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十一章 匡城之战(1)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建安十年五月,沈晨向刘表请辞,辞去了中郎将的职务,不过他也并没有回隆中乡,而是应刘琦的邀请去了江夏。

刘备则被刘表借口南方蛮人叛乱,需要他去镇压为由,派他前往荆南。

本来是想让刘备去往桂阳郡郴县和曲江,也就是后世的湖南郴州,广州韶关一带。

那里地处偏远,人迹罕至,且刘磐的军队就驻扎于醴陵、攸县一带,随时可以看管住他。

但刘备借口益州俘虏众多,不忍杀俘,如今兵马臃肿,粮草不足,遂停驻于湘南县,也就是后世湖南湘潭市一带。

然后在徐庶的建议下,派人北上找刘表要粮草物资。

理由也很简单。

正所谓皇帝都不差饿兵,何况刘备是给刘表打工,北拦曹操,南战刘璋,现在又南下要帮你刘表平南方叛乱,怎么也该意思意思才对。

而且刘表现在存粮何止千万,府库充盈,荆州实质控制的四五百万人口源源不断地为他提供税收,并不缺钱粮。

然而刘表却拒绝了给刘备再提供物资的请求。

一来刘备屡次三番找他讨要,让他有些厌烦。二来他怕称帝后刘备反水,给他就是资敌。

所以找了个借口打发了。

于是刘备就以物资匮乏为由,干脆驻扎在了湘南,拖拖拉拉就是不挪窝。

而就在南方扯皮的过程当中,北方战事进入了白热化。

当五月二十六日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大地的时候,袁军就开始发起了总攻。

曹营的营寨倒没有出现水淹七军时,整个营寨被冲走,所有人都被迫转移到高地的情况,只是营内被积攒了一层厚厚的积水而已。

虽然东南方的地势更低,夏侯惇听从郭嘉董昭毛玠等人的意见,挖建了大量引水渠,试图把水引向东南方的济水。

但他们显然低估了正处于夏汛时期黄河的水流量,浩浩荡荡的水流向着曹营方向涌来,根本泄不掉。

如果从高空俯瞰整片曹营的话,就会看到曹操营寨纵横交错了十多个营盘,里面到处都是一片汪洋泽国,水深至膝盖,士兵只能选择在土山以及地势较高处的地方站立。

帐篷都被淹没了,觉也睡不好,营寨内军心士气很差。

而袁绍军是从西北方向挖建水渠引水灌溉东南方的曹营,他们自己则从东北方向干涸的高地上展开进攻,试图趁着这个机会正式歼灭掉曹军。

日出初刻东方泛白,黎明破晓,位于曹营东北角偏将军张郃的营寨内,两什右寨士兵拿着木档锄头从军营里出来。

他们接到命令,张郃所在的后营也开始蔓延积水,要过去再把之前挖好的水渠再扩展一下。

右寨的曲军侯带着两名队长沿营巡视,看自己营寨内部的建设如何。

张郃目前作为偏将军地位说高不高,总归是个降将。且又是面对袁军,所以配置的士兵不多,只有三个曲总计一千五百人,分为左右以及后营三部,呈品字形布置,耸立于整片曹营的最东面。

如今夏日黄河汛期,袁军掘开了河水,前些日子数万袁军列于营外,阻拦夏侯惇前去骚扰他们挖掘的队伍,张郃这边反倒是清闲了点,因为他离袁军很远。

古代营寨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营盘错落分布,即便只是一千五百人都有三个营盘,更别说四五万人,营地纵横连绵七八公里。

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曹营的营地如繁星点缀一样密集而又分散,张郃的营寨离本寨就有四公里。

事实上即便是袁绍掘开了濮水和济水,引大量河水淹没了曹营,受灾的曹军也仅仅只是一半而已。另外一半地势在东北面高处,像张郃军这样布置在东面的曹军,就没有遭受水灾的侵袭。

