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虎贲郎

作者:中更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70章 张杨壮志

书名:虎贲郎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董昭在河内这里待了三年,于情于理,张杨要询问明白。

因董昭之事,刘协、伏完也要重新询问张杨,好掌握关东的具体形势。

出使袁绍、曹操这边的是赵岐,赵岐给的回馈极好;而出使袁术这边的是马日磾,至今失联。

张杨拜谒天子之际,刘协不好亲自问,交由伏完在接待、引荐时询问。

关东具体是个什么样的形势呢?

至今各种说法都有,就连出身山野的赵基,根据各种关东士人道听途说的言论,都能做出一个总结。

对于赵基那种负面观点,伏完肯定是不相信的。

但要说袁绍、曹操是贤良能臣,伏完也不敢轻信。

有一点很明确,现在朝廷待在河东的话,那袁曹二家都无法干涉朝廷,能让朝廷享有最为宝贵的自由。

赵彦、赵基怎么看,危害都远在袁曹之下。

张杨根据自己的认知,就说:“今朝廷归于雒都,则如人之躯干、四肢得有其心。只是雒都荒废已久,河内、河南疲敝,难以供给朝廷所需。兖州牧曹操连征徐州,就有军粮匮乏,就食徐州之意。今年开春进讨汝南,也是意在就食。”

曹操也没粮食,这是各方公认的。

伏完就问:“河北富庶,可有余粮?”

张杨摇头:“今袁氏围困公孙氏日益紧迫,岂会分兵、分粮于朝廷?待公孙氏灭亡,河北各军回归农事,才有盈余之粮。如今海内各方,唯有荆州能供雒都所需。”

伏完又问:“我听说曹孟德遣其弟曹洪分兵略宛口周边,可会阻挠荆州输运粮秣?”

阻挠有两种,一种是不给通行,一种是抢。

如果曹操这次进攻汝南的缴获不够军用,那大概率要攻入南阳,侵袭荆州,不管是抢,还是勒索,总之要弄到军粮。

张杨可是吕布的好朋友,对袁曹两家都无好感。

稍稍想了想,就说:“以我对曹操的了解,朝廷若是遣使游说,可借曹操之威名,迫使刘表派遣军士、粮食以卫戍雒都。”

张杨抬头看伏完,直言不讳:“若是以吕温侯为豫州牧,统率豫州之众,联合南阳之张绣、以及宗藩之刘表、刘繇、刘备,为朝廷南国之屏障藩篱,则可制衡曹操。”

董昭已经死了,没人持续给张杨灌输袁曹必有一战的观点了。

此前在袁曹必有一战的观点下,朝廷就该与弱势的曹操联合,才能遏制袁绍的膨胀。

若不是公孙瓒囚禁天使,杀刘虞,自置刺史、郡守的行为过于叛逆,那公孙瓒也是可以拉拢进来,组成反袁绍联盟。

而现在赵基、朝廷已经在河东打开局面,等实控太行山以西之地,再压制李郭二贼。

那么朝廷就能组建一个围剿袁曹集团的联盟,而他张杨所在的河内,恰恰就是阵眼所在。

吕布若能拿到豫州牧,在朝廷倡导下,得到豫州人的支持,那么就能拖住曹操。

一个更大的战略设想,在张杨脑海里渐渐成型,其中领袖人物自然是好朋友、温侯吕布。

如徐州牧刘备、荆州牧刘表、陈王刘宠、扬州牧刘繇,都可以算是这个联盟之内的。

有他们在,自能拖住袁术。

就袁术与袁绍、曹操之间的仇恨,袁术也不会主动为袁绍、曹操解围。

这个计划过于宏伟,他准备先跟赵基通气。

赵基不支持,那很多事情就无法达成。

比如最关键的一件事情,给残废的吕布把腿续上。

没有足够规模的骑兵,广袤的中原大地上,吕布就飞不起来。

不需要多少,赵基能支持吕布两千匹马……别看曹操现在围剿汝南大姓、豪强打的很爽,到时候吃进去多少,还得吐出来多少。

汝南户口百万,哪有那么多黄巾贼?

现在曹操攻过去打黄巾贼,黄巾贼自然会反抗曹操,反抗曹操的自然是黄巾贼。

这个逻辑下,一切能攻破的、有价值的汝南豪强、大姓,基本上都是黄巾贼。

再说了,黄巾贼这种事情,豪强大姓之家,谁家没几个太平道信众?

