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章 千里奔袭大允山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章武二年十月,沉晨正式进入冀城,入主凉州。

上任第一个月,他并没有立即去各地调研工作,而是查阅当地资料,召各地官员,了解凉州目前的情况。

虽然已经定下了胡汉一视同仁的政策基调,但这也不是简单的吩咐一两句就能完成的事情。

对待民族问题首先要谨慎,做到一碗水端平。若过于温和,则胡人以为汉人好欺,就容易跑到汉人头上。若过于残暴,则会引起大规模反弹,得不偿失。

因此唐朝的大融合政策其实是最好的办法,包括后世我国对待民族问题,也是一视同仁,甚至对少数民族还有些许政策上的照顾和倾斜。

如此做的原因一是求稳,二是中华民族的统一,三则是体现国家对各民族的包容。也正个是如此,泱泱华夏才有这样稳定性。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实际上我们国家所谓的夷人大多都有汉人血统,比如匈奴人其实就是夏商周时期北迁的汉人,此事《史记》中有记载,同时后世基因检测也证明了这一点。

如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与刘邦家族的基因吻合,辽国皇族的基因是周朝王族的基因,匈奴人是周朝姬姓后裔等等。

还有华夏人文初祖的神农是西戎,西北民族多是神农系基因。轩辕是北狄,河北、山西等地多为轩辕后裔。南蛮为蚩尤,为河南一带的始祖。东夷为少昊,为山东一带的人文初祖。

所以从血脉上大家同出一源,就更应该互帮互助,体现中华民族的包容性。而不是非要残酷镇杀西凉的羌、氐、胡、蛮,弄得凉州叛乱四起,民不聊生。

这也符合伟人教导的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起来的力量。

当然。

该温和就温和,该镇压就镇压。

若是一味忍让令外族觉得可欺自不行,一位残酷杀戮也不行。

该有的手段还是不能少。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沉晨大体知道了现在凉州的局势。

目前凉州的少数民族主体大致有两个,一个是羌氐,一个是北胡。

羌氐居于陇右、天水、安定、北定一带,大概在后世甘肃省中南部、青海省东部以及宁夏省南部。

北胡则居于武威、张掖地区,为后世甘肃北部和宁夏北部。

羌氐现在与汉人杂居现象比较广泛,互相对民族融合并不排斥。像马超的母亲就是羌女,属于汉羌混血。

这在沉晨眼里是一个好消息,他并不想弄得凉州一团乱麻。

因为羌人是半游牧半农耕文明,不仅耕作田地,还放养牧场。组建骑兵、扩展军队,需要用的战马、骑士,都需要羌人鼎力支持。

所以要想顺利北伐,凉州就必须要安稳。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之后,沉晨认为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深入了解问题。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他亲自拜访了冀县周边的一些小部落羌帅,询问他们对于目前大汉统治的看法以及是否愿意接受治理。

其实对于羌氐来说,首要的就是生存问题。

甘肃在汉代时并不像后世那么荒凉,而是一片水草丰茂,青山绿水的膏腴之地,但可耕地面积较少,因而放牧居多。

为了争夺水草,羌氐内部也时常发生战争,他们的生存压力还是非常大。

小部落自然是愿意归顺强大的汉朝。

不止是汉朝包容性的问题,主要是以往汉朝给他们的生存压力更大,一旦不顺从,小部落基本就是灭族的下场。

但新任的凉州牧显然还算是比较讲道理,并没有上任就开始威胁诸羌。

沉晨甚至承诺他们只要愿意接受朝廷的治理,朝廷将会帮助他们改善民生,采取合理的制度,愿意帮他们推广教育,进行农业改革。

如果能生存下去,谁又愿意冒着杀头的危险得罪汉朝朝廷呢?

