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十六章 游泳王子孙仲谋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七月八日,一大早,食时初刻,青水江面上就起了白茫茫的雾花。

翻滚的江水卷起浪潮,将河中的檑木往岸边拍。

青水的江面虽然没有长江那么夸张,但宽处也有一里多将近二里,窄处则有二百多米。

陵阳段恰好相对比较适中,有三百米多宽,特别是最近还在涨潮阶段。

因而沈晨这些天让士兵们砍伐大量木头,用绳索、木铆钉、藤条连接在一起,配合一艘大舡把江面拦住。

城内城外此时来来往往的士兵不断,他们将一箱箱物资搬运到了船上,主要以弓箭为主。

作为后方的三个辎重点之一,陵阳不仅有二十多万石粮草,还有很多弓箭。

在陵阳逗留了将近二十天之后,沈晨决定再次启程,进发黟县。

这几日他与周瑜不断通信,来回商谈交换人质的地点。

经过双方数次“友好协商”在“深入交换了彼此意见”之后,最终“达成一致”完成了“合作共赢”。

在沈晨的坚持之下,双方必须在黟县交换人质。

而周瑜,自然是数次“深思熟虑”,以及几次“强烈反对”之后,最终胳膊拗不过大腿,“勉为其难”地答应了这个条件。

毕竟对于他来说,把人质交换放在黟县是最好的选择。

一旦用黄祖把孙权和张纮换回来,他就能够立即下令发起总攻,这样配合云溪过来的吕蒙军,必然能将沈晨以及刘磐派过来的接应部队一网打尽。

于是在双方的这种默契当中,互相之间也开始进行了布置。

陵阳城内外一片忙碌。

吃过早饭之后,孙权和张纮也被薅了出来,在士兵的押送下二人出了县衙府邸,一路来到了陵阳城外的码头处。

关押了将近一个月,孙权的气色差了很多,一开始像个士气高昂的公鸡,可自从被沈晨单挑一顿好打之后,整个人像是松垮了一样,毫无斗志。

不过在看到张纮之后,他马上振作起精神来。

此时码头上已经停了数艘大舡,很多士兵正在往船上走,在各级将领的指挥下各就各位。

“父亲。”

孙权见到张纮,连忙走了过去,看到他气色差了许多,心中十分担心。

对于张纮和张昭,他还是打心底尊敬。

“玄儿。”

张纮欣慰地看了他一眼。

这段时间他们一直被分别关押着,见面次数很少,让他忧愁得彻夜难安。

好在今日再次见到,双方都没有什么事情,总算是安心许多。

“真是父子情深。”

穿着一身铠甲的沈晨背负着双手出现在二人面前,微笑说道:“子纲先生,有个好消息,孙权打算用黄祖将军换你们父子,我们马上要去黟县了,到那里交换质子。”

“希望沈将军能够信守承诺。”

张纮沉声说道:“从黟县南下就能到鄱阳,想必这个时候在南昌的刘磐已经派人来接应你们了吧。”

沈晨点点头道:“那是自然,所以还是请二位上船吧。”

“为什么我与玄儿不是一艘船?”

张纮注意到士兵显然要将他们分开,分别安置在两艘船上。

沈晨解释道:“安全起见,还是得分开关押。”

“那我们就不能一艘船两个房间吗?”

张纮问。

沈晨摇摇头道:“不行,为了防止意外,要分别在两艘船上,不过先生放心,等到黟县之后,周瑜带着黄祖将军过来与先生父子交换,你们还会再见面的。”

张纮沉着道:“伱们现在还未行船,老夫与玄儿也多日未见了,一起在码头站着等一会儿,聊聊天,总该可以吧。”

“这个嘛”

沈晨看了看左右,左右兵马无数,周围还有数十名护卫看押着他们,他们也不可能逃跑,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他说道:“可以,但张玄必须捆起来。”

“来人。”

身边副将张南一挥手,就有两个士兵上来将张玄的双手绑住,像手铐一样束缚起来。

孙权和张纮对视一眼,张纮微微摇了摇头。

等到绑好之后,沈晨便吩咐周围看管他们的士兵道:“让他们在这里坐坐吧,你们看紧些。”

“是。”

将士们轰然应允。

沈晨便转身离开,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一直等他走后,张纮才轻声对孙权说道:“玄儿,这些日子你过得如何?”

“劳父亲挂念,一切都好,他们并无虐待孩儿。”

孙权回答道。

“嗯,这样我就放心了。”

张纮故意说道:“看来吴侯还是记挂老夫,居然会愿意用黄祖来换。”

孙权便说道:“这都是因为父亲德高望重,且吴侯向来礼贤下士、尊敬父亲的缘故。”

“希望这次换质子一切都顺利吧。”

“那刘磐不是来接应沈晨了吗?周都督相比也不会轻举妄动。”

“话说回来,有点奇怪。”

“哪里奇怪了。”

“沈晨还有他身边的几个将军都都穿了一身战甲。”

张纮低声说道。

“战甲?”

孙权听了这句话,顿时心中一惊。

水师很少会穿铠甲。

因为在水面上交战,一不小心就会落入水中。

到水里之后,重达十多二十斤的甲胄就会变成要命的沉江石。

所以水性再好的水军士兵,也都会选择轻便的衣服。

他们现在是打算坐船,即便是要打仗,也不应该穿战甲才对。

因此这只能说明一件事情——对方准备上岸战斗!

“莫非.”

孙权小声嘀咕。

张纮叹息道:“我也在担心呀,还是要小心一些。”

“嗯。”

孙权点点头。

二人又聊一会儿别的东西。

过了大概两三刻钟时间,江夏水军终于撤出了陵阳城。

张纮和孙权被分别带上了前后两艘大舡。

“进去!”