他曹家就世代崇道,家里就跟太平道不清不楚。

带着青徐百万黄巾降军去剿灭汝南黄巾,这本身就很搞笑。

打汝南豪强,对曹操来说就是一次有目的的杀鸡儆猴。

打掉汝南豪强,弥补军需之余,还能有效震慑兖豫豪强,可以稳定后方。

难道其他兖豫豪强不知道这个道理?

都明白,只是缺一个率先反抗的英雄。

哪怕陈王刘宠,也只是在观望。

只要吕布动手,兖豫二州立刻就会分崩离析,各县闭门自守,观望成败。

到时候朝廷委派郡守、县令长,自可快速接管大片的区域。

瓦解曹操,远比袁绍简单。曹操做了太多的脏活,满手血腥,想弄死他的人太多太多了。

张杨终究是参加过雒阳政变的核心人物之一,该有的见识与胆魄,都不缺。

只是很多事情,不能跟伏完这种人说。

别看这家伙是国丈、桓帝女婿,累世公侯;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和威望,更没有军事威望。

单论搞政变,张杨就瞧不上伏完。

反倒是赵彦、赵基,乱中取胜鲸吞河东……虽然河东不大,可赵氏更小,硬是上下其手见缝插针,用欺上瞒下、狐假虎威的方式完成了鲸吞。

跟赵彦、赵基合作,才有成功的希望。

至于伏完……好好当天子的近臣就行了,操心别的事情,只会害人害己。

张杨已经表现出了对曹操的敌意,伏完甚至感到这是一件好事。

当面问清楚张杨的态度后,伏完就引着张杨拜谒天子。

只是礼仪性质的拜谒,张杨进献各种器物,天子询问一番河内、雒阳的事情,再勉励一番。

觐见之事就算是完了,刘协才不会参与讨论什么关键问题。

赵基不会无条件服从,哪怕赵基将公卿释放,这些公卿也有自己的立场,不会什么都听刘协的。

这种越是关键时刻的决议,刘协越是不会表达自己的态度与倾向。

这样事情最后黄了,也追究不到他头上。

哪怕李傕郭汜重新将他抢回去,也会继续供着他,不会为难他……除非他生下新的皇子。

因此这两年里,刘协始终很克制,就怕有了替补。

生出一个皇子,这不是帝国的希望,而是他的催命鬼。

张杨完成觐见,一身绛色武官衣袍,戴武冠,乘车出绛邑。

薛洪也在城门口等候,登车后对张杨说:“明公,赵侍中已在西郊田野设宴,就等明公赴宴。”

张杨观察薛洪神态,就问:“赵侍中对礼物可曾满意?”

“以仆观之,赵侍中不以物喜,这可是视卫氏百年藏金如粪土的奇伟男子。”

薛洪口吻夸赞,神情感慨,赵基给他的印象很深,也很好。

如赵基那样姿貌昳丽、英武的男子,实乃薛洪平生首见。

见薛洪情不自禁流露笑意,张杨就问:“以先生观之,赵侍中何等样人?”

“实乃当世天人,不亚温侯。”

薛洪给出了他认为最高的评价,能与吕布比肩,就是张杨眼中最高的评价。

张杨闻言也是一笑:“他能以河东之半,纠乌合之众,一战迫降匈奴。比之温侯,何止是不亚啊?以奉先弱冠之时来看,远不如赵侍中。”

他与吕布弱冠之际在干什么?

当然是骑马射箭,纠结各地英武少年,结成伙伴,往来于汉胡之间,交结英雄。

偶尔护送商队挣点钱财,要么剿灭盗匪,籍此扬名。

也是冠礼之后,被董卓、丁原看重,才得以出仕。

然后就卷入了雒阳政变,昔年伙伴消亡大半,活下来的也都成了各自的中坚力量。

回忆自己美好绚丽的青年时刻,总是离不开吕布。

跟在吕布身侧,张杨才感觉自己能充满力量。

而现在这样的自己,就连他自己都不满意。

河内大姓豪强,他是一家都砍不掉。

就连麾下叛乱,他也舍不得诛杀、与之交兵,反而下跪哭着检讨自己的失误,以至于叛乱的部下都过意不去,也主动向他认错。

这样稀里糊涂混到了现在,依旧是个河内郡守,没有一点长进。

看看吕布,事业起起落落,天下闻名。

若是这次完成与朝廷的合流,吃过王允大亏的朝廷,自然会鼎力支持吕布。

什么曹操……只有袁绍,才有资格当敌人!

张杨踌躇满志,一定要说服赵基。

哪怕给赵基交割人质,他也乐意!

而赵基也捧着新画的牛皮地图,酝酿思绪,必须说服张杨。

如果可以,大哥家的好侄儿,也能塞一个去张杨那里做上门小女婿。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6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