再加上袁军所在的瓦亭离匡城地区有十多公里距离,所以此时的张郃军还是比较安逸,除了例行的本职工作以外,平日里也没什么其它事情。

早晨集合的哨声响起,将士们都有条不紊地开始今日一天的准备。有的去接替昨夜守夜的士兵,有的开始去寨外展开巡逻工作,还有的按照指示继续去营外砍伐树木。

后营的积水很少,水渠引流就足够了,还影响不到前营。

曲军侯巡视到营门口,六个兵士持矛挺立,都是面无表情目不斜视,仿佛六尊肃杀的门神,把一切都阻隔在门外。

营区里宽敞的演兵场打扫得干干净净,看不见半个人影听不到一丝声音。不高的阅武台上竖着根高高的旗杆,上面挂着的黑色旗帜偶尔随风无声地展扬。

红日头走到天穹正中的时候,在周边巡逻的曹军惊讶的目光中,两个士兵一路吼着叫着,架着个人疾奔回军营。

那人满头满脸都是血,身上的曹军衣服也尽是灰尘黄土肮脏不堪,一条袖子的肩膀扯脱了线,露出里面赤红色的衣裳,两只脚几乎踩不住实地,完全是被兵士拖着在跑。

离军营还有一段路,一个兵远远见到了巡逻的曹军,便挣着嗓子大声叫嚷:“快去喊将军!咱们的斥候被袭击了,有万分紧急的事情!快!”

一个哨兵拔脚就跑进军营里。

片刻后军营里当当当一阵急促的铜钟声乱响,须臾间寂静的营房中钻出数百个全副武装的曹军将士,排成行列在演兵场上集结待命。

等到张郃赶来右前营的时候,那个被架着过来的曹军士兵已经被放置在了营帐里,军医刚刚给包扎了伤口。

除了刀伤以外,最重的是箭伤,好在射偏了没射中要害,不然肯定捡不回一条命。

“怎么回事?”

张郃进来之后就立即问道。

那两个架着伤兵回来的人他认识,是他布置在外围的岗哨士兵,同时也是当初他投降曹操时带的一部分亲卫。

“将军。”

士兵回答道:“我们在外围做岗哨,这兄弟奔马到近前,浑身是伤跌落下马,我们就把他带回来了。”

张郃就走到床边,低下头试探,床上士兵失血过多,脸色苍白,伤势很重。

有人给他迷迷糊糊间喂了点水,军医用针灸刺激了穴道,过了片刻缓缓苏醒过来,先是迷茫地看着众人,等人拍了拍脸,才幽幽问道:“这这是哪里?”

“我是偏将军张郃,你是何人?”

张郃问。

士兵精神一振,忙不迭道:“我是主营派出去的斥候,快通知夏侯将军,袁军今早集结,杀奔过来了。”

“这么快?”

张郃脸色凝重,从营帐内走了出去。

左右亲卫连忙跟过来,有人四处看看,低声在张郃耳边说道:“将军.不如”

“去通知夏侯将军!”

“将军?”

“你没听到吗?”

张郃瞥了他一眼,冷然道:“再回袁绍那,想让我死吗?”

当初他就是被郭图逼反,与郭图已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听说郭图还是被袁绍重用,再投一次,袁绍怎么对他?郭图又会怎么对他?

所以张郃已经是没办法回头了,只能一条道跟着曹操走。

“唯。”

亲卫只好应下。

过了片刻,呜呜的号角声音响起。

周边朱灵部、王图部、刘柱部、路招部、冯楷部、薛洪部、张熹部等十多部曹军营寨纷纷震动了起来。

夏侯惇在左右各营都安置了将领,左营为徐晃曹纯,右营为张辽李典,自己坐镇本寨。

此刻右营忽然号角长鸣,右营各营盘曹军都开始在营外集结,虽然很多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第一时间集结自然没错。

