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九章 淯水会盟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船只顺着汉江北上,进入淯水,等到傍晚的时候,就已经即将到朝阳。

新野到襄阳不到一百公里,逆流而上的速度并不快,要靠人力摇橹驱动,平均每小时五六公里左右,远远不如千里江陵一日还那种每小时平均二十六公里速度。

所以沈晨如果选择坐船北上的话,可能要十七八个小时。基本上是中午出发,第二天早上才到,不如骑马快。

等到他抵达新野的时候,就已经是第二日上午食时初刻。

派人去县里传达消息,邓茂很快带着县衙的人过来,帮助士兵们把刘表赠送的甲胄运下来,再安排马车送往黄门亭去。

在搬运的时候,沈晨和大外祖父邓茂站在一起,看着不断来来往往搬运甲胄的士兵,邓茂试探问道:“阿晨,你真的要领兵北上,去攻打曹操吗?”

“嗯。”

沈晨点点头:“曹操上欺天子,下屠百姓。我们缯阳聚上百乡亲的血仇,绝不能忘记。”

“唔......”

邓茂沉吟片刻,又苦涩道:“按理来说,咱们邓氏死在曹贼手里的人也不少,我没有资格劝你。但阿晨啊,如今你已是我们邓沈二氏的麒麟儿,这上战场的事情,总归是凶险,让他人去吧。实在不行,让你舅父去,我宁愿失去儿子,也不想失去你。”

沈晨正色道:“叔祖,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我亦有非去不可的理由。不止是在于仇恨,还在于忠孝仁义,若世人都因为畏惧曹贼的强大而不敢发出声音,那将来他篡位的时候也就没有人反抗他了,我必须做出这个榜样。”

“这......”

邓茂苦笑一声道:“好吧,我知道劝不过你,但希望你能够安全回来。”

沈晨点头道:“我明白的,放心吧叔祖。”

他理解邓茂的想法,虽说仇人血债重要,但家族的延续更重要。

如今邓沈二氏能够在新野生存,甚至他还成为了新野县令,掌控一方民生,都是因为沈晨在荆州上下活动,为他们带来的实惠。

要是有朝一日沈晨死在了战场上,虽然还有邓洪娶了蔡氏女勉强支撑家业,可就如同船只失去了舵手,马车没有了车夫,家族也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这对于一个宗族来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此邓茂宁愿让儿子邓昭战死沙场,也不想沈晨出事。

但有些事情,就算明知事不可违,也必须要去做。

就好像皇叔在北方无数次的惨遭毒打,无数次的被人揍得头破血流,也依旧不改初心一样。

不能因为敌人强大而畏惧,也不能因为可能会死而放弃心中坚守的正义。

对于曹操这样的人,你可以佩服他的雄才大略,也可以敬仰他的文治武功,但你决不能认同他的残暴与罪恶。

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沈晨心中无法越过的良知底线。

所以在抗曹这件事上,沈晨必然会始终如一!

很快甲胄搬运得差不多,队伍缓缓驶向黄门亭,不到半个时辰,他们就抵达了这里。

经过五年发展,如今的黄门亭已经堪比一座城池,因为南阳黄巾之乱的时候,导致人口暴跌,荒地增多,沈晨来后,利用沤肥技术开垦大量荒土,粮食产量剧增。

同时手工业制造业蓬勃发展,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此吸引了周边很多乡民前来做工和务农,人口已经突破三万,日益繁荣昌盛起来。

从外围的乡野一路进入集市,最后再到庄园门口,邓昭沈真他们已经在等着他。

“父亲,大舅!”

沈晨下了马车,向二人拱手行礼。

沈真说道:“嗯,我儿又壮硕了不少,学艺如何?”

