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章 许都震动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与张绣分别之后,沈晨又立即赶赴比阳。

甘宁屯兵于此。

他如今麾下已经有将尽七千人马。

若不是怕被刘表猜忌,这个兵力甚至能突破到两三万。

能够养得起多少兵马,取决于自己的地盘有多少耕地,有多少人口。

秦汉时期,往往要二十到三十名农夫,才能供养一名战兵。

现在沈晨实际控制了两个县,一个新野,一个比阳。

在官渡之战前夕,刘备南下的时候,新野有十余万百姓自愿跟随,这说明新野实际百姓数字远远高于十万。

再加上比阳,以及当初在俘虏汝南、南阳黄巾人口时,分配给新野和比阳的黄巾屯户,两县人口加起来,早就超过三十万。

更重要的是,光黄门亭一地,以三万人口,耕种了二十万亩土地,通过沤肥技术,产出大大增加。

以当时粟麦交替种植,平均每年亩产六七石来算,增产20-30%,再刨除掉百姓需求,黄门亭这三万人产年能达到七八十万石,不比曹操用数万汝南黄巾屯田少。

所以目前不管是甘宁还是沈晨,都存粮极为充沛,如果大量征兵的话,以现有约六百万石的存粮,足够征五万大军,三年半之用。

只是沈晨知道,刘表虽然看似宅心仁厚,实际猜忌之心极重。

不猜忌沈晨的原因在于他和邓洪捆绑在了一起,邓洪娶了蔡氏,被他看成了自己人,因而才任由沈晨折腾。

换成历史上的刘备,到新野之后就有大量豪杰前来依附,引得刘表怀疑。后来蔡瑁蒯越阴谋计划在筵席上将刘备暗杀,不排除就是刘表在背后示意。

因此沈晨是不可能大量扩充兵马,何况扩充兵马不止是粮草那么简单,武器装备、帐篷物资、兵员训练、纪律整顿都是问题。

所以现在沈晨是以少量精锐为主,黄门亭士卒就是往最精锐的特种部队方向去训练,讲究小队配合,兵员素质一定要高,纪律性要强,兵在精而不在多。

到达比阳之后,二人联合兵马,浩浩荡荡北上。

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正月春天,沈晨和甘宁的军队,就已经到达了堵阳,兵锋直指叶县、昆阳等颍川腹地。

这个时候曹操其实并没有在官渡,官渡之战前夕,曹操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

首先是去年年末爆发的衣带诏事件,虽然已经平息,但给他造成了很大的政治余波,孔融等大批保皇派意识到曹操的真面目,开始给他拖后腿。

其次是刘备奉衣带诏袭杀车胄,屯兵小沛,大量豪杰前来归附。曹操不得不亲自东征,将刘备打败,逼得他逃亡北方投奔袁绍。

袁绍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衣带诏的消息,但他已经做好了开战的准备,派先锋颜良文丑分别进攻白马和延津。

曹操破刘备之后,又马不停蹄北上救援,目前人还在黄河沿线,与颜良文丑在黄河渡口对峙。

也就是说,沈晨从建安四年年底出发,到正月兵进南阳的时候,曹操人还在处理刚刚因衣带诏而逃跑的刘备,颜良文丑还没有死,正在进攻白马和延津。

但这个时候沈晨也做不了别的了,因为他被堵在了堵阳过不去。

曹洪占领了叶县,据城而守,根本不可能给他通过南阳盆地到豫州,所以双方目前正处于对峙状态。

就这样对峙了一个多月。

到二月份的时候曹操已经攻破了刘备,赶到了黄河进行白马之战。

大概是到三四月份的时候,才利用关羽斩颜良解了白马之围,以荀攸之计诛文丑,开始退兵至官渡。

而沈晨依旧在堵阳不能前进。

历史上这个时候张绣投降,曹操派曹洪驻守宛城防备刘表。

但现在张绣没有投降,所以曹洪一直驻扎在叶县,他的身后还有驻扎于豫州的满宠和李通。

汉代堵阳就是后世的南阳方城县,看地形就知道了,方城与叶县之间,有一条巨大的峡谷,峡谷两侧都属于伏牛山山脉。

而后世的叶县跟汉朝时候的叶县地理位置不同,汉朝的叶县刚好卡在了这条峡谷中间,大概位置为后世的方城独树镇,虽然这条峡谷极为宽阔,南北宽二十公里,可叶县是必须攻破的一道坎。

如果绕开叶县直奔豫州,曹洪从背面进攻,李通和满宠正面防守,再加上镇守许都的李典、夏侯渊、荀彧的援军,很有可能让这支军队直接葬身于汝南或者颍川。

所以从战略角度上来说,沈晨必须拔掉叶县这颗镶嵌在南阳门户的钉子!

