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二章 巡视地方以及扶持利益集团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从江陵回来之后,沈晨就马不停蹄地陷入到了工作当中。

五月底,沈晨和诸葛亮前往江夏。

汉朝安陆县,后世云梦县和孝感市一带,此时的安陆县南面便是浩瀚如烟淼的云梦泽。

荆州军的裁减和训练工作如火如荼,裁减后的士兵安置工作也必须同步进行。

而世家大族的土地不能动,那就只能开垦新的土地,重新分配田土。

于是沈晨就策划开始围湖造田。

说实在话。

这个工作对环境影响很大。

云梦泽从两汉时期还有上万平方公里,到南北朝缩减大半,再到唐宋时期,彻底消失,变成江汉平原。

就是因为随着晋朝以后,对南方开始大力发展,围湖造田,让云梦泽面积越来越小。

然而保护环境的前提条件是百姓能吃得起饭,能吃饱喝足再来环保。

正如在特殊条件下吃大熊猫不犯法一样,如果连饭都吃不起,就谈什么保护环境,那无疑是脑袋抽了的表现。

所以沈晨认为先发展,再治理,是一个必要条件。

于是他将大量被裁减的士兵都安置在了江夏郡的云梦泽周边,又于安陆县西南方设立应城县,于竟陵以东设立潜江县,于潜江县东面设立仙桃县。

这些县城的位置大概在后世湖北三台湖附近,位于云梦泽的西北方向,如此加上安陆和竟陵二县,用于安置的县城就有五座。

将近十万退伍士兵,加上他们的家属,约三四十万人口,以这五县为基点,将建立起庞大的粮食生产基地。

这是个极为浩大的工程。

因为不只是开垦田地那么简单,南方五月以后就是汛期,一旦下雨导致湖水暴涨,会把稻田淹没。

别看水稻种在水里,其实也怕洪涝,所以在建设中需要有很多准备工作。

比如挖建排水渠,修筑防洪堤坝,建造高坡等等。

好消息是因为湖底淤泥富含丰富氮磷钾,再利用沤肥技术,围湖造田所能够种植的水稻产量非常高。

几乎三月份种下的稻苗如今已经郁郁葱葱,再过一两个月就能收割了。

坏消息是因为今年的维护造田工作才刚刚开始,目前能够实质开垦的田地少得可怜,大部分士兵和家属都要官府接济,对于财政来说会造成一定压力。

好在当初刘表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底子,虽然内乱不止,但襄阳府库当中的粮草依旧堆积如山,陈粮新粮不断替换,正好用于安置工作。

安陆常乡云梦亭,诸葛亮和沈晨在安陆县大小官员的陪伴下视察了稻田,远处无数曾经的士兵,如今的农夫,正在忙碌。

有的在挖建水渠,有的在开垦新田,有的在铸造堤坝,还有的拖家带口,前往县衙临时建造的安置地点。

江夏在去年总人口也就三万户,不到十五万人口,正处于地广人稀的状况。但随着军队裁员,以及庐江郡的雷緖、梅乾、陈兰等人协众来投,人口一夜间暴涨了四倍,如今有六十余万丁口。

只是安置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分成数批,几个月来,先行者已经建造起田地和居住用的房屋,建造起乡亭,后来者则在当地官员的组织下,继续先行者的工作。

诸葛亮现在是左将军军师,被刘备任命为南郡太守。沈晨则为五官中郎将,署左将军府事。前者官职是统领荆州兵马,后者官职就厉害了。

由于刘备是荆州牧兼左将军,前者名义是督荆州,但本职官职大小的话,左将军位同九卿,为秩中二千石,比两千石的州牧大,因此刘备在荆州开府建牙,并非以州牧开府,而是以左将军开府。

