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虎贲郎

作者:中更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89章 大事将定

书名:虎贲郎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天子行营,西部小营。

临近湖泽堤坝,夜里风大。

被赵基强行挽留做客的呼厨泉出帐篷散步,他多多少少有些焦虑。

身处高位,人最怕的就是失去利用价值。

此刻也只能在有限的营区内散步,只希望外界能有一些好消息。

而东部营区,五千新兵入驻,夜中执勤更严。

赵基巡查至此,路过贾诩营房时见帐门处透着光芒,索性就来找贾诩。

帐内,贾诩精神奕奕,仿佛夜猫子一样。

给赵基倒酒后,拿起中都县邑的天赋籍册继续研读,斜眼见赵基没胃口饮酒,就问:“侍中为何如此忧虑?”

“大事将定,就恐顷刻间满盘皆输。”

赵基端着酒杯轻轻晃着,询问:“先生为何能如此安定?”

贾诩略感疑惑,随即也就释然,自己像赵基这么大的时候,被羌人抓住只能假冒段颎外孙来保命。

若是赵基,大概率当场就跟羌人砍杀起来。

所以赵基的早慧,不仅仅是刚猛骁勇,更在于谋略深远,俗话就是想的多。

放下手中籍册,贾诩认真思索:“侍中可是为郡兵作乱而发忧?”

“是,我已封锁两岸,消息交流不畅,郡兵却果断作乱,实在是疑惑。本以为抓住王晨,就能抓住主谋。结果王晨话说就跟竹筒倒豆子一样,看着也不像是王晨主谋。”

作为祁县王氏的家主,三十岁出头的王晨已经可以挑大梁了。

看着神情狐疑的赵基,贾诩不由呵呵发笑:“侍中实不必如此,以某观之,太原之众已然如土鸡瓦犬,一触即碎。”

“那太原郡兵何以作乱?”

“这……”

贾诩收敛笑容,看赵基:“侍中,世上没有那么多的阴谋。太原人若是敏锐于谋略,布局深沉,那就不会有王允这样的人了。”

他感觉赵基有些过于注重谋略,少了少年锐气。

见赵基沉思,贾诩又指着帐门:“如今之天下,就如这夜色一样混沌不明。但凡有识之士皆明白,这天下终究会破晓、长明。如侍中这样的旭日,谁肯为敌?又肯交恶结仇?”

赵基想了想,感觉他是主动给公卿佐证清白,问:“那先生可能看破郡兵生乱的内情?”

贾诩谦和做笑:“其实侍中也能看明白,只是如今心神皆放在太原各家这里,忽略了一人。”

“谁?”

“我若说出来反而不美,会妨碍大局。”

贾诩说着一笑:“侍中可明白了?”

“明白了。”

赵基端起酒杯浅饮一口:“他想自保。”

只能是呼厨泉,如果自己这里杀了呼厨泉,呼厨泉的部众就会失去控制,与郡兵联合作乱,掀起更大的动荡。

局势越发动荡,自己这里镇压的兵力捉襟见肘,那中都五县,北边阳曲各家就有串连、起兵的可能性。

甚至时间拖久了,袁绍的军队就能从井陉道杀过来,出现在晋阳东侧的榆次。

贾诩只是笑了笑,劝说:“留着他更好,否则匈奴生乱,更不利休养。”

