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四章 血债血偿(新年快乐)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曹刘交战的地点在南就聚以东十余里的平亭。

南就聚处于宛城以南,棘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连通南阳与南郡的交通要道之一,因此多发生战乱。

在南就聚西面便是淯水,此时淯水之中,数千艘小船密密麻麻地遍布整个河面。

作为后世南阳白河,这条河流也算是一条大型河流,窄处都有一百多米,宽处更是有六七百米,甚至一千多米以上,在历史上是曹操南下攻打荆州时的漕运河。

而能够做为漕运,自然也能运兵。沈晨在五天前巴丘之战中大败江东水师,解决了后顾之忧,便立即大军北上,乘船顺着沔水进入淯水。

在呼啸的东南风中,船只扬帆顺风逆水,浩浩荡荡就过了棘阳,远远地看到了南就聚,便在村庄码头停船靠岸。

此时南就聚早就没了人烟。

曹操迁移人口,大量的百姓要么逃入深山老林,要么被曹操强制迁走,以至于宛城周边一带,变成了一片荒芜之地,村庄无人居住,麦田无人打理,变得荒废起来。

沈晨与苏飞等人率领部将下船,稍微休整了一会儿后,包括黄忠部在内,大概三万余人,列成军阵,开始向东面平亭的方向缓缓前行。

队伍很快靠近到平亭,距离平亭约八里之处的时候,斥候就已经回来报,告诉他们刘备军与曹操军战在一起。

“黄将军、苏都督,我先行一步,去战场上找地方观望一下敌我形势,你们领大军随后。”

沈晨得知已经开打了,便立即对黄忠苏飞等人说道。

此时黄祖不在,巴丘之战时,黄祖因为过于兴奋也吐血了,身体不是很好。

他的年龄其实比黄忠还大几岁,连儿子都四十多了,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因此目前与刘琦一起在竟陵休养身体。

没有黄祖之后,苏飞作为江夏都督就成为了江夏水军除沈晨黄祖以外的三号人物,黄忠部则归属于刘磐,与江夏水师互不统属,因而沈晨让他们二人各自领自己的兵马跟在身后。

“唯!”

黄忠和苏飞立即应了一声。

沈晨便在张南曲敢等部将以及百余亲卫队的保护下,纵马快速向战场而去。

这些亲卫中除了张南曲敢等一批很早就跟着他的老部下以外,还有十多名年轻人,大的有二十四五岁,小的似乎才刚刚及冠。

他们正是沈晨的亲传弟子霍漾、吴当、吴涛、单彝等人,除了十六岁的周不疑因年龄太小没来以外,当初在隆中乡开课时,最早的那一批弟子基本都来了。

因为他们已经长大了。

火烧秭归的时候,沈晨只带了吴当和单彝,当时二人成年及冠,这才可以跟着他历练。其余诸多弟子有的十五六岁,有的十八九岁,自然不能带出来。

如今五年过去,这些弟子按照沈晨的吩咐,每日在乡间读书习字,锻炼身体,学习击剑和弓箭,有了一定武艺,便想跟随师君建功立业。

巴丘之战结束之后,沈晨再次回到襄阳,襄阳正被关羽大军包围,那些弟子得知沈晨回来,于是呼朋唤友,立即前来投奔。

未成年的时候沈晨自然不能答应他们的要求,可如今这些人都已经长大成人,就不再阻拦他们拳拳报国之心。

其中霍漾、吴当、吴涛、单彝等十多人武艺较好,体格也十分健壮,又饱读诗书,文武双全,于是沈晨让他们跟在身边担任亲卫,打算将他们往将领方向培养。

而谢晖、张黎、胡沔、李求等二十多人武艺一般,上战场遇到经验丰富的老卒,估计也就是两刀的事情,因此不能让他们当士兵,就安排在军中做底层文书等工作,往参谋、佐吏、文书等方向发展。

老师带着他们亲自上战场教导,至于他们未来的造化,就要看个人的能力以及领悟力。如果没有能力的话,即便是顶着沈晨弟子的头衔,沈晨同样也不会让他们到一个很高的位置。

毕竟如果强行将自己的学生提拔到与他们能力不符的地位,那不仅是害了他们,同时也会害很多人。就像赵括明明无法挽回局势,赵王还是让他去指挥长平之战一样。

此时沈晨纵马驰骋,百来匹战马溅起大量尘土,片刻功夫,就已经远远见到在东面战场上。

就看到远处大量的曹操军队和刘备军队混战在一起,战场纵横十余里,甚至连西面的边缘地带,都有零星战斗。

十多名刘备部士兵被曹军打散,逃到了旷野上,身后还有二十多名追兵,沈晨见到这一幕,呼啸一声,百来匹战马便向着那群曹军杀去。

“撤!”

