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十四章 以许都为饵,以天下为棋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建安六年冬十月,冀州邺城。

在休养了一年之后,袁绍终于重振旗鼓,决定再次攻打曹操。

这次田丰并没有死,虽然袁绍愤恨于田丰让他颜面尽失,可在沮授的苦苦劝说下,让他还是放弃杀田丰。

并且此次伐曹,他也打算依照田丰沮授之计,步步为营,不急于进攻,而是缓慢图之。

十一月,袁绍大军于渡河屯兵于平丘,曹操则再次北上主动迎击,尽起五万大军,双方于济水隔河相望,犹如官渡之战。

只不过这一次袁绍的兵力还是少了很多,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动用了步卒十万,骑兵一万多,再加上从青州和司隶进攻的骚扰部队,总兵力达到了十三四万。

如今一战损失了大半人马,即便重整之后,现在也只有八万多人。这样再加上后方留守的数万人马,当初袁绍二十多万大军,目前只剩下不到十五万。

反观曹操当前的总兵力虽然只有八万余众,不过却能挤出五万精锐北上与他对峙,因此双方这一战的整体实力,其实相差不大,北方已经不再是袁弱曹强,二者接近五五之数。

袁军屯兵于平丘,曹操则屯兵于仓亭。现在急于求成的其实已经不再是袁绍,变成了曹操。

因为刘表也在积极准备攻曹,所以袁绍根本不急,任曹操如何派人在营寨外挑衅,他自岿然不动,就这么耗着。只需要等到刘表出手的时候,就是他灭曹操之时。

此刻平丘袁军营寨内,袁绍已经修养好了疾病,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大有不同,坐下诸多文武将领谋士云集,长子袁谭和外甥高干分列左右。

“明公。”

将领孟岱进来单膝下跪道:“曹操又在寨外挑衅。”

“不用理会。”

袁绍恢复了当初的从容有度,环视众人微笑说道:“刘景升尽起大军十余万,现在也在准备北伐,曹操如今怕是要急死了。”

“明公说得是。”

沮授拱手道:“我军粮草充沛,只需要以逸待劳,等刘表北上之时,曹操必然南下迎击,我们可前后夹击,消灭曹操。”

“哈哈哈哈哈。”

袁绍大笑之后,倏尔又脸色变得狠辣无比,一拍桌桉道:“去岁耻辱,今朝定要全部洗刷!”

与此同时,曹军营寨内,曹操于营中颇为焦躁不安地来回走动。

自从去年官渡大败袁绍,回了许都,虽然许都根基未失,粮草都存放在了皇宫,且沉晨还分粮给百姓,间接帮他缓解了燃眉之急。

但他的总体实力依旧远远逊色于袁绍,袁绍治下人口接近千万,一年纳粮数以千万石,而他治下丁口不过三百余万,且在官渡之战时因袁绍大规模入侵而无法收集粮草,恢复速度太差。

不过官渡之战结束后,他重新夺回了兖州、豫州、徐州的控制权,臧霸也率兵来投,今年五月宿麦收割,屯田户加上各地缴纳上来的粮草,还是帮他解决了这个危机。

所以目前的曹操其实并不是很缺粮食,他缺的是战机。南边有刘表虎视眈眈,北面袁绍卷土重来,纵是兵马惧为精锐,也难以阻挡双方数十万雄师呀。

“明公,袁军高挂免战牌,即便不断叫骂,亦未能出营。”

过了片刻,派去挑衅的张辽徐晃回来。

曹操叹了口气道:“孤知道了,让将士们先去休息休息吧。”

“唯。”

二人退下。

曹操皱紧了眉头。

当初官渡之战的时候,是袁绍急于进攻,被他找到了破绽反击。

结果如今反倒变成他急于进攻了,不得不说,这未尝不是一种讽刺,也是早年杀戮过重,造下的孽呀。

“明公。”

便在这个时候,郭嘉进入帐内,他看到曹操在营帐内缓缓笃步,看似沉稳有度,但脸上凝重的表情还是出卖了他,于是拱手说道:“明公还在忧愁吗?”