只是冷兵器时代没有热武器,攻城难度极大,像吕布围攻刘备的小沛打了大半年,袁绍围攻臧洪一年,曹操攻打下邳打了三四个月,要不是吕布部将叛变,再打个半年都有可能。

因此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以沈晨目前的兵力想攻破有名将曹洪镇守的叶县很不容易,除非他们内部叛变,否则强攻还真有可能打很久。

从正月到现在,已经把叶县包围起来,北面的粮草倒是运不进来,沈晨也不知道城内有多少粮食。

目前他也只能做持久战的准备。

三月中旬,正是孟春时节,马上就要入夏,天气愈发炎热,叶县县城外,沈晨军的驻地,此时他正在营帐内看着舆图思索。

这两个多月以来,他组织了几次对叶县的进攻,都被曹洪打退。

按照以前看的大量兵书和案例,沈晨用了包括挖地道、声东击西、围三缺一等等战术,都被曹洪识破。

这让沈晨十分感慨,孟子说的没错,“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除了那位伟人出山就用一百多名学生和二十条枪逼降三千军阀部队的传奇经历以外,没有人天生就会打仗,包括曹操早期也是在无数次败仗当中积累起来。

虽然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没错的,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

比如声东击西,你正面佯攻,实际上从侧面强攻,有些庸俗的将领没有想到,于是被你击破,这就成为了正面案例。

可问题是曹洪跟着曹操南征北战多年,也是身经百战的老将,这样的低级错误肯定不会犯。

你不可能用一些比较粗浅的办法对付他。

就如同廉颇一样,正面和秦军对垒是不虚的,唯一的问题就是粮草罢了。

所以现实生活里的打仗,并不是说靠你钻研几本兵书就行,还得依照不同的情况来区别对待。

像袁绍打臧洪就是纯靠耗,曹操打吕布就是用水淹的攻心之计加上吕布自己内部出问题,沈晨也必须想出对策才行。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收集情报,可以得知曹洪目前有五千兵马,去年豫州就运了大批粮食过来,怕是有上千车之多,能够维持一年之久。”

“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围点打援和空耗下去肯定是不行,曹洪粮草足够,满宠和李通也不是傻子,不可能在曹洪粮草充足的情况下过来救援,一定会安排人密切关注。”

“但官渡之战今年就要收尾,等我这边还没破曹洪,人家官渡那边就打完了,到时候曹操亲自来救就不好。”

“那么我该用什么办法才能破城呢?”

沈晨在心里默默地思索。

打曹仁和乐进的时候就没那么麻烦,他们是自己送上门来,现在打固守城池的曹洪,确实不容易。

也就是说,刨除掉曹仁和乐进那两次战役,这次战争将会是他第一次正面指挥的作战,而且还是攻城战,要想完成首胜,那就必须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位。

“阿晨。”

正在这个时候,甘宁光着膀子钻入了帐篷,一进来就抓住了桌案上的水壶,咕噜咕噜灌了两口,然后说道:“那曹洪铁了心要死在城里,无论怎么叫骂都不出来,这可怎么办呢?”

无论怎么叫骂都不出来?

沈晨忽然灵光一闪,说道:“兴霸叔,如果你是曹洪,你在城里,会出现什么情况才会出城作战呢?”

甘宁毫不犹豫地道:“那还用想,我军败了呗,他就会追出来。”

“还有别的吗?”

沈晨问。

“别的?”

甘宁挠挠头:“要么就是许都被攻击了吧。”

沈晨眼睛一亮,说道:“若我以偏师佯装主力,北上奇袭许都,你说曹洪会不会出来?”

甘宁想了想道:“除非让他觉得我们是真的主力北上了。”

沈晨沉吟道:“这个也不是没有办法。”

“什么办法?”

“晚上行军,白天安营。”

“这算什么办法?”

“兴霸叔你想,晚上行军的时候,我们让士兵多举火把,对方侦骑看不清楚具体人数,必然会以火把数量来计算。白天安营扎寨,敌军也不敢靠近过来清点人马,最多会看灶火进行判断,我们多造灶火即可。”

“问题是偏师的兵力不足,我听闻曹操还留有大量兵马在汝南颍川腹地,偏师孤身犯险,岂不是自寻死路?”