那边张辽李典也同样得到了袁绍来袭的消息,很快接到了主营命令,让他们将各部全都集结起来,准备开始作战。

而中军主营的夏侯惇则又立马命令左营的徐晃曹纯,让他们带着各部将退出左营,往右营的方向靠拢。

现在左营已经被淹没成了一片湖泊沼泽,且左营西北方向就是敌人放水的方向,如果从这里进攻的话,那袁军就要背水在水中作战。

郭嘉认为,袁军肯定也不会在水里与他们战斗,所以必然会把主要进攻方向放在右营,左营只需要安排少量守军即可,防御重心全放在右营即可。

不过为了防止袁军忽然在上游处临时堵塞住河道,然后等水流被曹营的引水渠放干之后立即攻打曹军左营,他们还是在主营布置了一万多人马,方便随时支援左营。

与此同时,就在曹军紧张集结队伍的时候,袁绍大军已经几乎是倾巢而动,除了在营寨留守的一万多人以外,七万大军铺天盖地,如洪水向着南方而去。

袁尚此时骑在马上,他的左手方向,也是曹军的右手方,地平线上隐约能见到一座城池。

那是蒲城,蒲城离匡城近在咫尺,两城之间基本就是曹军沿线营寨。

不过说是城池,其实就是一片残垣断壁。

黄巾之乱到董卓之乱再到诸侯争霸,到如今已过去了二十多年。

蒲城匡城早就破败,留下一堆残缺的城墙被曹军竖成了寨墙,勉强修了营寨做布置。

匡城那边成了曹军左营寨子,蒲城则变成了右营寨子,现在也没留下几分城池的样貌,只有一段段斑驳的寨墙还残存着几丝岁月留下的痕迹。

袁尚目光扫视,视野过处,又看到了在旷野道路上一片林子口满地尸体。

那是曹军斥候与袁军斥候厮杀后的场景。

袁绍和曹操互相之间派出去的斥候不计其数,初时因袁绍马匹多,斥候也多,因而占据了上风。

但后来曹操设计埋伏杀了一批袁军斥候,导致袁绍斥候收缩了回去。

上个月河南战事吃紧,曹操亲至河南之后,袁军的斥候再次铺洒出去,将曹军的斥候往前压,让他们的侦查范围减少了很多。

这次全面进攻,就是在曹军斥候再次被压缩至曹营七八里处的时候展开,此时忽然猛攻,曹军肯定反应不过来。

只是即便是策划如此周密,还是出了意外。有一队曹军斥候不知道什么原因到了韦乡一带,袁军斥候追杀不及,逃出去一人,导致计划泄露,曹军已经开始集结。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事,袁尚觉得,在曹军士气衰败,且军中无主将的情况下,他们八万精锐齐出,击败曹军也是迟早的事情。

日昳三刻,今日的太阳并不算毒辣,三万先锋袁军浩浩荡荡地抵达了蒲城前线,如奔涌的洪水一样铺开。

袁尚骑马立于一处小丘陵山坡上,远眺南方,就看到此时曹营现在进进出出的曹军士兵无数,大量的军士如黑色蚂蚁般在营寨的北面集结,招展的旌旗飘动,临时排列成无数方阵,向着他们迎击而来。

这些士兵其实就是最先反应过来的曹军右营的张辽李典部,张郃、朱灵、王图、刘柱、路招、冯楷、薛洪、张熹等十多名中下级军官,各自召集了部将前来集合。

而更远的方向,曹军的左营徐晃曹纯部还处于转移当中,所以眼下这些曹军即便是已经就绪,士兵人数也远少于袁尚。

“公子,你看。”

袁尚部将苏由指着东南方曹军左营的方向。

此刻正有大批曹军从那如同湖泊沼泽般的左营往右营迁徙,前头诸多营盘已经换了主人,现在勉强承担着防卫任务,后营则大多数还空着,曹军想短时间内完成转移也没那么迅速。

另外一旁的部将尹楷说道:“公子,趁着这个机会,或许我们应该即刻发起进攻,如果能够击溃这部分曹军,就能够占据他们的营寨了。”

“唔。”

袁尚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大手一挥道:“进攻。”

“进攻!”