况且马超在西凉有威望,最近两年张飞在凉州也打出了名头,导致天水郡大部分羌氐小部落态度都非常恭顺,不敢有所造次。

所以顺从的中小部落还是非常多。

沉晨于是在西县、天水、冀县、显亲、成纪、阿阳、略阳、平襄等天水郡的地方县展开试点工作。

他命令各地县令采取胡汉同仁的政策,在各县开市、积极发展农业、畜牧业,以小部落为村,中部落为乡亭,将各羌族部落集中在县城周边,向外延伸。

如此方便统治治理的同时,还能够迅速看到成效。至于遇到水草不足,部落需要迁徙的问题,也由官府进行考察,然后寻找新的放牧地点。

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遇到胡汉矛盾,或者羌氐之间内部矛盾,也应该公平解决问题,该赏则赏,该罚则罚,并且诏令四方,把事情原因,结果写清楚,所有人都服气。

半年之后,等到了章武三年上半年,天水郡和武都郡的羌氐基本上都愿意归顺至南方汉朝统治之下。

沉晨的公平治理方针与原则也取得了初步成效,自此他的名望也传播凉州。

之后的一段时间,沉晨的治理方案也渐渐蔓延至了陇右郡和金城郡一带,因至少较为温和的民族政策,吸引了大量羌氐小部落加入,一时间愿意归顺汉朝的羌氐不计其数。

这种情况一直到章武三年六月,金城郡的烧当羌王芒中、注诣发动了叛乱,而恰逢当时沉晨本人便在金城郡视察当地民族政策是否落实到位。

金城郡,安夷县,这里便是后世青海省海东市的平安区一带。

在后世这一片有大片丘陵,只有湟水两岸为断陷河谷,有狭长的平原区。而且虽然那些丘陵都不高,但后世多已有荒漠化的迹象,山丘都接近赤红色。

然而汉时这里满山青绿,全是草场,更远的山区还有大片林木,因此属于起伏的丘陵地貌,像是蒙古草原的山地一般。

此刻沉晨就在安夷县南面的西邯一带,具体位置为后世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北山区。

羌人部落有点像是蒙古部落,有的耕种,有的放牧,山谷间开辟了一些田地,种植着粟、麦,黄河上游的一条支流缓缓流淌,两岸坐落着大量帐篷。

沉晨盘膝坐在草地上,周围是西邯附近的一些小羌帅部落首领、长老,都坐在地上听他讲说。

“汉人和羌氐从来就不是敌人,而是朋友、兄弟。朝廷的存在也不是为了统治大家,而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厮杀、仇恨,永远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沉晨环视着众人,认真说道:“凉州不是羌人的领土也不是汉人的领土,而是我们大家的领土。我们每个人都是为了生存活下去,那么要想过更好的生活,就不应该敌视,而应该携手共同努力。”

一位羌帅说道:“可是汉人总是征我们去打仗,让我们自己带武器马匹,还不发军饷,这是不给我们活路。”

“这是错的。”

沉晨说道:“所以我来就是为了纠正这种错误,我问你们一个问题。”

“大都督请说。”

西邯羌本地的羌帅是一名老者,素来德高望重,因此才能聚集众多羌帅。

沉晨说道:“汉人耕种田地,缴纳赋税,朝廷有了钱粮,就可以维持地方的稳定,发展生产,促进繁荣。羌人不愿意归顺朝廷,也不愿意缴纳赋税,那么朝廷还有责任维护羌族的稳定吗?”

老者想了想说道:“没有责任。”

“是的。”

沉晨说道:“所以从长远来看,你们如果愿意归顺朝廷,成为大汉的子民,缴纳赋税,朝廷就会派遣官员来维持你们的秩序,防止你们互相之间为了争夺草场而攻伐,防止大部落肆意屠杀吞并小部落,这本身就有利于你们的生存。”

“可是草场就这么多,如果不抢的话,草场吃完了怎么办?”

