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九章 稳军心,攻颍阴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初秋时节,河南地区的气候依旧炎热。

桓温北伐的时候已经是东晋中期,汉末小冰河时期到西晋末年就已经差不多结束。

所以当时河南地区的汝水、颍水都非常充沛,可以利用淮河北伐。

但此时正处于小冰河高峰期,天灾不断。淮南地区前两年还大旱,导致袁术覆灭,汝南地区也差不了多少。

汝水和颍水沿岸有大量的农田栖息,那时百姓基本都住在河流附近,居民饮用和浇灌都需要大量的河水,使得汝水和颍水流量下降得厉害。

而在非汝南颍川等河流附近的野外,比如两条河流中间的大片区域,几乎是一片荒野,哪怕有无数土地可以耕种,也无人开垦。

因此当沈晨领着自己的人马与刘备分别之后,就沿着汝水与颍水之间数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一路前行,向着北方而去。

沿途数百里都几乎没有什么人烟,颍川境内数条河流,连主脉的水流量都大幅度减少,更别说那些水渠支流。

最主要的是,自黄巾之乱后,持续数十年的战争几乎摧毁了整个河南之地,再加上天旱岁荒,百姓相食殆尽。昔日人烟繁茂、道路四通八达的富庶之地早已消逝。

曾经的连绵阡陌和齐整道路,被横生的杂树林和疯长的野草取代。村庄大多都变成了残垣断壁,野狗豺狼和猛虎的嚎叫声遍布旷野。

荒野上有的时候偶尔也能见到个行迹孤单的人影,远远见到军队就如受惊的兔子一样躲入深山不见踪迹。

而大多数时候他们只能看到长满杂草的驿道周边只剩下废弃的村庄、干涸的水渠、随处可见的白骨、无人耕种已经变成荒地的农田,以及那旷野上孤零零的丘坟。

整個世界都好像变成了一片荒芜之所。

不过这种现象随着越靠近许都,就越会进行改善。

因为沈晨知道,曹操在许都周边大规模屯田,光屯田户就有数万户,所以越靠近越容易暴露。

到了七月十日,军队就过了襄城,北上颍阳。周边就已经算是曹操的屯田区,离许都不足四十公里,几乎过了颍阴,就到许都城下。

为此沈晨军风餐露宿,白天在野外行军,夜晚找个背风的地方就睡,往往与虎狼为伍,丘坟为伴。

当时的中华大地远远不是人类主宰,人类居住在河流沿岸,而更广袤的野外,虎狼野猪遍地都是,半夜三更起夜,甚至能隐约看到森林里绿油油的目光。

因此像这样行军,不仅考验士兵们的耐力,也考验他们的意志力。

像黄门亭原来的一千九百士卒还能够坚持这样高强度行走,而甘宁的两千一百部曲,就稍微差点意思,远远跟不上沈晨军的速度。

七月十一日午后,大军过了颍阳,还有十余里就到颍阴。

这片地方在后世就是许昌市西面的盐洛高速一带,此处是一片荒野,他们的位置被一片密林遮蔽,前方道路长满了杂草,需要不停探索才能够找到方向。

因临近颍阴,沈晨亲自往前一里去查探情况,同时士兵们也走了一个上午,刚好休息一下。

大军停下之后,黄门亭的士兵们都默不作声地各自以小队为单位,寻找合适的休息点,同时纷纷取出干粮和水。

甘宁军则稍微散乱一些,一个个像是松了一口气,唉叹着随便找块草地躺下。

其实到了叶县之后,大家的粮草都是一样的。

奔袭的时候都是带二十天的干粮和两天的水,一些麦饼加酱菜和肉干,虽然不多,但伙食比之前已经好了许多,至少有点肉吃。

只是甘宁军没有经过整顿,依旧有一些旧军阀队伍的落后习性。八壹中文網

那些中下级军官对底层士兵动则打骂,剥削他们的肉干,使得甘宁军的内部情况一直都不太好。

甚至甘宁本人见到他的士兵一个个都懒懒散散,走了一天之后,就随便找个地方躺下,不像沈晨军那样训练有素,让他觉得十分丢脸,因而抽打士卒。

沈晨此刻正站在一处山坡上眺望远处,这里是一片荒野,远方隐隐能够看到地平线上有一座若隐若现的城池。

城外有大量的田地,村庄连成一线,显然这里已经到了曹操屯田的地方,前方可能会有敌人,因此他勒转马头,回到了驻地,正准备招呼几个机灵的斥候徒步过去看看,不料听到后方传来哀嚎声音。

“怎么回事?”

