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章 贾诩鬼谋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建安五年十一月底,清晨,南阳已是万物俱寂,虽未下雪,天地却已是冰寒彻骨。

穰城外旷野上,大地苍茫,黄褐镶嵌,远方的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唯有西南方的那座城池,在驿道两侧的绿麦田下,显得漆黑而又庄严。

在城池的东南方约四五里外,还有数座营寨耸立,隐隐呈现包围之势,似乎将半个城池给围困起来。

那营寨上方写了一个大大的“刘”字。

沈晨骑在马背上,甘宁不在身边,只有沈桃和十多名宗族家将骑兵,这次问罪张绣,张绣的儿子张泉也没在身边,现在张泉已经算是质子,自然不会给他送回来。

很快十余骑士就已经到了营前,营寨门口早有人等待,见沈晨下来,有个二十五六岁的小将上前拱手道:“沈将军!”

“刘校尉!”

沈晨翻身下马,拱手回礼道:“可有通知张绣?”

小将名叫刘虎,是刘表的侄子,也是刘琦刘琮的堂弟,历史上他本与刘表大将韩晞为孙策所破,战死沙羡。

但如今的沙羡之战因刘表实力大涨而仅仅战败,并未战死,所以目前还活着。

此时刘虎奉刘表的命令,率领大军前来看住张绣。

张绣虽然上书给刘表,言称不再复叛,可现在正在曹刘对峙期,刘表可不会信任一个反复无常的人。

当初刘表还是看在他叔父张济战死的份上收留了张绣,结果南阳之战张绣不战而降,直接投靠了曹操,要不是曹操管不住下半身,他也不会翻脸。

可原本以为张绣与曹操有了血仇,就不会再言背叛之事,现在眨眼间又要归附,刘表再蠢都恨不得灭了张绣这种毫无信义之辈。

只是现在曹军驻扎昆阳,虎视眈眈,怕灭张绣的时候曹操与其响应,顺势攻打南阳,所以暂时没有动手,等曹操撤兵之后,再打算收拾了张绣。

沈晨也是恨关键时刻张绣反复无常,因此前来问罪。

刘虎指着远处亭舍道:“在那边。”

“多谢校尉。”

沈晨再次上马,向着亭舍而去。

来到亭中,张绣和贾诩已经在外面迎接他了。

“阿沈将军.”

张绣的脸色颇为尴尬,四年前初来南阳时,自己也是受了沈晨和他外祖父邓洪的恩情,在他们的劝说下,刘表才让他在南阳立足。

结果他背信弃义,几次想投靠强者,到头来,自己认定的强者连家都被一个少年郎烧光,令人羞愧。

“张将军!”

沈晨翻身下面,也没有行礼,而是面沉如水,看着他说道:“当初投曹利弊我早已经跟你说过,你却旧疾复发,背盟忘义,岂不闻人无信不立,这是为人之道乎?”

他说话毫不客气,完全是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

但人的尊重是相互的,曾经他也对张绣很尊敬,耐心向他解释投靠曹操之后,曹操或许为了大局可以忍,可将来曹操子嗣,曹昂兄弟不一定会忍,所以张绣依然有很大危险。

然而面对曹操下血本用嫡子嫡女拉拢,还是让他背弃了盟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绣就是个十足的小人,对于小人自然也就不需要再有什么尊重。

张绣面有不愉,可他理亏在先,只好看了眼贾诩,摆低了姿态拱手道:“沈将军,此事是我糊涂,我愿与将军歃血为盟”

他话还没说完,沈晨就沉着脸打断道:“将军的誓言,某可不敢再信,在世人眼中,将军已无信义。”

“沈晨你!”

张绣勃然大怒,泥人也有三分火,更何况沈晨如此挤兑。

但他却忘了,明明是自己不义在先,历史上他就背叛了刘表投曹,而且还是先投曹又叛变归刘表,再叛变投曹,可谓是在刘表与曹操之间反复横跳。

若非邹夫人的事情,算是事出有因,估计也得落得一个像吕布那样被评价为“轻狡反复,唯利是视”的下场。

“沈将军!”

便在此时,贾诩终究是说话了,拱手说道:“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伱我皆知,刘表袁绍之流并非明主,我等归附曹操,本就是顺应天命,还请将军勿要责怪。”

沈晨想了想,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道:“那现在曹操还是天命吗?”

“是,也不是。”

“此话怎讲?”

