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十八章 孙权屈辱结盟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豫章柴桑县,正是四月底,长江中下游的汛期雨季。

天空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柴桑县衙的中厅屋檐上,雨水顺着斗拱飞檐滑落,噼里啪啦地打在庭院内,再流入旁边的排水渠,向着屋外流去。

孙权盘膝跪坐在中厅外面的廊下,低头看着院子里汇聚成溪流的雨水往低处流淌,目光中闪烁过一丝默然。

当孙乾抵达江东,找到张昭作为说客之后,他就明白孙权肯定不会答应,所以就差人告诉了周瑜和鲁肃,二人商议过后,与孙权谈了很久,最终孙权才勉为其难答应。

此刻孙权坐在廊下,脸上颇有些不甘,旁边周瑜脸色微微有些苍白,咳嗽了两声,说道:“孙乾今日就该到柴桑了,吴侯还在想这件事情吗?”

“我是不甘心啊。”

孙权长叹了一口气:“父亲被黄祖所杀,兄长多年夙愿眼看即将在我手中完成,结果一而再再而三要放过黄祖,我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周瑜劝道:“荆州内讧,这是我们吞并荆州最好的机会。如果现在进攻黄祖,我们就是在帮刘琮扫除障碍,黄祖死,则江夏水师覆灭,到时候就是我们面对刘琮的十余万大军,恐怕难以维系,为江东大业,吴侯应当先隐忍一番。”

“我知道。”

孙权眉头紧锁,嘴上这么说,但心里肯定还是很不情愿。

一旁鲁肃笑着说道:“吴侯也不用担心不能为乌程侯报仇,此次刘琦虽然联合刘备一同对付刘琮,可刘琦也肯定不会好过。一旦战事接近尾声,我们再突袭江夏即可。”

“嗯。”

孙权对于鲁肃提出的背盟没有任何意见,反而说道:“只是我担心刘备,此人豪杰也,比之刘琮刘琦强不知多少。他说是帮助刘琦复位,实际上恐是想夺荆州罢了,若他得荆州,这可如何是好。”

周瑜沉声道:“所以我们决不能让刘备得逞,我们在侧,刘备和刘琦就不敢放开手脚与刘琮决战,我们答应与之会盟,等他们鹬蚌相争之际,便是我们渔翁得利之时。”

“刘备不会不知道这一点吧。”

孙权问。

周瑜笑道:“他自然知道,但他又有什么办法?我们不退兵,刘琦面对我们与刘琮之间的夹击必败,所以只能选择讨好我们。”

鲁肃说道:“使者来的时候,吴侯可以羊装勉强应下此事,但一定要坚持只是与刘备为盟,绝非与刘琦黄祖为盟,并且要说明等他们击败刘琮之后,我们一定会进攻黄祖,为乌程侯报仇,这样既有借口插手荆州事宜,也不算背弃盟约。”

现在荆州局势一团乱麻,如果江东再掺和进来,攻打江夏的话,那刘琦肯定必败。

更重要的是,面对襄阳和江东的两面夹击,刘琦很有可能直接放弃江夏,要么投奔刘备,要么跑去荆南。

这两种情况对于江东来说,都是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一旦刘琦逃跑,江东进驻江夏,那么他们将要面临襄阳的正面压力。

毕竟对于刘琮来说,刘琦是要抢他位置的人,而江东则要灭亡他的人,都是矛盾不可化解的死敌,肯定会发生直接冲突。

江东虽然大败黄祖,可襄阳对于他们来说依旧是个庞然大物,所以江东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就是坐山观虎斗,等到刘琮与刘备刘琦联军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出来捡便宜。

而为了有一个合理合法的借口,与刘备结盟的时候,就提前说明江东与黄祖之间的仇恨不可化解,等到他们击败刘琮之后,他们就会立即进攻江夏。

这样一来,他们就有借口入局荆州,同时也不能算是违背盟约。毕竟他们是与刘备签约,并没有与刘琦签约不攻打江夏。

“嗯。”

听到鲁肃的话,孙权微微点头。

这确实是一个既能吞并江夏,借此窥视荆州,也能掌握大义名分的好办法。

三个人说话间,外面就有侍从进来说道:“吴侯,左将军使者到了。”

“让他进来吧。”

孙权眯起眼睛,虽然心里很不情愿,但为了更大的利益,也只能暂时把黄祖的项上人头继续存着,等它日再报!

