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十一章 舞阴之战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明公。”

蒯良没有走,作为刘表谋主,他自然要留下来与刘表商议。

见刘表问他,蒯良拱手说道:“我认为此时还不宜消灭曹操,曹操若覆灭,袁绍恐怕就会统一北方了。”

“嗯。”

刘表点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才拒绝了幼硕,不出兵进攻舞阴,只是那张绣去了,不知道会如何?”

蒯良笑道:“这个明公还请放心,曹操也不是无能之辈,张绣兵少,没我军策应,应当是攻不下来。”

“这样就好。”

刘表沉声道:“子柔,你觉得我们将来的处境,会是如何?若曹操或者袁绍统一北方,那天子......”

“天子恐怕会不妙。”

“是啊,这也是我担心的事情。”

“明公。”

蒯良说道:“前几日寿春那边传来消息,袁术称帝了,此时公知道否?”

“自然。”

刘表说道:“我已派人去寿春写信斥责于他,又令黄祖在江夏布置江防,若是他兴兵来犯,必让袁术头破血流而归。”

蒯良哭笑不得道:“明公,我说袁术称帝之事,倒不是说他可能会来荆州。”

“那是?”

“明公不觉得,这些年来,称帝之人,已经太多了吗?”

“你的意思是?”

刘表皱起眉头,这句话其实让他心里有些不舒服。

两个原因。

一是他作为汉室后裔,见天下人人要倾覆汉室江山,心中自然不满。

二是他其实自己也有过这种念头。

几年后,他会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郊祀天地,拟斥乘舆。

前几年还因为这些事情,刘表弹劾刘焉在益州“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呢,后来则变成了他自己。

偏偏刘表又没那胆子称帝,只敢做天子才能做的事情,真到称帝关口又怂了下来。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刘表就属于有贼心没贼胆,看到别人称帝又羡慕嫉妒恨,等到自己想上的时候又不敢的那种人。

蒯良说道:“当今之天下,称帝者如过江之鲫,袁术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個。如今曹操得了天子,实力虽不如袁绍,却以正统讨伐不臣而得民心,它日必然壮大。”

“那我今日岂不是放虎归山?”

刘表问:“将来曹操壮大之后,恐怕会对天子不利。”

蒯良道:“他会不会对天子不利,暂时犹未得知,但曹操与袁绍之间,必有一场恶战,应该是必然的事情。”

“嗯,我也觉得如此。”刘表点点头。

“袁绍现在还没有与曹操决裂,是因为北方的公孙瓒还在,一旦公孙瓒覆灭,二人大战在所难免。届时无论谁获得了胜利,都能够得到整个北方。”

蒯良说道:“明公觉得,袁绍得胜的话,坐拥整个北方,兴兵百万之众,他会留下天子吗?”

刘表皱眉道:“袁氏恐怕早有不轨之意。”

“是了。”

蒯良又说道:“曹操若是得胜的话,恐怕天子也不会好过,即便没有被废,也依旧如傀儡任曹操摆布,所以摆在明公面前的,其实就只有两条路。”

两条路?

刘表忙问道:“哪两条。”

蒯良说道:“一是自立,二是寻曹操和袁绍其中一人依附。”

“自立吗?”

刘表琢磨着这句话,用舌头舔着嘴唇,砸了砸味道。

“如今称帝的太多,汉室权柄日益式微,益州刘焉在六年前就有称帝之图,可见当今各路诸侯,已无人再侍奉天子。”

蒯良说道:“今观曹操之意,也不过是借着天子的名望,以笼络天下而已,若非如此,他又怎么能进攻南阳呢?便是在防备我们。将来袁绍与曹操之间决战,公也得早做好打算呐。”

“嗯......”

刘表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容我再想想,再想想......”

