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十二章 赵云欲学张文远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建安二十四年六月,曹操得到消息,立即撤兵。与此同时,到六月上旬,赵俨在汝南大搞生人妇的事情曝光出来,无数家书送到了曹军军营之中。

一时间满营哗然。再加上沉晨在北方素有仁德,曾经派人前往河南等地治疗瘟疫,名声在外。

种种因素下,曹军军心极为不稳,很多人选择了逃跑。沉晨趁机勐攻曹营,曹军及及可危。

这一战从三月初到现在,过去了三个月的时间,曹洪十万大军,加上曹丕派来的一万多援军以及严匡的典农军,所剩者不过十之四五。

就连曹洪本人都被斩首,赵俨也差点葬身于洪水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曹军的整体士气几乎跌落到谷底,每日逃兵不计其数,士兵哀嚎遍野,营中死气沉沉。

若非之后大水过去,土地变成一片沼泽地,反倒不利于沉晨进攻,加上后方留守曹军以及严匡及时支援,恐此时赵俨早已被生擒。

而与之相对的,沉晨此战威震华夏,名传四方。不仅能止江东小儿夜啼,还令北方朝廷闻风丧胆。

邺城的曹丕更是当时就吓得连忙把北方幽州的阎柔、田豫、牵招等人调往河北,同时在快马加鞭去找曹操拿主意,他害怕沉晨一战吞并整个河南,从而北上直取邺城。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孙权背刺荆州的事情传了过来。不止是沉晨得知了消息,就连河南的赵俨,也从东线的张辽那边得到了这个情报。

“哈哈哈哈哈哈。”曹军营寨内,诸将聚首,如今曹洪战死,王朗暴毙,赵俨为军中主将,得知此时,他罕见地露出了笑容,如释重负。

邓展、贾信等诸将也喜笑颜开,这些日子他们每个人脸上的都是愁容满面,忧心忡忡。

然而随着孙权偷袭荆州的事情传过来,他们一扫之前的阴霾。

“魏王的大业终于成了。”赵俨原本憔悴的脸上总算是恢复了几分生气,环顾左右笑着说道:“孙权出兵了。”

“哦?”邓展惊讶道:“莫非这是魏王的计策?”

“不错。”赵俨点点头:“此事只有我与将军知道,我们在此地的任务,便是拖住沉晨,为孙权出兵制造合适的时机。”

“原来如此。”贾信缓缓点头,然后又叹息道:“就是这拖住他的代价,有些太大了。”提起这个,众人脸色都不好看。

虽说现在也算是完成了任务,但曹洪死了,士兵也损失了近一半。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他们都不算获得了胜利,即便是胜了,也是惨胜。

“不提此事了。”赵俨叹了口气,说道:“魏王得知消息,必然会回师长安,自武关直取南阳。沉晨大抵也会立即撤兵,还是想想之后的事情吧。”贾信说道:“既然是魏王筹划,那他应该会预料到之后发生的事情才对。”

“嗯。”赵俨点点头:“所以令君将来南阳。”

“令君?莫非是尚书令?”邓展诧异道:“据说这两年尚书令身体一直不太好,此次魏王西征凉州,本打算带上令君,就因令君不能行而作罢,怎么又会来南阳呢?”

“因为这件事情,就是令君一手筹划!”

“这是令君筹划?”

“是的。”

“无愧为令君,真是令人钦佩。”

“现在每一步都按照令君曾经计划的那样进行。”赵俨沉声道:“令君说过,一旦孙权行动,沉晨必然会不顾一切回南郡,我们的任务,就是继续追击,死死拖住他!”

“死死拖住他?”贾信震惊道:“护军......我们坚守就已经不易了,还......还追吗?”

“追!”