呼厨泉需要时间来稳定匈奴国内,担任左贤王的刘豹是于夫罗的儿子,肯定不怎么信服他这个单于叔父。

去卑更是于夫罗的旧部铁杆,留着呼厨泉,才能有效维持赵基与去卑的友谊。

扶持去卑,拉拢刘豹,才能制衡呼厨泉;与这三人保持和睦,才能压制独大的屠各匈奴。

被压制的屠各匈奴,才能充当塞内匈奴与鲜卑之间的肉盾。

既然拿到了太原,就必须考虑诸胡内外的关系。

而挟胡自重,历来是边郡重臣、宿将的傍身手段。

关心外交,自能让很多人忽视、忍受内部矛盾。

此刻也不例外,有时候外人比自己人更好用。

赵基一杯酒下肚,也放松了很多。

郡兵本来也不好处理,现在作乱,更坐实、加剧了王柔矫诏、行刺的说服力。

将中都五县处理干净后,再对袭夺平陶的乱军发动致命一击,才能有效打击太原人的傲气。

仅仅是权谋、行政手段进行诛杀,太原人肯定不怎么服气,县吏们也会懈怠磨洋工。

天色渐亮,营地晨钟敲响。

盘坐的赵基睁开眼,营帐内是一种青白色。

他抬手看掌心的技能图腾,略有些急迫,很想去看看第三个技能。

不由想到了脸颊黑漆漆的皇后四人,又想到了貂蝉的原型人物。

具体来自哪里不重要,貂蝉多指宫中伺候侍中的女官,貂蝉冠太重了,侍中们在侍中庐议政的时候,貂蝉冠都由专门的宫人捧着。

两汉侍中与貂蝉女官发生什么都是一种很常见的事情,宫人那么多,到了皇帝那个层次,根本不在乎。

汉家皇帝从来都不是小气的人,这年头男女又是穿胫衣,男子器物雄伟的,走路就左右晃荡,像个摆钟一样。

所以给吕布送马的时候,换貂蝉来给自己捧冠,这很合理。

反正送给吕布的,也是公马为主,是消耗品。

给自己人生又立了个小目标的赵基当即干劲满满起身,戴上巾帻扎紧额带,揭开帐门就见各处炊烟弥漫,营火未灭。

守门的匈奴扈从对他拱手行礼,赵基摆手回应。

按着往日习惯,他快速登上营帐旁边的践踏,眺望各处。

东边天际泛着橘红,云彩红彤彤的。

他观望营地之内时,金色的阳光洒下,将箭塔上的赵基照的一片金红。

中军营区,杨琦也起身,这段时间的安逸生活反而让他有些不自在,略感烦躁。

甚至有一种错觉,好像跟着粗糙汉子一起劳作时更快乐一些。

基层小吏的崇敬,百姓、军士的爱戴,那种满足感是很难用言语形容的。

杨琦在营房前散步,等待开饭。

现在回想起来,不管是登记田亩,还是在尧帝陵庙工地,与一众底层吏民聚在一起吃饭,的确很是热闹,他胃口也好。

甚至典厩的时候,五个人也能苦中作乐,无话不谈。

而现在跟随天子,被困在中军营地,吃喝不愁,生活惬意……可人与人的互动明显少了。

哪怕堂弟杨彪,也都没精打采的,好像失去了快乐。

杨彪漫步走来,说:“兄长,单于入彀,近日当有大变发生。”

“嗯,以赵侍中行为,能拖到今日,已经很是谨慎了。”

杨琦站在栅栏前,望着东边营地吃早饭的新兵,崭新军服穿在身上,此刻看着火红一片。

不由得杨琦伤感起来:“王允当年有他一半的谨慎,朝廷何至于沦落到如此地步?”

为了巩固地位树立权威,蔡邕说杀就杀,不给凉州人一点活路。

现在好了,蔡邕的女儿被赵基藏了起来,还去编撰什么教授虎贲的教材。

蔡昭姬再不孝顺,也会稍稍调整一些经典的轻重次序,足以将王允、太原人当成反面典型。

贾诩更是随军而来,不抛头露面,怕的就是引发太原人警惕。

这条毒蛇藏在暗处,太原衣冠岂有活路?

杨琦并不感到惋惜,天下各郡残破,凭什么你太原独善其身?

还借匈奴人之手封锁道路,对朝廷见死不救,简直死不足惜!

别说他们这些公卿,就是随驾东迁残存的郎官,一个个都充满了干劲。

两人闲聊之际,就见大长秋时迁出营向东,去东部营区找赵基。

兄弟两个互看一眼,默契去洗漱。

刘协睡意较浅,生活在军营中令他感到一种独特的安宁。

列位公卿洗漱后,也都来与他一起享用早餐。

刘协依旧绷着面皮,不苟言笑。

待杨众、伏完以及另外五人落座后,呼厨泉也引着几个重要的名王、氏族长者入席。

刘协就问:“单于昨夜可好?”

“臣安好,谢陛下爱护。”

呼厨泉看左右:“怎么赵侍中不在这里?”

伏完回答:“赵侍中执掌军事,与士卒同饮食,午间闲暇时才会拜谒陛下。”

呼厨泉点着头,对刘协拱手:“陛下,西岸郡兵作乱,臣担忧部众慌乱。恳请陛下许可,准臣派遣重臣返回营中安抚部众。”

“可以。”

刘协笑着应下,他相信他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呼厨泉也松一口气,端酒杯敬酒:“谢陛下。”

刘协微笑,也端酒杯,浅饮一口。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8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