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虎贲郎

作者:中更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18章 死人之事

书名:虎贲郎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顽固的生物钟影响下,赵基天没亮就睡醒。

一个人躺在火炕上闭目养神,思索未来,也思索蔡昭姬。

阿兰也已经开始北上,很快就要来到晋阳。

可有一种预感,阿兰不会提升他的技能,可能是‘药力’不够强劲。

恐怕就连蔡昭姬也是如此,已经对她会有耐药性。

不由得想到了张绣的婶子,这个念头也就是一闪而过,就被赵基掐灭。

这不是动张绣婶子的问题,如果这只是张济抢来的女人,那根本不影响什么。

偏偏这个邹氏一族在张绣麾下也分领部伍,更准确来说,这些人统率的是他们的乡党、部曲。

张绣自己也有部曲,目前只是接替张济,统御这个集团。

等张济的儿子长大,必然要拿回张济旧部。

挖邹氏,就等于直接分裂、切割张绣这支武装集团。

就目前来说,彼此信任匮乏,直接弄邹氏,会让张绣忧虑前程,做出冲动决定。

如果等张济的儿子长大,从张绣手中拿走其父旧部后,张绣根本不会在乎邹氏的生死。

所以曹操当年实在是活该,哪怕多等几个月,也不会是那副情景。

想了想这方面的事情,赵基起身而出,就见外面是唐宪当值:“仲节,准备百余骑,早餐后随我去龙山选择陵园地址。”

唐宪就问:“可要喊醒诸人?”

“让他们睡吧,我们也只是去选址。”

赵基说完,唐宪就去刷脸调兵,百余骑的外出任务,现在韩述、唐宪都可以刷脸调动。

又不是跟着别人出去,是跟着赵基出行,不需要验证什么。

唐宪离去时也嘱咐了一队卫士,给赵基端来洗漱的热水。

洗漱后,赵基外出就见唐宪已征集完毕,赵基就跟这些卫士一起用早餐。

吃的是麦饼,喝的是酸马奶、牛奶,赵基喝了两口也就习惯了,只是觉得有些酒精的苦味。

喝了三碗,果然感受到细微酒劲发作。

赵基也是没想到,贾诩还会喜欢这些东西,会在郡守府内常备这些奶制品。

等贾诩睡醒时,赵基引着百骑出西门,沿着山道驱马缓行。

走山路时更是下马,牵扯缰绳徒步而行。

踩踏冰雪,赵基先是来到龙山山腰坡上,居高俯视晋阳新城。

他双手叉腰,仔细观察,此刻的晋阳城以及城外聚落被炊烟笼罩,看的不是很清楚。

观察片刻,他抬手指着城北晋阳湖说:“我们以后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不仅要治汾水,还要造堤坝围起晋阳湖。晋水也要疏浚、造堤坝,晋渠也是。”

唐宪提着马奶酒皮囊观察山下地形,随后仰头咕嘟吸了几口,见赵基没有喝的意思,就扎紧袋口。

赵基继续观察,起码要先消灭晋泽。

可没了晋泽,晋水、汾水发洪水时就少了一处泄洪洼地。

晋泽的范围可大可小,完全取决于洪水。

今年降雨少,所以晋泽规模不是很大。

若是降水充沛又泛滥,那么现在晋阳新城的整个东半城,都属于晋泽。

晋水、晋阳湖不淹过来,暴涨的汾水也会漫延过来。

所以消灭晋泽改为水田之前,先要完成汾水、晋水的初步治理。

晋水出龙山后,就有一条向北通向晋阳湖的河渠,这条河渠除了泄洪之外,还负责灌溉,而灌溉区域就是现在的新城西部。

以后西城区域不需要灌溉,可晋渠依旧要保留,还要挖掘扩大。

这样晋水泄洪时,洪水可以分流晋渠,灌入晋阳湖。

因此环绕晋阳湖要修建堤坝,增加洪涝时期的蓄水量,同时湖内水产,也能丰富晋阳饮食。

扩建晋渠,筑堤晋阳湖;同时还要扩宽晋水河道,同样增筑两岸堤坝,以避免洪涝时期破坏两岸。

现在晋水两岸都是田地、沼泽,可未来这里肯定会有各种附城居民区。

汾水也是一样的,水量本就充沛,一年四季河道变化幅度大,所以更要修筑坚固堤坝。

控制住汾水,几年后才能在东岸建设晋阳东城。

为了增加晋阳整体防守能力,脚下的龙山也要修筑山城,防止敌军占据制高点。

制高点的侦查优势是一方面,丢失龙山,会对城内守军士气产生打击。

虽说这是后人的事情,可赵基有能力,顺手帮着建设就可以了。

哪怕晋阳城中会设立黄金台……从赵基产生这个想法的时候,就知道黄金台上的黄金,早晚会散于四方。

即便知道,又如何?