孙权被带进了舱底一处房间内,士兵蛮横地将他推了进去。

“可恶。”

他踉跄了几步,因为手被捆着,差点摔倒。

正当孙权回头要怒骂士兵的时候,士兵砰的一声,已经把门用力关上。

孙权暗骂了两句,这个时候他才环视四周,打量周围环境。

这是舱底一处刑房,并非完全封死,有个不大不小的透气窗,亮光从窗外进来,照亮了整个房间。

房间内也没别的东西,就一张床和一个马桶,显然当阶下囚也不用想着自己能住得多好。

孙权走到透气窗边上。

他注意到窗子上的圆柱是木制的,并非铁窗,显然为了防止他逃跑,把手脚捆起来就是因为木窗可能拦不住他的缘故。

“哼。”

孙权冷哼一声,心想沈晨以为把他捆起来自己就没办法了?

随后他就坐在了地上,摸索着脚部。

这些日子他也没有显着,在被关押的县衙府邸后院的床下偶然发现了一把小匕首。

虽然不知道这把匕首是哪里来的,但他也是很机灵地将东西藏了起来。

此时被关进了舱底,便立刻开始摸索。

过了片刻,被他藏进鞋子里的小匕首就被取了出来,那匕首大概只有人的中指长度,握把也很薄,与其说是匕首,不如说是一把锋利的锉刀。

他双手倒握匕首,开始割捆绑自己手腕的绳子,仅仅过了不到20秒,绳子就落地了。

恢复自由之后,孙权就立即走到门口,小心翼翼听外面的动静。

外面什么声音都没有。

从窗口看的话,船只依旧在航行,因为江面上起了雾,只能感觉到船只颠簸,却是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于是孙权又走到了窗边,绳子攥在手中,虚掩着手部,一来如果有人突然进来,他可以伪装成依旧被捆绑的模样。二来这条绳子他还有别的用处,防止跳江别人听到动静。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事情进展非常顺利,在他用匕首割木柱的时候,外面根本没有人来打扰,而船只航行在江水上的声音,也掩盖了他切割木头的声音。

很快不到三刻钟的时间,他就把窗子上的木柱给切割了下来,孙权将床搬到窗边,用绳子捆住床腿,然后站在床上开始往木窗外面攀爬。

他的身材极为高大,想从那木窗上爬过去还是非常不易,废了很大劲,才勉强钻了出来。

外面新鲜自由的空气让孙权整个人都精神百倍。

直到此时他才发现船只浩浩荡荡地漂浮在一处浩瀚如海的湖面上,而岸边倒是离得不远,不到二三十丈的距离。

孙权便顺着窗子上的绳索开始往下攀爬,慢慢来到船底,船底两侧棹孔里伸下来桨不断地划。

他关押的地方在第二层船舱,而第三层船舱就是水手们划船的地方。

为了避开这些桨,孙权艰难地挪动身躯,最终慢慢探入水中,最后轻轻松手。

整个人,就轻轻地落入了湖里。

船只在湖面上飞速航行,仅仅片刻之后,就已经在百米之外。

而潜入水中的孙权一直到头上没有任何动静之后,他才从水中冒头,看了眼远处大舡离开的方向,嘴角露出一抹轻蔑的笑容,然后向着岸边爬去。

虽然是江东之主,但孙权在没有继承位置之前,有很多其它兴趣,不仅爱好打猎,水性也非常好,游泳难不倒他。

很快他就爬到了岸边,此时他已经非常狼狈,浑身湿漉漉的,体温也下降得很快。

孙权环顾四周,周围森林茂密,岸边郁郁葱葱,天空还下着小雨。

一时间冷得瑟瑟发抖。

但为了怕被敌人发现,不得已只能咬牙手脚并用,爬进了森林当中。

一路跌跌撞撞,浑身沾染了大量泥土,狼狈不堪地像个野人。

孙权不知道这里是哪里,但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顺着船只来的方向,就能回到陵阳!

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就钻入林中,顺着沿岸方向,往北而去。

离谱,一天天给作者压力。有人说主角被鲁肃算计,智者形象不行。然而诸葛亮和司马懿也有互相算计的时候,他们智者形象不行吗?

打仗这种事情本来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鲁肃和主角那一战本来就是鲁肃占优势,换了主角在城里,鲁肃一样打不进来,要是无脑爽文我当然可以给鲁肃降智,但我写的是群像文,主角配角智商都在线,互相斗智斗勇才有意思,所以我是不可能给鲁肃降智的,读者要求我降智的话,对不起,我办不到。

另外就是孙权这件事,有人说为什么不找俘虏的士兵问孙权。

一,主角都不知道孙权在城里,当然不可能会莫名其妙地去问孙权在不在城里。

二,书里也说了,保护孙权的士兵是最忠心的孙家军,家眷都在江东,他们出卖孙权是连家人都不想要了吗?

所以主角没有问,俘虏的士兵没有说,是最符合逻辑的,不然吕布都差点俘虏了曹操,曹操身边的人为什么不出卖他呢?

还有大家对放孙权这件事颇有微词,开玩笑,抓他一次就不能抓他第二次,慢慢羞辱不好吗?

最后就是什么世家的问题,这个更离谱,东南丘陵那深山老林里哪来的世家,至少我查阅大量资料,没有找到一点世家踪迹,全是山越人。

综合来说,大家觉得不合理的地方在书里是有解答的,希望大家认真看书,不要老给作者压力。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