曹操见郭嘉来了,苦笑道:“知我者奉孝也,孤不忧心袁本初,他如今已是兵马俱损,绝非我敌手。只是刘表在后,孤忧心难安啊。”

“现在的局势犹如去岁我们与袁绍决战官渡,沉晨在后方袭扰。不过我听闻今时刘表并未征召沉晨,明公可无忧矣。”

郭嘉笑着安慰道。

曹操摇摇头:“虽无沉晨,然刘表兵马浩荡十万之众,比之沉晨有过之而无不及呀。”

“明公此言差矣,去岁我们后方空虚,沉晨有精兵一万,日行百里,于颍川各县奔波,让我后方将士疲于奔命,而不能讨。”

郭嘉却说道:“但如今刘表之众虽多,却是乌合之众,如土鸡瓦狗尔,又有何俱哉?何况刘景升不修武事,拥众十余万攻打荆南张羡,犹自打了一年,难道我们还不如张羡?”

“额......”

曹操倒也一时被郭嘉逗笑了,哈哈乐道:“这倒也是,刘表攻打张羡却要等到张羡病死,当真是无能之辈。”

两人都笑了起来。

其实他们都知道这只是轻松一下话题,不能太焦躁,要面临的挑战还很严峻,但很多时候,这样把身心放松一下,也许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这就是所谓的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笑了一会儿,郭嘉还是认真说道:“只是荆南多山多水,易守难攻,因而能持久。颍川一览无余,唯有城池可守,若刘表大规模进攻,我们南北腹背受敌,亦不能轻视。”

“嗯。”

曹操点点头,说道:“奉孝有何良策?”

郭嘉想了想说道:“目前刘表尚未出兵,我们也不知道其底细,贸然制定策略并无什么用处。还是先等等,观望一番,待其出兵之后,看看他的大将是谁,兵马部署如何,再做应对。”

“奉孝之言有理。”

曹操叹息一声,坐到了位置上:“那孤还是再等等,观望一下刘表举动吧。”

历史上曹操与袁绍会战仓亭,此战也还算大胜,但袁绍其实也未伤根本,从容撤回了河北。一直到来年病死,曹操北上,袁谭袁尚等人还依旧有实力与曹操周旋数年,可见仓亭之战袁绍损失不大。

但如今历史不同,沮授田丰未死,袁绍缓慢图之,曹操再想诱敌深入人家不会中计。再加上背后刘表来势汹汹,万一双方会战期间,许都遭到袭击,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曹操也不敢急于求胜,而是在袁绍按兵不动,只是稳居营寨,并且为避免重蹈覆辙,完美保护粮道的情况下,他也拿对方没办法。

毕竟当初火烧乌巢,是有个许攸当二五仔。

如今袁绍把粮草分成若干,遍布于匡城蒲城等地,据城池而守,他再想复刻火烧乌巢,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双方继续拖延时间。