曹军的一名军侯见忽然出现了一群骑兵,穿着与他们截然不同的军服,顿时知道不妙,连忙想逃跑。

但人腿爆发力远不如马腿,顷刻间追了上去,二十多人被乱刀砍成了尸块。

其中单彝最为勇猛,他参加过秭归之战,亲手斩杀过敌人,又受过张飞指点,武艺在诸多同门中最高,纵马过去,二十多名曹军士兵,至少有五人死在他手上。

等曹军被杀光,刘备军的那十多人见此忙单膝下跪道谢,沈晨居高临下问道:“现如今战场局势如何?”

一名什长回答道:“曹操领主力进攻文将军部众去了,我们与另外一部分曹军主力鏖战,战场打得太混乱,具体情况我们也不知道。”

“黄门兵在何处你知道吗?”

沈晨又问道。

在来之前他已经派人跟父亲沈真,舅父邓昭沟通过,他们的阵型站位自己也知道。

只是如今战事开启,一旦打起来即便是再高明的将领指挥也不可能让每一个士兵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因此现在他也不知道黄门兵目前所处的位置。

“不知,一开始他们在我们大阵的西侧。”

什长回答道。

“嗯。”

沈晨点点头道:“你们自去吧。”

“多谢将军。”

什长感激说道,他其实不认识沈晨。

但沈晨帮他们杀了曹军,同时穿着一身战甲,带着百名亲卫,至少也是位军司马,因此称呼他为将军,就像后世见面就喊帅哥美女一样。

沈晨轻点下颌作为回应,然后勒转马头,找了不远处一个小山坡策马上去,站在高处远望战场形势。

平亭作为一个乡亭,周边多有村庄、田地、森林以及一些不高的小山丘。

只是因曹操强迁人口,导致村庄荒废,原本明年五月就能收割的宿麦此时虽然还在顽强生长,可田间却多了无数杂草,与麦子抢夺养分,以至于麦粒瘦小几乎无果。

而在这些村庄、田地、森林等地形之间,各种各样身穿黑色军服的曹军与身穿橙色军服的刘备军混战在一起,双方形势极为严峻。

东北方向约三四里外的一片平原上,刘备军主力正与曹军主力鏖战,从高处远眺看的话,刘备军似乎占据上风,通过几次变阵,将曹军的大部队分隔开来,从而不断绞杀。

只是这种绞杀自己也消耗极大,战场渐渐从开始的紧密,到现在慢慢松散,大量的外围士兵从阵型当中被隔离出来,跑到了外围野地里继续战斗。

刚才沈晨救下来的这股士兵便是从边缘阵型当中被曹军冲散跑出来的,因此曹军和刘备军现在属于是铺开的消耗对拼阶段。

更西北方向一点同样在发生战斗,甘宁部与张绣的骑兵联合,一起进攻李通部。

可惜虽然甘宁与张绣的人数要多于李通,但二人互不统属,也没什么交情,各打各的,配合得不是很好,导致在李通圆形方阵的防御下,迟迟未能找到突破点。

“师君,你看那边。”

吴当指着一个方向道:“战场边缘有数千兵马迟迟未动,也许是咱们黄门兵。”

沈晨后来及冠之时,回黄门亭乡间教书,诸多弟子前来投奔,因此吴当霍漾吴涛单彝等人也时常跟着黄门兵训练,早就熟络当成了自己人。

吴涛眼神比较好,眯起眼睛远远观望,说道:“师君,那确实是我们的队伍,他们的军旗上好像写了个邓字。”

沈晨看过去,由于地形问题,有不少田地、村庄和森林遮挡视野,那些士兵位置在离沈晨这边大概四里之外,刘备军主力的侧后方列阵,离得太远看不清楚。

不过那军旗飘扬,颜色似乎确实是黄门兵的旗帜。

“那应该是我舅父了。”

沈晨点点头道:“张南何在?”

“末将在。”

张南凑了过来。

沈晨说道:“你领五十骑兵,往那边去,找到甘宁甘将军,让他准备一下,后方我们主力大军就会立即过来驰援,小心误伤同伴。”

“唯。”

张南呼啸一声,就带着五十骑兵往战场上去,他去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去跟甘宁报信,防止江夏水师过来的时候,由于紧张刺激的战场形势,导致出现不分敌我进攻的情况发生。

沈晨又道:“曲敢何在?”

“末将在。”

“你立即回本部,告知苏飞和黄老将军,让他们上战场之后,先派人与张绣甘宁二位将军联络,然后从侧翼帮助他们,先歼灭那部分人马。”

“唯!”