“皆因将军与左将军。”

贾诩正色道:“曹操握有天子大义,本就是顺应天数。然其杀性过重,于徐州屠戮太多生灵,以至上天派来将军惩戒,坏其根本。又有左将军仁义之名传四海,如此海内人望加身,或许便是天命昭昭。”

他一口一个天命,并非是为了自己投靠曹操找理由。而是当时人都信所谓的天数,像曹操袁绍袁术等大量诸侯,都信这个,只不过他们是觉得天命在他们身上而已。

即便是淳于琼被曹操俘虏之后,曹操问他事情为什么会落到今天这般田地时,淳于琼也是颓然回答,“胜负自有天定”之类的话语。

所以张角发动黄巾之乱,就要先否定大汉的天命气数,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由,发动农民起义。

贾诩不一定信天命,但曹操雄才大略,再加上刘协在他手里,这才认定他是天命。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协就是目前整个大汉气运集于一身的具象体现。大部分百姓和世家豪强,都还是承认刘协为天下共主。他们都认为曹操是霍光,是挽救大汉江山的重臣。

于是就有了沈晨在荆州与那些投降派和所谓保皇派之争,同时也有了贾诩认为曹操能凭借刘协这个“天命”,一统四海。

只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

贾诩以为曹操像是个乱世救星一样,以刘协的名义,最终击败袁绍,得到整个北方,然后席卷天下,横扫各方诸侯,成就一番霸业。

结果官渡之战他是打赢了,可老家也被人偷光,现在跟袁绍属于是半斤八两,谁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未来大势难以预料,所以贾诩现在明白,这天数,恐怕未必应在曹操身上。

“昭昭天命吗?”

沈晨陷入深深思索。

历史上,曹操也算是九分之五的天命了。

本来赤壁之战他打好点,或许就能一统天下,九鼎归一。

将来也就不需要曹丕篡汉,他自己来篡。

但奈何还有刘皇叔与孙仲谋。

知天易,逆天难。

季汉这群理想主义者,本身就是在逆天而为。

以凡人之躯,硬生生地违背了天命,为大汉再延42年寿。

刘备诸葛亮那般壮志酬筹,亦未尝不是周易所言的“人强胜天”呀。

这般逆天改命,又何尝不是令人动容呢?

或许也正是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要以仁义之名,匡扶这大汉江山的精神让人敬佩吧。

想到这里,沈晨脸上露出狰狞的面容,恶狠狠地道:“曹操那种屠夫,也配天命?他若是天命,我就撕了这天命!”

轰隆!

清晨远方的伏牛山脉大雾笼罩,阴云密布,似是在打雷下雨,骤然霹雳,声传十余里,吓了张绣和贾诩一跳。

两个人都惊骇地看着沈晨,只觉得他的言论惊扰了上苍。

然而沈晨却丝毫不为所动,食指指天,正视着他们道:“你们看,就连上苍都认可我说的话,若我违背了天命,雷就应该劈死我,不是吗?”

张绣默然不语。

贾诩苦笑道:“将军好胆色。”

沈晨说道:“如今曹操的许都都被我烧了,你们要还想归附,我不拦着,但骠骑将军可已经无法忍受你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叛投,若非曹操在昆阳,他已经发兵剿灭你们。”

贾诩沉吟道:“这一点我们也知道,去年我与曹操还算交好,段煨投在其麾下,把我家人送了过来,我打算让他们去襄阳,将军觉得如何?”

“张将军,在襄阳安个家也不错。”

沈晨看着张绣,轻笑道:“我还听闻张泉骑术很好,我麾下缺个骑将,你看如何?”

张绣握紧了拳头,脸上青筋暴跳,心中只觉得憋屈不已。

对方摆明了是要人质。

但片刻后他又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松垮下来,苦涩道:“我还有的选吗?”

“将军反复无常的时候,就应该知道受制于人是什么下场。”

沈晨摇摇头道:“人在这世上,要有信誉。”

“我知道了。”

张绣轻声道:“我会把我妻女,婶娘全部送去襄阳,我儿.就在你麾下吧。”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沈晨转身走到马边,翻身上马,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道:“我劝你们好自为之,切莫再入歧途。”

说罢就要勒转马头离开。

贾诩在身后忽然说道:“将军,我有一事不明。”

“何事?”

沈晨转头询问。

贾诩似笑非笑地道:“我想问将军,不知为何将军与左将军如此合谊,愿与将军兵合一处呢?”

沈晨心中一惊,然后面不改色地道:“左将军是大将军袁绍遣来南阳与骠骑将军结盟的,此事我已上书给骠骑将军,得骠骑将军许可,我与左将军兵合一处,有何不妥?”

