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十五章 斩曹纯,赵云威震东兴堤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东兴堤去合肥二百余里,倒是不远,但曹纯并不是只到东兴堤。

他的任务是至少要出现在关羽主力军前面晃悠一眼,否则若是只拿下东兴堤,远远不能震慑刘备军。

所以曹纯已经做好了长期打算,等在东兴堤消灭赵云部之后,就立即南下去一趟濡须口,在关羽面前晃一晃,再退回到东兴堤。

这样假装是曹魏的先锋军抵达战场,让刘备军以为后方还有曹军主力,之后他再回来防守,威慑南面的关羽部队。

如此一来,他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届时关羽至少在查探清楚曹魏军队虚实之前,肯定不敢再大规模进攻孙权。

要是关羽派人北上袭击东兴堤的话,人少他就吃掉。人多他就退回合肥城,总归也能牵制住关羽的一部分兵力。

可以说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不得不说,曹纯作为虎豹骑多年的统领,像这样的运动战还是有一些心得,算盘打得非常好。

八月十二日,巢湖西南的旷野,一队数量大约五十余人,身穿黑色军服,批褐色皮甲的轻骑兵,出现在了辽阔的平原之上。

他们的北方是浩瀚巢湖,东北方则是连绵山岭,平原水河泛滥,沼泽和湖泊遍地,有些不利于骑兵奔走。

但他们的骑术却极为精湛,而且经验丰富,在一片荒野之中,寻找到了一条早就无人行走,长满了杂草的废弃县道往南疾驰。

在巢湖南岸有一片广袤的群山,山岭最高处叫做银屏峰,坐落于后世巢湖市南面山岭之中,这里风景秀丽,站在山顶远眺能看到波光粼粼的巢湖。

而这群山之间,有一条中型河流从巢湖南下,一路往南经过后世无为市,然后流入长江,此河便是濡须水。

濡须水西岸是重延群山,东岸是太湖山脉。

这太湖山并非太湖附近的山脉,而是因古时候巢湖地域宽广,江流泛滥,洼猪为涌,山临湖上才得名。

后世这里就有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的含山县。

也就是说汉时的这一片区域都属于巢湖的湖水范畴。

后世这片区域的巢湖市、含山县,基本都在巢湖湖底吹泡泡,一直要到唐武德六年,才置含山县,武德七年置巢县。

而东兴堤,就位于重延群山以南,濡须水以西,具体位置在后世无为市以北的石涧镇一带。

在它的对面,太湖山以南,濡须水以东,有个地方叫濡须坞,具体位置在后世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东南方。

这东兴堤和濡须坞,是建安十六年孙权接受吕蒙的建议筑造,之后曹操率兵南下,攻破濡须坞,生擒孙权部将公孙阳,驻扎于此。

后来孙权想要视察曹营,就乘船北上,结果被曹军射成筛子,由此就有了草船借箭的故事。

而到了三国后期,吴国太傅诸葛恪在此地重新铸造城池,因此西岸的东兴堤,东岸的濡须坞又被叫成了另外两个名字——西关和东关。

由于它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里是个事故多发地,也是后来曹魏与吴国多次交战的地方。

但现在刘备集团进攻江东的道路并非是从北面巢湖打过来,而是从西面的长江顺江而下,所以这个防御北方的战略要地就没有意义,孙权全面龟缩濡须口。

不过此地却可以阻拦住曹军的支援,因而关羽派赵云驻守。

此刻曹纯率军赶到,他的斥候铺开数里,一路向东打探,旷野之上北面高山起伏,东面遍地森林、湖泊、沼泽,道路崎区难行,极为艰辛。

好在因平原区视野较为开阔,一路都没有遇到什么埋伏,直到他们过了一处小山丘的时候,才看到了敌人。

那是一队骑兵。

赵云军的斥候们其实早就发现了他们。

虽然这是平原区,可还是有一些林木茂盛的小山包,同时遍布森林河流,可以隐藏的地方太多。

赵云就派人在附近道间的小山头上建了高塔瞭望,视察西面的情况。

但他们人不少,布置在外围的岗哨多则七八人,少则三四人,不足以应对他们。

因此在察觉到敌人斥候到来后,赵云部斥候就立即从别的小道回了营垒,向赵云禀报了此事。

此刻赵云亲自率领三十多名骑兵从东面的营垒出来,恰好就与他们相遇。

双方远远地就这样看着,谁也没有第一时间下令动手。

过了片刻,带队的曹军队长手里捏着锋利的环首刀,向前一挥手,发出狼嚎般的声音道:“杀!”

