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十二章 召回重臣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六月二十日,淮南合肥城县衙府邸之中,关羽最近总觉得有些心神不宁,情绪低落。

他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感觉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是错觉吗?

他在心里对自己说。

关羽思考着最近淮南的军事情况,目前曹魏被他彻底赶出了淮南,只有九江寿春、西曲阳一带还有曹军驻守。

由于粮草和军备问题,要想北上还不容易,所以他现在正在整顿军务。

虽然停止了继续进攻,不过曹魏要想发起反攻,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最近淮南正处于淮河与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雨季。

大雨倾盆,令淮南到处都是沼泽湖泊,道路湿滑难行,粮草和大军根本过不去,曹魏几乎没办法行军打过来。

最近这些年,天气越来越怪,淮南本是千里富庶之地,近十几年不是暴雨连绵,就是大旱不断。

按照晓卿的说法,好像叫什么小冰河时期,导致天气大变,要么冷死,要么热死。

所以双方要是想打仗,不管南下还是北上,都得等一个好天气。

既然打不起来,那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关羽心想。

难道是自己死之将至?

想到前些日子亲眼看着好友张辽的死,关羽亦是难免心中有些伤感。

最近听说黄忠、贾诩、张绣、黄射等人相继病死了,还有一些老将也生了疾病,人生总是这样无常,令人唏嘘。

“父亲。”

关平正在旁边处理公文,见关羽坐在主位上看着手中的文书,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就问道:“父亲是在担忧什么吗?”

关羽放下文书,叹息道:“可能是在担忧你三叔那边吧。”

关平就笑道:“三叔虽性情莽撞,但有两位副相看着,不会有什么事的。曹魏现在极力挑衅,想要逼三叔决战,可纵使决战,他们能有几分胜算?骠骑将军可是把骑兵都派了过去。”

“嗯。”

关羽笑了笑道:“晓卿在关中可是帮了大忙了,若非他训练起了一支精锐骑兵,恐怕曹丕大军压境的时候,三弟或许会有压力。”

关平说道:“父亲,现在曹军在淮河以北构筑起了防线,我们是不是也要佯攻一下,帮三叔那边缓解一下压力?”

“唔。”

关羽沉吟着,点点头:“嗯,或许可以试一试。”

两个人正聊着。

外面忽然有信使来报道:“报。”

“何事?”

“陛下遣使召大将军回襄阳。”

“召我回襄阳?”

关羽纳闷。

他正在筹备军务,还想着年底进攻河南呢,怎么忽然召他回去?

关平也不解,问道:“陛下为何忽然召父亲回去?”

信使说:“陛下身体不太好,想见见大将军。”

“啊?”

关羽顿时从座位上惊起,皱起眉头对关平道:“难怪我最近总觉得心事不宁,陛下去年就身体有恙,我必须回去,把魏延叫过来。”

“是。”

关平匆匆忙忙跑出去。

过了片刻魏延急急忙忙被召进来,拱手说道:“大将军。”

“文长。”

关羽此时已经换了一身衣服,脸色严肃地对他说道:“陛下急召我回襄阳,你暂为主将,执掌军中军务,切记,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决不能主动进攻。”

“唯。”

魏延忙不迭应下。

历史上魏延性情高傲,与杨仪不和,最终在诸葛亮死后被杨仪派马岱诛杀。

但在关羽麾下,再性情高傲也得盘着。

头上有这位大神在,魏延自然也不敢像诸葛亮麾下那样居功自傲。

此时虽骤然成为主将,亦不敢怠慢,连忙去为关羽牵马。

关羽于是命令周仓和裴元绍为魏延左右副将,其余诸将皆安分听令,驻守合肥以及周边城池,自己带着关平走巢湖南下,坐船回襄阳。

这个时候其实沈晨那边还没有接到命令。

关中离南阳算是比较近的,差不多一千汉里的样子。而襄阳到合肥就远得太多,走长江有八百多公里,近两千汉里。

但架不住可以走水路,日夜兼程,自汉水南下,然后顺长江往东,信使坐快船几乎是以每小时二十公里以上的速度疾驰,短短四天时间就把信送到了合肥去。

不过相对而言诸葛亮和沈晨主持南方政务的三年时间里,他们在各地都筹建了信鸽基地、驿站体系,让汉中、蜀郡以及襄阳之间可以迅速通讯。

虽然长安信鸽基地还没有建立,但襄阳和宛城之间已经有了通讯,这中间就省了一些距离,宛城便立即派快马直接自武关奔向关中。

同时第三天前线的张飞就得到了从宛城来的急报,也急急忙忙赶赴襄阳。

五天后,也就是关羽得到信的第二天沈晨那边就接到了通知。

长安未央宫偏殿内。

沈晨坐在主位上正在与众人举行军议。

他占领长安已经一年了。

北伐战争是章武五年年末开始,然后他在章武六年五月攻破了长安城,之后开始经略关中。

到如今一年时间过去,沈晨从巴蜀、汉中、南阳、凉州等地迁徙百姓至关中平原,开始对已经荒无人烟的八百里秦川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开荒行动。