所以荆州的州事就是左将军府来处理,有署左将军府事这个职务,就代表了刘备不在的时候,荆州大小一切事务,都交由沈晨来处理,因而沈晨的官职地位要比诸葛亮高。

此刻跟在二人身后的除了安陆县令鲍出、安陆县丞董和以外,还有江夏从事潘濬,以及江夏都督苏飞,苏飞目前就在处理退伍荆州军在江夏安置工作。

鲍出一边介绍目前安置情况,一边汇报工作道:“将军,军师。目前安陆县已迁来的百姓为一万一千三百六十七户,丁口五万五千六百九十八人,后续还有五千余户,约两万七千人尚未抵达,不过新建的三个乡亭已经准备好,很快就能入住。”

“还有州府拨的粮草也悉数发到了百姓手中,现在府库堆积如山,每月调拨的粮草谷物达到了十万四千三百九十四石,盐九千三百九十一石,预计到今年十月,晚稻成熟之后,就不用再调拨粮草了。”

县丞董和把收支说了一下。

收的话基本聊胜于无,开支倒是很大。

《居延汉简》记载,一个士兵每月耗粮约3.3石。

但那是士兵,打仗粮食消耗大。

普通百姓每人每月消耗在2石左右,五万多人,每月消耗在十万石左右。

这还只是安陆一县。

像新设的应城、潜江、仙桃等县,每县人口也在五六万以上。

并且目前安置工作还只是完成了三分之二,剩余三分之一人口正陆陆续续迁移当中。

这意味着各县加起来在十月份晚稻没有成熟之前,每月的粮食消耗达到了六十万石以上,从二月份开始到如今,已经用掉了百万石。

到十月份的时候,等差不多四十多万人口全部安置之后,这个数字将突破到五百万石,极大消耗政府存粮和财政支出。

而且不止是粮草,安置工作还有各类铁器、农具、耕牛、衣物、药材等等,政府支出将是个庞大的数目。

刘表时期虽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问题是粮食也不能长久保存,要每年进行新粮和陈粮替换,加上连年打仗,府库中两千万石粮食,目前就只有一千多万了。

听到县令和县丞的话,诸葛亮和沈晨都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四下观望,南面此时已经开垦出上千亩稻田,更远的地方则修建房屋,聚集村落。

沈晨叮嘱说道:“稻田还有别的作用,田里可以养些鲫、鲤、鳝丰富水产,再捉些青蛙放置在田中,青蛙捉虫,对田地有益无害。”

“是。”

县令点头记下。

诸葛亮也道:“虽说江夏少有旱灾,但也要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各村中可修建一些蓄水池,引水渠和水车,以防万一。”

“明白。”

县令和县丞连连点头。

虽说这样会大大增加各村庄的劳役,但这些本来就是基础设施,不管洪灾和旱灾都用得着,是需要建设的东西,因此也无人反对。

几个人走走看看,由于安陆是最早的安置点,所以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安置工作还是比较顺利。

主要也是安陆县人口因多年战乱只剩下不到三千人。

而这三千人中其中小半是江夏黄氏,另外三分之二以上则是黄氏佃户。

可以说目前整个安陆县已经算是空县,百姓跑得跑,逃得逃,就连黄氏宗族自己内部族人,大部分也都是耕种宗族产业的佃农,真正富裕的黄氏极少。

以前安陆县由黄氏自己管理,便是这县令和县丞,也由今年临时任命,专门来处理安置工作,所以整个搬迁效率还是非常高。

一行人走了数个乡亭,过了午时就准备留在云梦亭吃饭,沈晨和诸葛亮对于安陆县的工作安排还是很满意。

至少由于县令和县丞只需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这方面上,包括治安工作也由苏飞派去的中下级军官在处理,以至于心无旁骛,没有出现什么岔子。

到了最后,诸葛亮甚至还有心调笑起沈晨来:“晓卿,主公临行之前,却是让你照顾好甯小娘,如今你把她扔在襄阳,独自来江夏,主公若是知道了,怕是不会太高兴。”

沈晨翻起白眼道:“来江夏巡视稻田,有的时候还得亲自下田去看,这田地用淤泥种植,臭气熏天,貌美如花的甯小娘过来,弄得一身脏臭,更是不美。”

“哈哈哈哈。”

