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十五章 愿为江水,与君重逢。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刘备托孤,将国家大事和兵权都交给了诸葛亮、沈晨和关羽。

三线战场,沈晨和关羽依旧负责上下两路。

诸葛亮负责中路河南战场。

但他却认为如果自己接手军务的话,决定是打算退兵回去。

这一点沈晨赞同。

一统天下的伟业不能一蹴而就,即便是新时代,以光头的拉垮,也依旧要四年才能收复河山,更何况此时。

所以见好就收,步步蚕食,然后积蓄力量一举击破曹魏,才是最好的选择。

之后数日时间,除了诸葛亮要处理政务以外,众人每天都陪在刘备左右,与他说说话,聊聊国家大事,甚至家长里短。

刘备没什么其他亲属,只有老婆孩子,但沈晨是他的女婿,张飞是他的亲家,儿女之间总有话题可以说。

到七月初,又有一个好消息传来,虽然沈晨离开了关中,但关中的军事行动就一直没有停过。

曹真、徐晃、朱灵三人见沈晨抽调人口填补关中,现在关中人口已经有数万户,而且还在持续不断增加,担忧他有人口获得粮草,因而不断袭扰后方。

沈晨把骑兵主力都抽调去了河南,曹军有不少骑兵,想要对付来去如风的曹军还是比较麻烦,因此有一段时间令他颇为被动。

虽然曹军没占到太多便宜,可还是吓坏了屯田的百姓,这件事情一直让沈晨不舒服,也是他打算先夺了河东,将河东之地攻占的主要原因。

没想到曹魏这次听说沈晨离开了关中,长安无主帅,就以为能够趁机做些事情,便立即出兵,而且还是大规模行动。

由十万曹军由曹真率领,徐晃和朱灵策应,浩浩荡荡直取华阴。

沈晨在离开长安前令赵云为主,庞德为副。

庞德认为曹军是趁着沈晨不在来犯,想要趁机夺回长安,所以力主主力出动,在渭河以南与曹真展开决战。

但邓艾和姜维商议过后认为曹真是声东击西,曹军没有能力攻打长安,这个时候大规模调集兵马,很有可能是虚张声势,实则有别的目的。

赵云认真考虑后,采纳了邓艾和姜维的建议,把兵马退出华阴,固守在长安周边地区。

反正华阴、郑县等渭河南面的几座城池本就已经破败不堪,并且没有军民。现在官府征召过来的百姓都集中在右扶风,曹军必须越过长安和左冯翊才能骚扰百姓。

所以放弃华阴和郑县也没什么,反倒会让曹军孤军深入,大军要长途跋涉才能来袭,这在战术上来说,对于汉军是一件好事。

汉军的反应在曹真意料之内。

他认为沈晨不在,汉军必然固守为主,不敢出击。

因此他马上过郑县,佯装进攻长安。实际上徐晃和朱灵的偏师自左冯翊,向着右扶风方向杀去。

但让曹真万万没想到的是,汉军不是固守,而是守株待兔。

恰逢新训练的一万多骑兵前些日子抵达,赵云亲自领步卒三万,加上一万多骑兵,对魏军展开了反包围战术。

在徐晃和朱灵准备偷袭右扶风的百姓屯田聚集区的时候,忽然杀到,大败二人。

此战魏军死伤惨重,被汉军斩首三千余,俘虏五千之众,年逾六十的老将赵云更是亲斩数名魏将,打得徐晃朱灵落荒而逃,大胜而归。

消息在数日后迅速传到了襄阳,刘备一时高兴,精神头竟然好了许多,到了七月上旬,竟然可以下地走动几步。

这一日章武七年七月五日,襄阳皇宫后园,在众人陪伴搀扶下,刘备来到园中欣赏风景。

此时已是傍晚,初秋凉风习习,驱散了暮夏时的热浪,襄阳北临汉水,南为岘山,园内有一泓渠水自护城河流淌进入,竹林假山在渠水两岸,花草丛生,景色美如画卷。

刘备坐在园中湖畔一侧的亭阁当中,看着下方游弋的鲤鱼,环顾左右,一时感慨道:“若我死后能化作一条鱼,自由自在地遨游该多好。”

“大兄,当条鱼多没意思,以后还要被人烤了吃。要我说,兄长以后是要上天做神仙的,怎么能当鱼呢?”

