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世家

作者:晴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58章 已然沸腾起来的长安城……

书名:大唐第一世家 作者:晴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2

李世民立身于含元大殿,双手已然紧握成拳,看到了那些臣工们在听到了一百三十万册书籍之后,激动得不加掩饰的震惊表情。

还有听闻太子殿下从明德门步行而来的消息后,那一张张显得神情各异的脸庞。

宦官的陈述还在继续,他告诉在殿中的诸位臣工还有那些藩属来使。

有不少的私塾的儒童儒生们自发地追随在车队左右。

高声齐诵三字经,以贺太子殿下足疾尽愈,更贺太子殿下心怀天下,献百多万册书籍。

“朕的太子,终于回来了”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很是意气风发地大声道。

这句一语双关的话,令在场的一干朝臣心中微震。

李世民目光如电,扫过了一干臣工之后,大声喝道。“诸卿中,有东宫职者,速往朱雀门,迎太子入宫。”

杜正伦、张玄素、刘洎、岑文本等诸多臣工纷纷出列领旨之后,快步离开了含元殿,朝着朱雀门的方向疾步而去。

“太子这半年来,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左春坊之主官左庶子杜正伦疾步而行,忍不住朝着身边的张玄素看过去。

张玄素缓缓地摇了摇头。“这谁知道,太子殿下自往骊山汤泉宫,一去半载。

期间只是让于詹事偶尔回东宫署理诸事。”

“至于太子殿下在骊山如何,咱们这位于詹事半句也不肯透露。”

刘洎满脸难以置信地匆匆前行,一面小声地嘀咕道。

“之前陛下突然宣告,太子殿下足疾痊愈,已然令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现在突然一下子,太子殿下要献书百万册”

听到这话张玄素忍不住闷哼了一声冷笑道。

“百万册,哼老夫看能够有数万册,就已经是天大幸事。”

“我朝自上皇开国以来,宫藏承续前朝,那时候,仅仅剩下了不过十七万卷、册,经这近二十年来的收集整理。”

“也才不过二十余万册,这可是集举国之力,而凭太子远在骊山汤泉宫治疾养病,哪有时间去收罗藏书。”

“指不守是陛下为了太子殿下,才会特地”

“好了诸位。”杜正伦目光扫过这些同僚,虽然大家对太子都有这样那样的意见,但那终究是大唐的储君。

“太子殿下足疾尽愈,又还能牵挂天下读书人,这可是好事。”

“诸位对于太子远离中枢,心中有怨,可太子殿下想必是为了治疾才会如此。”

“我等不仅仅是陛下的臣子,亦是太子的臣属,妄议太子,成何体统”

杜正伦这番话,令一干犹自生怨而议论纷纷的东宫臣工只能悻悻闭上了嘴,继续疾步前行,朝着朱雀门赶去。

李承乾身上穿着的乃是朝服,十里的路途,在他走了差不多四里的时候,在程处弼的苦劝之下。

加之考虑到自己一会还要以饱满的精气神去面对那些臣工以及父皇,李承乾最终在坐到了轮椅上休息。

等到距离朱雀门里许之后,李承乾再一步起身,继续前行,

长安城内,随着从九门进入的车队的移动,亦让长安城中的百姓们汇成了巨大的浪潮。

朝着朱雀门的方向汇聚而来,那嘈杂喧嚣的声浪,早就已经将诵读三字经的声音完全给淹没掉。

好在负责宫中以及京城巡警的左、右金吾卫早有准备,已然早早地就派出了大批的精锐之士,将那朱雀门一带设立拒马,列阵阻拦百姓涌入。

即便如此,朱雀大街两旁早就已经挤满了百姓,还有皇宫朱雀门附近也被挤得水泄不通。文網

男女老幼,便是面容娇好的妇人,此刻也顾不上会不会被吃豆腐,也都三五成群地连袂而至。

小娃娃们做在父亲的肩膀上,或者是被娘亲抱在怀中,纷纷地朝着朱雀大街的方向看去。

无数道目光,不停地扫荡,哪怕是太子殿下一行未至,但是关于太子的各种消息正成为这些喜欢热闹爱好的热点。

所有的人议论的焦点自然就是这位销声匿迹足有半年的大唐太子殿下。

之前太子殿下因为足疾变成了残疾,不良于行,而且遍访天下名医皆不能治。

传闻那是因为太子殿下德行有问题,惹怒了上天,所导致的后果。

一位来自于外乡的商贩好奇地朝着旁边的长安百姓询问,那位长安城的百姓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道。

“这些话可不是咱们乱传的,这些话,可是朝中的那些达官显贵向陛下弹劾太子的时候说的”

“而且听说,朝庭里的大官人们,都很喜欢那位尊师重道的魏王殿下,都说魏王殿下比腿瘸了的太子殿下更仁政爱民。”

“真的假的,那位魏王只听说他颇有才名,可怎么就仁政爱民了”

“我哪知道,大家都这么说呗”

“来了太子来了”随着一声发喊,在朱雀大街到朱雀门之间那聚拢的无数人似乎被有按下了扭头的开关。

无数道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朝着朱雀大街看过去。

哪怕是距离有些远,可他们还是看到了,一只队伍,正朝着朱雀门渐行渐行,而为首是一位一声华丽而又高贵朝服的年轻人,昂首挺胸,大袖翻飞。

他的脚步显得十分矫健,哪里有半分像是残疾的模样,分明就是一位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的俊逸年轻人。

身后边,是数百名步伐齐整的披甲精锐,和太子仪仗组成的队伍,当然还有那前前后后足足有数辆大车组成的夸张车队。

而且,为了能够让道路两旁的百姓们能够看得清楚,程处弼还特地将经由明德门进入的运书车队分成了两列。

几乎是紧靠着朱雀大街的道路两边朝前而行,以便于让那些百姓能够看清楚,车上的是书还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

“哇,那些真的都是书,你们快看”

“居然不是竹简,而是书册,乖乖,这样一车,那就得好几千册吧”

“那岂不说光这里就足有数万册”

“不止数万册吧,你们没听说吗,太子殿下要献书一百多万册。”

“那得花多少财帛一册书怎么也得好几百文钱一百多万册,我的个乖乖”

“太子殿下过来了,我看到他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324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