过了片刻,孙乾从侧面的走廊下款款而来,此刻孙权三人已经进入中厅,他进入厅内见到主位上的青年便知道是孙权,于是向他拱手说道:“左将军从事中郎孙乾,拜见吴侯。”

“呵。”

孙权勉强笑了笑,问道:“孙从事来我江东,有何贵干?”

孙乾说道:“因荆州之主病故,二公子刘琮与长公子刘琦相争,我主左将军深明大义,决定襄助于长公子,希望能与吴侯结为盟友,互不攻伐。”

孙权冷笑道:“刘表老贼不是已经称帝了吗?当年陛下还亲口称左将军为皇叔,怎么左将军莫非是要背弃朝廷?”

“我主并非是背弃朝廷。”

孙乾据理力争道:“皇叔也从未向楚王臣服。”

“哦?”

孙权狐疑道:“既是如此,也未见左将军在刘表在世之时起兵,此时却要插手荆州之事?莫非左将军是打算趁机吞并荆州?”

孙乾正色道:“我主绝无此意,当年未起兵是因楚王毕竟对我主有恩,他虽然背弃了朝廷,擅自称帝,但我主念及同宗情谊,最终还是没有出兵相据。今日扶持长公子,也是因长公子素来反对楚王称帝,愿意襄助长公子夺回荆州。”

“呵呵。”

孙权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说道:“左将军却是“仁义”。”

“这是自然,我主仁义之名远播四海,荆州之事,便是我主希望能够止干戈而化玉帛,劝服二公子放弃继承伪帝之位,臣服于朝廷。”

孙乾听出了孙权在内涵,但故作不知道:“如今左将军已经表长公子为荆州牧,向朝廷说明事情原委,谴刘琮为叛逆朝廷的伪帝,便可见我主之心。吴侯若还心向汉室,就应该罢兵休战,不再进攻江夏。”

“父仇岂能就此罢休?”

孙权羊装大怒道:“黄祖老儿我势必杀他,为我父亲报仇!”

“吴侯。”

孙乾叹息道:“我主拳拳之心,还望吴侯知晓啊。”

“哼。”

孙权冷哼一声道:“要想让我放弃父仇,至少也该拿出诚意来,三言两句就想让我退兵,岂有此理?”

孙乾立即说道:“如今南方大乱,西川张鲁噬主,我主念及同宗之谊,决定去往西川相助,奈何中途又遇到长公子之事,不得已停留于秭归。若吴侯有意,长公子已经答应,只要等他打败了刘琮,交州便让与吴侯。”

交州?

孙权周瑜鲁肃三个人对视一眼,心里都想发笑。

刘备的意思很简单,现在张鲁要消灭刘章,他打算去帮助,但大抵也就是等张鲁灭掉了刘章之后,再以帮扶同宗的名义攻打张鲁,占据益州。

而荆州他显然是想让刘琦得到,这样南方就是益州归他刘备,荆州为亲密盟友刘琦,他孙权就继续在江东。

但想要让孙权不出兵显然得给点甜头,而给他交州,自然就成为了那点利益。

交州是什么地方?

后世的广东、广西以及大半部分越南。

听上去不错,可在汉末的时候,交州就是鸟不拉屎的地方。

所以这样分配,跟侮辱孙权没什么区别了。

孙权都给气笑了,乐呵呵地道:“左将军和刘琦倒是大方,将交州让与我。”

“吴侯是答应结盟了吗?”

孙乾问道。

孙权冷声道:“我若是不答应呢?”

“唉。”

孙乾叹息道:“那长公子便也只能退守荆南了,这江夏便让给吴侯也无妨,到时候我主与长公子据守长沙,便坐看吴侯与二公子交战便是。”

“你!”

孙权一时被动,更加愤怒。

这其实也是现在江东被迫要答应结盟的主要原因。

江夏在哪里?

