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十章 曹魏南追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历史上诸葛亮为人谨慎,因不采纳魏延子午谷奇谋,落得诸葛一生唯谨慎的名头。

包括陈寿在写《三国志》时,也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但事实上这并不是说诸葛亮带兵打仗不行,而是相比于他的治理国家能力,打仗和谋略能力稍次而已。

如一个学霸六科成绩,其它都是一百分,总有两门只考96或者98分,就并不意味着这两门成绩跟别人比差得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诸葛亮军事能力确实差,只不过是相对于他自己的其它能力而言。

要是跟别人比起来,那少说也得95分以上,属于一流军事能力。

他历史上奇谋少也并非不能做奇谋,几次北伐,虚虚实实,分兵做佯攻和奇袭的例子就不少。

只是当时季汉国力弱,经不起折腾,这才以谨慎为主。

如今大汉国力如何?

可谓是烈火烹油,蒸蒸日上。

有如此强悍的国力支撑,为何不能设伏?

当下诸葛亮就开始做起了退兵的安排。

不过退兵并非一天两天就能做好的事情,因而内部先以收拾辎重行礼为主,待整顿结束之后,再开始撤退。

十余日后,九月初,曹军后方,颍川鄢陵县县府之中,司马懿坐在下首第一个位置。

上面主位坐着夏侯渊。

曹丕这个时候已经回洛阳去了,但他还是派了司马懿过来执行命令。

具体什么命令也简单,如果汉军那边有破绽,那么司马懿可以看时机向夏侯渊建议是出兵进攻还是坐观局势。

要是汉军那边撤退比较整齐,无懈可击,那么司马懿就协助夏侯渊也把主力撤回洛阳。

现在曹军在前线的人手实在是太多了,每日消耗也非常夸张,因此在汉军撤退之后,他们也必须要像以前那样,只派驻不到十万兵马,其余人都回去。

这样他们就能执行西进或者东击的指令。

此刻夏侯渊也年纪很大,六十余岁,面容苍老地坐在主位上环视下方众人说道:“最近南面在撤离兵马,他们在襄城、汜城、颍阳等地的左右两翼兵马护送着辎重往昆阳去了,还留下主力在,这是何意?”

“莫非是想主力留下来断后?”

张郃说道。

“呵。”

夏侯渊冷笑道:“张飞那厮也敢自己断后与我决一死战?我正瞅杀不了他,此贼夺我侄女之恨,我必报之,仲权!”

“末将在!”

夏侯霸站出来拱手行礼。

“你领.”

夏侯渊的话还未说话,就被司马懿打断。

“骠骑将军。”

司马懿说道:“且慢。”

夏侯渊看着他,相比于他们这些曹操时代留下来的老将,曹丕其实更信任曹家和夏侯家的二代。

除了二代以外,就是他的四友亲信。

所以虽然司马懿打断他的话很不礼貌,但他代表的是曹丕,因此夏侯渊也只能耐着性子问道:“仲达有何话要说?”

司马懿说道:“将军,卑听闻南方丞相诸葛亮来了前线。”

“呵呵。”

夏侯渊轻蔑笑道:“一介儒生罢了,难道他还敢来战场上与我交战不成?”

司马懿就道:“诸葛亮虽然一直在后方治理国家,但也曾经平定过南中,还是不可轻视。我以为,这肯定是他的计谋,想亲自断后,引诱我们追击。”

“他亲自断后?”

夏侯渊纳闷道:“这厮难道还真敢亲自断后?”

“报!”

就在这个时候,信使来报道:“前方斥候来报,说是敌人右翼挂着张飞的旗帜撤退了,中军主营现在挂上了诸葛的旗帜。”

现在双方前线相距其实也就二十里的样子,曹军主力在颖水北岸,汉军主力则在颖水南岸。

双方的斥候、探马都在互相奔走,敌人营寨的情况,上面旗帜的变化,以及对方兵马进进出出的样子,两边斥候距离数里之外,一眼能看到。

特别是曹军还占据了颖水北岸的一处小山坡,一直在观察着汉军的动静。

连绵十余里的汉军营垒变幻了主将旗帜,自然瞒不过斥候。

听到对方居然真的临阵换了主将,夏侯渊还颇为震惊,环顾左右说道:“这诸葛亮我不知道是愚蠢还是有胆色,旁人撤兵,不都应该是左右两翼掩护主力撤退,他居然亲率主力断后?”

