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十二章 曹操梦狐虎,孙郎胆气壮!

书名:三国之银狐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建安十一年四月,陈留郡,陈都,司空府邸。

正是初夏,清晨时分曹操略微有些跌跌撞撞地从书房出来,最近他喜欢在书房看书,也没有留宿后院。

门外许褚见他有些恍惚,连忙上去问道:“司空,怎么了?”

“孤头风又患了。”

曹操只觉得头痛难忍,说道:“扶孤去后园小筑休息,再派人去谯县,传华佗来。”

“唯。”

几名近侍有的扶着他去后院,有的去县衙发送公文。

这种公文必须由官府发,有专门的州府奏曹史去送信,也就是太史慈早年担任的职务,然后当地官府会派人去找华佗。

曹操到了后园小筑躺在木塌上休息了好一会儿,在头痛欲裂当中,最后竟是麻木般的沉沉睡去。

午后惊醒过来,已是一身冷汗,只感觉头风一下子消弭无形,好像痊愈。

“明公。”

在小筑外厅守着的郭嘉和程昱听到里面的动静,立即进入内室。

见是他们二人,曹操从木塌上坐起身来,大口喘息,身边有女婢帮忙擦了擦额头汗迹,等好一会儿平息之后,才让女婢离去。

“奉孝,仲德,你们来了。”

曹操平复了一下心情,他的身上穿着是白色丝绸睡衣,因是夏日略微有些炎热,于是从衣架上取了一件黑色丝绸大氅披着,穿上木屐缓缓笃步走到外厅主位上坐下。

郭嘉和程昱跟在他身后也来到了外厅,等曹操让他们坐下之后,就在曹操左右分立而坐,郭嘉拱手说道:“明公这是怎么了?”

“孤昨夜在书房看书至午夜,迷迷糊糊间睡着了,只觉得耳边似有狐吟,今早起来头痛欲裂。”

曹操眉头皱起说道:“孤只道是头风又犯,于是去小筑休息,不料睡梦中又见到虎啸山林,似有滚滚雷音之声。隐约见九尾银狐,白金之虎。起来之后,头风顿愈,却是舒畅不少。”

虎啸狐吟?

程昱看向郭嘉,郭嘉却面露喜色道:“明公大吉。”

“哦?”

曹操纳闷道:“吉从何来?”

“九尾狐者,六合一同则见,文王时,东夷归之。白虎者,五灵瑞兽也,圣王感期而兴,则有白虎晨鸣,雷声于四野。”

郭嘉解释道:“这预示着将有人前来归附明公,而且北方也将会被平定。”

“报!”

话音刚落,门外就有人来报道:“司空,段将军发来公文,说马腾愿归附朝廷,遣质子来陈都。”

“哈哈哈哈哈。”

曹操大笑了起来,摆摆手说道:“去吧。”

“唯。”

等侍从离开。

曹操又看向左右郭嘉程昱说道:“看来此梦确实大吉,前些日子钟繇来信,说韩遂大败马腾,马腾极有可能归附朝廷,果然成真了。”

在上次以反间计大败关东联军之后,韩遂马腾等人又跑回关中,各自为战,互相攻伐,大打出手。

因早年韩遂马腾部曲之间矛盾,韩遂杀掉了马腾的妻子,二人互相早有仇怨,还是钟繇等人居中调停这才没有全面爆发。

可等到曹操击退关东联军之后,积怨已久,顿时发作。

于是从去年开始,关中内乱不止,马腾的势力不如韩遂,被打得逃奔河东。

此时估计也是顶不住压力,最终被迫选择向驻扎于陕县的段煨请求援助,并且表示愿意臣服朝廷。

程昱说道:“明公,西凉人反复无常,马腾韩遂皆是如此,眼下臣服,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即便是遣质子也不一定能信,不若令其入朝为官,我们派人接手其部众。”

郭嘉也说道:“此时马腾已是山穷水尽,若不能归附朝廷,则必为韩遂所戮,我们正好可以让司隶校尉重回关中,据守河东,以窥长安。”

“唔”

曹操沉吟了片刻,这个计策算是落井下石。

因马腾如今形势不妙,与韩遂已是死敌,韩遂不会接受他的和解要求,就一定需要外部力量介入。

上次韩遂马腾之乱,钟繇被赶出长安,如今还在洛阳,充当朝廷西面屏障。

现在关中内乱,索性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夺了马腾兵权。让钟繇重新回到长安,到时候让他与段煨以及关中愿意投奔朝廷的诸将与韩遂去斗。

想到这里,曹操点点头道:“好,此事就交由元常去办,待会我写信一封,派人送去洛阳,让元常去与马腾交涉。”

解决了马腾的事情之后,郭嘉又道:“今日我与仲德先生一起来,是有关于北方的事情禀报。”

“说。”

“这些日子邺城异动,我们在邺城的内应传来消息,袁尚正在调集粮草,恐怕是要趁着我们兵力大多在南方,一举消灭袁谭。”

“哦?”

