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九章 负卿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昆阳对的上策便是沈晨认为目前最好的战略。

进可夺豫州,退可得荆州。

再不济也能依照隆中对,先三分天下,然后北伐中原。

或许有人觉得,沈晨吃刘表的喝刘表的,还要霸占他的家业,似乎有些不道德。

但沈晨从未想过霸占刘表家业。

刘表的寿命就这么长,等他一死,难道就看着荆州被刘琮拱手让给曹操?

所以昆阳对上策的核心就是为袁绍争取一些时间,让曹操平定北方的时间往后拖延个十几年。

等刘表自然死亡后,再让刘备支持刘琦得荆州,刘琦病死之后,刘备就能顺利接手。

归根到底,不是沈晨想夺刘表基业,而是刘表很快会死,刘琮不堪大用,刘琦也是早早病死的宿命。

那他能怎么办?

难道还能为死人效忠报恩不成?

等于说这个基业将来要么跟历史上一样,等刘琮献荆州,打曹操得来。

要么就等刘琦病死之后,刘备来接手,只有这两个可能。

至于说刘表的性格问题,那就属于一码归一码。

自始至终沈晨都没有跟着刘表,自己并没有承认是他的属吏,所以这并不妨碍他指出他的缺点。

刘表活着的时候沈晨肯定不会有什么想法,可他死后沈晨仅仅是不会让荆州被刘琮献出去,而且也会善待他的子孙。

否则的话,若真继续按照历史上那样走,这份基业几乎白送给曹操,还需要打一次赤壁之战,那未来不可琢磨的事情就太多,不如早做谋划。

七月中旬,官渡。

就在沈晨和刘备汇合,二攻许都失败之后没多久,曹操就得到了消息。

任峻奋力击退了沈晨,曹洪虽然打散了刘备的军队,但刘备和沈晨主力都没什么太大损失,安然撤回了昆阳。

曹操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心情无比沉重,缓步出了营寨,一个人一匹马,就这样缓缓地来到了西面山头,远远地眺望官渡河对岸正在修建的袁绍营寨。

昨日袁绍的主力终于抵达了官渡,开始正式修建营垒,外围的栅栏还未修建起来,营帐就已经连绵数十里,旗帜遮天蔽日,仿佛没有尽头。

这一幕给予了曹操极深的震撼,袁绍正面兵力是他的三倍之众,每日车马不计其数,上万人在河对岸开始挖建壕沟,修筑营垒。

而此时他在官渡只有不到四万人,其余兵马皆分布在河南、青州、徐州等地,而后方兵马,却被沈晨打得损失惨重。

巨大的兵力差距,导致曹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紧张,望着远处浩浩荡荡无穷无尽的营寨,他的额头不自觉地流行了几滴汗水,显现出了他极为不平静的内心。

片刻后,曹操长叹了一口气,轻轻地用袖口擦了擦滴落到脸颊的汗液,然后负手而立,忧愁的目光再次看向远方,默默观察着敌营。

可惜,如果不是袁本初的话,我早就已经调集主力南下,围剿沈晨和刘备这两个癣疥之疾了。

奈何时也命也。

若非自己主力困守官渡,何至于让那两个宵小之徒,成心腹大患呢?

曹操脸上露出一丝惆怅。

“明公。”

正在此时,身后忽然传来了一个声音。

曹操立即调整好了心态,脸上又恢复以往的自信,似乎毫不在意的目光望向远端,仿佛见浩浩荡荡的十余万袁军,犹如草芥。

他可以一个人在私下无人的时候流露出脆弱,但决不能在部下面前告诉大家我曹操也有害怕的时候。

“明公。”

声音越来越近,一会儿后,到了身后不远的地方。

曹操回过头,看到郭嘉和荀攸向他走来。

历史上此时他已集齐五大谋士,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程昱。

但如今因张绣被沈晨劝阻,没有来投,使得他少了贾诩。

而荀彧坐镇许都,程昱则在兖州甄城,另外像其他谋士也有,如董昭、毛玠、钟繇、王朗等。

可这些人都在其它地方,且也不是核心谋士,所以目前身边就只有荀攸和郭嘉。

此刻二人缓缓过来,曹操淡定自若地笑道:“奉孝,公达,何事呀。”

“明公好雅致。”

郭嘉笑着说道:“是在观察袁营吗?”

“嗯。”

曹操点点头道:“袁绍虽强,但我观之不过一群蝼蚁,待我寻到破绽,必能一击将其歼灭。”

郭嘉走到他身后轻声道:“这是自然,不过明公还是不能小觑了沈晨。”

“你们也知道了?”