曲敢带着几个卫兵领命而去。

沈晨对左右诸多学生们说道:“你们的诸葛先生让黄门兵在一侧等待,是因为咱们黄门兵乃是重甲步卒,每次打仗最多不超过一刻钟就得累瘫在地。所以他需要在最关键的时刻命令他们出击,但临时指挥可能有误,我亲自前去,尔等跟我来。”

“唯。”

众人轰然应是。

当下沈晨勒转马头,下了山坡,向着东南方疾驰而去。

战场此时已经极为混乱,两军士兵交织在一起,犬牙交错,星罗棋布,五六十匹战马在边缘战场上呼啸而过,这种小规模战局几乎无人敢惹。

但片刻后却遇到了硬茬,不远处有二百多名被打散的曹军士兵从一处小树林子里冲出来,拦在了道路上。

这些曹军显然是被刘备军主力打散的溃卒,骤然出现,只看对方军服就知道不是自己人,便立即呼喝了两声,嘴里象狼一样嗥叫着,向着他们冲来。

如果是在马镫和高桥马鞍时代,步兵肯定不敢冲骑兵。可这个时代的骑兵战斗力远不如后来,再加上他们的人数是沈晨这边的四倍,别说冲击骑兵,就算是冲击布好的枪盾阵都敢了。

见此情形,沈晨知道必须一战,因为他们的左侧是小树林,右侧是村庄田地,马匹必须在大路上走,跑进地质较软的田里容易陷足。

当下他同样呼喝了一声,命令士兵们下马步战。

还是那句话。

在没有马镫和高桥马鞍的时代,骑兵往往都是靠机动性追击敌人,然后下马当步卒用,除了公孙瓒犯了这个低级错误以外,轻骑兵几乎不会直接冲击摆好的步兵阵型。

虽然敌人四倍于已,但沈晨勇猛过人,手中虎胆刀不断挥砍,热血溅在他脸上,连眼都不眨。

而在他带领下,身边单彝吴当等学生也是凶猛无比,顿时各种叱吼声、呼应声、兵器格挡声、惨嚎闷哼声不绝于耳,短短不到十分钟内,就有三四十名曹军被他们如砍瓜切菜般杀死。

反观沈晨六十多名亲卫军,除了两个被人围攻致死以外,大部分都平安无事,他们配合紧密,在人少打人多的情况下,不断反击,杀了不少曹军士兵。

“这些人好厉害。”

“撤!”

“快跑啊。”

眼看点子扎手,这些溃散的士卒忙不迭四散逃跑,顷刻间作鸟兽散。

“走!”

沈晨也没有追击,现在当务之急是回到黄门亭本阵里。

很快又驰骋了七八分钟,过了一片小树林之后,就看到了在不远处旷野上散乱休息的部队。

黄门兵是重甲步卒,古代重甲穿在身上,打仗打十分钟不到就得体力耗尽。

因此诸葛亮认为这支部队的任务就是先休息,等到关键时刻,忽然出阵突袭,给敌人措手不及的打击。

所以现在他们都老老实实待在刘备军主力斜后方约一里处位置,等待着命令到来。

外围布置警戒,见忽然有人闯入,顿时数百名士兵拥过来。

“谁?”

有人大喝问道。

“我。”

沈晨将头盔摘下来。

“阿晨,哦不,将军回来了!”

那么带队的曲军侯是沈晨的一名族兄,看到沈晨惊喜不已,连忙回头喊道:“校尉,将军回来了!”

“咚咚咚咚。”

几匹快马疾驰过来。

邓昭、沈真、沈桃等人纷纷冲到沈晨面前。

“晨儿,哦不,将军!”

“将军回来了!”

“拜见将军!”

众人十分激动。

黄门兵组织结构多为邓沈二氏族亲,但沈晨规定,在军中必须称职务而不能称亲属称呼,所以就连沈晨的父亲沈真都要向沈晨行礼。

沈晨连忙翻身下马,回礼说道:“父亲、舅父、从兄,现在是打仗,我就不与你们叙旧了。”

“将军,下命令吧。”

邓昭把激动的神情收敛起来,严肃说道:“我们早就准备好了。”

沈晨抬起头。

此时后方诸多黄门兵早就听到了动静,蜂拥而至。

刹那间三千士卒将他团团包围起来。

那一瞬间。

一种久违的融入感,涌上心头。

江夏水师再好。

那也不是他的部队。

而这支黄门兵,才是他一手带起来的强军!

“传令,着甲!”

沈晨翻身上马,举起手中的虎胆刀怒吼道:“诸多乡亲们,同伴们,徐州黄门亭的大火从未在我心中消散,仇人就在眼前,今日一战,要让曹操血债血偿!”

“血债血偿!”

“血债血偿!”

“血债血偿!”

高昂的呐喊直冲云霄,所有黄门兵,都气势如虹!

叮叮当当的甲胄碰撞声不绝于耳。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