曹操目光闪烁道:“那此战,我们是否有机可乘?”

当初曹操依照郭嘉的计策,选择把兵力多陈于汝南、颍川一带,言称要防备南方称帝的刘表。

刘表自从东拒孙权,西击刘璋之后,俨然成为了南方一霸,可谓是权势达到顶峰。

趁着这个机会刘表也是顺利称帝,显然是在与天赌命,赌自己还能多活一些年岁,等到他消灭刘璋和孙权,稳定了南方,就能够腾出手来解决子嗣内患。

到那个时候曹操恐怕也顶多就是得到冀州,也许搞不好连冀州都还没有得到,毕竟以刘表现在的实力,不出三年,就能够平定整个南方。

所以曹操表面上看是在防备刘表,实际上对北方的冀州一直处于觊觎当中,明面上将兵马调往南面,实则一直在观察二袁。

听闻今年二袁又有可能再次大打出手,曹操顿时心动起来,一旦坐收渔翁之利,他就能一举将整个冀州吞并。

郭嘉说道:“根据内应消息来看,这次袁尚显然是打算彻底消灭袁谭,但并州的高干也征集了不少人马前来,邺城很有可能会留守不少士兵,因而想要趁虚而入,怕是有些困难。”

“嗯。”

曹操微微点头,他也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袁绍给袁尚袁谭留下的家底太厚,而且还有个幽州刺史袁熙,并州刺史高干,想平灭这些人,没那么简单。

郭嘉又道:“不过趁此机会削弱袁尚还是有可能,我们趁着佯装北上包围邺城,但实则兵进前线,与袁谭一同攻打袁尚。”

“奉孝是想逼袁尚回援邺城,然后等他被迫撤兵的时候,我们趁机联合袁谭一起攻打袁尚吧。”

曹操问道。

郭嘉说道:“正是。”

“好。”

曹操说道:“就按奉孝之意办。”

当下三人又聊了一些具体事宜,确定计划之后,这才散会。

等出了司徒府邸,程昱便对郭嘉说道:“奉孝,曹公今日之梦,颇有些蹊跷。”

“没什么蹊跷的,梦境之说,本就是由人来断,哪来蹊跷?”

郭嘉笑了笑,只是眉宇间不自觉露出些许愁意。

程昱认真看着他,轻声说道:“我听说南方名士司马徽颇会相面,他给一个叫诸葛亮的人起号卧龙,一个叫庞统的人起号凤雏,而还有一人,同时有两个自号,乃为虓虎银狐。”

“这不过是相面之士的谶舆之说罢了,当不得真。”郭嘉摆摆手:“当年袁术也找人面相,说他有帝王之相,到最后又如何呢?”

说着转身离去。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程昱微微皱眉,郭嘉倒是会鼓舞曹公之心,但这样只报喜不报忧,真的合适吗?

不过想想毕竟也只是做梦,做梦的东西,确实有时候不一定真假,于是也离去。

就在曹操谋略北方的时候,南方却是一片愁云惨淡。

益州蜀郡成都府,最近气色很差的刘璋此时于府邸内召集诸多心腹商议要事。

这两年来刘璋的势力每况日下,原来虽然巴郡北面被张鲁霸占,但至少巴郡南面大部分地盘还掌控在手里。

现在干脆是直接把江州给丢了,治下人口和实力大幅度锐减,只能困守蜀郡、广汉以及犍为。

在这种情况下,刘璋每天都在长吁短叹,后悔自己要与孙权结盟共同攻击刘表。

“明公,刘表之志意在称霸南方,夺取益州和江东,然后北上谋取天下。即便我们不攻击刘表,刘表也会来攻打我们,你死我活,存亡之道也。”

蜀郡太守,州府从事王商说道:“现在的形势对于我们确实不利,但张鲁与刘表于巴郡交战,这便是我们的时机。”

“哦?”