他揉着自己的太阳穴,脑子里已是一片浆糊。

其实今天蒯良劝他的目的也很简单,是让他在自立为王和找个人投靠这两件事上做个决断。

倒不是蒯良有先见之明,而是当时的智者都能看出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人才归附势力壮大,河南等地必然被他掌控。

像沮授田丰等袁绍的谋士,都曾经建议袁绍应该先下手为强,把曹操弄死,否则等将来曹操壮大起来,后患无穷。

可惜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没有听沮授田丰的意见,错失了良鸡。

而袁绍那边就等着消灭公孙瓒了,只要公孙瓒一死,袁绍夺取幽州和青州,再加上并州和冀州,北方四州到手之后,南下攻打曹操也是迟早的事情。

这些别说蒯良,就连刘表的别驾从事韩嵩和刘先都知道,所以后来他们也是劝刘表早做打算,让他投降曹操。

归根到底,还是汉室江山不稳,国家的权威已经下降到一定地步所致。

只是刘表素来优柔寡断,在这件事上拿不定主意,拖了很多年,一直等到他把自己拖死,都没有给一个结果。

既不投降曹操,也不自立为王,等到曹军南下,赤壁之战,刘表势力瞬间土崩瓦解。

最终刘琦病死荆南,刘琮投降曹操,荆州也被江东夺走。

拖延症害死人呀。

......

......

就在蒯良已经对刘表分析了时局,刘表还是继续拖延着的时候,远在南阳舞阴县,曹操已经得到了消息,张绣来犯。

刘表不进攻他的理由很简单,曹操死了,他的势力立即就会崩塌,那么袁绍就会趁虚而入,夺取河南。

到时候整个北方都归了袁绍,袁绍的实力将达到一个非常恐怖的地步,届时称帝也不远了。

这对于刘表这样的汉室宗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所以才会放任曹操壮大。

但张绣可不管这些。

曹操搞了他的婶娘,还要密谋杀他,自己也复叛了曹操,跟曹操不共戴天,自然会选择趁胜追击。

可惜他错估了自己的实力,也小看曹操的能耐。

宛城大败并不是军事上的失利,而是曹操自己个人道德问题导致的惨败,所以一旦双方刨除掉那些意外因素,正面对垒的话,实力差距就体现了出来。

张绣目前还有八千多兵马,此时携带着宛城大胜,士气高涨。而曹操的有于禁部、曹洪部以及本营四五千人,总计一万五千余兵马。

在军队数量上张绣肯定是占据劣势,但张绣觉得,前些日子自己才大败曹操,兵马士气如虹,曹军士气必然低落。

因此趁着这个时机,应该是能够欺负一下曹操。

舞阴县,曹仁和乐进的消息还没有传过来,张绣过来进攻的消息,倒是已经传到了曹操耳朵里。

他勃然大怒道:“张绣小儿,居然还敢来犯,子廉何在?”

“末将在。”

曹洪站出来道。

“点齐名马,令你出城迎战。”

“唯。”

“于禁何在?”

“末将在。”

“你从北门出去,自侧翼袭击。”

“唯。”

“韩浩、史涣、枣祗,你们三人各领五百人驻守东西北三城门,其余人,跟我上南城城头。”

“唯。”

大小将领们纷纷应是。

很快曹操就亲自带着大小将领们来到了南城门。

来南阳的时候曹操有三万精锐,乐进和曹仁各领四五千人马去打湖阳和安众,目前未归。

曹洪和于禁也各领四五千人马在外驻守,所以当时曹操本营兵马大概一万出头。

张绣偷袭本营,造成了大量伤亡,后来甘宁援军抵达,杀了不少曹军。

这导致曹军本营的一万人只剩下四五千溃兵被曹洪于禁收拢,跟着曹操逃到了舞阴。

此时曹军士气其实非常低落,正常来说,这种情况下不宜出城决战。

但曹操正需要一场胜利振奋军心,因此才决定出城。

众人来到南城城门上,远远的就已经见到了远方的地平线上,密密麻麻的西凉军冒头。

过了约一个多时辰,他们终于来到了舞阴城外,而此时曹洪也在城外列阵。

张绣勒马出来,枪指曹洪喝道:“曹洪,曹操派你来送死的吗?”

曹洪冷声道:“伱这反复无常之辈,还敢来犯?”

张绣大怒道:“曹贼淫我家眷,还要密谋杀我,此乃人事乎?我本真心想投,若非曹贼逼迫,岂能复叛?”

“哼。”

曹洪冷笑道:“尔等不过是西凉蛮夷禽兽,我大兄纳汝婶娘为妾,当是光耀你家门楣,却是没想到汝如此不知好歹。”

光耀我家门楣?

