才如释重负地吐了一口浊气。

之前那一刻,李治真有一个害怕夜长梦多,想要在第一时间点头答应的冲动。

可是舅父长孙无忌那没有半点情绪的目光,最终还是让李治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毕竟,舅父的声望与资历摆在那里,他一个人的份量,都远在那些世家大族之上。

而此刻,舅父长孙无忌沉稳的嗓音在耳畔响了起来。

“殿下,还请殿下控制住自己,这只是第一次,还有第二次,第三次。”

“只有到了第三次,你才可以勉为其难的同意。”

“多谢舅父提醒,治明白接下来该如何做了。”

看到李治如此乖巧听话,长孙无忌觉得,方才这位外甥的举动,只不过没有什么心机的年轻人的冲动而已。

长孙无忌朝着李治又交待了几句之后,这才站起了身来告辞。

“嗯,好了殿下,老夫告辞,尚有要务需要处置。”

李治恭敬地将长孙无忌亲自相送到了殿门口,看到了舅父离开大殿到得台阶下方。

之前早就出了贞观殿的那些文武臣工,此刻都纷纷上前来给为位权臣行礼,簇拥着这位赵国公朝着宫门的方向走去。

看着这一幕,李治两眼情不自禁地眯了起来,抿着薄唇,站了半天之后才转身离去。

“王安。”

“奴婢在,殿下有何吩咐”一位年近五旬的老宦官,悄无声息地站到了李治的身边小声地询问道。

“如今,本王已经距离那个位置很近了,可是,从我舅父的眼里,本王看不到半点的尊重。”

“殿下”王安听得此刻,陡然心头一季,下意识地左右张望了眼,好在这个时候,殿内已然没有了闲杂人等。

“殿下万万要小心为上,如今,赵国公与那些世家大族,表面上是结成了联盟,实则是相互忌惮。”

“殿下你如今最需要做的,就是遵从赵国公的吩咐,待登临大宝之位后”文網

“本王明白,只希望他日后能够稍稍收敛一些才是,毕竟他是我的舅父”

王安连连点头,以示认同殿下的话,不过他的内心很清楚,这位自己打小看着长大的殿下,是个什么心性的人。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029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