“没有辜负父亲所托。”

沈晨回答道。

“那就好。”

沈真点点头,他其实很想教导一下儿子。

但他发现儿子实在是太优秀了,学识堪比大儒,武艺也是每日勤奋练习,自己好像也没什么能够教他的,让沈真这个父亲很是汗颜。jújíá?y.??m

不过又让他很骄傲的是,这么优秀的人是自己的儿子,能够拥有这样的子嗣,还能有什么遗憾呢?

与父亲和大舅进入庄园内,刘表送的甲胄也运进来,用来武装子弟兵。

虽然黄门亭能产铁甲,但谁会嫌弃自己甲胄多呢?

此时庄园内又是另外一幅景象,之前说过庄园内占地面积很大,是黄门亭主要乡老以及训练士兵的场地,进入就是一个巨大的校场。

校场中士兵们正在纷纷操练,他们不用干活,每天任务就是操练技巧,不断训练自己,务必要做到令行禁止,纪律和效率缺一不可,还得保证平时多流汗,战时杀流血。

现在相比于前年一千五百人,经过两年的发展,兵马又扩充了近一倍。已经有了三千士卒,加上甘宁的兵马,几乎能凑齐一万人北上对付曹操,兵力充足。

见士兵们每日操练,沈晨非常满意,一路来到庄园主厅院内,厅中就是个大堂,左右都是太师椅和茶几,有点像是明清时期大户人家会客厅。

虽然在外面每天都要跪坐在席上,但在自己家里不能委屈,还是得整些椅子,不然天天跪坐着,腰酸腿疼不说,还容易畸形。

“父亲。”

沈晨坐到了椅子上,问道:“张绣那边有回话吗?”

“嗯,昨天我就派你从兄去了。”

沈真和邓昭也坐下来,他说道:“算算时间,应该最迟午后就该回来了。”

“是木子兄?”

“嗯。”

“他也从军了?”

沈晨皱眉。

沈桃,因桃木属于植物,所以字木子。

他是七叔家的长子,那次缯阳聚惨案,就只有他和沈晨幸存下来。

沈晨如今的亲戚已经不多了,要么是像邓洪那样的娘家亲戚,要么是像长兄沈忠这样住在外乡的亲人。

沈氏近亲则只剩下沈桃,所以以前沈桃也说过想参军,但次次被拒绝。

七叔家就他一根独苗,如何还能上战场杀敌?

沈真叹息道:“你木子兄长心里有恨啊,大前年他已经成婚,现在膝下有两个儿子,所以终日闹着要参军为父母报仇,还扬言不答应的话,就只身北上去许都刺杀曹操,我拦也拦不住。”

“兄长太刚烈了,怕是我也劝不动。”

沈晨想了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曹仁亲手杀了七叔七婶,还有沈桃的弟弟,虽说已经斩杀曹仁为他们报仇,但想必沈桃兄长心里的仇恨依旧没有消吧。

正说着,过了约一刻钟左右,外面忽然传来疾驰的马蹄声。

透过大厅往外看,就看到远处校场上,几名骑士进入庄园,在庄园门口下马,然后飞快地往里面跑来。

等他们到近前,为首之人果然是今年已经二十四岁的沈桃,他当年之所以能够活下来,是因为他父母叫沈晨家人一起吃鸡,沈晨爹娘刚好去了外乡沈忠家,就让沈桃去唤他们回来,结果逃过一劫。

沈桃下马之后,进入厅内,看到沈晨,惊喜道:“阿弟,你回来了?”

“嗯。”

沈晨点点头道:“兄长......”

“你不用劝我。”

沈桃知道他要说什么,摆摆手道:“我意已决。”

“好吧。”

沈晨无奈道:“如何?”

沈桃就道:“张绣约我们明日在育阳会面。”

“好。”

沈晨点点头:“若是能说动张绣,胜算就更多一分了。”

历史上这个时候张绣已经投曹了。

那个时候面对袁绍的拉拢,贾诩言辞拒绝,并且最终力劝张绣投奔曹操,使得曹操大喜过望,封他为扬武将军,并且让儿子娶了张绣女儿。

但如今经过沈晨一番提醒,张绣明白现在曹操可能会因为大敌当前对他冰释前嫌,可一旦解决敌人,秋后算账,恐怕.......

