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虎贲郎

作者:中更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22章 门风雄烈

书名:虎贲郎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闻喜城外,胡班引二百余青壮烧煮热汤。

赵彦的后续部队抵达这里,押运着两千匹绢,以及从侯氏缴获的黄金。

带队的是相里暴,他坐在火堆前端着浑浊甜酒时不时饮一口,聆听胡班的讲述。

总觉得有些难以理解。

胡班也讲不清楚安邑的具体形势,相里暴想了想就说:“胡兵曹守好闻喜即可,以赵中郎手段,形势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

大不了撤回汾北,遁入匈奴地界,躲避风头。

相里暴不想再听,抓起胡饼咬一口,又咕嘟咕嘟喝新酿的甜米酒。

另一边,赵基的姐姐赵幸穿粗布曲裾,外罩掉毛的羊皮披肩,摆着一张冷漠脸坐在车厢。

赵垣单腿坐在车辕处,低声规劝:“阿妹,朝廷天使明日就要策封母亲做桐乡君,明日一早颁布诏书。你还是留着吧,你若跟阿虎去了安邑,县里人还怎么看家里?”

她始终不言语,脸上也没什么表情。

裴虎在边上与赵坚说话,裴虎犹豫,他有些不敢拒绝。

赵坚无奈,只能过去劝小妹:“阿淑,母亲也很是想你,不来也就罢了。如今知道,人也在这里,明明住一夜的事情,你还要去安邑,母亲的脸面往哪里放?”

赵淑,也叫赵幸,小字阿淑。

她抬眉看赵坚:“你们把阿季赶出去,就没想到今日吧?别来烦我,不然我喊虎贲殴你!”

远处韩述端着黑陶碗喝米酒,听不清他们言语,见赵幸怒容,扭头看裴豹:“你去,我去?还是让他去?”

见韩述对边上骑奴伍长挤眼睛,裴豹无奈,只能将自己那份米酒仰头喝光,没好气:“我去。”

将空碗交给附近的骑奴,裴豹挽起袖子,走着六亲不认的螃蟹步:“嫂子。”

赵幸见他走来,指着赵坚、赵垣:“阿豹,送大哥、二哥回城。”

赵坚挤出笑容:“阿豹,姨娘也入城去了,你这也劝劝阿淑,别让我难做。”

裴豹见自己大哥也走了过来,就对二十几步外休息的骑奴方向指了指:“现在是我,你们不走,等阿季的部曲过来,就会拿鞭子抽你们。这是出发时,阿季亲口吩咐的,他们真会拿鞭子抽你们。”

裴虎只好伸出双手,拉扯赵坚、赵垣离去。

赵幸看着裴虎拉老大、老二到远处低声交流,就看裴豹:“三婶与阿兰呢?”

“在胡兵曹那里,说是一会儿就出城。”

裴豹看一眼日头:“再耽误片刻,回安邑时天都黑了。”

左右没有其他人,他低声:“给朝廷运了黄金,入夜可就凶险了。”

“知道了,你去找韩述,让他去催。”

赵幸面容纤瘦,因为长期居家纺织,所以皮肤白皙缺乏血色,同时双手粗糙。

她看裴虎、老大、老二的目光,也就那么回事。

饥荒绝粮时,出嫁前,她是首选;出嫁后,她也是首选。

反倒是裴豹,与她还亲近一些,也是亲近的有限。

也就是赵基过于凶顽,她出嫁后才没受什么大的委屈。

可受的一些委屈,她也必须克制忍耐,不然透露出去,就会引发人命。

而现在她是真的不想忍了,更不敢去闻喜城里。

很快,一辆牛车驶出闻喜,车厢内裴秀母亲掀开窗帘看外面汇聚的车辆、护卫。

她没有多说什么,打量一身新衣,跪坐在那里浑身不自在的阿兰:“事已至此,你又有什么好担忧的?离开了也好。”

两条黄狗也洗的干干净净,都在车厢里,惬意趴着。

阿兰沐浴干净,头发也挽起,甚至不敢回答,只是觉得心慌。

命运的急速变化,让她无所适从。

随着她们出城,整个运输队沿着驰道向南进发。

胡班拱手送别,看着队尾的相里暴驱马加速去前队,就问身边的赵坚:“文固,何故怏怏不快?”

