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虎贲郎

作者:中更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68章 公卿手书

书名:虎贲郎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夜风吹刮,牛车悠悠作响。

车厢内五位公卿尽皆不语,气度沉稳。

听着车外对接口令,不多时牛车停下,门帘被揭开,护卫看他们:“诸公,到了。”

护卫下车,将矮凳摆好,附近卫士举着火把照明。

杨琦鱼贯而出,通过周围墙垒、营火立刻认出来,这里是绛邑城外的营垒中军。

韩述在前引路,杨琦五人看清楚中军当值吏士多为匈奴人后,神情多少有些不自然。

直入大厅,厅内赵基也不起身,只是侧目看这些人,这些人也自恃身份、资历,也不会主动对赵基行礼、问候。

按着《讨汉大贼状》,他们都是国贼一类,早该下狱。

可赵氏祖孙底蕴不足,河东地区也缺乏足够的影响力,无法彻底打倒旧日公卿。

所以彼此见面,气氛就这样诡异。

赵基的确可以消灭他们,可损失远比收益要大;而这段时间的折磨,以及赵基军事胜利带来的威望上升,也让这些旧日公卿感受到危机。

诚然,赵氏目前没有消灭他们的底蕴,不等于以后没有这个底蕴。

因此这次见面,五个人没有作色,更没有指着赵基大骂黄口小儿之类。

这种诡异气氛中有着一丝丝和睦气息,赵基感到很欣慰。

这些公卿终究不是顽石朽木,不惹他生气,他也不会加重惩罚手段。

当然了,若是形势倒转,赵基坚信,这些老头儿会立刻将自己处死,生怕发生变数。

相互观察片刻,赵基展臂示意:“既然来了,就坐下议事。”

五个人隐隐以剥夺官职的杨琦为首,杨琦坦然落座,五个人坐成一排,杨琦就在最前。

这时候一队少年扈从端着饭菜进来,分别给他们摆上。

每张桌案上,甚至还有一壶甜酒。

等仆从都退出去后,赵基才说:“诸位在我眼中是无能败坏国事的蠢贼,勉强也能算是国贼。但比起真正的国贼来说,还差了一些风采。”

杨琦自顾自酌酒,问:“侍中所言的真正国贼,是谁?”

“如袁绍、曹操这样窃取州郡大权的是国贼,还有与匈奴、鲜卑走私军械、人口的边郡大姓、豪强也是国贼。”

赵基抬手指了指三副木箱:“你们最多只是无能愚蠢,若真是国贼,也不至于穷困潦倒到这般地步。先吃饭,不然义愤填膺,会白白糟践了这些食材。”

杨琦隐隐间竟然有些感动,虽然他们谋划的很大,计划失败才遭受这么多苦难,可客观来说,他们只是想跟着朝廷一荣俱荣。

这五人气度不凡,也将赵基的话听了进去,各自斟酒,用餐,享受这美好的宵夜。

此前还能过午不食,或者辟谷一日、两日。

可这段时间奔走田埂地间丈量田亩,登记造册……这可都是体力活。

赵基也是用餐,他桌案上摆着餐盘,餐盘里主餐是羊骨抓饭,放了葡萄干点缀,用了米、豆和其他少量脱壳的杂粮。

油脂都被谷物吸收,看起来并不油腻。

葡萄干吸水膨胀,在轻微咸口的抓饭里能提供一抹清甜;时不时再咬一口白葱段解腻,赵基吃的很舒爽。

相对于主流的炖菜,以及油腻的烧烤,在主流炒菜出现前,赵基更接受抓饭。

民间油脂宝贵,张骞出使西域之后,芝麻就在民间开始种植。

芝麻油都有了,肯定不缺煎炸与原始的煎炒厨艺。

芝麻油过于宝贵,目前赵基能改善的就是羊油煎炒的炒菜,平时主餐还是抓饭为主。

吃这个不容易饿,能支撑‘凝神养气’长时间运转;最关键的是,做好后可以长时间保温储存,不用担心食物品相变差。

一些汾北豪强完蛋,可葡萄园被匈奴人接管,匈奴人也喜欢葡萄。

晾干的葡萄价值更高,这次缴获了一些,赵基也不舍得天天吃。

桑、栗、枣都能算是重要的补充食物,未来还要大范围种植各种果树,尤其是能阴干储备的果树,这有极高的军事意义。

如柿子树与葡萄,作战时,给士兵每日配发二两葡萄干,两块干柿饼,这效果应该很不错。

吃惯了廉价干枣、葡萄干的赵基,自然也想让更多人享受这些甜点。

享用抓饭的公卿们对这种食物也接受的很快,经历过东迁期间的饥饿,这帮人可不是顽固的老讲究。特别是抓饭里还有核桃仁,更是让赵温吃的美滋滋,优先将碟子里的核桃仁挑出来一口吃掉。