司马懿就说道:“因而卑才觉得其中有诈,兴许这就是诸葛亮的计谋。”

“可即便是计谋,也该符合常理才是。”

下方张郃忍不住说道:“他领孤军主力断后,若是被我们的主力包围,岂不是自寻死路。”

在南线战场曹军以夏侯渊、夏侯尚为主。

但因为曹丕与夏侯尚亲近,因而目前在颍阴南面的魏军主力掌权的是夏侯尚,夏侯渊则坐镇中军。

不过夏侯渊还是有执掌大军的权力,他沉吟着点点头道:“不错,哪有主力掩护两翼撤兵的道理,我料那诸葛亮恐怕也就是一不知兵的小儿罢了,打打南中蛮夷还行,与我大魏精锐之士,如何能敌?”

“骠骑将军,还是先谨慎为妙啊。”

司马懿劝了一句。

“无妨。”

夏侯渊环顾左右道:“儁乂、仲权!”

“末将在。”

张郃和夏侯霸出列。

夏侯渊说道:“你各领两万人,自左右两翼包抄敌军主营,再令伯仁正面追击诸葛亮。”

“唯!”

二人立即领命而去。

现在汉军在前线十三万人,曹军则有十五万。

双方前线对峙的各有五六万左右,然后两翼又各自铺开数万。

之前双方基本上是隔着颍水对峙,甚至汉军还在前期的小规模交战中取得优势,占据了颍水北面的颍阳城池。

如今汉军的两翼撤了之后,就露出了巨大的防御空档,他们的两翼就能扑上去,对汉军展开钳形攻势。

夏侯渊作为积年老将,又怎么可能不会利用这个空隙?

只是司马懿却觉得诸葛亮再蠢,有法正和庞统在,不太可能会露出这么明显的破绽出来,所以怀疑是计。

奈何夏侯渊相信自己的判断,不愿意听信他的,他也没有办法,只好随夏侯渊的便。

当下后方曹军两翼便迅速展开了攻势。

而曹军不知道的是,诸葛亮其实早在十多天前就秘密来到了前线,之前一直打着张飞的旗帜,是今日临时突然改成了自己的“诸葛”大旗。

随后在改变旗帜之后,已经准备了十多天的工作迅速做完,汉军扔下营内一些辎重,仓惶一路往南离开了。

这个时候张郃与夏侯霸才接到命令,前脚他们才带队出发,后脚诸葛亮就撤兵。

双方有个时间差。

因为诸葛亮知道他的两翼忽然撤离,对方一定会有点摸不着头脑,在侦查的过程当中,也会因为一直看到张飞的旗帜而感到疑惑。

等到他忽然换上了自己的旗帜,那么曹军就会以为这是个不懂军事的人在乱操作,很可能立即追击。

他此时逃跑,不与曹军交战,佯装成仓惶撤离的模样,自然会迷惑敌人。

那边前线的夏侯尚其实也是一头雾水。

面对敌人忽然舍弃两翼的古怪招式,夏侯尚与郭淮贾逵等人商议了一下,也商议不出个所以然来。

一时犹豫没有立即追击。

等到下午时分张郃和夏侯霸才从后方赶到,用夏侯渊的手令催促夏侯尚进攻。

当下曹军主力约六万,加上张郃与夏侯霸带来的四万人,总计十万,铺开从颍水渡河,迅速抵达了汉军营垒。

此时营寨早就空空如也,十多座纵横连绵的营中剩余来不及带走的辎重和很多攻城器械。

众人看到这一幕很是不解,敌人既然匆忙撤离,为什么不火烧营垒呢?

烧了营寨既能阻拦追兵,还能不让物资为敌人所获。

这里面的情况太诡异了。

种种迹象表面那诸葛亮的行军好像是一个经验不足的新手,仓促撤兵,根本没什么准备。

但仔细想想庞统和法正,哪怕是张飞都是积年老将,不该犯这种低级错误才是。

曹军众将士一时迟疑。

夏侯尚骑在马背上,眺望着整个汉军南营,身边郭淮贾逵等人在侧。

正是傍晚夕阳下山,夜幕将至。

远处距离颖水南岸数里开外的汉军营寨静谧无比,秋风吹动着汉军旗帜,猎猎作响。

密密麻麻的曹军用梯子爬进了汉军营寨,打开了营门,闯了进去。

过了一刻钟之后,张郃急匆匆过来,向夏侯尚禀报道:“将军,汉军营垒空无一人,营寨内有大量辎重,令人十分不解。”

“这诸葛亮到底在做什么?”