有人问道。

“这就是官府的义务所在了。”

沉晨谆谆善诱道:“既然你们愿意成为大汉的子民,官府就应该帮你们解决这些问题。合理地规划草场,圈定耕种和放牧区域,同样是官府要做的事情,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放任不管。”

西夷县令在一旁连连点头道:“如果有牧场问题,请随时上报给官府,我会时常去县里各处考察,寻找新的合适牧场。”

沉晨也说道:“人不能一味地顺应自然,而要发现自然,改变自然。大河的上游便在这里,养育了一方水土。但一味地不滋养土地只会令水土流失,令草场不再长出草来,所以平时无事的时候,应该多开垦水渠,灌养土地,令草场焕发生机。”

“是是是。”

众人纷纷应下。

他们祖祖辈辈都栖息在这里,自然也明白发展的道理。

沉晨看着他们继续说道:“大汉应当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国家,作为汉朝子民,任何人都享有教育和改变自己生活现状的权力。将来大汉重新归于一统,必然会再次连接西域,与西方通商;凉州应该抓住机遇,成为东西商贸的必经之路,从而改变自己贫困的窘境。教育是基石,不管是羌人还是氐人,都应读书习字,吾欲在凉州各县开办县学,由官府出资,兴建学校。各部落可以挑选其中聪慧的子弟入读,学成之后,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出仕为官,这亦是为了朝廷能有更多的人才,也是为了你们各部落能有人出人头地,带领部落发展,尔等觉得意下如何?”

读书习字?

所有羌氐部落的首领都是一愣,随后狂喜地连连点头道:“好好好,赞同,我们都赞同。”

他们不认字,但并不妨碍他们不知道凉州掌控权力的官员是些什么人。

那些人都是大汉读书习字的人,他们掌握着法律的解释。

有的时候出现羌汉矛盾,人家一通说,黑的变成白的,白的变成黑的,羌人氐人往往就吃这种亏。

偏偏汉朝镇压羌氐百余年,在西凉羌氐虽然是大多数,可读书习字的人少之又少,知识被凉州当地的世家掌握。

因此他们反倒变成了底层二等公民,想要争取的自己的权力,要么从军跟随凉州刺史或者各郡太守打仗升迁,要么造反起义。

比如早年凉州起义的北宫伯玉以及李文侯,就分别是羌族以及胡人的首领,因为文化水平低,打仗本身太差,所以胁迫汉人韩遂边章入伙,推举他们为首领。

结果他们被韩遂给忽悠瘸了,很快被韩遂杀死,让他成功上位。最关键的是韩遂杀了羌族首领,反倒在羌族当中威望极高,后面韩遂被曹操打败,躲入羌族部落被羌族庇护。

由此可见羌氐的文化水平较差,不懂得谋略不说,还处于那种谁强就服从谁的原始部落阶段。

如今有人愿意改变这种情况,在羌氐当中推广教育,他们自然万分高兴。

这样他们也总算是能够出人头地了。

唯有沉晨其实脸色还是十分平静,对于做出这个抉择并没有太高兴,也没有太悲观。

羌氐在汉代掀起不什么风浪来,跟自身水平较差有很大关系。

打仗都是一股脑往前冲,不懂兵法谋略,顶着汉人的强弓利弩,再加上武器装备较为原始,自然是打不过汉朝军队。

一旦他们接受了教育,将来要是反叛的话,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这也是沉晨有些担忧的一点。

然而要想完成得到羌氐的支持,给他们的帮助也不能少。

教育不仅能够出更多羌氐有用的人才出来,同时也能够加强他们的文化认同,让他们更贴近汉朝。

就像后世二战后西方国家在非洲大量招收部落权贵的子嗣当留学生,然后让他们回国成为精英阶层,帮助西方间接殖民非洲一样。

这些人接受西方教育,明明是黑皮肤却把自己当做西方人,把同胞当做愚昧无知的蠢货,自觉成为了西方在非洲的代理人,也就是俗称的山竹人,成为了非洲管理者。

虽然这个比喻可能不恰当,因为沉晨确实在一视同仁,将羌氐当做自己国家的少数民族对待。

但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能够教育出大量贴近汉朝的少数民族,他们自然会帮助国家管理好自己的部落,从而稳定凉州的局势。