就是后世的武汉市。

武汉市、荆州市、襄阳市。

在汉代分别为夏口、江陵、襄阳。

这三个地方呈三角鼎足之势,一旦刘琦撤离江夏,退往荆南,那么孙权的军队就要正面与襄阳刘琮的军队接壤。

那个时候反倒是刘琦靠着长江和洞庭湖,与荆州北部隔开,与刘琮交战就没那么容易。

孙权反而首当其冲地挡在了刘琮南下击败刘琦,收复荆南的路上。

到时双方开不开战?

开战的话坐山观虎斗的就变成了刘琦和刘备。

不开战的话也由不得孙权,人家刘琮不一定不会主动派人进攻他。

所以就是两难局面。

他答应结盟,很难受,感觉受到了侮辱。

人家给他一个交州,听上去不错,可交州的重要性还不如江夏一郡之地。

这种情形就像是一条狗被扔了一块骨头,很是令人不爽。

不答应吧,就更难受。

因为刘琦势力撤出江夏,江夏的真空期势必被刘琮的军队补上,到时候他与刘琮就得开打。

除非刘琮傻到不派兵到江夏来,或者他撤兵退往安庆,否则两边势力完全接壤,且孙权就在襄阳从汉水南下进攻荆南的道路右侧,双方肯定免不了一战。

因此刘备显然是拿捏住了孙权,知道他一定会答应结盟,颇有些有恃无恐的意味。

“吴侯莫要动怒。”

就在此时,鲁肃站出来劝道:“且容卑问问使者。”

“哼。”

孙权扭过头去。

这件事上他确实比较憋屈。

鲁肃看向孙乾说道:“贵使的意思,我们都明白,不过还望贵使知道,荆州内乱,本就与江东无关。我主志在杀死黄祖,为父亲报仇,即便刘琦撤出江夏又能如何?我们罢兵回安庆,难道刘琮还会追到豫章来不成?所以最终免不了刘琮与刘琦决一死战。”

“唔......”

孙乾沉吟着没有说话,江东要是狠下心来,退兵回安庆,刘琮感觉到没有了威胁,确实不可能派追兵去,所以他们也不是没有坐山观虎斗的机会。

鲁肃继续道:“不过正因为我主只想要黄祖人头,为父报仇,这事也不是不能谈。除了交州以外,若刘琦献上黄祖,将他捆绑送入江东,我主不仅不会进攻江夏,反而会出兵相助刘琦夺回荆州,贵使者以为如何?”

“此事一来我做不得主,二来黄将军是江夏水军之主,因黄将军鼎力支持,长公子这才能与刘琮相抗,相信长公子也不会答应。”

孙乾断然拒绝道:“吴侯若是想让长公子献上黄将军,恐怕是不行的。”

“若是如此,那就无从谈起了。”

鲁肃颇为遗憾地说道:“反正刘琮与刘琦交战,损害的是荆州而已,江东自是坐山观虎斗即可,等刘琦败亡之后,即便我们不出兵,刘琮也不会放过黄祖,有人为乌程侯报仇,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孙乾一时迟疑,片刻后说道:“那按照校尉的意思,江东打算撤兵至安庆,看着长公子与刘琮相斗吗?荆南易守难攻,又有青草湖之险,以江夏水师之能,恐怕得让吴侯失望了。”

“再是失望,总归也比不能报杀父之仇要好。”

孙权澹澹地说道:“还是那句话,我势要杀黄祖,为人子不能报父仇,别说交州,就算把荆南给我又如何?”

孙乾眉头皱起来。

果然不出晓卿所料,他来的时候沉晨就告诉了他孙权一定会抓住报父仇这件事不放,看来孙权确实想攫取更大的利益。

想到这里,孙乾决定以一招以退为进,便起身拱手说道:“既是如此,那我也只能回去禀报左将军,让他书信与长公子,让长公子先退守荆南,我主此时就出兵西川,襄助益州牧去了。”

这就准备走了?

孙权鲁肃周瑜三人顿时心中一沉。

要真按这个方向走,那么刘琦退去荆南,以荆南易守难攻,又有洞庭湖险峻,依靠江夏水师,刘琮怕是三五年内都打不下长沙。

到时候刘备顺利夺取益州,他们就只能在江东眼巴巴地看着,岂不是最坏的结局?