所以面对贾诩的不断劝说,张绣一直没有表态,不过他也没有打算出兵,显然是打算先观望一番局势再说。

不过沈晨却知道张绣的顾虑,因此打算邀请张绣一同进攻曹贼,至少决不能让他上曹操战车。

得到了这个情况后,沈晨当天先在黄门亭休整。

第二天一大早,就亲自领者三千兵马,浩浩荡荡北上,向着育阳的方向开赴。

这些士兵多有甲胄,因此后方还有一千多辆马车,除了放置铠甲武器等军械以外,还有极少的粮草。

因为沈晨已经提前派人把大量粮草送至比阳甘宁处囤积起来,等与甘宁汇合之后,再整合大军,把所有的物资一起带走,直奔汝南。

过了晌午,他们的军队就已经到了育阳。

育阳位于淯水以西,但他们约定的地方却是在育阳以东的一处乡野,此时在远处山坡之上,张绣骑在马背上远远观望。

见到沈晨大军过来,他让亲卫去叫他过来。

过了片刻,沈晨和十多名护卫骑马而来,到了山上,就只看到张绣连铠甲都没有穿,背着弓箭,只带了几名护卫在身边,有些纳闷道:“张将军,怎么如此轻装简行?”

张绣苦笑道:“文和伯父在西凉军中威望极高,他最近劝我投靠曹操,不少部下也被他说动,我也不敢直接过来,这还是以打猎为说辞偷偷来与你见面。”

“将军辛苦,文和先生确实很厉害。”

沈晨说道:“不过闲话少叙,将军觉得如何,现在还能够投靠曹操吗?”

“唔......”

张绣迟疑道:“伯父跟我说,若是投曹之后,他必不会加害于我。”

“嗯。”

沈晨点点头:“如果我是曹操,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加害于将军。但等到了击退袁绍之后,到时候将军是生是死,全看曹操的心情。”

“这......”

张绣眉头紧皱起来,这确实是他最担心的情况,所以才一直犹豫到现在。

沈晨又说道:“凡是要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付给别人之前,一定要想清楚那个人是否值得托付。雍纠将密事托付给妻子,最终却惨遭灭门。赵王将兵马交给赵括,最终赵国几乎灭亡。如果与人已经结下死仇,不趁着他在危难的时候将他覆灭,反而去帮助他,最终有可能的就是三郤与胥臣之事了。”

这里面有三个典故,赵括的事情不用多说,雍纠的故事则来源于成语“人尽可夫”,讲的是春秋时,郑大夫祭仲专权跋扈,郑厉公想除掉祭仲,就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去做,雍纠把这事告诉了妻子雍姬,雍姬转身就出卖了丈夫和郑厉公。

还有三郤和胥臣,指的是胥臣早年对郤氏有恩,结果郤氏发达之后,反而恩将仇报,打压胥臣的后代。可以理解为现实版的农夫与蛇,是非常典型的忘恩负义形象。

张绣其实出身于武威张氏,为凉州世家豪族,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典故,所以听到沈晨的话,眉头紧张,内心十分纠结。

见他如此,沈晨也就不再劝说,而是说道:“我现在急着北上对付曹操,将军如果不愿意出兵相助也没有关系,但还请尽量不要投降曹操。否则的话,如果将来曹操打退了袁绍,要杀将军之时,就不要后悔今天我没有提醒过将军。”

“我知道了。”

张绣长叹一口气,拱手道:“还是多谢沈小郎了,此事容我回去再想想。”

“那我告辞了。”

沈晨一拱手,勒马转身离开。

虽然没有说动张绣,但只要让他没投曹,就已经是极大的助力。

否则的话,若是让曹操又得了七八千西凉精锐,自己北上进攻许昌的计划,恐怕又要少一分胜算。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