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四章 鏖战八里桥(2)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就在沈晨与任峻于八里桥鏖战的时候,此时许都周边都被惊动。

曹操倒是还不知道消息,他在官渡前线,官渡离许都九十公里,除非荀彧派出去的斥候骑兵开跑车,否则根本不可能这么快把消息送达。

但韩浩和夏侯渊李典蔡阳等人,却已经知晓。

韩浩在鄢陵,鄢陵离许都二十公里。

夏侯渊他们在濦强,离许都有三十多公里。

从时间线来看,沈晨是早上从颍阳出发,中午到的颍阴,队伍稍微休息了一下,差不多下午一点多钟斩杀了枣祗,在城中休整。

然后两点多钟再次出发,到五点多钟,接近六点的时候到八里桥一带,开始排列队伍,并向任峻展开进攻。

也就是说,枣祗大概是中午一点多钟派人飞马向许都的荀彧报信,荀彧两点多钟得信,再派人去二十公里外的鄢陵以及三十多公里外的濦强请求援军。

而去鄢陵和濦强的话,即便是马匹全速全进,也分别需要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之间。

所以按照时间来推算,基本上沈晨军出发开赴许都没多久,也就是下午三点多钟的样子,韩浩就已经得到了消息,然后立即召集部队开始救援。

而夏侯渊他们稍微远一点,几乎是在沈晨军即将抵达八里桥的时候,大概是到四点多钟,夏侯渊他们才知道这件事情。

可他们能够得到消息是斥候骑马全速疾驰,如果是步卒的话,以每小时四五公里计算,韩浩过来要四五个小时,夏侯渊他们过来要六七个小时,基本都是晚上的事情了。

甚至这还是最理想的状态。

比如韩浩在鄢陵的时候,典农军也是分散的,临时召集需要时间,带上武器装备也需要时间,这样一耽搁,喊还可能要六七个小时才能来。

夏侯渊那边就更惨,正在与刘备的主力军对峙,一旦刘备稍微拖延一下,可能明天早上都来不了。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时候许都的安危确实要寄托在任峻到底能撑多久这件事上。

一旦他在黄昏之前被沈晨攻破,那么沈晨就最少有七八个小时在许都为所欲为。

而现在,整个许都都几乎已经没有了兵力。

不过先不谈鄢陵的韩浩在得到消息之后,是怎么样立即召集典农军,开赴许都救援的。

单说此时的濦强县,战斗就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

刘备按照约定,与沈晨分别之后的两日就开始攻城,今天正是第三日,他从清晨起,大军就浩浩荡荡出了营寨,关羽张飞赵云太史慈等人部领部将,分三路包围濦强。

他的兵马来源很复杂,少部分是袁绍给的精锐士卒,约两三千人。另外一部分则是在豫州招募的袁氏残部,约有七八千。

然后就是满宠当初守城时,五百精锐皆战死,还有两千多杂牌部队投降。

最后就是李通的三千降军。

虽然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架不住人多。沿途一路又有一些袁绍残部来投,现在总兵力已经接近一万七八千人。

反观夏侯渊和李典,人数非常少,夏侯渊只有三千,李典则只有两千。

即便算上后来蔡阳的三千人,总兵力不过八千。

因此这几日夏侯渊和李典都守在城内,而蔡阳是从北面来的,由曹操在官渡前线调到后方用于防守刘备的兵马。当时没进城,便驻扎在了颖水北岸,潠水南岸,两条河流的交汇处。

颖水南岸就是濦强县,早年曹洪还击破过这里的一股反叛军首领。

蔡阳与夏侯渊李典等人隔河而守,互为犄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一条退路。

刘备主力大军将濦强县团团围困,唯有北面由于是颖水河流,河面宽阔且水流速度较快,不宜进攻,这才没有包围。

这些日来,曹军陆陆续续从北门运送了不少粮草进城,显然是打算和刘备打消耗战。

毕竟刘备只带了两三千人马只身南下,他的粮草来源其实都是原来在汝南的袁绍残部支持,而这些袁绍残部被满宠打败,存粮都不多,以现在刘备一万七八千人马,粮草坚持不了多久。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刘备甚至都不打算多建造点攻城器械或者多休整两日,而是抵达濦强的第二日,就展开了强攻。

三面围城的情况下,在刘关张赵太史等人督促当中,刘备军如蚂蚁般向着城头发起数次进攻,只是因为士兵战斗力不高,也不够悍勇,几次都被二人轻松击退。

等到下午时分,刘备见麾下士兵颇为畏战,不敢冒着滚石檑木往城墙上冲,知道怕是难以攻打上去,便鸣金收兵。

很快刘备军如潮水一般退去,各城门留下了数百具尸体,匆匆撤离。

甚至他们因为士兵素质不高,撤退的时候都是一片散乱,就跟战败了一样,丢下云梯不要,几乎毫无阵型地开始往后方跑。

知道的是他们在撤兵,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被人追杀。

这要是换成张辽,高低得带八百哦,关羽张飞赵云太史慈都在,那杀不出去了。

晡时末刻,接近下午五点钟。

夏侯渊站在濦强城头上,气喘吁吁地看着城外撤退的刘备军,愤恨道:“可恶,那刘大耳当真是令人厌恶,我真的想杀了他还有他那三弟。”

“将军与张飞有仇?”