曹操问。

“刚刚得知的消息。”

荀攸说道:“此人屯军于昆阳,两次攻于许都,恐怕就是在消耗我们后方兵力,待我们与袁军决战之时,一举将许都攻克。”

沈晨的战略计划不难猜,他几次游走于许都边缘,都是明面上威胁许都,实际上在杀伤曹操的后方兵力。

最早曹洪在叶县昆阳舞阳有八千人马,再加上夏侯渊和李典以及李通的人,到目前为之,曹军已经损失了一万多兵马,后方已经严重空虚。

虽然沈晨自己也损失惨重,但他神出鬼没的总是让他占据了先机,曹操本人又不在后方,夏侯渊李典他们,对沈晨束手无策,使得每次面对沈晨,都是输多赢少,空耗兵马。

现在许都周边,还有曹洪、夏侯渊、李典、任峻、韩浩、李通等人不到两万的兵力,可这两万当中,有接近一半是任峻和韩浩的典农军,一旦到正式开战,九月新粟收割之后,任峻就得北上运送粮草。

届时许都就会彻底空虚,总兵力可能也就一万左右,万一刘备继续召集汝南袁氏残部,收拢溃散的兵卒,加上沈晨的兵马,那许都就危在旦夕了。

“是啊。”

曹操叹了口气,摇摇头道:“我现在已经在想,要不要迁天子和百官去苑陵了。”

“不可!”

郭嘉和荀攸几乎同时反对。

“明公。”

荀攸说道:“迁天子公卿之事,百害而无一利。一者,苑陵离官渡太近,袁绍必会分兵袭扰。二来,若临时迁都,世人必以为我们畏惧了沈晨,百官万民乃至于将士们的军心皆不稳呀。”

郭嘉补充道:“且我军粮草皆在许都附近,迁都要大费周章,粮草也难以巩固。若九月新粟因迁都之事而耽搁,恐前线将要面临无粮的窘境。”

苑陵在哪里?

在新郑的东北,中牟以南,离官渡只有三十多公里,大概是后世郑州市航空港区一带。

其实曹操不是没有粮食,而是粮草不能全部堆积在一起,就如同袁绍屯兵官渡,粮草在三十公里外的乌巢一样。

现在他的大部分粮草就都在许都,包括今年五月份收的新麦以及前年刘表给他的一些陈粮,官渡的营寨目前只有能维持两个月的粮食,这意味着九月份的时候,他就要缺少粮草。

可许都那边要粮食,那么多百姓和公卿如果不管不顾,把粮食全运到官渡的话,许都无粮,城池周边包括屯田户、典农军、许都百姓和公卿百官就都要造反。

所以目前曹操的处境非常艰难,他必须坚持到九月份,新粟收割,然后等后方再给他运送粮草到前线来,历史上就是任峻完成了这个任务。

但即便是历史上任峻完成了一部分运粮任务,可依旧只给他送了两个月的粮食,由于袁绍无孔不入的袭扰粮道,导致粮草运输困难,后来十月份许攸来找曹操的时候,曹操也承认他的粮食就只能坚持到十一月底。

这意味着如果曹操选择迁都的话,那么许都的粮草也要被运到苑陵。而当时袁绍已经开始对曹操进行全方面压制,兵力越过了开封、尉氏一带,只是许都太远,分兵不方便,袁绍才没有派兵而已。

现在一旦曹操把天子百官迁往苑陵,苑陵离官渡如此之近,袁绍再蠢都会派大股兵马来袭。到时候要面临的危险,就比沈晨袭击许都的危险还要大,可谓是一招险中又险的死棋!

曹操叹息道:“我又何尝不知道呢,可沈晨和刘备二人不识时务,几次三番寇略许都,我又要在官渡防备袁绍,不能亲征,后方形势已是非常危险了呀。”

郭嘉和荀攸对视一眼,然后笑着上前说道:“明公务虑,我与公达商议之后,探讨出一计策,可为明公解除后顾之忧。”

“哦?”

曹操大喜道:“计将安出?”

郭嘉就上前对他耳语了几句:“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只是让二人没有想到的是,曹操听完这个计策,忽然就变得沉默了下来。

“明公?”

荀攸和郭嘉见曹操默然不语,不明所以,问道:“此计有何不对吗?”

曹操摇摇头:“此计,很好”

“那”

“容我再考虑考虑吧。”

“这”

两个人再次对视,只觉得摸不着头脑,但曹操是个有主见的人,采纳了自然会采纳,所以也就没有多说什么,拱手告退。

过了片刻,曹操仰望着苍穹,瞪大眼睛,目光缅怀中而又充满了黯然与伤感。

他想起了那年谯县十里春风。

石斛、萱草、蔷薇、蓬蒿等花朵争奇斗艳。

可再美的花朵,也美不过傍晚夕阳西下,那位少女娇羞的容颜。

那年的春天,自幼与自己相识的表妹就坐在马车上,在自己的春风得意当中,马车缓缓驶入了他曹家。

后来因为生不出子女,夫人就把曹昂曹铄他们当亲生子女一样对待,从未有过怨言。

时逢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又是夫人不断鼓励自己,为国效命。哪怕自己无数次地从洛阳狼狈地逃回家中,她也从未有过抱怨。

可惜,子脩之死,终究是让夫人与自己渐行渐远。

我这一生,无论杀多少人,从来都不觉得后悔,也没觉得有什么对不起谁。

唯独夫人我已经负了你一次。

现在。

又要再负你一次了。

曹操看着天空的云卷云舒,缓缓流下了泪水。

最近起点不能显示评论,我也不能回复评论,大家不能互相交流,所以希望大家觉得哪里有问题,进群来聊,群号:1164517304,我会一一解答大家的疑虑。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