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五章 未来的方向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沈晨往营寨里走去,只留给众人一个萧索的背影。

在这个时候,他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没有人能理解他的想法,也没有人知道他此时此刻的心情。

曹魏覆灭之后,他只觉得空虚无比,心里空落落的,做什么事都不提起兴致。

这种感觉,就像是你经历了千难万险,最终达到了人生的终极目标,回头一看人生已经没有什么追求了一样。

剩下的,就只剩下无尽的寂寞和零丁。

‘最早来到这个世界,我只是想平安顺利地活下去,到八岁的时候,只希望能够保住亲人安危。’

‘可惜自己的力量还是太渺小,大人物的一句话,一个村落,甚至一座城池,一个郡国,一个州府,都要被人屠戮殆尽。’

‘在玄德公的帮助下,我才勉强带着残存的族人离开徐州,仇怨一直深埋在我心底,仅曹仁一人不能洗刷恨意。’

‘所以那时起,我心中就有两个目标,一个是报仇,总有一天我要亲手杀了曹操,颠覆他的曹魏王朝,为死难的乡亲和徐州百姓报仇。’

‘第二个目标就是,大汉百姓太苦了,世家门阀把持住了土地以及上升通道,他们把底层人晋升的通道给堵死,自己高高在上,压榨着百姓作威作福。’

‘从那时起,我的目标就是要帮助玄德公,建立起一个有秩序,能让人人都有农田,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有书读,每个人都有上升通道,不用担心饥寒冷暖的世界。’

‘按理来说,曹魏灭亡之后,完成了我的第一个目标,虽然有些遗憾没能亲手杀死曹操,但至少完成了夙愿,应该心情会更高兴,积极投入第二个目标才是。’

‘但不知道为什么,心里还是很失落,就感觉像是没有了继续做事情的干劲一样。看来曹操对我的影响还是太大,曹魏的灭亡让我有一种没有了人生意义的感觉。’

沈晨回到营寨里,自己一个人躺在帐篷内的席上,在这个时候他脑子里乱如麻,大仇得报之后,就是无尽的空虚淹没,让人觉得什么都没了兴趣。

不过好在他是个聪明人,也没有勉强自己强行把干劲提起来,而是继续躺着,放空自己的大脑,干脆就着外面呼呼北风,睡了一觉。

这一觉睡得很踏实,前所未有的踏实。

因为以前过着军旅生涯,面前总是会有敌人,敌人在旁边,本能就会让人生出警惕,即便是在睡觉的时候,也会担心曹魏的突袭。

但现在已经不需要再去考虑这个问题,曹魏彻底灭亡了,他的敌人消失了,再也没有了需要防备的东西。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到了傍晚时分,沈晨就醒过来,抬起头看到帐篷内多了一个人。

这是关羽的主将帐篷,平时是关羽开军议以及处理事情的地方,但关羽不在,赵云和马超张飞他们都不在,此刻就只有诸葛亮坐在旁边席上看着一份公文。

诸葛亮人到中年,下颌长出了山羊胡,气质清攫消瘦,静静地看着手中的文书,尽量不让自己发出哪怕是任何一点声音。

沈晨刚开始起来的时候没有看到他,略微觉得脑袋有些昏沉,抬起头才见到诸葛亮。

“兄长。”

他扶着脑袋坐在席上,撑住桌案道:“我睡了多久。”

“两个多时辰吧。”

“这么久?”

“是啊。”

诸葛亮放下手中的公文,笑着说道:“你太累了。”

“曹家人怎么样了?”

沈晨问。

诸葛亮道:“大元帅亲自带着曹家人以及诸多降将、降臣回洛阳了。”

沈晨想了想。

曹魏灭亡之后,剩下的就只有辽东还未收复。

公孙渊这厮估计没过一两个月就会上表请求朝廷的册封,诸葛亮肯定不会答应,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只不过这样的货色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趣,估计诸葛亮遣一主将去就能轻松平定。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天下已经恢复了统一。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消化整个北方,开始做土地改革,清算世家,推广农业、教育、科举,提高生产力,恢复一个太平盛世。