“杀!”

虎豹骑皆由军中精锐充任,每一人都可以到普通部队当百夫长,此刻展现出了极为高明的战术素养。

在队长下达命令之后,左右两翼同时分散,向着对方骑兵杀去。

赵云漠然地扫视了左右两边包抄过来的敌人,随后从马腹间取出一把手弩,挥手道:“撤!”

“走!”

骑士们纷纷勒转马头。

后面虎豹骑穷追不舍,等到双方越来越近,不足十丈的时候,赵云就举起手弩,回头射击。

“嗖!”

一支弩箭划破虚空,向着后方那曹军射去。

但射偏了。

那曹军侧头冷笑一声,双腿紧紧夹着马腹,正待催促马匹继续追赶。

下一秒,连续三支弩箭再次射来。

“嗖嗖嗖。”

还是没射中他,但射中了马。

就听到一声嘶鸣,战马跌倒,将曹军掀翻在地,连滚了四五米。

其余赵云军斥候也是有样学样,纷纷取出手弩射击。

这手弩便是沉晨和诸葛亮一起发明出来的小型连弩,为诸葛连弩的青春迷你版。

原本只能射三支七寸长的箭,射程也只有五十米。

后来又经过改良,可以射四支箭,极限射程依旧是五十米,在二十米之内的杀伤力巨大。

一开始这种手弩只是作为黄门兵特种作战时的装备。

当初黄门卒为了北上响应吉平等人的叛乱,奔袭数百里直取陈留,路上就用过这种手弩击退了曹军。

但好装备自然要大量制造。

如今益州负责军械制造的冶炼厂开足马力,已经装备到了全军,普通士卒倒没有,只有骑兵斥候用得多。

因为这东西毕竟不是手枪,发射较慢,容易被躲开不说,准头也就那样。所以对于大规模阵地战的普通士卒来说,还是射程更远的步兵弓弩更加实用。

不过对于骑兵来说就很好用了,你人在马上被人追的时候单手持弩向后方射击,甭管射不射得中,一能给敌人造成威慑,二来马匹的体型更大,更容易中箭,正所谓射人先射马嘛。

三十多名斥候骑兵向后方射出一百多根弩箭,顷刻间就有十多名曹军士卒和他们的马匹中箭倒地,惊得远处的曹军斥候队长震惊不已,连忙下令停止追击。

但他们停止追击不代表赵云会放过他们,察觉到敌人停下之后,赵云便呼啸一声,同样停下,然后勒转马头,反倒向着敌人冲锋而去。

“杀了他们!”

赵云大喝道。

骑兵们不再控制马匹速度,放肆追击。

双方猎人猎物身份转换,曹军一路往西北方向逃窜,沿途因之前消耗太多马力,被赵云追上者有十余人,只有二十来名士兵逃了回去。

莽莽平原,地平线的尽头,出现了无数黑点,犹如一道黑色的洪潮,将远方的大地都给吞没。

赵云勒马,催动着马匹上到了一处高坡之上远眺。

就看到西北平原之上,曹军的大部队徐徐而来,那些被打跑的虎豹骑斥候,就像是在外面揍了跑回家找妈妈的熊孩子一样,疾驰着马匹向着那边而去。

“走!”