诸葛亮笑道:“话说回来,主公心意晓卿你是明白的,若为主公婿,晓卿与主公便是亲上加亲了。”

沈晨亦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嗯,此事再议吧,我需要看看甯小娘的品性。”

对于当驸马沈晨并不反感。

因为在汉代当驸马其实并非一件坏事。

虽说后来的公主驸马地位不咋地,没什么实权,但一定不包括汉代驸马。

不说汉代驸马当中那一溜烟的县侯、九卿、三公乃至于丞相(薛宣),就单说卫青这个名字,就足以震慑古今,在历朝历代的驸马当中,绝对是名列第一。

即便是魏晋时期,也有杜预这样一位能同时进文庙和武庙的大牛人娶了司马懿的女儿高陆公主。

所以在汉朝娶公主,并不影响伱当官,甚至因驸马而更容易受到重用。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公主因为出身于皇室,经常骄纵,比如郦邑公主刘绶、湖阳公主刘黄、阴城公主刘坚得以及后来的曹魏清河公主曹氏,都不是善茬。

偏偏公主身份高贵,你又惹不起她,往往成为驸马,担任着朝廷高级官员,回到家里还容易受气。

因此沈晨决定观察观察,看看刘甯性格如何再做决定。

在这一方面,他有拒绝刘备的底气。

诸葛亮轻轻点头道:“婚姻大事,确实要看对方品性。不过甯小娘并非娇生惯养,自小跟随主公颠沛流离,吃尽苦头,大抵也不是骄纵的性子。”

沈晨笑道:“这点我信,不过有的人自小吃苦,长大一朝富贵,反而忘了初心,变本加厉者也不是没有,先看看再说吧。”

“嗯。”

诸葛亮说道:“这倒也是,你也不小了,是时候该考虑下婚姻了,听说荆州世家大族来提亲的人踏破了门槛,你就没有在意的人吗?”

“这年头我不奢望能找到一位像我外祖母那般温良贤惠的,只求能找到一位不给我添堵的就行。”

沈晨随口应了句。

他今年到十月份就满二十三岁了,在后世刚大学毕业,没结婚的比比皆是。

但在汉代已经算是大龄未婚青年,天天被人催婚。

两个人低声正说着悄悄话。

前头远处的田间就来了几辆马车,马车边有护卫保护着,一行百余人,迎面跟他们的队伍而来。

注意到前头比他们还庞大的队伍,甚至有军队跟在身后,那队人马连忙停住脚步,马车上的人也走了下来,恭恭敬敬地站在路边。

“这是你们黄氏的车队?”

沈晨回过头,对着人群当中一位老者问道。

老者名叫黄奚,是黄琬的堂弟,点点头道:“是的。”

“他们在做什么?”

沈晨又问。

黄奚回答道:“在购置田产。”

“哦。”

沈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向那边招招手,示意人过来。

过了片刻,一个大概二十来岁,穿着长袍的谦谦君子,走到了众人面前,拱手行礼道:“拜见沈将军,诸葛军师。”

“你叫什么?”

沈晨问。

年轻人回答道:“黄芝,字子美。”

沈晨笑问道:“听说你在购置田产,购置了多少亩了?”

黄芝苦笑道:“价格太高了,他们多是做上田售卖,开口就是万钱,我哪敢作买,只是问问价。”

沈晨就笑着说道:“这价格不高了,你们却是不知,现在这稻田由湖底淤泥堆积,土壤极其肥沃,将来再以沤肥法,农闲时翻田撒入粪水、草木灰,比之上田还要好,才售卖万钱,你们占了大便宜啊。”

“那还不如自己开垦。”

黄芝摇摇头道:“若以开垦来算的话,每亩还不用万钱。”

“你们自己开垦就不许了。”

沈晨淡淡地道:“云梦泽湖岸皆已被州府划做安抚退伍军士来用,田土可以买卖,但你们若是得罪了如此多的州府士兵,即便是江夏黄氏,那些如狼似虎的士兵们也不会买账,到时候犯了众怒,谁都保不住你们。”