因此在羌氐当中推广教育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割伤自己。

不过沉晨还是决定这么做。

原因在于边疆不稳定只会出现在动荡的王朝里。

王朝内部自顾不暇,凉州这样的地方成为难以管理的地带,从而有可能出现受过教育的人成为叛军首领。

比如安禄山和史思明,因安禄山的继父安延偃是大唐高级将领家庭,所以安禄山自小就学会了六国语言,也接受了唐朝高等教育,从而在唐玄宗后期发动叛乱。

要是和平时期,以大唐的安稳,给安禄山一百个胆子都不敢叛乱。

而且唐代也是沉晨最喜欢的一个朝代,海纳百川,包罗万象。朝廷里胡人名将不计其数,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就有四人非汉族,宰相竟有二十九人非汉族,可见大唐的包容与开放。

所以沉晨认为自己终将要把大汉打造为一个世界性的帝国,那么王朝周边的少数民族,自然也要容纳进去,成为我国固有的少数民族和地域领土。

而教育,自然也要顺势推行方可。

诸多羌帅首领面对这样的诱惑,没有一个人拒绝,纷纷应下。

见到大家的态度都非常合作,沉晨亦是准备再说几句,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突然飞奔过来数匹马。

几个羌族青年急急忙忙地跑过来,见到沉晨稍微犹豫。

羌帅老者说道:“大都督是我们最尊贵的客人,也是我们的首领,我们愿意接受他的统治,有任何事情,不要隐瞒大都督。”

为首的羌族青年就说道:“西边的部落首领芒中、注诣打算发动叛乱,邀请我们一同参加!”

羌帅脸色骤变,众人亦是不知所措,面面相觑。

沉晨亦是心中一惊,因为他这次过来就只带了一百余骑,若是敌人突然翻脸,恐怕就只有自己和姜维邓艾单彝吴当等几个弟子能回去了。

不过他并没有立即作声,而是十分镇定地看了那羌帅一眼,眼眸当中刹那间爆发出的一股杀气。

老羌帅自然能察觉到沉晨的眼神不对,当下心中一凛,连忙向沉晨跪地道:“大都督,我们绝不会跟着芒中注诣他们叛乱的。”

“对,我们绝不会跟着他们叛乱的。”

诸多首领顿时醒悟过来,亦是纷纷向沉晨跪地表忠心。

沉晨原本平静的脸色顿时露出笑容,环顾众人说道:“诸位之心我自然明白,我也相信诸位绝不会叛乱。而且现在就有个机会摆在大家面前,不知道诸位意下如何?”

老羌帅问道:“还请大都督明示。”

“嗯。”

沉晨站起身,拔出腰间的虎胆刀,环视众人说道:“诸位,朝廷大军在凉州数万,为了区区芒中注诣调动大军前来实在是不值当,尔等部落有多少人?他们有多少人?”

老羌帅马上道:“禀大都督,我部落有一千二百儿郎,尽愿意听从大都督调遣。”

“我部落有八百。”

“我有六百。”

“我有九百。”

“我有.....”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凑出兵力。

这次聚众于此的都是中小部落,总人数只有几百或者几千。

所以哪怕大家一起凑,也就凑出七八千人而已。

然而沉晨却说道:“这些兵马足够了,诸位,芒中和注诣是烧当羌王,部落都有数万,能够出动的兵力至少一两万之众。何况他们四处联络其余部落首领,说不好一下子能聚起数万乃至十余万大军。但此时他们才刚刚起兵,兵马数量不多,我们突袭他们部落,直接将他们斩首。在战斗中立功者,皆以汉军功为,届时我将封赏你们官职,将他们的草场、耕地赐给你们。此战我需要你们明白,若是你们跟着他们叛乱,则必定被朝廷调集大军夷灭全族。但尔等若是愿意跟着我平叛,那便是我在凉州的元从,诸位敢战否!”

一番话语可谓是恩威并施,说得诸多羌氐首领热血沸腾,纷纷说道:“敢战!”

“好!”

沉晨举刀怒吼道:“尔等听从我号令,以响应起号召为名,发兵千里奔袭榆谷和大允山!给我斩了芒中和注诣,谁能杀了他们,我任其为将,听到了没有!”

“听到了!”

“走!”

随着沉晨一声呐喊,顿时各路羌帅们纷纷起身,各自奔向自己的马匹,回部落摇人去了。

此战,他们便跟随沉晨,千里奔袭大允山,杀叛乱的烧当羌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