夏侯尚得知情况,纳闷道:“哪有撤兵先退两翼,然后再退主力本部的?而且营垒还留下那么多辎重,若我是他,再不济也要放一把火烧了。”

郭淮皱眉道:“这其中会不会有诈?”

“再有诈也不至于此。”

贾逵思索道:“感觉这诸葛亮好像不会行军打仗,要不还是等斥候回禀吧。”

诸葛亮他们是今日上午撤兵,夏侯尚当时没有敢直接追。

主要是夏侯尚看到对面营垒的张飞旗帜一直没有撤,他知道张飞骁勇善战,且统领的是汉军精锐骑兵。

那些骑兵装备齐全,野外鏖战要比他们曹魏骑兵强得多,因此他不敢追击。

结果昨日忽然张飞旗帜变成了诸葛旗帜,夏侯渊人又在后方,没有第一时间把进攻的指令给他,为求稳夏侯尚也只能先观望一番。

今天早上再侦查的时候,那边诸葛营寨已经在撤兵了。

夏侯尚临时集结了队伍,但却不敢强行渡河,只能在颖水北岸目送着他们离去。

怕的是数万军队渡河的时候不能指挥有度,万一渡河的时候汉军忽然调转枪头发动进攻,可能会陷入惨败,所以一时间失了军机。

此刻等张郃与夏侯霸的军队从两翼抵达的时候,其实已经有点晚了,因为那个时候诸葛亮已经走了大半天,他们这才渡过河到汉军营垒检查情况。

“报!”

就在这个时候,信使来报道:“我们的斥候追过去后,被敌人斥候伏击,几近全军覆没,只有两人回来,皆重伤。”

“抬过来。”

夏侯尚皱起眉头。

片刻后重伤的两名斥候就被抬来。

其中一人还在路上就重伤死了,另外一人伤势轻一些,也是奄奄一息。

夏侯尚才懒得管斥候死活,立即问道:“敌人情况如何?”

那曹军斥候若是立即急救还有得治,但现在伤口还在淌血,浴血奋战逃出,艰难说道:“他他们撤退秩序混乱我.我们”

话音未落,那斥候就已经死了,他的身上插满了弩箭,显然是被汉军骑兵特有的手弩给射成了刺猬。

虽然曹丕已经在偷学马镫、马鞍,但马蹄铁没学会。

且马镫和马鞍都没有装备全营。

因此曹军斥候骑兵的速度、耐力都远不如汉军斥候骑兵,双方在交战时候,曹军斥候就容易吃这种亏。

夏侯尚不关心斥候们是怎么被汉军斥候追杀的,他听到了一个关键信息,便立即环顾左右说道:“那诸葛亮果然不会打仗,撤退如此混乱,看来我们之前是多心了。”

“将军,那我们现在是?”

郭淮问道。

夏侯尚立即说道:“传我命令,骑兵全速追击,务必要拖住他们的主力,若是遇到敌人骑兵主力,不要纠缠,等我们人马抵达。”

“唯!”

众将士轰然应是。

当下曹军面对汉军的种种疑虑,终于觉得应该是诸葛亮带兵打仗不行,经验不足,决定还是全军出击。

现在汉军已经在往南走,步卒肯定第一时间追不上,因此就是骑兵大规模出动。

奔腾的铁骑犹如滚滚黑云一般向着南方疾驰而去。

夜色渐渐开始变暗。

曹军骑兵踏着轰鸣声音,分为数部人马,从数个方向追击一路南逃的汉军。

此时汉军已经渡过了汝水,从襄城往南向着昆阳方向撤离。

然而不知道是巧合还是这里位置确实好。

当诸葛亮主力部队南撤的时候,恰好退到了襄城南面的紫云山山脉一带。

这里曾经是曹操亲自追击沈晨,最终被沈晨击退的地方!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