张绣当时就气笑了,合着曹操强搞他婶娘还是看得起他?

是他不识好歹,非得犯上作乱?

这么厚颜无耻,倒打一耙,高高在上的丑陋嘴脸,简直是令人作呕。

张绣也不跟他废话,怒喝道:“杀!”

“杀!”

西凉军爆发出惊天怒吼,开始发起了冲锋。

张绣身先士卒,冲在了第一个。

自己叔父尸骨未寒,婶娘受了欺负,若不杀了曹贼,将来怎么向他交代?

那边曹洪则是漠然地看着西凉军发起了冲锋,脸上露出轻蔑的笑。

他说的是实话。

曹洪从没觉得自己大兄搞了人家婶娘有什么不对。

就好像他从来都不觉得屠杀徐州几十万有什么不对一样。

他们是高贵的名门,岂能与百姓一样?

更何况张绣的出身更低,不过是西凉蛮夷而已,也配与他们相提并论?

所以从一开始,包括曹洪在内,曹氏从来没人看得起张绣。

就好像他们也从来都不会正眼瞧那些命贱如草的底层百姓是一个道理。

若是刚穿越过来的沈晨,恐怕会震惊于这个世界的三观。

但如今漂泊多年,就只剩下沉默。

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等级森严,阶级固化。

后世人的一切道德三观,都不能套用在汉末这些人身上。

张飞是豪强出身,所以他任意鞭打士卒,不把士卒的尊严当一回事。

甘宁是地方世家出身,所以他拿活人当练箭用的靶子,从来都不把人命当一回事。

曹操则是门阀出身,所以他屠杀了徐州数十万,坑杀了袁绍八万降卒,“屠得九百万,方为雄中雄!”。

而且即便是曹家这样的门阀家族,也只能算是世家门阀当中比较差的存在,就连边让都会骂他一句“阉宦之后”。

唯有像袁绍袁术这样四世三公出身,才是当时最顶尖的门阀世家。

袁绍还算好点,至少还有些人性。

袁术则是直接劫掠豫州扬州徐州等地,弄得淮南淮北的百姓生灵涂炭,为了称帝,连自己军队都给饿得造反,根本不顾手下人死活。

如果一个后世人穿越到曹操面前,指着他的鼻子骂,说他为人残暴,道德品质低下,强纳别人家眷,盗掘坟墓。

估计曹操自己都得一头雾水,因为这些事情可不止他一个人干,人人都这么干,凭什么只骂他?

是了。

人人都这么干,就成为了一种常态。

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名门眼中,百姓只是一群牛马,一堆生产资料罢了。

即便是豪强、世家、门阀,都有三六九等之分。

曹操后来掌握大权之后,杀的世家名门大族还少吗?

所以正如鲁迅先生所言。

封建社会的世界,就是一个黑暗的吃人世界。

芸芸大众,不过是一群被吃的羔羊而已。

在权贵眼中,他们什么都不是。

曹洪蔑视着向他袭来的西凉军,犹如在看待一群尚未开化的蛮夷禽兽。

片刻之后,他举起了手中的长刀,怒吼道:“杀!”

“杀!”

号角声长鸣,咚咚的战鼓作响。

曹军与西凉军,犹如两股洪流一般,撞在了一起,开始惨烈厮杀。

曹操站在城头眺望,城外的守军其实不多,只有五千。

但曹洪很有章法,原地结阵,并未露出破绽。

而张绣杀入阵内后,就直奔曹洪而去,双方奋力拼杀在一起,乱军当中,暂时没有分出高下来。

便在此时,于禁领着本部人马,已经从北门出来,向着正面战场靠拢。

过了约半个时辰,张绣与曹洪两边大军已经拥挤在一起,打得犬牙交错,在短时间内,好像交融在了一起一样。

“杀啊。”

于禁猛然擂鼓,五千曹军从侧翼袭来。

城头上曹操立即说道:“传令,打开城门,全军出击。”

“唯!”

众将士轰然应是,打开城门同时进攻。

西凉军猝不及防,被三面围攻,一时间方寸大乱,叮叮当当的鸣金声响彻了整个战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