抓饭只是一种做饭的技艺、方式,赵基与这些人吃抓饭时,用的是筷子与木勺。

抓饭里有带骨羊肉,赵基则是送到嘴里,以强劲牙口处理。

这五位公卿则十分讲究,用餐桌上的小刀切割,只吃割下的小块碎肉,挂在骨头上的肉筋则一概放弃。

可能是牙口不行了,也可能是怕啃的时候被赵基笑话。

不多时,杨彪率先用餐完毕,端酒润喉,问:“侍中,这是什么饭?”

一样的食材,不同的技艺,就是不同的吃法。

赵基正在享用第二盘,闻言抬头看杨彪:“源自西极之地,那里的人喜欢这么做。我也不知他们如何称呼,只是与匈奴人闲聊时听说的,据他们说是从西域商人这里听说的。我就略作改进,结果发现便于军中烹饪,就推广使用。”

嘴上胡扯,他也不清楚中亚那边现在有没有抓饭。

抓饭很适合军用,军中的锅釜,乃至是陶罐都可以用来做抓饭。

可惜没有白洋葱解腻、胡萝卜点缀颜色。

唯一限制抓饭制作的就是油脂,没有足够的油,就很难做出好吃的抓饭。

行军打仗,会竭尽所能给军队补充肉食,所以动物油脂反而没有那么难。

未几,这五个人将碟中抓饭吃的干干净净,就剩下碎骨,解腻的凉菜也被吃干净。

房门处韩述见了,又指挥少年扈从进入,将碗碟撤除。

随即,三箱源自匈奴各部的书信就摆到了五张桌案上。

有大小名王的揭举书状,也有他们与太原、河东大姓、豪强的书信凭证。

杨琦面前桌案摆的满满,他随意翻动,甚至脸上没有什么怒容。

他早就清楚,很多人也都清楚,只是觉得有些不妥当。

甚至感觉赵基有些小题大做:“侍中,难道仅仅是与匈奴各部交易盐铁、人口,就要诛绝各家?”

杨琦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所以语气费解:“边郡、内地人口买卖乃常有之事,走私盐铁、贩卖铠甲、强弩、军械、马匹也不算少见。”

又不是豪强给匈奴一方面卖人口,双方是人口相互买卖,优化各自的人口结构。

给匈奴人卖盐铁铠甲弓弩器械时,也从匈奴购置皮革、马匹。

这些问题,杨琦不觉得是问题。

杨琦理所应当的质问,另外四个人也是差不多的态度,仿佛这一切都是赵基少见多怪。

一瞬间,赵基都有了一种错觉,好像自己真的有些冤枉边郡豪强了……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赵基干咳两声,询问:“杨公是说,边郡各家与匈奴买卖人口,贩卖军械是无罪的?”

“并非无罪,老夫是说这样的事情屡禁不止,已在边地成为常事。若突然以此治罪,恐难让人信服。”

杨琦立刻纠正,他可不想去保护太原豪强……就连王允子侄,他都不想搭救。

赵基闻言一笑:“这不是一桩罪,也不是一代人的罪,这一代代人累积下来,判个诛三族,九族贬为奴隶不为过吧?我不是想让什么人信服,无关之人不会在意这些事,有关之人除了被贩卖的无辜百姓外,余下哪个是无辜、清白之身?”

杨琦没有辩驳,直接问:“侍中想要老朽等人做些什么?”

“出具手书,立下字据,待我征得天子同意,就会率王师征讨,严惩此类不法、无德、凶暴之逆民。”

赵基环视这五个人:“我会说服河内兵,与我一同前往太原。而诸位,可前往平阳,协助裴茂重修尧帝陵。待陵庙修好,我也讨平太原群贼,自会护卫天子前来祭祀尧帝。此事之后,河内兵自会护送天子、朝廷百官返回雒都。”

杨琦沉吟,杨彪询问:“那我等?”

“自然是伴随天子左右,匡辅朝政,同归雒都。”

赵基说着一笑:“若是喜欢我河东风物,也可留在这里,治民一方。”

没人吱声,留在河东肯定不缺温饱,但也会被赵基动不动折磨。

先是典厩,现在是统计田亩,鬼知道以后赵基会安排他们做什么事情。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8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