黄芝脸色微变,连连点头道:“是是,州府划的田地,我们绝不会私自开垦,只会售买。”

“要售买也必须公平公正,必须由官府签订契约,还要缴纳赋税。”

沈晨说道:“州府对此事极为关注,一旦发现其中有问题,退伍士卒告到州府去,那你们就不是得罪几个士兵那么简单,而是得罪了整个荆州数十万大军,孰轻孰重,希望你们能清楚。”

黄芝被吓得脸色发白,只能说道:“小人绝不敢违背。”

“嗯。”

沈晨点点头道:“好了,去吧。我们欢迎各世家大族来买地,但要记住,不要坏了规矩,否则即便是我同意,荆州数十万大军可不答应。”

“是是是。”

黄芝忙不迭应是,退至一边,不敢说什么。

这就是利益集团的碰撞。

为了防止内乱发生,世家大族短时间内沈晨惹不起,也不敢去触碰他们的底线。

所以沈晨并没有禁止世家大族们购置产业。

只要是合法合规购买田产,他们有多大能耐就用多大能耐就是,欢迎他们来购买田土。

因为对于这些退伍士卒来说,这属于无本买卖。

州府发土地给他们,只要自己开垦出来就行,卖了田地交了税,继续开垦就是了,反而富了他们,也富了州府,不算坏事。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现在云梦泽面积达上万平方公里,后世江汉平原更是拥有三四千万亩耕地,可开土地极多。

而且汉代一亩,相当于后世0.7亩,这意味着后世江汉平原能开出三四千万亩地,汉代能开出五千万亩。

就算是一下子来了四十万人,每人开垦出二十亩田,也才八百万亩。

何况按照史料记载,当时人根本开垦不出那么多田地,每人能开十亩都算极限。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荆州会因为这次围湖造田运动,一下子多出四五百万亩田出来。

甚至还会有大量的土地闲置不能开垦,世家来买,只要公平交易,既能创造税收,还能增加百姓收入,属于一石二鸟。

而如果世家大族想要像对付底层百姓那样对付这些田地的拥有者的话,那么他们将受到严厉反击。

因为这些田地的拥有者是荆州退伍士卒。

他们会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与那些觊觎他们土地的世家大族做斗争。

原来的世家大族欺压底层百姓,劫掠底层百姓的土地和人口来填补自己,底层百姓无法团结起来形成力量,就只能被世家大族压榨。

上位者想要维护百姓的利益,就会与这些世家大族形成冲突。

荆州八大顶尖世家,以及其余大大小小世家不计其数,隐藏的力量非常庞大,与他们全面冲突,对于刘备集团的统治来说,殊为不利。

就算是刘表也必须联合蔡蒯二氏,才能够形成统治力。

如果全面冲突,荆州将发生严重内乱,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沈晨扶持出一个以退伍士兵为代表的利益共同体出来。

世家大族们想从他们身上啃肉,军队自然要反击。

如此一来,阶级矛盾会从原来的统治阶级与地主阶级矛盾,变成地主阶级与军队之间的矛盾。

世家大族就算想内乱,也找不到合适理由,也没办法联合起来对抗刘备。

这就是矛盾转移。

用魔法来对付魔法,起到反制的效果。

当然。

这办法肯定是初期有效,后期糜烂。

比如世家大族拉拢军官,一起喝退伍兵血。

大家沆瀣一气,欺压底层士兵等等。

但之后也没有之后了。

等到黄氏离开之后,沈晨的脸色瞬间沉下来。

只要过一段时间,等刘备得到了益州,沈晨和诸葛亮前往益州主持内政,法正来荆州搞屠戮,看看能有几个世家大族能抗过这一波。

昨天请假一天忘记写请假条了,去医院做了个肺部CT和胃镜,目前是急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光药就买了2000多,一天可能要吃七八种药,还没到30岁,就过上了60岁的生活,这日子没法过了,以后真要好好锻炼身体,每天早上起来跑步,不然怕活不过50啊。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