他派了几名斥候向前去探索之后,就走过去看,就看到后方驿道两侧长满杂草的荒地里,自己黄门亭的士兵一个个都井然有序地找了位置坐下休息,甘宁军那边却是散漫一团,现在一片混乱。

沈晨见甘宁正用马鞭抽打一名士卒,就因为这名士卒在行军的时候落到了队伍最后面,与沈晨军的前后相差了四五里,让他脸上挂不住。

那士卒体态瘦弱,年龄可能也就只有十八九岁,被打得满脸是血,苦苦哀求。

周围的兵丁们一个个仿佛都没有看见一样,甘宁脾气不好,杀性很大,惹怒了他谁也劝不住,所以即便有人觉得士卒可怜,也不敢去劝。

“住手!”

沈晨立即上前将他拦住。

甘宁此时已经把外面的铁甲脱下,身上就穿了件麻布短衣,一身虬结肌肉隆起,脾气上来了,谁都拉不住他。

不过沈晨死死扣住了他的肩膀上的麻筋,稍微用力了一下,甘宁回头怒视,本要发作,见是沈晨,举起的马鞭又放下,气呼呼地对他说道:“阿晨,这厮懒惰懈怠,我不抽他军纪何在?”

沈晨见那士卒脚上穿的履已经破掉,露出血淋淋的脚指头,就蹲伏下身,从身上脱下麻衣,帮士卒擦了擦血迹,又将他的布履脱下,一股腥臭味袭来。

原来是这几日长途奔袭,让他的脚肿胀发炎,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好好休养,很有可能连脚都要坏死。

当下沈晨严肃说道:“兴霸叔你看,并非士卒懒惰懈怠,而是他生了脚疾,将士们本就跟随你用命拼杀,你却不体恤他们,一言不合就上来抽打,也不问缘由,岂不是寒了将士们的心?”

甘宁见此有些尴尬,只好说道:“我不知道此事。”

沈晨站起身,环顾四周,包括沈弥在内,诸多甘宁军的将士都看着他,于是他说道:“之前兴霸叔自己领兵,我也不好太干涉。如今我为中郎将,想问兴霸叔,我能统领你的队伍否?”

最早甘宁和沈晨其实并不互相统属,甘宁是刘表手下的一个军司马,当时是他和沈晨打赌,如果事情确实如沈晨所料,南阳发生了内乱的话,他以后就听沈晨安排。

但至少名义上二人没有直接统属关系,沈晨的话只能是建议,而不是命令。现在眼看即将就要到许都,迎来大战,岂能因为一些事情而军心不稳呢?

因此他必须要找理由彻底把甘宁的队伍掌控过来。

甘宁脸色有些不太好看,虽说他一直是听沈晨的话,但如今沈晨似乎是直接要军权了,未免有些令他不舒服。

可不管从哪个角度上来说,他都没法反驳。像之前他们打赌,沈晨赢了。然后现在沈晨又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甘宁也是他手底下的校尉,听从沈晨的命令,从法理和情理上,都是没问题的。

所以他只好说道:“这是自然。”

沈晨点点头,然后朗声说道:“既然我是将军,那就听我的命令吧。患有脚疾者现在都上报到我这里,有多少人,我来重新做出安排。”

他没有立即颁布什么不准打骂士卒之类的军令,而是要先把得脚病的人集中起来。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黄门亭士兵的军官阶层是以他的亲族为根底,这些军官最早都是当年那支从徐州南下的护卫族兵组成,里面的邓沈二氏亲族非常多。

沈晨严格命令他们不允许打骂士卒,遵守三大注意和八大纪律,若有违背,就剔除出族兵序列。

要知道黄门亭的族兵地位是很高的,沈晨给予了他们很高的荣誉。因此对于这些人来说,一旦被剔除出去,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再加上新招募的士卒表现好的人有很大晋升机会,会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使得族兵们不敢犯任何一点错误,这才没有凌辱、欺压、打骂、剥削底层士卒的旧时代军阀陋习。

而甘宁军不一样,等级森严的军队传统从春秋战国就延续至今,大家都是这样,高层将领不把底层士兵当人看,渐渐反而变成了一种习以为常。

因而要想短时间内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像家族的奴仆一样,沈晨也只能暂时改善,而不能立即改变。

需要到将来夺取政权,或者拥有很大能力的时候,才能够进行改革,现在他也只能温水煮蛙一样,先把自己做好,然后再通过夺取甘宁这些人的军权,改善他们的军队结构。

很快有脚疾的人上报到了他那里,里面甚至还包括了黄门亭士兵四十多人,甘宁军士兵二百余人,沈晨于是又派遣了二百多人,加上这些脚疾士兵,总计五百人回了颍阳,占据这座城池,找医生进行救治。

其余人则留下来,继续准备进攻许都。

休息了大概两刻钟的样子,前方稀疏的林间陡然钻出几个身影,之前派出去的侦查的斥候回来了,向沈晨禀报道:“将军,前方七八里处就是颍阴城,城外周边有大量屯田。”

“有人看守否?”