“淑妹想念阿季,竟不肯为母亲多留一日。”

赵坚说着长叹,他也不适应现在的这种变化,赵基推功让爵,周围无数人羡慕母亲养育了一个好儿子,这让赵坚压力很大。

他严重怀疑,这个爵位不是白让的,是要抵消生育之恩。

偏偏这种事情,又不是能宣扬的。

真宣扬出去,这两天聚在他与老二身边的乡党青年就散去大半。

桐乡君这种封君又不能传承,只要想起这一茬,他就肝疼的难以呼吸。胡班观察赵坚、赵垣的神情,也不好多说什么。

赵家兄弟的事情,他早前多少听闻一些;这两天乡人聚集,流言散播的更为猛烈,各种匪夷所思的传言都有。

这跟他没什么关系,他跟赵坚又不熟。

就连他家老头胡忠,跟赵敛也只是正常的朋友、合作关系。

北乡那边,裴秀能跟赵基做朋友,就说明赵基顽劣、凶恶之名也不尽然属实。

可看看这段时间搅合、牵扯出来的事端,又觉得赵基已经不是寻常的顽劣了。

可这又有什么好诟病的?

除掉白波四将,免河东十年口赋,率河东虎贲视黄金如粪土,赵基就是河东人的英雄!

即便事败,赵基跑到河东各处,不会有人揭发、告密。

环境稍稍改变,赵基不死,随时可以卷土重来,立足于河东大地。

胡班思索着,也不打招呼,转身走几步抓着马鞍翻身上马,引着义兵返回闻喜城。

安邑城内,赵彦所住的宅邸内,这里是抄没的一处范氏宅院。

出乎赵基预料,赵彦竟然没给他甩脸色。

两人之间桌案并在一起,赵基一连吃了满满七碗米饭,才抚着肚皮:“饱了。”

他吃的欢快,赵彦胃口也好了些,吃了一碗半,正端着小半碗米饭。

赵彦放下碗筷:“相里暴今夜就能到,斥候信使来往之际,我委托信使去了中车里,寻找阿季故居。阿季故居邻家有枣园,不是两颗枣树。”

中车里就在驰道边上,很好找,所以白波贼过境时就被摧毁了。

其他人的故居不好找,赵家的故居现在很好找。

赵彦多少能猜到当年发生了什么,也有不解:“阿季能详细说一些么?”

“无非就是易子而食,邻家友伴看我快饿死,给了两枚干枣,我分给了姐姐一枚,她让给了母亲。”

赵基神情阴郁起来,原身记忆这种东西,他不去想,他就不知情。

现在去回忆,他会本能的难受与愤怒,以及无奈。

强忍着不舒服,赵基挤出笑容:“没有邻居家的枣,先是姐姐,再是我,然后可能就是二哥。我家里这样不堪,虎贲中也不乏类似的。这都已经过去了,我一直很敬佩父亲能在外乡立足。”

赵家没底蕴,又住在驰道边上,这才是灾难的根源。

其他本地人,总能在角落里藏点东西。

这不出赵彦的预料,就说:“今日你打断钟繇、董昭的腿,这很好,但不够好。我不知你这三省六部是从哪里学来的,可你也能明白,朝廷这么顺从听你主张,不是你多么高明,这是董卓、李傕等人功劳。”

赵彦端起酒杯浅饮一口清甜黄米酒,望着窗外远处好火烧云:“河东不是善地,要借河东之力血洗太原,这样的太原,才能让你安身立命。这也是曹操发迹于兖州,袁绍得志于河北的缘故。”

三互法?

都开始造反了,谁还管你三互法?

实在是家乡豪强知根知底,很难顺从你,讨价还价什么的,很不利索。

又不是宗室,凭什么获取家乡豪强的鼎力支持?

赵彦说着长叹:“董昭下狱,说明伏完也倾向于雒阳。去了雒阳,又岂会有你我的活路?”

赵彦随即一笑,笑容无声:“阿季,你仔细听外面。”

赵基沉眉专注聆听,果然听到一些轻微声响,正奇怪看老头儿。

这时候唐宪快步到窗外:“侍中,官舍失火!”

赵基不得不重新审视老头儿,对唐宪说:“知道了,火势延烧难以控制的话,再来报我。”

“喏。”

唐宪重重抱拳,这次他没有去庭院外,而是顺着梯子爬到房顶上观察两条街巷外的官舍区域。

室内,赵彦重新端起饭碗,拿起筷子:“这些人记性不好,才吃了几天饱饭?明日你督军出城立营,河东各县若有不服,立刻征剿。你慢一步,我宗族俱亡。”

“是,孙儿明白。”

赵基郑重拱手,论阴狠,自己还是差了一筹。

这下赵彦露笑:“猜猜,谁干的?”

“天干物燥,应该是意外失火。”

赵基斟酌回答:“也有可能是贼臣乘机谋害百官,欲嫁祸于我。”

“是张瓒放的火,我让他放的。”

赵彦盯着赵基:“抓好军队,朝廷这里我来应对。”

“是,孙儿明白。”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08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