如今南方不仅仅有沤肥技术和占城稻提高粮食产量,唐朝才出现的曲辕犁、简车,宋朝出现的秧马、水稻秧播等等都已经出现,对生产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宋朝的生产力以半壁江山养活了一亿人,这也意味着一旦这些技术全面推广开来,汉朝的生产力就能翻一倍,不再是以前鼎盛时期五六千万人,而是上亿。

虽然再怎么弄终究逃不出农业社会的低效生产力,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这不是一个短短几十年就能让一个农业国家转为工业国家的时代,而是一个从零开始的世界。

沈晨就算再厉害,他也做不到徒手撸出钢铁厂、冶炼厂、工业化,所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只是第一步,而光这一步,也许大汉就要走很久,需要很长的时间。

接下来,他的任务其实并不比消灭曹魏来得轻松。也许有生之年都完成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但能给未来打下一个基础也挺好。

想到这里,沈晨就说道:“兄长还留在邺城,是打算北上消灭公孙渊吗?”

“公孙渊只是小患。”

诸葛亮摇摇头:“现在北方边境时有乌桓鲜卑寇略,我打算派人北上至幽州去。”

他说的是派人,而不是领军。

沈晨点点头。

诸葛亮随后又说道:“这些事情之后再说,晓卿先来说说你的事情吧。”

沈晨指着自己笑道:“我能有什么事情。”

诸葛亮亦是笑了起来:“我与晓卿相识三十余年,岂能不知晓你的心事,曹魏覆灭之后,你心里是不是愈发觉得无趣?”

“是有些无趣,懒洋洋地提不起干劲。”

沈晨打着哈欠伸了个懒腰,这在以前是从不会有的事情,就算再累再困,也都会保持着精神的集中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

但现在危机解除,忽觉得自己天下无敌,没有了对手也没有了仇人,一下子就松懈下来,整个人轻松无比。

诸葛亮摇摇头道:“晓卿,天下尚未完全安定,我们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这些事情就交给别人去做吧。”

沈晨抬起头看着帐篷顶,慵懒的说道:“反正不管是打胡人还是公孙渊,我都不想去。”

倒不是他已经彻底懒惰或者是瞧不起胡人和公孙渊。

五胡乱华的事情他一直记着。

只是至少晋朝前的胡人怎么说呢?

用吊打都不为过。

历史上三国时期,任何一个国家面对自己边境的胡人,基本上都是轻松平定。

五胡乱华不是胡人强大,而是晋朝的统治阶级太蠢,内乱大幅度削弱了自身力量,加上引狼入室,最终酿成悲剧。

如今大汉重新一统,铁板一块,各地治理只要提上日程,有个三五年恢复,又很快能回到强盛时期。

到时候别说边境胡人,就算是檀石槐复生都没用,让邓艾或者姜维去,都能封狼居胥。

所以沈晨对这些胡人其实没太大兴趣,到时候汉朝对外用兵的时候,已经不需要他这种级别的存在出马,锻炼一下邓艾姜维等小将就行。

听到沈晨的话,诸葛亮认真且严肃地看着他:“晓卿,这可不像是你,你以前总说人生应该有追求和目标,怎么到了现在,反而自己变成了这幅样子呢?”

“兄长。”

这次换沈晨严肃坐起来,认真地看着他道:“道理我都懂,甚至比你懂得更多。我当然知道我应该做什么,只是现在我确实有些心情方面的问题,这跟心理有关。你也不用太担心,我自己想得很明白,只是让我稍微放松一下心情,然后我自己会去做该做的事。”

诸葛亮继续看着他,看了很久,才叹了一口气道:“那你接下来打算去做什么?”

“向陛下告个假吧,回家一趟,去看看先帝,或者去各地走走瞧瞧,有些事情只有自己想开了,才能解开。”

沈晨想了想,倒不是他矫情,而是现在确实没什么奋斗目标,所以他就必须要考虑下一步。

因为推广生产力这件事情不需要他去做,如今南方科举取士,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等都是沈晨书里说过的道理,很多科举考出来的考生都懂。

基本上这些人到了地方之后,就会立即开展农业工作,组织起百姓马上进行生产,因此估计要不了多久,等全国都收复之后,大量的有实地经验的官员会被抽调去北方担任地方官吏。

就好像后世新时代到来,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抓生产一样,土地改革不仅仅只是把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而是要尽快恢复自己的社会秩序,先让人民百姓能有饭吃。

也就是说,至少三五年之内大汉的国家策略是不需要沈晨来过问的,他现在就必须要考虑将来的问题。

工业革命?