“有,城内外有不少曹军。”

“我知道了,看来是曹操的屯田兵。”

沈晨沉吟思索。

历史上曹操在许都附近屯田,利用颍水和潠水上游的便利浇灌土壤,包括周边颍阴、鄢陵等地,都是他的屯田之所。

这些事情沈晨以前是不知道的,但后来他派人潜伏许都,查探到了很多情报。

当初第一次到许都的时候,他是从许都西南方进攻,只是抵达了临颍一带,并没有到许都周围去。

现在离许都不过二十来公里,近在咫尺,那些屯田兵就暴露在他兵锋之下。

而这些屯田兵的统领者叫做任峻,为曹操置的典农中郎将,上次他之所以没在许都,是北上给曹操运粮去了。

历史上曹操非常缺粮,但不是因为他的粮草库存不足,而是他的后方粮道被袁绍打得七零八落。

是任峻亲自领屯田兵护送粮道,抵御住了袁绍的劫粮骑兵,这才勉强帮助曹操渡过难关。

现在已经到了七月份,五月份的屯田新粮收割之后,都陆陆续续送到了官渡,到六月之后又要开启粟米的种植。

所以任俊又回到了许都,催促各屯田户进行生产。

现在颍阴、许都、鄢陵周边,就有数万户屯田民,任峻手中有数千屯田兵,他们的战斗力或许不如曹军精锐,但也不容小觑。

甘宁手痒难耐,上前来问道:“阿晨,直接杀过去吧。”

沈晨摇摇头道:“不可,冲杀过去,他们必然撤回城内,我们可没有攻城的能力,若是越过颍阳,直达许都,必然会被前后夹击。”

“那如何是好?”

甘宁问。

沈晨思索片刻,说道:“曹操在官渡缺粮,若我们毁其粟田,敌人必然出城来战,我们便可大破之。”

甘宁睁大了眼睛,然后竖起大拇指道:“好主意。”

当下二人商定,由甘宁领五百人先攻颍阴,如果城外的典农军和他们交战最好,沈晨再带人马杀出去,若是不交战,则立即毁坏农田,逼他们出来。

之所以这么决定是因为任峻的典农军目前处于分散的状态,遍布颍阴、许都、鄢陵附近。

如果直接不管他们杀到许都去,那么等到许都的守卫力量把他们防御住的时候,会被前后夹击。所以他们必须把颍阴拿下,有个退路。

而此时颍阴周边的典农军目测城西只有一二百人,再算上城内和城东,也就是颖水东岸的部队,总数不会超过千人。

甘宁只带五百人过去,又毁坏农田,很容易激城内守军出城决战,届时沈晨再杀出,可一战定乾坤。

很快计策完善,甘宁便领着人马,大摇大摆地向着颍阴的方向杀去。

汉朝的种植方式为夏粟冬麦,冬小麦在来年五月份收割,然后到六月份种植粟苗,也就是小米。它的生长周期为三个月,到九月份就能收割,然后再种冬小麦了。

所以现在七月初正是夏粟刚刚种下没多久,需要农户们每日在田里照料,灌溉、除虫、锄草,一刻都不能停歇。

当甘宁军的五百人出现在颍阴城西的时候,正有大量的屯田户还在田间劳作,然后他们就看见了在南面的驿道上,陡然出现了一支军队浩浩荡荡向着颍阴的方向而去。

这里已经是颍川腹地,许都周边。

很多人第一时间还以为是驻扎于西南方襄城的曹军回许都有事,只是让他们觉得有些奇怪的是,军服好像不对劲。

曹军的军服是一统的黑色,而这支军队的军服,却是红色......

一名负责监管那些屯田民的典农军小队长越看越觉得诧异,然后在脑子里想了一下,曹军那支部队会穿红色的军服呢?

红色?

下一秒,他的脸色唰一下变白,然后拿出骨哨,陡然吹响。

“咻!”

尖锐的哨声响破苍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