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四章 孙策遇刺,皇叔南下(感谢紫苏凌大佬的盟主打赏)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四月初的阳光已经揭去了春天里煦暖的面纱,露出它炽热的面目,肆意喷吐着热情炙烤着大地。

东方天际才露出鱼肚白的时候,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紫云山以东的大地上,数平方公里范围内,到处都能看到焚烧的车辆、破碎的盾牌、武器、旌旗,以及倒下的尸体。

这场战斗没有谁胜利,都是失败者。

沈晨输在了黄门亭精锐几乎折损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也几乎个个都带伤,包括沈晨自己在内。

曹操则输在被打败了。

是的。

他被打败了。

这次设伏,对于曹操来说已经就是极限,能够在短时间内消灭沈晨最好,一旦被沈晨撑了过去,那他自己就得崩盘。

于是在甘宁的战车冲锋下,曹操的步卒基本就溃散了,他只能率领骑兵北逃而去。

很多人觉得既然敌强我弱,为什么要选择追击呢?

因为敌人退兵的时候追击,本身就是扩大战果的最好时机,伟人曾经说过“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苻健被桓温打到家门口,桓温撤兵的时候苻健还是敢追出去大败晋军。

诸葛亮出祁山,如此挑衅司马懿,司马懿避战不出。结果等到诸葛亮退兵的时候,司马懿反倒敢于开始追击了,他难道就是个神经病加弱智?⑧①ZW.??m

所以一样的道理。

沈晨研究了追击曹操的可行性,是认为可以追,才决定追的。

追击有两个战略目的。

一是扩大战果,如果能够把曹操布置在南线的军队打残,等官渡开打之后,他继续北上骚扰许都的阻力会减少。

二是稳固防线,只有曹军实力衰减,他们才没有多余的兵力南下来对付他,否则要是让曹操全身而退,过个十天半月,等他休整好之后,就又会回来攻击昆阳。

而可以追击的原因又有五点。

一是曹军这些天来连日奋战,极为疲惫,军心和士气都不太稳。

二是曹操带的兵马不是自己的主力精锐,他的主力现在都在官渡呢,手下大部分士兵都是李通在汝南招募的人马,自身素质堪忧,战斗意志应该不会太强。

三是即便曹操设伏,激烈程度也绝不会像前几日那么猛烈,反而可能因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旦被击溃,可以反败为胜。

四是在行军撤退的途中,曹军一旦遭遇袭击,阵型没办法完全摆开,到时候他们遇到的顶多就是曹操的后军,阻力不大。

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操急着回去布防豫州,防止孙策带兵北上。

沈晨那几千人马跟孙策几万人比起来,谁的威胁更大不言而喻,所以很有可能曹操本人都没什么太大战斗意志。

比如就像张绣追击曹操被打败,曹操却没有将他歼灭,反而急着回许都布防北方一样。

在更强大的敌人威胁下,弱小的敌人威胁程度没那么高,曹操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自然是要先抓住谁是主要矛盾,谁是次要矛盾。

因此综合种种,沈晨认为现在曹操无法确定袁绍什么时候南下,孙策什么时候北上的情况下,追击拖延他哪怕是多一分钟,曹操都得担惊受怕一分钟,胜算非常大。

可惜的是曹操的军事能力确实强大,在士兵疲倦不堪,而且带的还是二三线部队的情况下,依旧进行了布置,给予了沈晨军巨大的伤亡。

这一点也让沈晨清楚地认识到曹操作为能够成就一番大业的枭雄,他的个人军事能力无疑是非常顶尖的存在,不容小觑。

到了第二日白天,李通曹洪夏侯渊等人收拢了溃卒,原本两万人的部队只剩下一万六千多人,有四千人要么战死,要么失踪,而且受伤的人也非常多,灰溜溜地回许都去了。

沈晨和甘宁也退兵回了昆阳,战后统计,从堵阳出兵打曹洪到现在,原本甘宁的部队是七千人,现在只剩下不到五千,约四千八百人左右。

而黄门亭士兵的伤亡率就更大,达到了十分之九,阵亡比率更是达到了三分之一,三千人只剩下一千九百人。

半年功夫,他们已经损失了三千多人马。

但战果也极为显著。

叶县之战他们消灭曹军两千余人,昆阳、舞阳之战,杀死和俘虏曹军三千余人,斩杀昆阳守将,曹操的司空长史刘岱;舞阳守将,后来曹魏轻车将军王忠。

临颍伏击夏侯渊,杀数百人。又战曹操,连日攻城加上昨夜紫云山之战,曹军的伤亡和失踪已经接近万人,这对于目前急需要来防备袁绍孙策等人曹操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损失。

曹操回去之后,因为攻打昆阳的失利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涌上过来,许都本身暗流涌动,一堆鸡毛蒜皮,让他非常头痛,只能先坐镇许都稳定局势。