刘璋连忙问道:“什么时机?”

王商环顾四周,笑着说道:“张鲁和刘表分出胜负来,绝不敢进攻我们,可一旦分出胜负,将对方赶出益州,就会立马转头进攻成都,所以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应该待时而动,趁他们分出胜负之时,从中渔利,将他们同时击退。”

“不错,如今刘表张鲁强而我们弱,然他们要想进攻我们,短时间内也不能分出胜负,恐怕即便胜利也是惨胜,因而他们都会选择先南后易,破强敌而再谋弱小,然我们也绝非可以被他们鱼肉之人。”

“明公可以先暗暗整顿兵马,集结兵力屯兵于绵竹,若刘表取胜,则顺垫江南下直取江州。若张鲁获胜则兵分两路,一路从葭萌关进发,东进苴乡。一路走阆中,直取汉昌。”

“这计策倒是不错,必可以大败刘表和张鲁,只不过我们的兵力不足,兵分两路是否有些?”

“那就再斟酌斟酌。”

厅内陈实、龚扬、赵敏、黎景、王澹、孟彪等人议论纷纷。

他们还是给了一些比较中肯的建议。

现在的形势就是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在旁边看戏的情况。

只是老大和老二有些势均力敌,老三虽然弱一些,可也弱不到哪里去。

所以一旦老大和老二不打架,跑来进攻老三,另外一方则真有可能坐收渔翁之利。

因此现在在张鲁和刘表看来,谁搞定对方,谁就能得到益州。

但刘璋的部下们显然也不打算坐以待毙。

毕竟一旦张鲁被打回汉中,或者刘表被打回荆州,那么接下来他的三万人马,就要面对敌人五六万以上大军。

所以部下们都建议他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等对方分出胜负的时候,就果断出击,在张鲁或者刘表还沉浸在胜利喜悦之时,一举将对方拿下。

当然这么做肯定是比较冒险,稳一点就是继续固守成都,以成都的险要不管张鲁刘表都得好几年才能攻破,因此就要看刘璋是否有这胆气。

“主动出击吗?”

刘璋迟疑不已,环顾左右道:“如今我们兵马疲弱,秭归大败之后将士们军心不稳,恐怕难以维系,还是算了吧。”

“明公!”

王商大惊道:“若是不趁两虎相争之时犯险为之,恐后患无穷啊。”

“算了算了。”

刘璋摆摆手:“我固守成都,他们不能打破,自会退去,今日就这样吧。”

“明公,此时决不能示弱啊。”

“明公当果决一些。”

“明公.”

众人还想再劝,奈何刘璋心意已决,不再听他们的话。

因其懦弱,众人失望不已,自散离去。

唯有张松目光闪烁起来。

刘璋实在是太软弱了,虽然主动出击风险极大,可若是成了就至少稳定益州。

更重要的是如果把张鲁打残,收复汉中也未尝不可。

但他却坐失良机,宁愿分兵固守成都周边郡县,也不愿意把兵力集合起来,趁着两虎相争之时从中渔利。

足见此人绝非益州明主。

在刘璋治下,益州要想出头恐怕没有那一日了,还是得寻求其他雄主才行。

张鲁吗?

刘表吗?

再观望观望吧。

张松缓缓走出厅堂。

剩下的,已是对刘璋的满满失望。

建安十一年的江东并不好过。

严格来说,沈晨虽然放了一把洪水,死伤的人数不过一万多人。

但洪水伴随着疫病,以至于江东不少存活的士兵身染瘟疫,后续死伤不少,使得江东愈发惨淡。

并且随后江东各地掀起叛乱,山越人以及江东本就不稳定的世家举刀兵者不计其数。

孙权亲自领大军东征西讨,再加上鲁肃张昭等人施以谋略,这才勉强平定。

紧接着今年年初刘表称帝,威震南方,江东很多表面上臣服于孙权的世家大族暗中与刘表互通款曲,让他心力交瘁。

唯一的好消息是周瑜休养了大半年,病情好了许多,又向孙权建言北往朝廷称臣,与曹操结盟,获得了不少政治胜利,被任命为扬州牧。

之前他的官职是镇南将军、会稽太守、吴侯,其中只有吴侯这个县侯的爵位最高,占据东南,在官职上总归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如今被任命为扬州牧后,就获得了很大政治利益,占据扬州就名正言顺起来,为他的统治基础稳固,获取了很多好处。