“可是如今这军心.....一旦沉晨在半路设伏,稍一接触,恐怕就全军崩溃而走了。”

“母须担心。”赵俨深邃的目光看向西方,冷声道:“魏王,会回来的!”............六月七日的时候,沉晨就通过信鸽知道了孙权背刺的事情。

但他装作不知道,继续勐攻曹营。一直到六月十五日,才装成刚刚得到消息的样子,仓惶收拾营寨,撤兵往南阳而去。

因为太早得到消息会让人迟疑的,孙权那边可以提前跟张辽薛悌商议,赵俨可以更早地知道消息,但他一定不能。

一旦在孙权行动的时候就立即撤兵,很容易引起怀疑。所以他必须要在时间线上保证孙权背刺的事情像是他之前根本没有想到过的一样,行色匆匆地离去。

从时间线上来讲,沉晨于五月二十六日发起进攻,斩杀曹洪,到之后过了几天,一直在等水退去,好方便从陆地上进攻。

当时候是曹军东营和中营被水淹了,西营地势较高,水也就涨到了三四尺高度,船只肯定是过不去的,人自然也过不去,只能暂时收拾东营和中营残兵。

甚至大部分中营曹兵还顺利撤回了西营,毕竟攻下东营之后天色就已经很晚,夜幕当中也没办法行船打仗,只能先撤回营寨等待水退去后再说。

几日后到了六月初,洪水渐渐退去,之后由于大水漫过,一片狼藉,形成了尸体、杂物、残垣断壁组成的隔离带,又要清理这些东西。

所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洪水中淹死的人经过水泡之后,特别是夏天,腐烂发肿,形成巨人观,导致细菌传播,瘟疫就是这样流行开来。

因此沉晨大军严格遵照防疫措施,一定要收敛尸体,打扫战场。结果又是几天过去。

等到六月上旬,差不多五六日的时候,才正式攻营。但此时赵俨已经勉强稳定了军心,加上地面湿滑,黄泥沼泽遍地,以至于沉晨的攻势一直没有打破营垒。

其实倒不是沉晨放水了,他是想打破来着,要是能把河南曹军全部歼灭,不管是在打击曹军的士气还是将来在消灭东吴势力时受到的威胁,都要比现在强得多。

奈何暂时打不破也没办法。不过无所谓,事儿已经办了七成,现在就看孙权上不上钩了。

等到六月七号的时候,沉晨果然就看到孙权上钩。他在前线与曹军斗个你死我活,孙权却在后面骗江夏的黄射出兵,把苏飞和陈生引到皖口去了。

曹操与孙权的勾结对于双方来说都属于国策,内情也只有他们两个首脑以及高级幕僚和高级将领知道,在孙权出兵之前,双方知情人不超过二十个。

同样的刘备集团藏兵于僰道也是国策,不仅瞒过了孙尚香,还瞒过了诸葛亮、沉晨、法正、贾诩、庞统、徐庶以下的所有人。

就连被调至僰道的霍峻、太史慈、黄忠三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要不是前年瘟疫霍峻和太史慈病逝了,可能在关键时候给孙权致命一击的,就不止是现在的僰道三军统领黄汉升了。

因此在这样的保密条件下,黄射自然不清楚,他还以为刘备和孙权好盟友呢,在得知是刘备要求孙权出兵帮忙袭击合肥之后,他也是很爽快地出兵了。

不过在他出兵的同时,也已经派人向沉晨报告了这件事情。毕竟沉晨是荆州最高军事指挥官,他必须全权知道情况。

甚至这里面也未尝不是沉晨授意的结果,报告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而在得知孙权上钩之后,沉晨就开始筹划退兵事宜。