李典也走了过来,好奇地问道。

夏侯渊似乎不愿提起侄女夏侯涓今年年初被张飞掳走的事情,只是说道:“此二贼屡次枉顾司空善意,我自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他们的兵力还挺多的。”

李典舔了舔舌头:“不过他们的士气和战心倒是不强,如果晚上能够夜袭的话,也许能把那刘备击溃。”

夏侯渊琢磨了一下,点点头道:“嗯,或许有所为,不过前几日他肯定会很警惕,我们在坚守几日,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夜晚袭击刘备的营寨最好能斩杀了那张翼德。”

妙才将军对张翼德好像很有怨气呀。

李典心道。

不过他不是个多嘴多舌的人,也就没有继续问下去。

而就在夏侯渊和李典休息一下,准备安排士兵进行今日的城防工作的时候,忽然有人急匆匆上了城墙,高喊道:“将军,大事不好了。”

周围士兵来来回回,有些人在休息,有些人在巡逻,还有的人在搬运物资,准备明日作战用,陡然听到这个声音,顿时目光都看过去,就看到是一名斥候累得浑身是汗爬一样地爬到了城头上。

李典眉头一皱,大家伙才击退了刘备军,这个时候来一句出事了,军心得多不稳啊。

但显然只有天大的事情才会有这种情况。

难道是许都被攻打了?

他在心里冷不丁冒出这个念头,然后他就看到夏侯渊已经走过去把那斥候拖死狗一样拖过来,狠狠地扇了两耳光喝道:“胡说什么,出什么事情了?”

那斥候一路从许都疾驰过来,三十多公里路,人和马都累得半死,哀嚎道:“颍阴城破,有人袭击许都,荀令君请将军回援。”

“什么?”

夏侯渊大惊失色,连忙追问道:“来了多少人马?”

“说是三四千人。”

“颍阴被破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午后。”

斥候鼻子都喷出血来。

“吹号!”

夏侯渊没有心疼士卒,而是把他往地上一扔,立即令人吹号角准备集齐人马回援许都。

李典连忙上来说道:“将军,我们若是出城,刘备军北上许都更加危险,所以绝不能大股兵马回去,只能派小股人马。”

“小股人马?”

夏侯渊冷静下来,稍微思索,立即对左右道:“去,传令蔡阳,让他连夜北上许都,保卫许都周全。”

“唯!”

左右即刻出城报信。

蔡阳在颖水河对岸,刘备缺乏船只和渡河工具,而桥梁又在城池北面,所以他的位置非常安全。

此刻听说许都的消息,夏侯渊让他马上启程前往许都救援,蔡阳便立即出发,连营寨都来不及收拾,即刻集齐了全军队伍,以急行军的速度,飞快往北方赶。

等到傍晚时分,接近黄昏的时候,韩浩离许都只有十多公里路程,蔡阳则还有二十多公里。

而沈晨的黄门亭军,冲破了第二道墙寨,几乎已经精疲力竭。

他也没有想到任峻这么难对付,一个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的将领,并且还是率领的二三线部队,没想到居然能够坚持这么久。

每次沈晨即将打破最后一道营寨堡垒的时候,他都会以弓弩射退,然后亲自上阵发起反攻。

双方的伤亡率达到了零点六比一点一,也就是沈晨军目前的伤亡大概是六多百人,而任峻军才伤亡一千一百多人。

虽然看上去不应该,因为沈晨是三千多人打人家五千人,正常来说是任峻击败沈晨才对。

可问题是这五千人是没有弓弩的,而且还是军队素质较差的二三线部队。

要知道沈晨军的兵力是三千二百人左右,队内的弓弩手有六七百人,箭矢一万多发,几乎可以压着任峻打。

但利用寨墙地利,任峻苦苦坚守,从傍晚日入,一直打到黄昏,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沈晨才突破了两道围墙,把任峻堵在最后的堡垒里。

此时甘宁和沈晨身上都已经受伤,他们身上的皮革锁子甲都被汗水淋湿,因为短时间内缺乏水和盐分补给,导致人人都嘴唇微微有些发白,将士们都聚集在一起,周围遍布尸体。

任峻则屹立于高墙后方,他现在的情况也不好受,前面两轮没有亲自参战,到了这次就不得已上阵杀敌,甚至还差点被甘宁斩杀,若非亲卫弓弩相救,恐怕已经死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的箭矢已经不多,本来箭矢的作用就是大范围覆盖式杀敌,单发命中率受限于战场移动目标加上风力影响,很容易射偏造成空发,再加上战场僵局双方纠缠在一起,命中率就更低。

所以每次任峻都是在己方士兵被砍杀之后,眼看营门要失守的刹那,先用弓弩扫射逼迫对方撤退,再让士兵们重新填补上去,才勉强打退了他们。

现在多次出现这种情况之下,弓弩几乎耗尽。估计最后再来一波,他们所有存储的弩箭就要用光了,算是弹尽粮绝。

因而任峻此时的心情亦是沉入到了谷底。

但他不知道的是,由于没想到任峻出乎意料地难缠,沈晨军那边也已是强弩之末。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体力很重要,意志力更重要。

如果这里全是黄门亭士兵的话,兴许还能够战,但这里有一半是甘宁的军队。

这些士兵无论从体力还是意志力,都不如黄门亭士兵,再加上训练量不足,伤亡最大的就是他们,所以军队士气和体力都跌落了谷底。

沈晨环顾四周,激战了一个多时辰,将士们脸上挂满了疲惫,血水与汗水浸染了衣裳,攻打许都的道路比想象中还要艰难。

可恶!