赵云这次用了另外一种口令,打了声呼啸,将士们撤兵而还。

半个时辰之后,曹军就出现在了东兴堤的丘陵群山外,涓涓流淌的石涧溪流从北面被巢湖水淹没的群山中流出。

溪水边上原本是纵横阡陌的村庄农田,但随着曹操迁徙淮南百姓,这里早已经荒废。

杂草丛生、林木遍地,正是中秋八月,南方的天气还有些炎热,旷野郁郁葱葱,蓬蒿野蛮生长,草深及人腰。

但这一片平静的原始生态很快就被打破,曹军骑兵们踩踏了草地,牵引着战马进入溪流,让马匹饮水,士卒们擦洗着身上的汗迹,稍作休整。

清澈的溪水,像是被曹魏的黑色浸染了一样,变成了浑浊的黑黄。

曹纯骑在马背上,在一处山坡上眺望,溪流对岸的旷野上同样出现了一支列阵整齐的军队,他们的距离相对较远,看不清楚。

唯一能够分辨的是,他们的军服颜色和旗帜与曹军截然不同。

曹操崇尚玄色,因此旌旗军服为黑。

刘备自始至终都坚持自己为大汉的臣子,是在外讨伐叛逆的皇室宗亲,奉大汉天子刘协为主,所以旌旗和军服都是东汉制式的红色。

曹纯作为跟随曹操多年的宿将,一眼就看出远方的敌人人数不过四五千,虽然列阵整齐有度,但人数却不敌他们。

只是让曹纯有些疑惑的是,为什么赵云不在东兴堤的营寨驻守,要来半路拦截他们呢?

很快斥候给了他答桉。

原来斥候侦查过,东兴堤虽然位于濡须水边上,但处于北面山脚下,地形位置稍微高一些,没有被湖水淹没,相对较为平坦,适合骑兵冲锋。

而西南面虽然也是大片平原,可由于湖水泛滥,洼猪为涌,山临湖上,导致这一片地区沼泽湖泊较多,不利于大规模骑兵出动。

所以赵云很聪明地选择出营拦截,而不是依靠那座临时修建,只有外围栅栏和里面帐篷,没有太多防御设施的营垒。

“这赵云以为在沼泽湖地拦截我们,就能让我们发挥不出虎豹骑的优势了。”

曹纯轻蔑一笑,多左右说道:“他难道不知道,虎豹骑就是我们从军中挑选的最精锐的百人将所建吗?”

虎豹骑,最擅长的其实不是骑兵冲锋。

汉代的骑兵也不用于冲锋。

而是追赶上敌人之后,再下马步战!

所以如果赵云觉得在不利于骑兵冲锋的地方交战能胜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虎豹骑的士兵本身就要下马和敌人正面交锋的。

说完这句话之后,曹纯挥手道:“传令,列阵,准备作战!”

“呜呜呜呜呜呜!”

苍凉的号角声悠扬长鸣。

无数或躺、或坐、或在吃东西的曹军从休息的状态恢复过来,迅速开始整列队形。

很快他们就排列出了三个方阵,如品字型一般站列。

然后曹纯挥师东进。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等到两刻钟,也就是半个小时之后,他们终于在旷野上相遇。

曹纯骑着黑色的马位于后方小山坡上,赵云则骑着白色的马列于阵前。

没有什么阵前喊话,也没有什么斗将厮杀,在天色过了晌午,至下午日昳三刻,也就是下午两点多钟的时候,随着一声尖锐的哨响刺破苍穹,双方如两道洪水般开始滚滚向前。

最前面的士兵举着钩盾,持着长戟,后面的弓弩手发起了一轮仰射,射完之后也不看射没射中,扔下手中的弓弩,拔出腰刀便开始冲刺。

当到弓箭射程范围的时候,两边距离往往只有一百米左右,这个距离熟练的弓手可以不用瞄准射三轮。

但那是大规模军团才会这样做,小规模战斗本身弓弩不容易射中人,何况人越来少阵型越分散,等你射完第三箭的时候,敌人已经冲脸了,再拔刀肯定来不及。

所以小规模战斗用弓弩的极少,即便用,也最多一轮弩箭,能否杀伤到敌人,也看天意。

显然天意在汉而不在魏。

安徽比较关注天气预报的人可能都知道,这个季节淮南往往还是以刮东风或者南风为主。

今日恰好刮东风,也就是从东面刮来的风。

赵云军在东面,曹军在西面。赵云他们顺风,曹军他们逆风。

结果就是弓弩在天上飞的时候,受到风的影响,曹军的箭支还没射到赵云他们的阵型里,就被风势给吹得开始下落。最终掉到了赵云他们阵前,只有少数落入阵中,砸在了盾牌上。

而赵云军的弓弩则在顺风的帮助下,飞得更远。一部分落在了前军盾牌上,更多的则是掉到了后方阵中。

一时间惨叫连连,上百名曹军倒霉蛋被射死射伤。

“哼!”