关中现在是地广人稀,官府没有强迁百姓,而是直接发布政令,自愿迁徙的百姓将得到官府的粮食补贴,然后免费获得大量的土地。

以一户五口来算,正常人家一户至少要耕种28亩后世市亩,40汉亩的土地才能维持得了生活。

而随着占城稻的引进和沤肥技术的全面传播,生产力大大提升,如今只需要18后世市亩,26汉亩,基本上就能够让五口之家过得很好。

所以南方现在人口大大提升,特别是在取消了口赋和算赋,摊丁入亩,只收田税之后,百姓的生育欲望大大提升,加上战后婴儿潮,光去年登记造册的新生儿就达到了二十多万。

人口一多,土地资源就不足。

曹魏势力别看地盘比刘备集团小,但他们占据的是土地最好的河南河北,几乎是整个华北平原都在他们的掌控区,耕地面积还要超过刘备集团。

因此为了扩展土地,刘备不得不在南方大力发展梯田,同时不断挤压世家的田地,以缓解土地资源的压力。

但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梯田开发困难,抢夺世家田地又过于得罪世家。

所以就得想别的办法。

现在关中到手,又多出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养活一二百万人口绰绰有余,自然要进行移民开垦工作。

这样不仅能让关中人口迅速得到充实,缓解南方的土地压力,同时还可以就地种粮食,为前线大军提供粮草,以后就再也不需要从汉中、南阳等地长途运粮了。

今日开会的原因是在于最近曹魏那边不老实,河东的骑兵出动,想要绕开长安防线,偷袭后方右扶风一带的军民屯田,破坏沈晨的粮食计划。

虽然这部分骑兵被赵云打退,但也不得不防。

沈晨环视众人说道:“一年准备,我们的粮草已经充足,且后方又训练出了一万多骑兵出来,兵粮足备,我欲进取河东,诸位以为如何?”

庞德大喜道:“大都督,我早就想进攻了,河东曹军屡次骚扰我们,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正该一举击破。”

“不错。”

赵云也赞同道:“大都督,河东之地无险可守,正好可以东进并州,威胁曹魏老巢。”

“嗯。”

沈晨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取出舆图道:“徐晃在蒲坂、朱灵在皮氏,这两个地方是大河的渡口之处,扼守险要,想强攻不易,最好是绕过去。”

旁边副将雷定看着舆图,瞪大了眼睛道:“大都督,大河那么长,就没有地方可以直接渡河的吗?”

“呵呵。”

沈晨还没说话,庞德就先笑了笑,解释道:“你没来过大河不知道,大河以东是一片山岭,山虽不高,却拦在河边,渡过去之后还得爬山,容易被敌人伏击。”

这山的位置就在后世陕西省韩城市的黄河对面,一路往下延伸至河岸,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的荣河镇以及运城临猗县的孙吉镇就在这片山脉附近。

山脉其实不高,就是一片顺着黄河岸延伸的丘陵,后世甚至山脉的西面靠近黄河河滩还有大片农田,是黄河冲积扇出来的一片平原区。

但在汉代这里还是黄河的水道,因此过河之后就直接在山脉脚下,大军和物资不好过去不谈,还有被伏击的危险。

所以当时河东与关中地区相连主要是依靠蒲坂县的蒲坂津渡口,也就是后世山西永济市西面的蒲州镇一带的黄河渡口通行。其次就是皮氏县的龙门渡口,也就是后世山西省河津市。

雷定这才明白原因。

沈晨就说道:“曹军虽占据了这两个重要渡河口,但蒲坂津南北有一百余里土地,漏洞太多,想强攻还是比较容易。我打算亲自领军,自蒲坂津渡河,引朱灵来援。庞德领一部人马,自龙门渡过河,攻打皮氏。赵云则占据华阴,威胁潼关。”

“是。”

庞德和赵云立即领命。

沈晨继续道:“如我所料不差,潼关的曹真大抵是不敢进犯华阴,他肯定会从风陵渡渡河,驰援徐晃,到时候正好逼其决战。”

邓艾说道:“大都督,过河容易,但取胜怕是不容易,曹军不会坐以待毙,若是半渡而击?”