一声令下,悠悠的号角长鸣震动旷野。

无数旌旗摇动。

铜锣大鼓轰鸣作响,一列列用于攻城的冲车、木幔、巢车被推到了阵前。

袁尚三万大军排列整齐,踩着同样的步伐,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缓缓向着曹军的方向走去。

他们其实离曹军还有一段距离,约三四里的样子,但三万人仿佛无边无沿一样,给予远方的曹军以巨大的压迫感。

张辽骑在马上,手中握紧了大刀,他能够感觉到胯下马匹踩在地面的脚蹄传来的震动声,这不是地震了,而是敌人三万多人马同时走路发出的动静。

除了步卒以外,袁军左右两翼还有骑兵护卫。

袁尚的大纛耸立在军阵最中央,前排的袁军数量不计其数,里三层外三层将袁尚团团护卫。

这种情况下别说张辽,就算是有赤兔马的关羽都不一定杀得进去。

李典凑了过来,问张辽说道:“张将军,夏侯将军那边还没有传达命令过来,我们是否要暂时撤入营寨内?”

现在营寨后方大部分还是空的,立即撤回去还能够凭借营寨自守。

张辽却说道:“不可,夏侯将军正在让左营的人过来,此时我们退入进去,左营的人再拥挤进来,会造成营寨混乱,我们必须阻拦他们。”

“可我军人少,敌人倍于我们。”

李典皱眉,他和张辽意见不一,最保险的难道不是先退回去入营寨自守吗?难道还在野外与人数多自己一倍的敌人野战?

张辽瞥了他一眼:“你若胆小自己离去,我为中坚将军,这里由我指挥!”

李典大怒。

但现在也不是发脾气的时候,只好默然不语。

其实张辽刚刚进曹营的时候职位很低,就是个中郎将和关内侯,张郃投降的时候还是偏将军和亭侯呢。

当时曹操重新排序了官职,中郎将仅仅比校尉高一级,次于裨将和偏将。

可后来张辽跟着曹操屡立战功,官渡之战后张辽就被提为了中坚将军,虽然属于杂号将军,但也是正牌将军,位在裨将和偏将之上。

现在论起官职李典也只是裨将军,历史上要在明年他和已经死去乐进攻破管承之后,才能升为捕虏将军,所以至少目前来说,他确实没办法和张辽叫板。

张辽喝退了李典之后,远远眺望,召来张郃、朱灵、王图、刘柱等部将说道:“我军正在转移营地,袁军攻势迅猛,必须要把他们拦下来,我亲自领死士往东袭击他们的右翼,你们坚守此地,由李将军指挥!”

“唯!”

众将士轰然应允。

汉朝将军的副职称为偏裨,官职上李典和张郃一样大,但李典又有个督军的头衔,所以算是二把手。

张辽现在要亲自突袭,只能由李典指挥。

而一旁李典听到这句话,还是很意外地看了张辽一眼,没想到他居然没有趁机将兵权夺走,而是给了他临阵指挥权。

要知道二人意见不一,李典主张入营寨自守,张辽则认为必须要把敌人拦在营外。

现在又把指挥权交到了李典身上,如果他在对战的时候,忽然选择撤入营寨的话,那就相当于是把张辽给卖了。

到时候张辽孤军在外,形势就会非常危险。

可以说张辽是把自己的性命交在了与自己意见不合的李典身上,一旦李典心中叵测,那张辽必死无疑。

“张将军。”

李典上前说道:“你确定由我指挥吗?”

张辽认真地看着他:“李将军,虽然你我意见不一,但我相信你。”

“多谢。”

李典拱手沉声道:“不过我还是相信我的判断,若事情有变,我会毫不犹豫下令撤退。”

“那就这样吧。”

张辽一挥手,喝道:“我本部人马跟我来!”

身后三千张辽的本部将士追随着他,列出阵外,然后向着东面的旷野奔驰而去。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李典漠然地喝令道:“传令,前军后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