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七章 恭送沈先生(多谢云哥盟主打赏。)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当沈晨从州牧府邸出来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混乱的景象。

王俊筵席过程当中,陡然喷出老血,诸多大儒名士抬着他急匆匆地出去。

门外他们的弟子无数,见到这一幕,都是无比吃惊。

但害怕王俊出什么意外,大儒名士们也不敢停留解释,簇拥着把王俊抬向医馆去了。

人群乱哄哄的,外面的人不知道怎么回事,里面的人急于知道怎么回事,各大儒名士们则只想匆匆把王俊送往医馆,乱成一团。

等到沈晨出来的时候,王俊已经被送到了马车上,往医馆去了,众人围着剩下的名士大儒们,连忙询问情况。

大儒名士们一个个吱吱唔唔,说不出话来,等到众人看到沈晨,一下子就仿佛找到了目标。

呼啦啦数百人围拢过来,一个个凶神恶煞,似乎要找他讨个说法。

“噌噌噌噌!”

就在这个时候,守卫在州牧府门口的黄门亭侍卫们一下子拥了过来,将沈晨团团围住,拔出环首刀,将他们逼退。

但众人也是悍不畏死,纷纷拔出腰间的剑,有人怒斥道:“贼子,你把我师怎么了?”

“说,是不是你暗害了我师?”

“可恶!”

人们不断往前拥挤,似乎像是要把沈晨撕成碎片。

“都住手!”

大儒颍容还算是理智,他的门徒最多,有一千多人,所以在场的大多都是他的弟子,眼见局势快要失控,立即出来制止道:“都退下!”

“师君!”

众人一时诧异,不明白颍容为什么要保护沈晨这个贼子。

颍容叹息道:“曹操......曹操圈禁天子,残杀国舅贵妃皇子大臣的事情,已经事发了,此谓之国贼也,大家也不必为难沈小友了。”

“什么?”

“曹.....曹操圈禁天子?”

“还残杀国舅、贵妃、皇子和大臣?”

“这......”

人群一下子就傻眼了,消息不断往后面传下去,如同滔天巨浪一般,引得惊诧的人声此起彼伏。

沈晨缓缓往前走,推开保护自己的护卫,来到了人群面前,站在最前面的是一个年轻士子,手里还握着剑,剑尖离沈晨的身体只有不到五公分。

他看着那士子,隐约记得是个以前曾经和自己辩论过曹操品德的人,便笑着问道:“我认识你,你叫宋奎,是黎丘宋氏,师从子严公。曾经跟我说,曹操奉迎天子,是个良善之辈。如今天子下血诏告知天下人,曹操圈禁了他,连未出世的皇子都遭其毒手,现在你告诉我,他是善是恶呢?”

“我......我......”

宋奎无地自容,不敢直视沈晨的眼睛,明明手里拿着剑,却一步步往后退。

沈晨步步紧逼,往前一步,又问道:“我曾经说过,终有一日,曹操会暴露出自己的本性。待有朝一日,他欺凌天子的事情为全天下人所知的时候,我将提剑上洛,为天子和天下人讨个公道。现在我已经准备北上进攻许昌,这便是知行合一。尔等觉得,曹操是善是恶,我是善是恶呢?”

“你......你......”

宋奎被迫得已经是说不出话来,浑身都在颤抖。

颍容虽然没有投靠刘表,但后来也没有投靠曹操,一直在荆州办学到死,为人还算正义,叹息道:“沈小友匡扶正义,当为天下楷模也。”

“那么,我是好人了?”

沈晨问。

“是....你是好人。”

宋奎无奈道。

“所以。”

沈晨低头看着宋奎依旧捏在手里的剑,在环顾四周那些拔剑的士子们,大笑起来:“所以好人就应该被拿剑指着?你们不敢去北上对抗曹操那种逆贼,却只敢对只身敢于北上对抗曹贼,为天下人伸张正义的英雄出手,你们,又是一群什么东西呢?”

“我.....我们......”

“当啷。”

无数铁剑掉落到青石板上发出的叮当响声。

诸多士子们已经是羞愧难当,也就是现在没有一个地缝,不然恨不得钻进去。

“我们以前都被曹操蒙蔽了,不知他是国贼,是我们的错。”

“对不起,我等不识天下英雄,以前认贼为雄,今日方知沈郎才是大丈夫!”

“我等从前不知,言语无状,还请小郎恕罪。”

一个个把手中的剑扔下,纷纷向沈晨弯腰拱手,一时间他的身前俯首一片,他们低下了曾经高傲的头颅,向沈晨诚心道歉。

沈晨缓缓走到了自己马车前,站在了马车上,居高临下,看着这些向他表示歉意的士子。

“我不会原谅你们!”