甘宁问出了最致命的问题。

这个计策属于孤注一掷了,偏师孤身进入汝南腹地,到处都有曹军,一旦正面交战,不仅容易暴露真正实力,还非常危险。

像我军长征时,很多冒充主力,为主力分担压力的偏师就面临敌人大部队围剿,最终倒在了长征路上。

所以这个计划可能会很有效,但也非常危险,很吃那支偏师领导者的指挥能力。

沈晨却说道:“打仗打的其实就是心理,我必须猜测曹洪的心理,他现在肯定是想死守叶县,我要想打败他,就必须把他调动起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那谁领这支偏师呢?”

甘宁又问。

沈晨毫不犹豫地道:“我们今日就开始收拾营寨,晚上就所有部队绕开叶县北上,兴霸叔你领大军进入鲁山,我领黄门亭三千人佯攻许都。”

甘宁惊讶地说道:“阿晨,你想好了,此计太凶险了,我还是不建议你这么做。”

“其实也没那么凶险,我又真不会去攻打许都。”

沈晨指着舆图说道:“兴霸叔你看,我们现在探明的曹军布置,分别是在叶县、昆阳、舞阳等地,其余曹军,我料他们分别在司隶、许都、汝南、山东。”

“这是为何?”

甘宁问道。

“曹操四面受敌,孙策去岁末打败黄祖,很有可能整顿兵马进攻许都。”

沈晨说道:“袁绍据河北,以三路大军从司隶、兖州、山东进攻曹操,曹操不可能不分兵防御。而南方虽然有刘使君,可刘使君被张羡牵制。能够对他形成威胁的,就只有我们和张绣,所以他不可能派太多的兵马在南阳。”

这个分析是对的,曹操目前真正的大敌是袁绍,现在袁绍主力已经开始渡河,即将往官渡进发。那么曹操就必须要把兵力重心布置在袁绍身上。

历史上曹操只带了三四万人在官渡和袁绍硬刚。

但不代表他就这点人马。

曹洪安置在宛城,兵力不多,大概四五千人,只是为了防刘表一手。

李通和满宠在汝南倒不是为了防备刘表,而是防备孙策。

臧霸在青州,于禁和乐进率领步骑五千人在司隶。

还有一部分在许都保卫(看守)刘协。

所以看上去曹操分配了大量人马防备孙策和刘表,但实际上另外两路也是防备袁绍的兵马,分别在青州徐州和司隶等地。

现在也是如此。

目前曹操的兵力分布已经算是给南阳增派了一部分,曹洪五千人马在叶县。

身后昆阳、舞阳等地加起来还有三四千人。

然后又是在汝南防备孙策的满宠跟李通,两人也有七八千人的样子。

许都则有接近万人。

其余兵力则大部分都在北面。

如果把在司隶和山东的兵马算上的话,曹操防备袁绍的兵力实际上在六万以上。

沈晨指着舆图继续说道:“昆阳和舞阳的兵力不多,我率领偏师北上,那么要面对的大概就是许都的兵马和汝南的援军,只要能够不与他们正面交战,我随时可以退回来。”

叶县是在峡谷中间,昆阳和舞阳则在峡谷出口的左右两侧,后世叶县的北面和南面,这三县呈掎角之势,但只要绕开汉代的叶县,从昆阳和舞阳中间穿插过去,那么后面就是整个颍川腹地,曹军唯一的守军便是许都。

也就是说,如果把昆阳和舞阳比作一张嘴,过了这两县之后,就如同孙猴子钻进了嫂嫂的肚子里,能够把曹操腹地闹得天翻地覆,到时候许都震动,曹洪即便是不出城,也只能出城了。

“唔......”

甘宁沉吟了许久,问道:“阿晨,你有把握吗?”

沈晨点点头:“必须要试一试。”

“好。”

甘宁说道:“那就听你的。”

当下二人也不迟疑,沈晨立即下令全军收拾行礼,同时大量制作三尖叉火把。

这种三尖叉火把前后相聚约一米,行军时平均三米一名士兵,这三米内就有三根火把,晚上看的时候就像是有三个士兵一样。

如此一来,黄门亭三千人马,就可以伪装成九千人,斥候数的时候自然会被迷惑,大大增加了士兵人数。

不过绕开叶县的时候并没有用这些火把,上万人半夜三更,同时行进,浩浩荡荡北上。

很快,他们就一夜赶路数十里,穿过了舞阳和昆阳,逼近襄城。

一时间,许都震动!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