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虎贲郎

作者:中更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01章 宰割天下

书名:虎贲郎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功勋统计是一项麻烦的事情,公平公正公开是基本的要求。

又都是冒着掉脑袋、残疾的风险喋血亡命拼杀换来的,如果在叙报、统计军功时用其他手段增幅两三成,这简直血赚。

因此吏士报功时,若是压不住这些人,跟你叙旧的,大声喧哗鼓噪夸功的,相互联合制造声势示威、恐吓的。

乡野之人强买强卖尚且能瞪目作色,更别说是此刻。

因此赵基继续请裴秀来担任这个得罪人的功曹,负责考评功勋。

以裴秀的资历、威望,可以压住所有人。

就这样裴秀负责考功,考功三日,期间检首,然后就会火化敌军尸体。

战死的虎贲、虎步军、紫衣义从则在城西龙山择地安置,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以后这里会成为全军最高级别的陵园。

而赵基则督兵出城,驱使俘虏开始在近郊田野规划道路,开始板筑成排的屋舍,以便安置这些俘虏与他们的家眷。

给他们找些事情做,否则人闲下来会胡思乱想,如果精力充沛,就有付诸行动的体力、执行力。

也只有让他们参与劳动,才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还是有用的,不会被流言惊吓。

反正粮食不能白吃,一些手脚轻伤的俘虏也被拉扯过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辅助工作。

扩建晋阳城是一件庞大的工程,仅仅是目测,扩建面积大约是旧城的十二三倍。

未来核心人口迁徙此处,这里才是最坚实的后盾。

平阳、安邑不是不行,而是无法用清理太原的方式来洗地。

借助河东的力量,将太原洗干净,解放各种束缚生产的锁链。

当太原起飞后,自然能带着河东起飞。

都飞起来了,许多禁锢也就自行崩解、断裂。

俘虏们普遍工作比较积极,因为河东兵在赵基约束下没有侵犯他们的妻女。

哪怕以后他们会贬为奴隶、妻女沦为奴隶,也是家室齐全的奴隶。

以后就是将他们某些人分配出去成为骑奴,也能立功赎身、赎回家人。

所以赵基不可能直接释放或整编这些人,与他们比起来,徐晃整编的王氏部曲反而运气比较好,直接越过了立功赎身的这一道环节。

自知占了便宜,晋阳新兵监管奴隶工作时也格外卖力。

生怕一时心软,被误会为勾结俘虏企图作乱……

毕竟晋阳这里已经流够血,没有想继续流血。

固然是徐晃持朝廷诏令以形似欺骗的手段进入太原,并突然发难袭击、尽诛晋阳王氏与周围姻亲家族,可货真价实的杀人了,杀的还是人上人。

后面赵基更简单,野战击破叛军,还是以少胜多。

到现在为止,活下来的任何一个太原人,都不想再折腾、打仗了。

尤其是野战获胜,对巩固统治,协调人心很有帮助。

就在这样的气氛里,赵基收到了天子的周章。

周章发下来,他需要在周章上回答,然后把周章交给使者,使者带回去复命。

就相当于刘协发来一个新的两人聊天群,周章来回于两人之间,对话内容也不删除,就一直存留。

周章是比当面对答更为正式的咨询、顾问方式,有档案可查。

见天子所问,赵基捉笔略沉吟,就书写:“臣曰,因地制宜,春种秋收乃自然客观天道之理。不以一人之力而变,可见人力不及天数。王允强逞意气,一意孤行,因一叹而杀蔡伯喈,自此何人敢与他谋事?看似执宰辅政为百官之率长,实乃孤寡匹夫也,如何能胜?”

“而臣之胜,上有天子庇护,下则袍泽吏士勠力齐心。是以规整有序破散乱无序,不足为奇。”

赵基停笔,领取一枚空白竹简,在上书写:“文和在野,则朝败;今文和在朝,则野败。”

感觉这么惊吓贾诩不太礼貌,当即用毛笔蘸墨,对着竹简涂抹,彻底抹黑。

将周章写好,赵基交给使者、御史董芬,就问:“营中近来可好?”