他说道:“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果道歉有用的话,曾经被你们伤害过的人,又怎么能够平息得了心中的愤怒,那些死去的人,又怎么能复生呢?所以我看不起你们。”

“对不起。”

众人一个个羞愧不已,再次行礼。

沈晨俯视众人说道:“不过人孰无过,你们现在能够向我道歉,就说明你们还有羞耻之心。《礼记》云:“知耻而后勇。”人能够知道耻辱,就说明他必然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

“以前你们安居荆州,见不到乱世的悲惨,看不清楚曹操的本性,这可以理解,但这并不代表你们就能够用自己的偏见,就可以妄自揣测他人。”

“人的智慧可以通过看书,慢慢增长。可德行却远远不是靠看书,就能够提升改变。此次事件之后,我希望你们以后在看待事情之前,不要过早地下定论,在见到事情真相之前,也请不要妄加猜疑,用言语去侮辱他人,这是我唯一能够给你们的劝告。”

这个事件何尝不跟后世的网络喷子们相似?

曹操在本性暴露之前,天下士人拥戴他的无数,甚至在本性暴露之后,也还是有无数不知廉耻的世家大族,屈膝投靠,最终为曹魏的建立添砖加瓦。

所以要想树立德行,靠沈晨一个人是远远做不到的,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会原谅这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

因此他给予这些人唯一的忠告。

正打算上车离开,大儒颍容忽然说道:“沈小友,我有一问,可能否为我解惑?”

沈晨站在车上看着他,想了想,就走下马车,说道:“公请说。”

“何谓知行合一?”

颍容说道:“要怎么样,你才能够原谅我们呢?”

沈晨环顾四周,周围士子们纷纷以热忱的目光看着他,也许这其中有像隗禧、和洽、杜袭等心向曹魏之人。

但大部分人,还是有心中的正义感和耻辱感,这说明他们还有救。

想到这里,沈晨便朗声说道:“吾心吾行澄如明镜,所作所为皆为正义,这便是知行合一。”

“知,就是你们心中的良知,忠孝礼义仁智信,是支撑你们良知的基础。心中有忠孝礼义仁智信之辈,就应该为你的言行而去实践。”

“譬如当今曹贼祸乱朝纲,禁锢天子,杀大臣杀皇后杀皇子,如此大逆不道,妄为人臣。诸位若是正义之士,就应该像我这般,提剑上洛,如夫子呵斥三桓,整顿朝纲,纠之以猛。”

“当然,这只是个举例,真做的话,我不建议大家这样。因为我早就知道曹操是乱臣贼子,所以我自己组建了军队,就是为了这个时候北上抗击曹贼。”八壹中文網

“大家没有军队,就不应该去做明知是送死的行为。”

“但这并不代表大家可以无事可做,天子血诏已出,你们就应该在道德上谴责曹操,让他手中的大义变成虚无,让他屠杀民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丑陋行径,公之于众,而不能继续为他辩解。”

“除此之外,尔等也应该要为了其它有良知的事情,付出你们的行动。”

“因为这天下不止是曹贼,还有无数的黎民百姓。”

“如今汉室颓倾,天下大乱,各地百姓民不聊生,生民有倒悬之急。”

“世人对待百姓多以残暴,不说这天下诸侯,就说这各地世家豪强者,有几个对待乡野百姓存以仁善?”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若无百姓,家国何在?若无百姓,尔等何在?”

“所以上辅君王敬爱父母以为忠孝,下爱黎民宽以待人以为仁义。此忠孝仁义之道,方为诸子本意。”

“当然,也许有些人会说,我一无万贯家财,二无世家门第,三非官吏豪强,无权无势,如果能践行这忠孝仁义之道?”

“以我之见,出生贫寒不是耻辱,能够努力向上拼搏,才是大丈夫。你出生贫寒,就应当自强不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你家财万贯,身居高位之时,请不要忘记看看那些和你曾经一样贫困潦倒的百姓。”

“如果你本身出身豪门,家财万贯,身边奴仆无数,若你懂得做人的良知,那么请善待身边的奴仆,善待周边的黎民百姓,百姓心中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在外为官,上能对得起君王,下能对得起百姓。在家为民,教书育人,以身作则,让乡野成为仁义之邦。若你们能做到这一点,方为仁德至善,我即便是路过你们的门前,也会拱手行礼,跟大家说你们是圣贤。”

说到最后,沈晨扫视着众人,最后说道:“我不奢望我这番话能够让尔等振聋发聩,从此立志要成为大家的榜样,做出一番功绩。我只希望能惊醒少数人,将来能够像我一样,知行合一,用心中的良知和身体力行,来诠释仁义礼智信,这便足矣。我的话到此,尔等自便吧。”

说完,他缓缓走上了马车,坐入了车厢之内,车夫轻轻抽打了一下马臀,左右两侧的士子们便纷纷让开道路,马车向前行驶,在众人的是注视当中,向着城外驶去。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颍容感叹道:“这才是国之大士也,我虚长数十岁,却还不如一个十余岁的孩童明事理,当真是枉为人师。”

说罢,他缓缓拱手行礼,向着沈晨的背影说道:“恭送沈先生!”

颍容门徒上千,周围多是他的弟子,见他行礼,都为刚才沈晨的话心悦诚服,同时向着沈晨的背影再次行礼道:

“恭送沈先生!”

PS:跪求正版订阅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