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世家

作者:晴了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572章 刺激一下他,万万不能让他颓废沮丧

书名:大唐第一世家 作者:晴了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2

程处弼眼角一斜,就看到了那吴王李恪那虽然在极力控制,可还是显得那样的既羡又妒的表情。

嘴角一咧,差点就乐出了声来,好在考虑到了李恪那脆弱的心灵,顾忌着跟前还有其他人。

最终程三郎以极大的毅力,维持着了严肃的表情。

然后语重心长地开始了对那秦大掌柜进行了一翻富有激情且有极大鼓舞士气的演讲。

最终,眼眶通红的秦大掌柜拍着胸口,指天画地的立下誓言。

自己一定会努力绞尽脑汁,把自己所有的经历,完完全全地弄出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跟三公子搞配合的程吉和程利霍然扭头,一脸懵逼地看向自家三公子。

程处弼在唱出了第一句这才惊醒过来,赶紧咬住嘴皮,双手仍旧缓慢而又有力地拉动着。

作为一位优秀的专业级别旗手,不为外物所扰很正常。

能够在嘈杂的喧闹声中,唱响国歌,升起国旗,这,就是一位优秀旗手的过硬素质。

好在自己及时地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及时清醒过来,让那面唐字大旗缓缓升空。

不需要说什么行注目礼,此刻在那激昂的音乐声中。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那面开始飘扬起来的旗帜之上。

远处的李世民与两个儿子,都愣愣地看着那面渐升渐高的旗帜,耳朵边传来了一阵熟悉的音乐声。

听着那耳熟的秦王破阵乐看着那越升越高的旗帜,没来由的。

令李世民遥想起了昔日意气风发大破敌军之后,万军鼓舞欢呼,旌旗烈烈的画面。

只可惜,很快,随着旗帜升到了旗杆的顶端之后,音乐声也随之止歇。

这让李世民意有未尽地砸了砸嘴,失笑出声来,朝着李恪问道。

“有意思,这小子又是升旗又是奏乐的,这里边又是什么弯弯绕绕。”

“父亲,处弼兄说这叫升旗仪式,升我大唐之旗,奏我大唐之曲。

不但可以激励人心,长此以往反复,还能够起到教化人心之功效。”

听到了李恪的解释,李世民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因为这个时候,程处弼将绳索捆扎好之后。

已然站到了讲台的最前沿。“请诸位就坐。”

一干师生们,都纷纷再一次坐回了小马扎上,对于方才的这种古怪仪式倍感好奇。

程处弼目光再次扫过那边,李世民、李承乾、李恪,也就是说,李氏皇族的三位大佬都蹲在这里。

自己应该怎么做,当然是乘着这個机会表一表忠心,顺便拍拍马屁。

毕竟自己建立这所大学的初衷,就是要将自己的毕生所学教给这些学生们。

第二个,就是希望能够学习致用,为国育材,顺便利用自己头脑里边一个接一个的好宝贝。

让大唐意识到科学以及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许多学科的重要性。

依托着大唐程氏大学的诸多学科,争取提前一千四百多年达成科技强国的道路,开创大唐以及华夏民族的美好未来。

心念电转之际,程处弼也已然有了腹稿,朗声喝道。

“诸位老师,还有程氏大学的同学们,你们好。”

程处弼嘹亮的播音腔,开始回荡在这程氏大学足有足球场大小,却只有不过两百师生的广场上。

“诸位学子,从你们踏进校门,在入学表格上,填写下你们姓名的那一刻。

你们,就已经成为了程氏大学的一份子。”

“或许,你们不了解,我为什么要在开学之际,弄这么一个升旗仪式。”

“我可以告诉大家,之所以要有升旗仪式,这为的是让你们明白。”

“你们今天的平安宁静的生活,来得有多么的不容易。

与生活和挣扎在朝代更迭之时的华夏相比起来,现在的你们,应该为自己能够生活在这个时代而感到骄傲与庆幸。”

让那些原本在低声议论的学子们都错愕地看向了程处弼。

是的,他们的脑子都很是懵逼,国家大事,离他们还太远。

朝代更迭,那也是历史,跟我们这些一心求学的孩子有半个铜板的关系吗

看着那大部份人那一张张错愕中带着不解的脸庞,唯有像许大师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师才有所触动。

这让程处弼的脸色越地发显得严肃了起来。

“在你们之中,兴许有些人想的是这些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已经属于是历史的一部份。”

“与平平安安的生活在如今的大唐朝的你们,能有什么关系。”

“我要告诉你们,不仅仅有关系,而且关系很大。”

“前朝大厦将倾之际,群雄逐鹿,天下烽烟四起,生灵涂碳,整个山东河北之地,几成赤地千里”

程处弼那激情澎湃的动情嗓音,还有伴随着他那犹如诗歌朗诵之时舞动的手势。

描绘出了一个前隋末期,天下纷乱,民不聊生的凄惨场面。

百姓们无以果腹,颠沛游离,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百姓冻饿之中毙于郊野。

大唐的建立,平定了隋末之乱,还天下以安泰,让黎民得以耕作果腹。

兴悍勇之师,守卫大唐疆域,清除匪乱,北征突厥,西讨吐谷浑,终有今日安宁昌盛之大唐。

所有人都呆愣愣地看着站在高台之上,口若悬河,声音昂扬有力,面容坚毅,目光如电的程太常。

那慷慨激昂的语气,有力挥动的手臂,渐渐地,让那些年轻的学生们觉得。

自己的心中,仿佛有什么被这位年轻的校长点燃起来。

通过程处弼的描述,让他们不禁回想到了自己父母曾经描绘的那个战乱的时代。

仿佛变成了一张张充满硝烟与荆棘的染血画卷,在他们的眼前铺展开来。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具有强列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家国天下为已任,前仆后继,临危不屈”

“正是无数英勇的将士,才换来了我大唐今日之和平。而我等,也才能够在此安然讲学,传道授业”

许大师想到了他年轻的时候,长安城在隋末之际的动荡,身边的同僚与友人们。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665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