“皆如侍中时所留制度,并无一点变动。”

董芬是御史,是天子廷臣;在廷臣眼中,赵基最宝贵的身份是侍中,彼此是同僚。

赵基想了想,就说:“回去后询问列位公卿,可有意来晋阳。若有有心,可随船队来晋阳与我一晤。”

董芬不敢多言,拱手长拜:“喏。”

“若公卿无意于晋阳,待郡北宗贼令狐氏、郭氏平定后,我就南下觐见天子。”

“喏。”

董芬再行礼,赵基见此也不好拉着这人再套话,就扭头看边上当值的韩述。

韩述起身送董芬离去,赵基则捡起那枚涂黑的竹简,来到芦苇棚外的火塘处,直接丢进去,看着燃烧后才转身返回。

芦苇棚外各处,都是忙碌的俘虏。

已经派人去龙山伐木,也从俘虏中筛选出矿徒、铁匠,将他们派遣回到冶炼场,去生产各种农具、工具。

晋阳城距离冶炼场不是很远,如果选在北边重建晋阳新城,那就距离的有些远了。

三十里路程与六七十里路程,对日常行政来说,等于是县内与县外的区别。

未来发展各种卫星城,自然能充实东山、西山之间的南北通道。

晋阳周围如果能安置、生活三十万左右的人口……那么匈奴、鲜卑就没什么活路了。

这不仅是生产力、经济的碾压,更是军队常备的碾压。

哪怕如日中天的鲜卑人,他们的王庭能有多少常备武装?

不可能超过五千骑,还不是其中闭营生活的骑士也就千人左右!

只要把匈奴人、鲜卑人拖到比拼常备的竞赛中,以他们的经济生产方式,肯定撑不住。

因此,一座军事优先的边郡巨城,辐射范围不仅在距离上十分深远,在政治方面更有难以替代的作用。

当然了,一座二三十万人口的边郡巨城,又有浓烈的军事传统,还是军事主导的经济、文化……对中枢很不友好,中枢缺乏自信的话,极有可能自废武功,主动拆毁。

这些目前都不是问题,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理想中的晋阳建造出来,成为北方巨都。

当自家命运与这座新兴巨都牢牢绑定的时候,才是向天下拔剑之时。

否则发展的越好,越容易被人篡夺。

思索着这些,赵基登上芦苇棚附近的土堆,各处都是光膀子干活的俘虏。

什么都缺,甚至连草鞋都缺。

可现在的晋阳,就是不缺劳力和粮食!

等徐晃这些人击破令狐氏、郭氏,最少还能送来五千户的俘虏。

扩建晋阳城邑之际,正好集合新旧军队于东岸建造大营,对军队进行大整编。

各县秩序稳定后,就将弱兵改为屯军,以抄获的土地为基础,进行职业军屯。

还要从中选出两千名左右的汉胡骑士,作为借给吕布的雇佣军。

既然要出兵干预中原,仅仅送马是不行的,还要宣扬武力。

没有一万骑士,怎么能让关东侧目?

带走足够多的骑士,也能间接稳定太原、河东。

为了稳定,呼厨泉必须带队随征。

因此七月下旬挥兵上雒,护送天子、朝廷返回雒都,然后兵出虎牢关,横跨兖豫,直扑徐州。

协助吕布抓稳豫州,以朝廷诏令促使陈王解绑,将陈国的战斗力释放出来。

宁肯让陈王率兵辅政,也不能让曹操、袁绍挟持朝廷。

联合诸刘,才能在天下层面上压制二袁、袁曹联盟。

等晋阳城成型,自家站稳之后,也就能征讨李郭,将关中、北地纳入控制范围。

就现在残破的关中、上郡等地,就很适合……牧马。

既然人口少,就该以高贵的骑兵为主。

每次出战,以捕获人口,就食于敌为主。

放弃索求关东土地,削弱对方的人口潜力,消磨二十年,彼消我长,天下自定。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7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