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虎贲郎

作者:中更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80章 大不敬罪

书名:虎贲郎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雀鼠谷中,汾水多有险滩。

船队进一步分化,次第而进。

进入雀鼠谷流域后,赵基也下船,与义从部队汇合。

他不擅长水战,虎步军更没水战经验,近半军士不适应这样长距离航行。

又都是运船为主,甲板之上缺乏足够的射击空间。

好在船高于两岸,具有射击高度优势,乘船的虎步军具有自保的力量。

可赵基顾虑太原人在汾水上游设立火船……没办法,他对这些家伙很难维持信任。

万一消息走漏,或者太原人发癫,赵基可不想去赌自己的游泳技能。

现在的匈奴单于王庭在兹氏县,位于太原西南,汾水西岸。

为避免遭遇匈奴单于呼厨泉的伏击,赵基督率的三百虎贲、一千义从骑士走的是汾水东岸的韩信岭驰道。

高祖白登之围撤军经过这里时,韩信首级被送到这里。

于是就在驰道附近的山岭中寻一处风水好的,安葬了韩信首级。

就这样水陆并进的方式,顺利走出雀鼠谷。

雀鼠谷北端,东岸是介休县。

张杨已入驻介休县,赵基督率骑兵出雀鼠谷时,就见西岸匈奴帐篷前后相连。

张杨率三百余骑来迎接他,指着对岸说:“单于呼厨泉已遣使与我说了,他们来这里是为迎奉天子,别无他意。”

赵基眯眼审视对岸,隐约可见一座营寨,握马鞭指过去:“那是呼厨泉大营?”

“不是,是使匈奴中郎将王柔的大营,有太原兵两千余人,匈奴义从千余骑。”

张杨展臂指着更北一些:“单于本阵更北一些,距离此处大约三十里。”

“这是在给天子、你我示威啊。”

赵基说着,从马具上取出孙资派人送来的信,递给张杨:“王柔派王凌送信,要出二十万石军粮。他的意思是我们拿了军粮,太原人招待天子半月,就让我们走人。”

张杨接过帛书翻阅:“没有其他?”

“没有美人,没有宝马,也没有黄金。”

赵基笑着看张杨:“他们眼中,或许我这个人不值得费美人、钱财,仅仅粮食就能收买我。王柔这家伙,看我真准。张将军呢?”

“也是二十万石,说是张某若能劝赵侯半月内退兵,另给张某三万石粟米,另有黄金、宝马,也舍不得美人。”

张杨嘴上这样说着,具体承诺给他的回报也就他自己清楚。

他将帛书还给赵基,神情严肃起来,就说:“据我侦查,西岸匈奴不下五千余骑,算上王柔所督以及各县宗贼,不下两万步骑。”

赵基则认真观察对岸,可能是绛邑之战的消息传了过来,对岸放牧的匈奴人比较认真,都是小群觅食,没有偷懒散养。

观察片刻,赵基一笑:“如果打仗只是比拼人数,那还要你我这样的将军做什么?若有争执,两军对垒,投票比拼人数多寡即可。”

“王柔企图这样将你我吓住,从一开始,他就输了。”

赵基扭头看张杨侧脸:“张将军,可能约呼厨泉见一面?不要惊动其他人,天子抵达中都,设大宴之前,我要见一见呼厨泉。”

张杨皱眉:“这不难,我担忧呼厨泉出卖我等。他与王柔联姻,我怀疑其兄于夫罗身死,乃王柔主谋。”

张杨圆脸上一双不大的眼睛眯着:“以我对呼厨泉的了解,他绝不会为死人复仇。没了王柔与太原人支持,他难以压制屠各匈奴,又何来的底气与你我开战?”