曹纯看着这一幕,冷哼一声。

一轮弓弩之后,双方就从小跑变成了快跑,短短八九秒钟的时间,七八十米的距离就在这种双向奔赴中相遇。

犹如两道洪流撞在一起,顷刻间人仰马翻,最前排的士卒倒了一大片。

厮杀也正式开始。

双方整个阵型随着前排将士的倒下而出现松散。

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没有人能够维持大阵型不变,即便是兵圣孙武兵仙韩信都做不到。

但小阵型却可以。

比如后来的戚继光鸳鸯阵,以及我军的三三制,就是小阵型。

两边的士兵俱是精锐,非江东军能比,都是第一时间开始与周围的队友抱团在一起,与敌人厮杀。

有的是三五成群,有的是攒七聚八,在荒野上、平地里、野草丛、林木间捉对拼砍。

其中一队人马最为耀眼。

一名穿着银白铠甲的将军左右挥围,肆意砍杀。

赵云虽然已经五十余岁,但却不显苍老,体态依旧魁梧雄壮,关键是面容俊朗,有神韵风采。

此刻他手中长枪如梨花点雨,每一枪必带走一个人的性命,神勇无匹。

虎豹骑的士兵都是百人将,论起实力还要压过赵云部的士卒,加上人多的情况下,大部分战场都是曹军压着刘备军打。

唯有此处赵云所到之处,却是无一合之将,轻易间被他杀了个对穿,又马不停蹄去救别的队友。

短短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有不下五十人死在他手里。

“将军!”

远处山坡之上,曹纯左右副将对他说道:“那人就是赵云,他已经杀死了我们百人将五十余了。”

曹纯目光阴冷地看着那边,沉声道:“去,带百人围剿他,最好能放冷箭射杀。”

“唯!”

左右副将就带着保护曹纯的一百名虎豹骑下山去。

曹纯最开始是个文官,被授予议郎、司空参军的职务,是跟着曹操的军事参谋。

直到后来才成为虎豹骑督帅,实际武力值不高,所以每逢战事,他都只是指挥虎豹骑作战,而不会亲自下场。

此时赵云还在阵中厮杀,随着他不断带着亲卫突袭解围,渐渐一开始被压着打的刘备军缓过神来,不断有人解决了自己的对手,然后抱团向新的敌人杀去。

很快原本以少打多的局势就得到了改善,因赵云的勇武,也激励了士卒,大家奋力拼杀。从原来只有三七的胜算,渐渐变成了势均力敌。

这就是军队当中,特别是小规模战斗中有一名勇将的好处,往往可以激发士兵们的士气和战意,带着军队一往无前。

现在赵云就发挥出了这个效果。

而曹纯自然不希望他继续杀戮下去,因而派出虎豹骑围剿。

下方是湖地沼泽,虽然不至于让人陷落进去,可地质松软,马匹容易打滑,因而士兵们纷纷下马步战。

此刻虎豹骑们将马匹留在了原地,在副将的带领下,加入到了战场,向着赵云方向移动。

赵云迅速察觉到了那边情况,因为有人跟他说道:“将军,小心冷箭。”

他一低头,就地一滚,数支弩箭射在了原来他站的地面。

赵云大怒,将手中长枪往侧面斜刺过去,刺死了一名准备偷袭他的曹军,便横枪背在身后,在身边仅有十多名亲卫的情况下,带着他们向敌军冲去。

不远处放箭的曹军已经来不及再开弓,便纷纷扔下了手中的弓弩,拔出腰间的配刀,亦是嘶吼着发出野狼般的嚎叫杀来。

双方很快靠近,一名冲在最前面的曹军手持长戟,对着赵云颈部就刺来。

因为赵云上身穿了银白色的钢甲,头部、腰部、大腿、手臂也被甲胃包裹,只有小臂、小腿以及脖子露出来,所以对准脖子是曹军的第一选择。

这也说明对方是百战精锐,否则普通士卒哪管那么多,乱军之中慌乱下随便乱捅也是常有的事情。

赵云身躯以一个往前冲刺的俯冲姿态,稍微偏头就躲开了这一击,速度奇快无比,犹如闲庭碎步,长枪下刺,后发先至,洞穿了那虎豹骑士兵穿的腹部皮甲,将他捅穿。

甚至枪头一直在往里面捅,恐怖的力道竟然贯穿了那曹军士兵的腹部,随后赵云利用惯性以及自己的力气,竟将他生生举起来,往前一挥。

“啊!”