又过去三个多月,建安七年春,也就是公元202年2月,刘表经过大半年的准备,终于开始北伐之路。

他令张允为大将,统率八万大军,又令文聘为大将,统率三万大军。

二大将麾下又有各级部众将领数十人。

还有大汉皇叔,左将军刘备为辅左,兵力约一万余人,总兵力十二万,号称五十万,兵分三路,浩浩荡荡北上伐曹。

刘表自己没去。

是的。

连他的儿子都没去。

就派了个外甥张允,还有侄子刘虎,连另外一个侄子刘磐都没调动,布置在荆南防备孙权。

不是刘表不想去,而是太老了。

如果他年轻十岁,必然会选择亲征,为复兴大汉江山,征战沙场。

奈何他的年事已高,已虚岁六十,经不起折腾。

到了这个年纪,稍微有点奔波都可能丧命,何况自从蒯良病逝后,刘表亦悲伤不已,痛哭一场之后,身体也差了许多。

所以最近一年,刘表一直在襄阳调养身体,战事上只能派外甥张允,大将文聘,以及侄子刘虎前往。

从荆州军的地位上来讲,黄祖肯定是名副其实的荆州第一大将,素来为刘表所倚重。

但不派黄祖有两个原因。

一是黄祖擅长水师,坐镇江夏,防备江东。

二是黄祖为外姓,刘表自然不敢把十多万兵马交到外姓手里。

而张允是他的亲外甥,也已经四十多岁了,目前为荆州第二大将,在自己不能亲征,长子为他不喜,次子无领兵之能的情况下,自然只能选择张允。

不过虽说张允的能力比不上黄祖,但刘表对于这次进攻,还是充满了信心。

因为对手的实力实在是太弱了。

再加上袁绍与他南北夹击,曹操必然疲于奔命,束手待毙。

所以在刘表想来,即便自己那不成器的外甥平庸了些,以十多万兵马大势压人,怎么样也该无碍。

于是,建安七年,一月,张允和文聘就带着数万大军北上,到二月份,张允就兵出南阳,进军到了定陵一带,与曹操留守的部将夏侯惇隔汝水相望。

文聘北上襄城,到汾丘,与曹操部将曹洪隔颖水对峙。

曹操在后方仅仅留下了三万人马,面对刘表十多万大军,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只能焚烧了大量桥梁,利用汝水和颖水这两条大型河流来短暂阻拦敌人。

而趁着这个时候,刘备则绕道豫州,占据了汝南,一时间残余的袁氏旧部,再次纷纷响应,很快又聚集数万兵马,声势浩大。

数日后陈留仓亭前线,曹操就已经得到了消息,此时他与袁绍对峙了一百多天,双方到现在还未开战。

得知刘表大军终于北上,曹操立即召集麾下郭嘉、程昱、荀攸三位谋士商议对策。

曹军主将营帐内,四人分列而坐。

曹操环视众人说道:“上个月刘表就屯兵于昆阳,前几日传来消息,他麾下大将张允,文聘,各兵进定陵和襄城,刘备霸占汝南,袁氏旧部各响呼应,诸位怎么看?”

郭嘉率先分析道:“刘表已年逾六十,自称楚公,我观其必有称帝之志,因而必然会督促张允文聘尽快进军,攻打许都,我猜其怕是要暗害天子。”

“嗯,奉孝之言甚有道理。”

程昱和荀攸也点了点头,其实之所以刘表称公,没有闹得太大风波,还是因为他是刘姓宗室。

现在天下刘姓公侯无数,王侯也数不胜数,高祖曾定白马之盟,以这个条例,即便刘表称王,只要刘协没有强烈反对,那也没有人能指责他。

至于刘协的意见,他能有什么意见?被曹操控制在手里,想发声显然有点困难。

曹操倒是以他的名义谴责刘表,可刘表举起衣带诏公文,说这是曹操矫诏,因此天下各路诸侯的反应也没有像当初袁术称帝那么强烈。

毕竟即便是袁术称帝,其实也就是得罪了这边的几个诸侯而已。益州刘章,北方袁绍,关中韩遂马腾,大家都只忙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谁还管你称不称帝的事情呀。

所以到目前为之,除了孙权响应曹操号召,并且谴责刘表,说要兴兵讨伐以外,就连刘章这个和刘表同样有仇的西南诸侯,都没有什么动作。

因为孙权响应的这个情况,曹操还发诏册封孙权为镇南将军,领会稽太守,袭其兄长孙策的吴侯爵位。

不过孙权才刚继承江东,正在休养生息,且黄祖兵力得到补充,拥众数万,与他的兵马几乎相当,因此孙权上表朝廷,言称需要时间准备,倒是尚未发兵,算是白嫖了一波封赏。

“我观南北,袁绍缓而刘表急,南兵迫而北兵迟,或可引兵先南下破刘表,再北上与袁绍争雄。”

郭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刘表急于求成,必然破绽很多,到时候可以先引兵南下,诱敌深入,先破刘表,再北上与袁绍相斗。

然而荀攸却摇摇头道:“不可,南兵虽众而果劲不如北兵,击溃刘表易,破袁绍难。一旦我们南下,袁绍必然也会追来,到时候哪怕我们击溃了刘表,后背亦要受到袁军进攻,难以维系。”

“唔......”