因为到了那个地步,江东也没法进攻江夏。

刘琮肯定会派大军接替江夏水师,他虽然兵马众多,可一来荆南不好打,二来还得分兵防御江东,那别说吞并荆州,就连杀黄祖报仇这件事,都得遥遥无期了。

这岂是孙权想要的?

然而这个时候孙权却默不作声,眼中快要喷出火来。

他现在其实很恼火,脑子里本来有种想下令让左右抓住孙乾,以刀斧威逼他的念头。

但天性学会隐忍的孙权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真这么做的话,一旦盟约谈崩,事情就有可能向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所以此时他只能选择咬牙不说话。

而他不说话,自然有手下代劳,鲁肃连忙起身说道:“贵使慢走。”

孙乾转过身拱手道:“不知校尉还有何事?”

“难道左将军真打算看着长公子被我们与刘琮夹击败逃?”

鲁肃忽然说道:“贵使者不要忘记,我主只想杀黄祖,刘琮也肯定很愿意与我主结盟,到时候他得荆南,我主要黄祖人头,谁都不亏。”

“吴侯真乃至孝呀。”

孙乾感叹道:“为报父仇,连交州都不愿意要。”

“这是自然。”

鲁肃沉声道:“还望贵使明白我主之决心。”

孙乾就说道:“既然如此,那吴侯又该如何才能答应结盟之事呢?”

鲁肃和周瑜对视一眼,说道:“一,交州必须归江东。二,江东不会出兵进攻江夏,但这只是暂时的,一旦事情有变,我们还是会出兵。”

“那这结盟跟没结又有何区别?”

孙乾双手一摊道。

鲁肃笑道:“至少在刘琮进攻江夏的时候我们不会出兵,如果刘琦打败了刘琮,得了荆州,那么左将军也没有道理再要求吴侯不出兵报父仇才对。”

“唔......”

孙乾微微点头道:“这倒也是,若长公子得了荆州,到时候吴侯还要进攻江夏,杀黄将军为父报仇的话,确实也是天经地义,既然如此,那便以此为盟,缔结盟约,吴侯以为如何?”

“那便这样吧。”

孙权一甩袖离开,这个盟结的,让他真是倍感屈辱。

他一走,鲁肃就略微带着一丝歉意地说道:“我主一直志在杀死黄祖,希望贵使者能明白我主为父报仇的孝心。”

“我自然明白。”

孙乾反倒是不急了,微笑地点点头道:“我回去之后便写下盟书,到时候还请吴侯盖上印玺,我也好歹回去交予左将军交差。”

“这是自然。”

鲁肃道:“不过盟约只此一份,怕是不行吧。”

“我会写下两份,届时江东可派人随我去秭归,由左将军盖上官印,再带回江东即可。”

孙乾说道。

“这样最好,那便如此吧。”

鲁肃点点头。

虽说这个盟约孙权确实挺憋屈的,但这也是最好的结果。

盟约签订之后,江东按兵不动,观望局势。

而刘琦和刘琮就打得你死我活,等到双方两败俱伤之际,他们也有个借口出兵,这样对于江东来说,已经是利益最大化。

更何况明面上刘琦还把交州给了他们,哪怕交州像个鸡肋,没什么用处,但聊胜于无嘛。

一旁周瑜全程没有说话,只是冷眼旁观。

孙乾和鲁肃又聊了一些其它事情,便告辞离开,回去准备盟书去了。

等他走后,周瑜才轻声道:“这刘备,怕是存了吞并荆州之心啊。”

“是啊。”

鲁肃看着孙乾离去的背影,轻声道:“若他真只想得西川,现在就可以去益州了,还留在荆州做什么?无非是怕刘琦被刘琮吞并,回头难以得荆州罢了,这刘备,不容小觑啊。”

“到时候,就看谁手段了。”

周瑜又咳嗽了两声,建安十年黟县之战,他被洪水冲走,虽然侥幸不死,可留下了后遗症,因溺水肺部受到损伤,到现在还未痊愈。

本来他应该好好休养身体,但现在是孙权能否夺得南方的关键,周瑜也只能强撑着体魄,继续作战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