随着一声迟早的惨叫,那曹军士兵被挑得离地二尺多高,然后被甩飞出去,撞在了身后三名正准备欺身上来的曹军身上。

趁着正前方位置出现空档,赵云随后杀入圈内,拔出腰间的刀,左右开弓,不断挥舞。

顷刻间就有数名曹军遭到击杀。

而曹军乱中不断有人用长矛、长戟想要刺死他,都被他游龙般的身法躲开。

赵云如穿花蝴蝶,在人群中游弋,有时候甚至还会借用曹军的身体躲避敌人攻击,百来名曹军精锐的百人将,居然短时间内拿他没有办法。

特别是在之后赵云的亲卫填补上来之后,他们十余人组成了一个小阵型,就像是三棱刺一样,赵云为尖头,狠狠地凿击曹军。

很快这一百多人曹军阵型也被打乱,因为太拥挤了反而不方便砍杀,不得已阵型稍微散开一些。

但阵型越散就更不是他们的对手。

赵云先是低头躲开左侧方一人的挥砍,然后帮右边亲卫架住敌人攻势,随即一脚踹开前方敌人,再挑刺左侧方砍空了的那名曹军。

乱战中他们愈战愈勇,已经杀了二十多人,而赵云亲卫却只死了三个,赵云更是连受伤都没有。

眼见这边赵云凶勐,更多的曹军从东面袭来。

但他们那边一少人,刘备军士兵就大幅度反扑,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旷野上全是厮杀的敌我士兵,有人被溺死在湖泊里,有人被砍杀在荒田边,还有人与敌方挥砍,手里的武器掉了就用手扣,用牙咬,生生将敌人咬死。

周围的野外不止有他们,野兔从地窟里探出头,苍鹰翱翔在天空,北面山林里的勐虎远远地眺望,鹿群一边低头吃着野草,一边偶尔抬起头看一眼远处那群奇怪的两脚兽。

人类的战争史永远都不缺少那些难以理解他们行为的看客。

随着时间推移,战事也越来越向着曹军不利的方向发展,山坡上的曹纯脸色很不好看,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八千打五千,居然落入了下风。

最直观的原因就是那个叫赵云的太勐了,带着他的亲卫队四处砍杀,犹入无人之境,使得刘备军士气极为高昂。

显然再这么下去,情况会变得十分糟糕。

但曹纯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

这次曹丕派他过来是声援孙权,必须要达到目的,让敌人放缓对孙权的攻势才行。

一个小小的赵云就如此棘手,那之后还怎么面对关羽?

所以想到这里,曹纯呼喝一声,勒转马头,对身边人道:“走,去杀了那赵云!”

他打算亲自上战场,倒不是要和赵云打,而是带着身边所有的虎豹骑杀过去,他亲自在外面指挥,势必将赵云围杀。

很快曹纯带着剩余的百余名虎豹骑杀了过去。

与此同时赵云后方的亲卫们也解决了自己的对手,四五十人呼喝着向着这边袭来。

此刻加上剩余的虎豹骑,曹军还有一百多人,将赵云团团围住。

但外围的赵云亲卫也不是吃素的,像是个锥子般杀出一条血路,与赵云汇合在一起,然后四处拼杀。

曹纯不断呼喝着喊道:“杀了他,谁能杀了赵云,我请奏魏王,封列侯!”

“嚯嚯嚯嚯嚯嚯!”

曹军士兵们士气顿时高涨。

赵云浑身浴血,放声怒吼道:“吾乃常山赵子龙也,谁敢与我一战!”

“嚯嚯嚯嚯嚯嚯!”