见到这个情况,沈晨内心中亦泛起无力感,他能猜到攻打许都没那么简单,但谁能想到离许都已经是咫尺之遥,却还是不能逾越。

甘宁也是浑身湿漉漉的,嘴唇微微发白,在沈晨身边说道:“阿晨.将士们恐怕.”

“最后再冲一次吧。”

沈晨苦笑道:“原本是想着这任峻应该不是多么厉害的人,我们能杀入许都,迎天子回南阳,让曹操和袁绍在北方狗咬狗,现在看来,确实是我异想天开了,单单这任峻,就不是易与之辈呀。”

怪不得人家能给曹操护粮的同时还能打败袁绍的骑兵呢,没有三分三,哪敢上梁山。这任峻地位还在韩浩和枣祗之上,显然说明人家是有真本事的,只是历史上死得太早罢了。

“好,那就最后再冲一次!”

甘宁也发了狠,在手心里吐了口吐沫算是洗洗手,在身上把血和汗水擦干净防止刀柄打滑,他那把环首刀也不知道砍死了多少敌人,上面几乎被鲜血浸透。

“杀!”

随着这声春雷般炸响的叱咤,曹军就听到嘣嘣嘣嘣便是一连串又密又急的弓弦弩臂颤动声,几十枝箭弩劈头盖脸砸过来。

又是老套路,先以弓弩压制寨墙上的曹军,然后步兵趁势掩杀到墙下,开始正面强攻。

曹军几乎都开始本能地蹲下身子,爬在云台上躲避箭支的洗礼。

紧接着沈晨军便响起了进攻的骨哨,之前他们冲杀的时候还会嘴里呼喝呐喊着掩杀过来,现在却连喊的力气都没有,奔跑的速度也慢了好几分。

好在双方距离本就只有那么二十多步,顷刻间到了墙寨下,呼啦啦开始搭建人梯往墙上冲。

之前两次都是这么冲杀过去的,他们算是有了经验。

而此时任峻抬起头看了眼天色,天色马上就要暗下来了,于是大喊道:“放箭!”

剩余的一二百来支箭仅仅两轮就射光了,死伤了十多个沈晨军,然后弓箭手们纷纷扔下手里的弓弩,抽刀劈砍,用枪去戳。

双方围绕着寨墙再次发生激烈战斗,墙头上的叱吼声、呼应声、兵器格挡声、惨嚎闷哼声,几乎就没停过。

从日入时分到如今接近黄昏三刻,整整一个半时辰,也就是三个小时的时间,任峻的营寨正面随时都在经受着考验,惨烈的拼杀根本就看不见尽头。

一段百八十步不到的寨墙上,到处都喷溅着双方士兵的鲜血,好些地方黄褐色的夯土被血彻底浸透了,变成泛黑的殷红色。

墙头上生铁盔和翻皮帽子随眼可见,秃尾掉簇的羽箭和折断的兵器丢了一地。

寨墙两边的墙角里胡乱堆叠着双方战死兵士的尸首,有些尸首断肢来不及搬运,就在人们的脚下被踢来踩去一一仗打得太紧,谁都抽不出人手清理战场。

寨门几次易手,沈晨和甘宁每次杀进去,都被任峻亲自领兵夺了回来。

双方已经是把所有兵力压上,就连沈晨军的弓弩手们都扔下了弓弩,拔出腰间的环首刀加入战场,显然谁都知道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

最终随着砰的一声,寨门轰然倒塌,曹军且战且退,营寨的三道围墙都是外围,里面则是帐篷营地,还有辎重仓库。

任峻显然是不打算投降,而是继续利用营地里的帐篷和辎重仓库进行防御。

天色暗淡了下来,日落西山。

黄昏三刻过了之后,世间终于好像灰暗成了漆黑。

但紧接着曹军帐篷就点燃起了大火,沈晨军随身带了火镰,正好利用敌人内部营帐焚烧进行照明夜战。

待到黄昏末刻,也就是晚上九点钟的样子,任峻带着两千六百余人残部,退守至寨墙东门。

沈晨是从西面进攻东面,这就意味着他最开始攻击的地方,是寨墙的西门。现在任峻几乎没有什么退路了,最后的这道大门失守,就彻底宣告了许都的失守。

而眼看任峻苦苦支撑,军队也即将奔溃的时候。

“呜呜呜呜!”

嘹亮的号角声音,骤然从北方传来。

韩浩的援军,花了五个小时的时间,终于抵达了战场!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