而且上一次进攻沈晨,曹操认为是自己太仓促了,没有解决很多问题。

所以也是立即休整队伍,调整好士兵状态。

只是他虽然很想在整顿好兵马之后,重新尝试再攻沈晨,但由于孙策的威胁,导致他不得不再派李通回到汝南,防备江东。

同时让夏侯渊驻扎于襄城,曹洪驻扎于临颍,将满宠从新蔡调到定颍,重新构造南方防线。

现在对于曹操来说,已经是极大逆风,内忧外患,四面皆敌。

河南本身就是四战之地,南阳由于管不住下半身没有平定,袁绍大军即将南下,江东又有偷袭许都的危险,使得他焦头烂额,疲于应对。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好消息。

关中的钟繇写信帮他说服了韩遂和马腾,让他们遣质子到许都,上表臣服于曹操。同时还送来了两千匹战马,帮助他增加了两千骑兵。

这件事情对于曹操来说有一定的战略意义,那就是至少在忧心袁绍刘表孙策之余,不用担心关中的诸侯再来掺和一脚。

只是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应对袁绍和孙策的威胁,关中暂时安定只能算是聊胜于无,还不如两千匹战马重要。

不过如果说关中安定,又得了两千匹战马这件事,只能算一个不大不小的好消息的话,那另外一个消息,那就是天大的喜悦了。

到了六月份,一个事情传到了许都,让曹操高兴得连续几天,做梦得变得香甜起来。

孙策遇刺了!

上个月初孙策果然如郭嘉预料的那样,一个人出去打猎,结果被许贡的门客偷袭,虽然当时没有死,可回去之后没多久,就伤重而亡。

孙策势力内部一片人心惶惶。

周瑜张昭等人立即做出应对,先是秘不发丧,然后又联合江东四将,以及其他忠于孙氏的将领谋士,一起扶持年仅十九岁的孙权,在孙策的灵前继承了他的位置。

直到五月底消息才传出去,一时间整个江东都震荡起来,而刚刚继位的孙权顿时就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要知道孙策能够平定江东,是靠着他的杀性强行让江东无数小诸侯臣服。

可你孙权是什么人,也想让我们听话?

于是不服从孙权命令的,割据地方的,以及北逃的人不计其数。

不只是江东数郡的那些外部势力,还有孙氏内部。

比如宗室孙辅、孙暠,二人是孙坚的亲侄子,孙权的堂兄,就都有叛乱夺权之意。

还有孙策任命的庐江太守李术,孙策在的时候他恭恭敬敬,孙策一死立即就有叛乱割据的念头,对孙权的命令也是几乎无视。

因此现在的江东,可以说乱成一团。

得知这个消息后,曹操牙掉快笑掉了,立即把李通从阳安调往西平。

这样他就只需要防备南阳的沈晨和张绣,不需要再考虑江东会北上的问题。

不得不说,有些人也许真就是天命之子。

很多人都说刘秀气运无敌。

可曹操也不算差。

占据兖州这块四战之地,到处都是敌人,即便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也仅仅只是稍微强大了一些而已。

到了官渡前夕,他的处境就非常糟糕。北方袁绍,南方刘表孙策,都想来找他麻烦。

结果就在他焦头烂额的时候,荆南四郡叛乱了,刘表被迫要去南方平叛。

三个敌人直接少了一个,压力骤减。

而就在袁绍南下,孙策北上的节骨眼,孙策又遇刺,一下子把地狱难度开局,变成了困难难度。

等到官渡的时候,虽然打得艰难,可许攸送情报,又把困难难度变成了简单难度。

相比于老倒霉蛋的刘皇叔,曹操的气运可谓是真命了,不比刘秀差多少。

只是曹操高兴的时候,北方的局势也开始变得危急起来。

袁绍四月份主力就已经到了黎阳,在曹操斩颜良诛文丑,退守官渡之后,他的主力就渡过了黄河,分为两路展开攻势。

一路是从黎阳过河,占据白马、燕县、封丘,屯兵于官渡北面的阳武县,距离官渡只有四五十公里。

另外一路则是从河内郡的获嘉县,也就是后世的新乡市河过河,由大将韩猛领军,南下故市往鸡洛山一带,袭扰曹操的后方。

鸡洛山位于密县以北,属于官渡西面,南下过新郑就到了颍川,几乎威胁到了许都安危。

曹操听闻袁绍主力已经到阳武,连忙北上回到官渡准备迎敌,同时派曹洪将功折罪,领一部分人马北上前往鸡洛山,迎战偏师进攻的韩猛。

历史上这件事情是由曹仁完成的,但现在曹仁一死,曹操失去了左膀右臂,只能让曹操戴罪立功。

与此同时,刘备也随着袁绍过了黄河,抵达了官渡前线。

四月份他就从沈晨派去的人那得到了沈晨建议他向袁绍请辞,南下找刘表结盟的建议。

于是到了五月份,刘备正式向袁绍说明了这一点,到了六月份,抵达了汝南。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