张飞嚷嚷了起来。

“哈哈。”

刘备被逗笑了,慈祥的目光看着张飞,像是在看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沈晨就说道:“翼德叔,陛下的意思是指那自由自在的意境,就好像濠梁之辩中,子非鱼,焉知鱼之乐。陛下想体会的是鱼的乐趣,如庄周梦蝶,万物一体,而不是真想当一条鱼。”

“是啊。”

刘备感叹道:“我这一生自涿郡起兵,大半辈子都在征战中度过。少与家人陪伴,也不知道什么叫快乐。操劳了一生,快要到死的时候,才明白这个道理,也许这就是孔子所言,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吧。”

张飞就挠挠头,一脸听不懂的表情。这些思想意境让他去体会,无异于对牛弹琴。

一旁马良说道:“陛下万福攸同,如今心有所得,所谓豁达致远,病情必然会好转,大汉万代之昌盛,还要等陛下修养之后,再平定天下,功过高祖世祖啊。”

这些日子刘备一直说自己快死了,正在安排身后的事情,对于他这样自身觉得病重的人来说自然是自我感觉,所以说话无所顾忌。

但对于旁人来说,还是要劝谏刘备,希望他能够好好调养身体,继续连绵福寿。

刘备笑了笑道:“我已是天命之年,其实也没什么好看不开的。若是上天要我死,那就死了吧。反正身后事都已经安排妥当,我也没什么好遗憾的,只希望能有灵的话,我能看到你们一统天下,兴复汉室的时候。”

他越这个说,众臣就越心疼。

关羽哀声道:“兄长,我必不会辜负兄长之意,攻破曹魏,复兴汉室江山。”

“陛下。”

沈晨也说道:“臣等万死,绝不会忘记陛下嘱托。”

“大兄只管安心养病。”

张飞也呼喝道:“我必生擒曹丕那厮,送到大兄面前任大兄处置。”

“哈哈哈哈。”

刘备大笑了起来,笑道最后剧烈咳嗽道:“咳咳咳咳咳翼德能有此心,我就心满意足了。”

捂住嘴的手拿开,又是一抹血丝,旁边的侍从连忙用手帕帮他擦干净手和嘴角。

身边几人都是又心疼又哀恸,倒是刘备已经习惯了,身体的不适与虚弱是能够感觉到的,再是不舍,到了这个年纪,什么不能看得开呢?

他抬头看向远方,沉沉暮霭遮蔽着天地,傍晚夕阳斜照,晚霞熠熠生辉。

天边回旋的暮鸦成群结队,大雁北飞,白白的云朵飘在蓝天。

头一次这么静下心来观察着天地,刘备发现,悠悠苍天,世间的景色,竟是如此的美。

那一瞬间,他忽然又想起了另外一个很美的地方。

“桃园。”

他说道。

刘备目光有些茫然地看了眼关羽和张飞,轻声道:“二弟三弟,我想桃园了。”

那年春日艳阳,桃花盛开。

亭舍下,张庄里,刘关张相逢,桃园结拜,一世之交。

兄弟三人涿郡起兵,讨黄巾征董卓,破贼寇战曹操,南来北往,终鼎立南方,成就大业。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

转眼不知不觉,原来竟已过去四十余年华。

那年那月那日。

仿佛是在昨天,历历在目,令人湿润了眼眶,断了心肠。

关羽和张飞一左一右坐在刘备身边,紧紧地抓住他的手,同样说道:“大兄,我们也想。”

刘备在那一刹那,原本豁达开朗的心情瞬间就变得萎靡起来,黯然伤神道:“我曾经想过,若将来能一统天下,便带二弟三弟回桃园喝酒,与小先生一同回去看桃花现在看来,终究无望了。”

马良指着庭院中一株桃树说道:“陛下,如今桃花已谢,但树上已经结满了桃子。当今天下,南北对峙,曹魏虽强,然怎是陛下敌手,陛下终究要马踏中原,回北方摘桃花。”

“是啊大兄,振作起来。”

关羽握着刘备的手,轻轻地拍着,劝慰道:“国家需要兄长,兄长要是能振作,多活些年,又何尝不能亲自领兵北伐曹魏,再带我们回桃园看看呢?”