“既然如此,那就不见他了。”

赵基说罢不再言语,只是观察对岸游牧的匈奴牧民,雀鼠谷出口附近不适合耕种。

有山有水,草木旺盛,的确是牧马的好地方。

搞阴谋,核心人物越少越好。

失败的话,也能重创太原人,奉天子以讨不臣……真的很舒爽。

罪名都是现成的,使匈奴中郎将王柔目无天子,刻意放纵匈奴截断道路,这就是大不敬,与谋反作乱没区别。

与这个大不敬比起来,那些让赵基愤怒的走私、人口贸易之类,其实反而是小罪。按着赵基最初组织的罪名,杀宗贼首领即可,若是牵连子弟、家属身上,就过于凶残。

而用大不敬之罪,三族男丁尽数斩首,都是合乎情理的。

天大、地大,王亦大。

这给了赵基一种恍如隔世的荒谬感,叛国不一定死,羞辱君父一定会死的很惨烈。

张杨不时观察赵基的侧脸,他不清楚赵基在想什么。

此刻的张杨,多少有些紧张。

对太原人下手,本身就很刺激,尤其是对云中四郡出身的他来说,有一种反客为主的成就感。

当年三路大军讨伐鲜卑全军覆没,于夫罗之父羌渠单于率万余匈奴义从参战,重伤逃离战场,自此威势大损。

国内动荡,老单于病死之时,于夫罗又带着匈奴义从协助汉室镇压黄巾。

于是屠各匈奴拥护其他王族继位单于,这个单于死后,在外流浪近十年的于夫罗才得以返回匈奴部族中,继位单于。

自那场大败之后,边军精骑大损,鲜卑人大规模报复,云中各郡吏民、屯军只能内迁。

云中四郡许多人就安置在太原郡北部,以及代郡、雁门。

这些人多安排在山野地区,依旧充当边郡的肉盾,与本地豪强冲突颇多。

严格算起来,这应该是第一次人口南迁引发的土客矛盾,不想被吃掉的内迁边民,几乎维持着一种军事化的生活方式。

边民中又混合匈奴、鲜卑或羌人,整个就是民族大熔炉。

使得这些边民的对外身份多变,可能是杂胡,也能是汉豪强,也能是盗匪。

张杨、吕布,就出自这个内迁的边民群体。

配合赵基全歼太原宗贼,那边民群体立刻就能扶摇直上,成为协助朝廷控制太原的可靠力量。

至于太原人……张杨没有一点好感。

太原人几乎代表了整个并州!

并州各郡受过的苦难,与太原无关,太原人高高在上,名门望族扎堆出现。

或许在其他地方,张杨遇到太原人,还能叙述乡情,结为乡党,平日多走动,相互提携、帮助,抱团生活。

可若目光局限在太原一隅,那死掉的太原郡望,才是张杨的好乡党。

张杨驻望对岸,眉目不善。

就匈奴现在的状况,只要弄死王柔,呼厨泉有几个胆量开战?

王柔找来这么多匈奴人,或许可以吓住天子,惊吓公卿百官,也能糊弄不怎么洞悉匈奴内情的赵基。

可绝对骗不了张杨,他很清楚呼厨泉有多么的虚弱。

不能说是王柔的傀儡,起码也是王柔、屠各匈奴一起认同的傀儡。

两人驻马观察对岸之际,薛洪驱马靠近,距离七八步拱手:“明公,酒宴已安排妥当。”

张杨立刻眉目和善起来,扭头笑问赵基:“赵侯怎么看?”

“不宜饮酒,吃些便饭即可。”

赵基说出自己底线,扭头去看南边,虎贲骑士、义从骑士断断续续驱马而来,很多人就近下马歇息,放纵马匹觅食。

太原的水土植被,比平阳、绛邑还要好一些。

之前两场旱情、蝗灾,出乎意料,对太原的影响都比较小。

尤其是中都九县,围绕九泽而建,汾水灌溉之下,不仅是旱情得到舒缓,就连飞蝗也不像河东那么凶猛。

至于皇帝、虎步军、河东骑士的船队,还在雀鼠谷中缓慢推进。

许多险滩就比较费时间,大概午后才能出谷口。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8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