刘表早在刘协迁都许昌的时候就阴结袁绍,官渡之战袁绍也确实派刘备去与刘表结盟。

只是历史上刘表忙于平定张羡之乱,没办法出兵相助而已。

现在沈晨一直骚扰曹操敌后,几次寇略许都,刘表虽然也知道一旦曹操覆灭,袁绍可能会占据北方,拥有非常大的势力。

但官渡之战开打的时候,天下人都觉得袁绍肯定会胜,所以当时得罪袁绍殊为不智。

恰好沈晨在昆阳,刘表就干脆答应了他和刘备联军的事情。

这事沈晨也是提前打过招呼的,即便事后刘表问起来,他也有理由和说辞。

因此只要不是在公共场合与刘备表现得太过亲密(汉代亲密是指关系好),刘表也不会怀疑他有异心。

贾诩微微点头道:“原来如此,是我冒昧了,将军慢走。”

“告辞!”

沈晨一拍马臀,扬长而去。

这次他来兴师问罪,其实也是在替刘表找他们要个态度。

现在二人都答应送家人去襄阳,自己上书刘表之后,刘虎应该很快就会撤兵。

但贾诩张绣肯定也会被边缘化,毕竟他们的行为太反复无常,刘表估计也不会太信任他们。

而这边二人看着沈晨离去的背影,张绣就埋怨道:“伯父,当初你说曹操会胜,我才答应归附曹操,现在弄得,却是天怒人怨了。”

贾诩摇摇头道:“将军,如今已经是事后,我且来问你,曹操赢了袁绍吗?”

张绣说道:“赢了。”

“那为何我们现在是这般田地呢?”

“沈晨烧了许都。”

“那为何沈晨会烧了许都呢?”

“曹操后方空虚。”

“这就是了。”

贾诩两手一摊:“我说的那就是对的,曹操会赢,归附强者何错之有呢?若你去年就归附曹操,帮曹操为后方屏障,也不至于到今日这般田地。”

“这”张绣顿时哑口无言。

因为贾诩说得是对的。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贾诩的分析没有任何错误。

他认为袁绍必败,曹操必胜,一切都应验了,所以才劝张绣归附曹操这个最后的胜利者。

但曹操为了击败袁绍,导致后方空虚,这才被沈晨偷袭成功。

如果他去年就听贾诩的劝,投靠曹操的话,那曹操的后方力量将大大增强,沈晨就不可能打到许都,也不可能威胁曹操后方。

因此归根到底,他没能投曹成功,还是当初的犹豫不决。

那张绣又为什么犹豫不决呢?

是沈晨告诫过他。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个死结。

要是他当初不听沈晨的告诫,不怀疑贾诩的能力的话,只需要一门心思投曹,那官渡之战赢后,他就是大功臣。

可惜这世上没有如果。

张绣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伯父大人,那我们将来又如何是好呀,你又说刘表非明主.现在家眷也沦为质子,恐怕连回关中都回不去了。”

贾诩深邃的目光看向远方,微笑道:“刘表虽非明主,可这天下,又岂止有曹操刘表?”

“伯父大人的意思是?”

张绣忙追问。

贾诩摇摇头:“不可说,不可说。且过几日,我入襄阳一趟,亲自向刘表赔罪,若是将来事情一切顺利的话,将军与我的归宿,或许要比在曹操麾下,强得多。”

张绣连忙拱手说道:“伯父大人智冠天下,从今往后,我都听伯父大人的,绝不会再有异心。”

当初沈晨曾经尝试离间过张绣贾诩,但张绣还是被贾诩劝得投曹,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贾诩在西凉军的威望极高,即便是怀疑贾诩在出卖他,他也不敢发作。

毕竟就连段煨都惧怕贾诩夺了他的兵权,张绣自己也是对贾诩执子孙礼,无比尊敬,所以当时不可能撕破脸皮,只是稍微疏远一些。

后来曹操下了血本拉拢,再加上贾诩的劝说,权衡利弊之后,这才觉得投靠曹操,更划算一些,于是便选择背盟。

可今日看来,正是自己当初的犹豫,使得没有抱上大腿,也让张绣感觉到遗憾。

现在听到贾诩似乎除了曹操以外,还有别的大腿可抱,有了上次经验教训之后,张绣自然要表示以后一定服从贾诩安排。

而贾诩听到张绣的表忠心,也只是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并没有说话。

他抬起头看着清晨薄雾笼罩的天空,微微一笑。

沈晨。

是个好少年。

乳虎啸山林,雏鹰翔天际。

未来恐怕不得了。

不过看样子你似乎也找到了心目中的明主。

知行合一,仁义立世!

既是如此。

那就让我来送你一份大礼。

也算是,为了之前的事情,向你赔罪吧。

昨天本来是要更这章的,但因为一些事情,遇到了几个逆天的人发出一些逆天言论搞崩了心态,一个字都没写出来,今天补上,晚些还有。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