“二弟三弟。”

刘备左右看看,又看向沈晨,悲愤道:“晓卿,我多想带你们回桃园啊。”

沈晨劝慰道:“陛下心念的桃园臣也一样想去。”

“桃园.桃园”

刘备颓坐在亭中,瞭望着北方,嘴里喃喃自语道:“北伐,北伐啊.这辈子,我恐怕是看不到桃园了。”

“父亲。”

旁边刘禅说道:“孩儿一定会完成父亲夙愿,一统天下,回桃园看看。”

“好好好。”

刘备一下子又高兴了许多。

刘禅能有这样的想法,他就已经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天色渐渐暗淡。

西方的天空升起了晚霞,映照着半边穹野。

东方的天空则升起了半轮还未浮现出来的银盘,群星悄然爬上了夜空。

那星芒耀眼,像是银华般璀璨。

刘备略带着一点浑浊的目光遥望着远方,感觉到自己的精力好像越来越差,微微眯起眼睛,想努力继续看着遥远的天际。

可惜这江山美景。

也许看不了多久了吧。

他心里想着。

不知何时,天已经黑了。

旁边有侍从劝道:“陛下,回宫休息吧。”

“朕再看看.再看看.”

刘备虚弱的声音几乎已经微不可查,他还在凝望夜晚的璀璨群星。

其中最大的那一颗,光芒像是在于皓月争辉,闪烁着炽烈的星光,亮晶晶的,银霞夺目。

一行行乌鹊缓缓落入了南方的岘山山林,西方的晚霞最终褪去,夜晚到来了。

刘备望着那颗闪亮的星星出神。

过了一会儿他轻声说道:“在天愿为星,在地愿为尘,在水愿为鱼下辈子,不想活得那么累了。”

说完这句话,天子忽然脑袋一歪,沉沉睡去。

不知道为什么,在他睡去后,最大的那颗星,像是将已经自己的全部星光释放,变得无比黯淡,再也生不出光辉来。

发现天子睡着了,关羽张飞初始还以为他像往常一样,是坐着坐着就不自觉睡着。

于是关羽搂着刘备,想把他抱起来,送回宫中休息。

但忽然就察觉到不对。

大兄的身体,好像瘫软得没有一丝力气,再一摸鼻息,关羽顿时眼泪流下来,颤抖哀嚎道:“兄长.”

他这声哀嚎,一下子令周围沈晨、张飞、马良、杨仪等人惊惧了肝胆。

“陛下!”

沈晨等人同样哭出了声。

张飞痛苦地抱住刘备嚎啕大哭:“大兄!”

“大兄!”

高昂的声音近乎穿透了整个皇宫。

皇宫内的明光殿尚书台,是丞相处于政务的地方。

此时诸葛亮还伏在桌案边处理国家公文。

现在刘备病倒,庞统徐庶法正等人都在前线,国家大事都系在他身上。

忽然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心事有些不宁,手中握着的毛笔落在要批示的公文上,迟迟下不了笔。

笔尖滴出一滴墨,浸染了文书。

“丞相。”

就在这个时候,侍从急匆匆进来,悲愤道:“陛下,驾崩了.”

“啊?”

诸葛亮茫然地抬起头。

手中的笔竟不自觉落了下去,将公文涂鸦。

但他已经顾不得这些,扔下纸笔,几乎是跑一般地冲出明光殿,向着后园而去。

此刻后园已经哭成一团。

吴皇后、甘夫人、糜夫人、阿斗、刘永、刘理、刘甯等人闻讯赶到,在刘备身边痛哭。

关羽张飞哀嚎不已,所有人都跪倒在刘备面前,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诸葛亮匆匆赶来,看到的是一片悲恸的景象。

他走到刘备身边,握住了刘备的手,眼泪不断滑落,心中的痛苦几乎已经无以言表。

沈晨这时早已哭成了泪人。

那年徐州之时,家乡遭到屠戮,一个傻子不顾生命危险,带着几千乌合之众,就敢来营救徐州。

那份恩情,至死难忘。

他轻声说道:“陛下愿为星、愿为尘、愿为鱼,臣亦愿为夜空、愿为黄土、愿为江水,与君重逢。”

“陛下,一路走好!”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