河东虽然没有拿回来,但四面漏风。马超拥有那么多骑兵都没有拦截住曹操,更何况是目前把主力骑兵都调去河南战场的曹魏?

所以在缺乏机动性的情况下,曹军想要直接在河对岸摆开阵势拦截他们渡河肯定做不到。

然而沈晨现在大军有七万之众。

之前是八万。

但他麾下的两万多骑兵被派去了河南战场,长安和左冯翊沿线只留有五万步卒。

去年一年于禁在后方继续练兵,又征召了两万士兵,今年又新训练出了一万多骑兵,等后续兵马抵达,林林总总加起来,应该有九万人马了。

曹魏那边长安之战留守的五万军队损失了三万多,只有一万多人逃了回去,但后来曹丕又增兵了三万,大抵还是十万之数。

双方兵马差不多不是很大,可有一点就是沈晨军要渡过黄河。

即便后方留守一部分人马,并且赵云驻扎华阴,庞德再带一部分人声东击西攻取皮氏,沈晨亲自带的大军数量也不会低于五万。

这么多人渡河绝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事情,不仅要大量的船只,还要制作浮桥,搭建各种设施。

曹军只需要沿河岸建设岗哨瞭望塔,观察河对面的情况,一旦发现沈晨部队有渡河的念头,就立即集结部队,等到他们一半人已经上岸,另外一半人还在渡河的时候,直接半渡而击,那么汉军就会非常危险。

但沈晨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些因素,笑着说道:“荆州水军已经无用武之地,现在多去交州平定叛乱,开拓近海。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今年年初的时候,要把南方制造船只的工匠调到长安来吗?”

姜维就说道:“大都督是想依靠船只渡河?”

“嗯。”

沈晨点点头道:“船只不仅可以用于运送粮草,还能用于运兵,虽然缺陷在于我的部队善水者少,不过又不是用来打水仗,渡河足矣。届时我将用车、骑、步卒、船只组成却月阵,正好引诱曹军来袭。”

“却月阵?”

姜维纳闷道:“这是什么阵法?”

邓艾笑道:“这是大都督所创之战阵,用船只靠岸,步卒带上战车下船,利用船只和战车掩护,在岸上摆开阵势,一能防止骑兵冲锋,二能抵抗敌人步卒弓弩,从而进行反攻。”

当初沈晨在襄樊之战是用过这个阵法的,但于禁胆子太小,不敢出战,导致却月阵无用武之地,邓艾当时就跟着周不疑与沈晨出战,见识过这个阵法。

姜维顿时钦佩道:“大都督果然用兵如神。”

庞德奉上马屁道:“大都督就应该再写本兵书,如今时代都变得不同了,马匹都有马镫和马鞍,以前的兵书可都没有这些装备的用途,大都督是首创者,自该记录下来,供后世子孙阅览学习。”

“庞将军之言甚妙啊,大都督兵法韬略,不比前人差,就应该写一部兵书出来。”

“是啊是啊,大都督神威盖世,就该流芳百世才对。”

“我觉得有理。”

下面众将士顿时彩虹屁不断,搞得会场上浮夸了起来。

沈晨笑着摆摆手道:“兵书之类,等将来我为陛下平定天下之后再说吧,现在当务之急,还是该整顿军务,准备出征,我欲八月份便突袭河东,今年之内,要拿下并州,我要让曹魏的河北、河南之地,随时处于我的兵锋之下,尔等明白?”

“是!”

众将士齐齐怒吼。

并州一旦夺取,那么往东可以从太行八陉攻占河北,往南同样可以从太行八陉袭扰洛阳、河南。

到时候潼关就被从后方打破,防线自然也就没有意义,整个曹魏,都将面临沈晨兵锋的威胁。

所以这一仗至关重要。

当下沈晨便准备宣布散会,命令庞德和赵云按照命令行事。

赵云先进驻华阴,庞德则往北驻防左冯翊。

表面上看二人是为了防止敌人继续偷袭后方,但实际上沈晨在长安不断打造船只,到时候兵马和粮草就可以通过渭河运到黄河去,正式对曹魏展开河东以及并州的夺取战争。

但就在这个时候,门外急匆匆进来一名信使,来到厅中汇报道:“报,南阳来信,陛下召大都督即刻前往襄阳。”

“陛下召我?”

沈晨纳闷,倏地又忽然意识到了不妙,立即问道:“陛下身体如何?”

“丞相说陛下消瘦,最近一月卧病在床,下不了地。”

信使回答道。

沈晨一屁股坐回了席上,哀伤的目光看向南方。

玄德公的大限,要到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