郭嘉沉吟起来,他其实最擅长分析敌我心理,所以每次他都能鼓励曹操,并且通过探索敌人的想法来制定策略,但在战术谋划上,确实不如荀攸和程昱。

“明公,我有一计。”

就在此时,程昱说道:“我们与袁绍之间,就好像两头势均力敌的老虎,都在互相盘旋,绕圈,寻找对方的破绽。如今刘表来袭,南下破刘表,必为袁绍所击,因而我们何不趁着这个机会,故意露出破绽,引诱袁绍来追呢?”

曹操忙问道:“仲德之意是?”

程昱笑道:“我们可退兵,待袁绍来追时,引起野外决一死战,再以十面埋伏之计,忽然兵马杀出,则可将其击败。”

“没那么简单的。”

荀攸摇摇头:“袁绍经上次之败,又有沮授田丰为辅,不会愚蠢到我们即刻撤退,他就会即刻来追,必然会探听虚实,等确定我们已经南下之后,才会来追,所以此计不能行。”

“那......”

程昱挠挠头,那他也没办法了。

曹操看向荀攸说道:“公达有何妙计来教我?”

荀攸想了想说道:“唯有一计,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此计何解,请细言之。”曹操忙问。

“奉孝说得没错,袁绍缓图,不会急于进攻。然北军强而南军弱,岂有强军在侧,先奔袭弱军之理?到时候长途南下,我军先疲惫,哪怕是击溃刘表,再北上与袁绍争雄,亦是难以久持。”

荀攸侃侃而谈道:“因而刘表急于进攻,那我们就让他进攻。明公此时可引军后撤,再令夏侯惇曹洪羊装不敌,兵马撤退至许都周边,此时刘表必然再次进军,大军包围许都,令许都彷若大海之一叶扁舟,随时可以倾覆。”

“那许都可不是危在旦夕?”

曹操皱眉。

荀攸笑道:“就是要让许都危在旦夕,此时明公可亲领四万大军南下,留下一万人马与袁绍对峙。袁绍得知此事,又见我们撤退,必然会以为我们要南下解许都之围,从而放心勐攻留守的一万人马,待留守兵马后撤,袁绍追击之时,我们埋伏于道,必然大破之!”

这一计,就是先示敌以弱。故意退兵,让刘表大军营造出了一种已经包围了许都,许都随时可能会倾覆的情况。

而袁绍得到了许都被刘表围困的消息,再一看曹操主力撤兵了,仓亭只剩下一万人,就必然会以为曹操是去和刘表拼命,南下去解除许都之围了。

他为了落井下石,肯定也会选择继续进攻,勐攻留守的曹营。

到时候留守的曹营兵马后撤,袁绍追击,此时主力部队根本没有南下的曹军就忽然杀出,十面埋伏,就可以大败袁绍。

“这可是一招险棋呀。”

曹操听完之后,喟然叹息。

这一计策,就是把许都城当作诱饵,将天下为棋盘。

一旦错估了刘表实力,让刘表真的攻进了许都城,恐怕即便是他在仓亭击败了袁绍,那也是大龙被屠,满盘皆输呀。

荀攸苦笑道:“沮授田丰都为智谋之辈,若是想骗过他们,谈何容易,唯以许都为饵,才可引英杰上钩。”

“嗯。”

曹操点点头:“公达说得不错,孤自出征以来,讨黄巾战董卓,除吕布败袁绍,哪次不是险之又险?纵使天下皆敌,亦未俱之,好,就以奉孝之言,公达之计,仲德之谋,乃先北后南,以许都为饵,引袁绍上钩,十面埋伏,孤要大破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