曹操这个人向来都不会把诸侯地盘给他封上这个地盘的官职,比如刘备的地盘是徐州,他就表他为豫州牧。后来孙权的地盘在扬州,他就表他为徐州牧。

这一次曹操居然会选择给予孙权这么大的政治利益,算是非常大的让步,足以见到他想稳定南方,然后吞并北方的急迫心态。

孙权也是如此,他现在对北上夺取曹操的地盘没什么兴趣,稳固自己的地盘不被刘表灭了就谢天谢地。

所以一时间曹操和孙权就进入了一段蜜月期,双方频繁交流书信,宛如两个被沈晨打入ICU的病友在交流病情一样,都充斥着对沈晨的痛恨以及对对方一样遭重的同病相怜。

四月底,周瑜的病情已经好了许多,孙权便召集都督周瑜、扬州牧长史张昭、赞军校尉鲁肃、左司马顾雍、右司马滕耽、新晋的中司马诸葛瑾议事。

原本孙权是没资格开府的,但当了州牧之后就有开府的权力,幕府内长史、司马、主簿、从事等一应俱全,颇有些人才济济。

众人齐聚扬州牧府邸之后,孙权环顾左右,看着周瑜张昭鲁肃他们,沉声说道:“最近皖口守军来报,大江每日有木屑顺江而下,我料刘表老贼称帝之后,亡我江东之心不死,恐怕在造船准备南下。”

周瑜大病初愈,脸色微微有些苍白,说道:“前些日子细作来报,黄老贼秘密回了江夏,正在训练水军,恐怕刘表又给他扩展了军事,今年年末,应该就是他进军之时。”

“看来我们必须提前应对,只是如今江东新败,将士们士气低落,纵是防守,也不知道能否防御得住。如今曹操屯兵于颍川汝南,不若上表朝廷。”

张昭建议说道:“如果曹操能够为援军,他攻南阳牵制刘表,我们在豫章与黄祖缠斗,必然可以应刘表知难而退。”

“不错。”

鲁肃也说道:“刘表看似强大,然也难以三面作战。现在他派人袭取益州,进攻张鲁,想夺取西川。此时正是引援曹操的好时机,我们有水军,若三面夹击,曹操最多得南阳,张鲁得西川,我们可以得到大半个荆州了。”

众人对纷纷看向鲁肃,没想到他的胃口这么大。别人还在想着与曹操张鲁刘璋等人联盟一起击退来犯的刘表,他就已经想到了打败刘表之后怎么分荆州,这人难道就不看实际情况的吗?

唯有周瑜笑道:“子敬说得没错,老贼已经年近七十,死之将近矣,他一死,荆州便会分崩离析,此群狼环伺,谁能夺下一块肉,就看谁有无这般胆色!”

这就是看战略了。

大家都在看着战术想着怎么打退刘表。

但周瑜和鲁肃却认为刘表的年龄太大,一旦他死了,荆州这个看似强壮的巨人,就会瞬间崩塌。

然后三方同时进攻,就要看谁能够把荆州这块蛋糕给吞吃掉。

而周瑜和鲁肃都认为,曹操陆军强大,必得南阳。他们水军强大,则南阳以南,尽归孙权。

至于西川之主,现在刘璋自顾不暇,张鲁即便是打败了刘表派去吞并西川的部队,也要先吞食刘璋,所以西川没有能力来荆州分肉。

这就是大家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所得出的结论。

只是看上去未来可期,但现在主要面临的是刘表在没有死之前依旧强盛辉煌,又如何才能顶住他最后的一次进攻呢?

孙权便说道:“得荆州之事实在过于遥远,当务之急,还是该如何抵御黄祖老贼的进攻。”

“吴侯应该立即联络曹操,当然,也不能尽把希望寄托在被人身上。”

周瑜沉吟道:“我听闻沈晨已经辞官归乡,这就是我们打败黄祖的好时机,应该示敌以弱,诱敌深入,一举将黄祖老贼歼灭!”

“那便布置吧。”

孙权沉声道:“我要亲往皖口,誓与江东共存亡!”

“唯!”

众人齐齐拱手。

这就是孙权与刘璋的区别。

刘璋懦弱,不敢主动出击。而孙权有胆气,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

当下。

曹操刘璋孙权等人,纷纷各有布置,发起绝地反击!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