他就是想建设这个奇观,最好能引得鲜卑人主动来跟他决战。

只要黄金台存在一日,那远近民心对他的凝聚、依附感就会一日强过一日。

在龙山半坡略作休息后,赵基引着十几个人爬山来到最高处,开始观察龙山内部适合建造烈士陵园的地区。

大约到午间时分,赵基才选中一处。

顺着山口向内约十五里,正西方向再行五六里的一处宽阔小山谷。

这处山谷林木茂密,山坡平缓并不陡峭。

仅仅是目测,陡峭山势三面包围,南北三里,东西近五里。

伐木之后,足够开拓出一片足够使用的陵园区域。

选好地址后,赵基才引着卫士返回晋阳城中。

冬季能做的事情并不多,今年也不需要额外训练士兵,能做的就是锻造器械,为明年恢复生产做准备。

至于修建烈士陵园,也不缺人力,处于建设期的晋阳城始终都缺乏木材。

调动军队砍伐、运输木材,同时就地修建陵园。

自己也能在这个时期里组建大司马幕府,并开始稽核功勋,将最终赏赐落实下去。

要给士兵找点事情去做,没有什么比修建烈士陵园更值得他们全力以赴。

转移了军队的注意力,在这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大司马幕府才能有序进行功勋稽核工作。

否则几万人眼巴巴等着,其中性急的催促,会惹出许多赵基不想处理的琐碎麻烦。

他在离开平阳时,已经给弘农的张昶发去征辟,征他为大司马幕府长史。

张昶是凉州三明张焕的次子,草书宗师张芝的弟弟。

此前就代表雍凉士人见过一面,仰仗目前的战绩来说,张昶肯定不会拒绝。

西曹选诸葛玄,东曹选赵蕤。

至于主簿,只能从河东人中选拔,卫觊就很合适。

此外并州牧州府也要一起组建,虽然这只是依附于大司马幕府的傀儡、执行机构,并限定并州籍贯。所以诸曹掾属不需要费心,需要费心的也就别驾、主簿。

别驾这些年被群雄发展变成了治中从事,治中就是别驾的别称,从事是群雄将军府的不定员从事。

这样两个不关联的官位组合后,就变成了将军府的六百石从事,兼任该州治中。从法理上解决了将军无法治理一州政务,缺乏主从名义约束的问题。

赵基有并州牧这个职务,但以后还要考虑凉州、雍州的问题,因此要一步到位,改并州别驾为治中从事。

即以大司马幕府内,并州籍贯的从事兼任并州治中。

这样一来,还需要仔细选拔两个主簿,一个是大司马幕府的主簿,一个是州部的主簿。

州主簿随行作用,主簿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手下也有一批人。

主簿办公的地方贴近核心,往往都是在台阁、门阁内办公,所以主簿团队又被称之为黄阁。

赵基的规划中,并州主簿更像是并州州部内的监督者;治中从事承上启下,主簿黄阁团队监督,各曹执行。

而真正典掌机密的是幕府主簿,这才是真正的要害职务。

赵基并不准备选什么厉害人物来当第一任主簿,他本来想选胡班来担任。

这个职务人选,一定要可靠。

可卫觊能力更强,与他绑定的也很牢固。

先用卫觊过渡,再把胡班提过来。

卫觊能力太强,不能久用。

至于裴秀,与贾逵一样,以幕府中郎的身份担任晋阳国相;贾逵是幕府从事担任平阳国相。

两个人分别执掌两个核心据点城市。

此外还有协助典掌军事的幕府司马,赵基准备拆分为左司马、中司马、右司马,协助他管理虎步军。

虎步军之外,再设大司马五部营,将军队分为五部营、虎步军与州郡兵三部分。

至于幕府功曹、司直这两个得罪人的职务,肯定有自诩清廉的人来担任。

如果当酷吏能稳定升官,其实大部分官吏都能保持冷酷。

整个冬季架设好大司马幕府,以后也就省心的多,不必事事亲为。

倒是吕布那边大将军幕府架设的很快,这种神速,让赵基感到惊悚。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6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