赵云的亲卫们亦发出震声怒吼。

紧接着双方再次相撞在一起,赵云依旧冲在最前列。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后方军阵中骑在马背上的曹纯身影,扫视了前面的敌人之后,心里默默地说了一个数字——十七!

再杀十七个人,自己就能杀出一条血路冲到对方的将领面前,一枪将他刺于马下。

一名曹军斜侧砍杀,他枪头一挑,随后一刺。

鲜血喷溅。

下一秒另外三名曹军的进攻接踵而至。

一人拿刀砍,两人拿戟刺。

赵云整个人往下一缩,蹲伏起来,随后身躯如同一颗炮弹般弹射出去,正中其中一名拿戟戳的士兵腹部。

那士兵被掀翻在地,赵云左手持枪,右手下探,扼住那人喉咙,单手将他提起来,居然生生将其掐死,同时再往侧方勐地掼过去。

就听到“砰”的一声,那士兵尸体扫倒了刚才偷袭他的两人,其中一名赵云亲卫迅速补上,一人给了一刀将他们杀掉。

四个!

赵云心里默默念了个数字。

随后勐地奔跑,长枪如龙,如梨花点雨,又刺死两人。

左右两侧的曹军被身后的亲卫们挡住,赵云只需要专心致志对付正前方的曹军士兵。

就看到他身后斜侧方的亲卫持盾掩护,在他们的帮助下,赵云很快杀了八人,距离凿穿曹军阵型,只有不到十丈。

而曹纯的位置,就在那二十丈外。

曹纯见到赵云还在阵中厮杀,周围的曹军即便不断向着他犹如潮水般冲击,都被赵云亲卫死死挡住,始终没有将他杀掉,有些焦躁不已。

连他胯下的马匹都好像察觉到了这种情绪,不自觉往后退了一步。

“将军,赵云凶勐,我们撤吧。”

一名亲卫竟有些畏惧。

曹纯扭头大怒呵斥道:“我受魏王所托,身负重命,岂能败退?”

这一仗他不能退。

退了就让关羽知道曹军所谓的驰援不过是外强中干,孙权已经支撑不了多久。

只是这一瞬间也让曹纯后悔,他以为八千对五千十拿九稳,不料敌将竟如此强大,拥有吕布之勇,令他后悔没有带张辽来。

也许只有张辽能挡住此人。

曹纯心想。

而就是这一愣神间,赵云已经又杀数人,几近将曹军阵型凿穿。

片刻之后,等曹纯再转过头看向战场的时候,他就已经看到了一个面目狰狞的凶狠将领,左手持枪,右手持刀,向着他奔来。

“受死!”

赵云怒吼着,冲出军阵,向着曹纯奔跑疾行。

曹纯身边还有数名亲卫,连忙上去格挡。

其中一人立即勒转曹纯的马匹,喊道:“将军快走!”

曹纯万万没想到自己带了将近三百名虎豹骑围攻都没有把他挡住,忙策马疾驰。

而那边赵云也很快杀了那几名亲卫,抢夺了一匹战马,飞奔而来。

他一边追,一边喊道:“敌将休走,拿命来!”

曹纯被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刚才下山的时候以为敌将杀了那么久,体力也该耗尽,再去一百多人该围杀了。

哪知道对方体力几乎毫无上限一样,竟还能战那么久,并且一路让他杀到了自己身边,那时候自己居然还愣了一下神。

这简直是犯了大错。

但此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他只能仓惶逃窜。

然而赵云特意挑此地拦截,自有其用意,战马若是慢慢走倒还行,可一旦疾驰起来,就很容易打滑。

仅仅跑出了不到百米,随着战马一声嘶鸣,脚下松软湿润的泥土打滑了,曹纯掉了下去。

赵云追了上来,大笑道:“你是不是以为我半路拦截你是怕你骑兵?错了,我是怕你们骑马逃跑,才选择了此地,受死吧!”

还未等被摔得七荤八素的曹纯回过神来,那柄死神降临的长枪就刺向了他的脖子,瞬间将他的颈部洞穿。

赵云跳下马,一刀砍断了曹纯的脖子,他其实不知道来的人是谁,只知道旗帜打的是个“曹”字,所以他举着曹纯的头颅,回过头怒吼道:“敌将授首!”

这一战,赵云威震东兴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