想多了。

光靠灌钢法确实能大幅度提高钢铁产量。

但没有蒸汽机,就无法实现第一次工业革命,没有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然也就无法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让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蒸汽机的原理沈晨知道,但光知道原理没图纸想徒手撸出来难如登天,沈晨前一世是做建筑设计的,不是工程师。

所以他曾经把原理告诉过工匠,可无论工匠怎么做,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密封性、动能差、负荷低,烧了半天水,产生的动能还不如人工手挑。

不要以为蒸汽机简单,这玩意儿很有技术含量,沈晨耗费了很多钢铁,最终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因此想短时间内造蒸汽机不太现实。

火药倒是有可能。

虽然这玩意儿唐朝才出现,实际上东晋时期就已经存在。

因为东晋修仙比较流行,道士们喜欢炼丹,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敢扔丹炉里,最终搞出了火药。

只是当时有这玩意儿,却没有得到有效应用,一直到宋朝利用火药做了突火枪、狼烟球,再到明清时期有了红衣大炮、火绳枪、燧发枪,才算是普及开来。

沈晨倒有想过造火药推平了曹魏,可惜的是他居然不记得火药怎么造了,只记得好像有硫磺和木炭之类,第三样玩意儿死活想不起来。

主要是这玩意儿除了后世爱看历史的以及烟花生产商以外,估计没有人会知道具体配方,他连《三国演义》都只看电视剧,更别说,所以完全不知道配方。

这就导致他穿越那么多年还一直是冷兵器作战。

不过最近有好消息。

黄门亭一直栖息在南阳新野县,那里的后山一直是沈晨的铸造基地。

灌钢法在这里诞生,大量的武器装备也在这里诞生。

沈晨让工匠在这里实验蒸汽机搞了二十多年没搞出什么名堂,但火药却被他们慢慢试了出来。

只是火药尚不稳定,配方比例还没有摸索到完美,所以还未制造火炮和火枪。

也许再过一段时间火药配方比例到完美了,就能制造枪炮了。

到时候对付草原民族,那就有意思多了。

不过总得来说,至少目前沈晨还没有其它目标,他现在考虑的是向海外拓展的问题。

南方交州那边已经兴建港口,原来的荆州水师现在是南海一霸,早就占领了交趾和吕宋,那地方现在没有橡胶,他打算让水师沿着海岸线北上,一路从阿拉斯加摸到北美去。

农业民族也是陆地民族,一直待在陆地上想要长久发展没那么容易。何况由于农业属性,生产力提升之后,百姓丰衣足食,也会缺开拓精神。

所以沈晨觉得需要官方来鼓励百姓出海。

时代的进步不能只依靠他一个人。

未来等大汉恢复太平盛世,人口大幅度增长之后,需要解决的问题会更多。

只有培养大家的积极冒险精神,早一点开拓整个世界,那么大汉帝国迟早会政府草原、沙漠、海洋。

而且人多起来,到了北美搜刮到了辣椒、土豆、玉米、红薯、橡胶等等产物,也能提升大汉的生产力,教育普及下,总会有聪明人发明出蒸汽机,然后开启第一次工业革命,再搞出内燃机、电气机等等。

时代的发展需要总体进程,个人的力量,只能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至少沈晨认为,他现在未来的方向,就是起一个奠定基础。

差不多到尾声了,打算收个尾,再写个十几章混个全勤,圆满结束就行。个人不会再写像上本谋伐结尾那样已经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事情,总得来说那时候还是太年轻,从蒸汽机出现到瓦特改良蒸汽机过了七十年,没有图纸和完整的工业设计能力确实没办法完成这么大的迁跃,所以主角也只是打个基础。下一本书是写大宋的,这本写完之后可能休息十几天,去医院做个体检什么的,稍微放几天假,然后开始新的征程。对于银狐来说告一段落,对于我来说,又是新的起点,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因为有了两本书的经验,下一本书真的很好看,请大家相信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