因此在六月十五日退兵的时候,他的布置可谓是井井有条,连续设计了数道埋伏,直奔章陵而去。

也就在六月中旬,曹操也得到了沉晨刀斩曹洪,河南曹军危在旦夕的消息,于是匆忙撤离,在七月份回到长安,自武关开始南下。

孙权那边则也是在同步行动,孙皎于六月五日出兵,六月十二日之前就夺取了荆南,同日直奔江陵,夺得城池。

吕蒙则在六月八日白衣渡江,毁坏了江夏水师的大量船只,然后包围了夏口,纵横于江间。

黄射的人数其实还多于吕蒙军,奈何吕蒙把船毁了,导致他们的船只数量较少,不能在长江上与吕蒙交战,只能守住夏口城池,以防城池被破。

唯一的好消息是由于吕蒙第一目标是码头船坞,夏口东面的仓库并未遭到破坏,消息传到城里,黄射第一时间派军队保护,大量物资囤积,可供城中三万大军坚持一年之久。

到六月七日孙权诱骗陈生苏飞至皖口,引张辽来一同攻城,围城两日,在六月九日的时候南下离开前往西陵郡寻阳县。

六月十四日,数天长途跋涉之后,孙权的主力大军就已经到了西陵城外。

当时吕蒙在柴桑驻扎了四万余军队,自己领一万多人奇袭夏口去了,还剩下三万人马由全琮、潘章、丁奉等人率领,在六月八日的时候,他们就进攻了寻阳,为赵云所阻。

此刻孙权主力抵达,手下大将有程普、蒋钦、吕范、周泰、宋谦、朱然、朱桓等人齐聚,与全琮等人兵合一处,八万大军。

如此加上孙皎在桂阳的三万,吕蒙带去的一万多人,以及由贺齐率领,目前在皖口配合张辽攻打苏飞的一万,这次孙权出动的总兵力就达到了十四万之多。

这还没有算上在濡须口的三万后备兵力以及孙皎攻打荆南后,大量荆南不满刘备的世家大族参与的一万多兵马。

也就是说,要是加上这些人,为了这次战争,孙权出动了约二十万人左右。

虽然跟历史上的他同时期已经衰弱了不少,但在不断劫掠山越以及交州人口,以及利用刘备削弱士族的政策把江东士族绑上战船后,他的总兵力也已经有了二十余万,足以发动一场大型战争。

对于孙权来说,这次战役是决定江东生死存亡的一战。除了后方留守的数万部队以外,几乎是倾巢而出,连濡须口也只有三万人来防备曹操可能的偷袭。

所以此战可谓是赌上江东命运的一战了。六月十五日,五月底持续不断的雨早就停了,太阳高悬,气温大幅度上涨,炎炎夏日,江南地区充满了闷热湿润的不适。

寻阳县,大概位置差不多在后世武穴市花桥镇到武穴北站一带,北面是大别山的丘陵山区,南面是长江,东面则是浩瀚波涛的彭蠡泽,远眺还能看到如今彭蠡泽,后世太白湖的波涛湖水。

孙权的大军由南面长江对岸的柴桑、东北面皖城两个方向包抄而来,当时如果寻阳守将赵云选择立即撤兵,自蕲春逃回西陵郡西陵县的话,也许不会太危险。

然而他坚持寸土不让的原则,以大概八千人的兵力继续留在城内,直到孙权的包围圈彻底合拢,也没有选择弃城逃跑。

西陵守军大概有一万四五千人,其中一半在寻阳,另外一半则分散在西陵各县,特别是目前在安陆一带进行屯田工作的典农军,前线的粮草需要他们运输,因此城内的守卫力量明显不多。

不过好消息是寻阳县经过赵云多年修葺,早就坚固如堡垒,光城高就有三丈七尺,大概八米高度,且城中粮草堆积,足够士兵们大半年用度,因而暂时还算安全。

但孙权可不想在西陵浪费太多的时间,因此在抵达寻阳的翌日,就开始筹备攻城事宜。

上午食时末刻,大军正式启程。孙权这一次再没有犯当初合肥城下的错误,不过也只是没犯带的人少而已,上前线的老毛病依旧还在。

此次他除了带上

“庐江上甲”以外,还尚有数部人马,由程普、潘章、周泰等人统领,约两万前军抵达了寻阳城外,后方的六万大军依旧在前行。

由于前军并未携带攻城器械,所以行军速度较快。中军和后军带了大量攻城器械,行军速度较慢,目前仍然存在前中后三军脱节的问题。

但,这已经并不重要了。

“孤带了两万人至寻阳城外,传令大军摆开阵势,孤要亲自往前线去侦查敌情。”孙权志得意满地骑在马背上,对左右侍从说道:“这次就算是那赵云想学张辽,先不说他有没有张辽那实力,就算有,他全城兵马一起出动,又如何能敌得过我两万大军?”然而此时孙权不知道的是,寻阳城头,五十岁的赵云伟岸的身躯正站在城楼上,远眺着下方密密麻麻,正向着寻阳城池包围过来的两万江东军。

他扭过头对身边的副将雷緖、文布、邓凯等人说道:“孙权背盟偷袭荆州,此番来势汹汹,若是坚守不出,恐将士们军心衰落,不能久战。吾欲学张文远,趁着他军队尚未列阵之前,奇袭他中军,诸位以为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