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虎贲郎

作者:中更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32章 蒙侯吕布

书名:虎贲郎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豫州战场,七月十四日。

反曹势力齐齐出动,这段时间里陈宫为首的兖州人算是与吕布和平分手。

他们的分手,反而赢取了陈王的信赖。

陈王也怕吕布、陈宫联手,见他们分开,又都执行朝廷的诏令,于是陈王也加入进来。

七月十四日,陈国、梁国、鲁国、沛国的黄老信众们都开始为过节而忙碌。

老子是陈国的,庄子是梁国的,张陵是鲁国的,沛国夹在中间,豪强、吏民普遍有崇尚黄老的传统。

就在这种节日忙碌之际,陈王奉诏起兵,发布檄文于列郡,正式讨伐曹操。

为了拉陈王起兵,赵基给出了大将军的筹码。

只要陈王动起来,那曹操就别想过稳定生活。

吕布就那么点本钱,攻势受阻的话,无法以战养战,立刻就崩。

而陈王有足够的底气与曹操周旋,困束陈王施展拳脚的条条框框,被赵基随意抹除。

至于以后能养出什么怪物,那是以后的事情。

与即将爆发的北方战争一样……没几个人有闪电战、奔袭战的相关理念。

开战之前,要给周围人一个知情、讨论,重新站队的机会。

若是直接带兵奔袭……如果奔袭得手,有强行盖棺定论的意思,不像是君子所为;若是奔袭失败,再有理由,也会被舆论指责。

陈王明明有常备军,但还是发布檄文,率先掀起了与曹操的舆论战。

当夜他的檄文分别传到吕布、陈宫这里,吕布来不及集结各军,就哗啦啦连夜带兵离开山阳东缗,走驰道直扑梁国;陈宫也从沛国出兵,直奔汝阴而去。

这样的灾年里,谁都不缺兵,有粮就有兵。

吕布前脚奔袭而出,后脚张辽也带兵跟上,魏续护送家眷跟在后面。

而高顺是陈留人,分家时被吕布强留,就跟随着吕布本部行动。

吕布很着急,他没想到陈王这里毫无声息就突然举兵、声讨曹操。

梁国基本上已经敲定,这次出兵梁国对吕布来说就是一次搬家。

抵达梁国后,他要重新考虑自己发展方向。

曹操主力在颍川、陈留军屯,所以朝廷给他的豫州牧,其中颍川、汝南二郡难以渗透;反倒是东部的四个封国,被陈宫轻易接收。

现在的梁国相,是原来的陈国相骆俊转任。

陈宫膨胀的太过厉害,吸纳灾民中的青壮,具体有多少兵力……吕布已经无法判断。

也就是说,自朝廷诏令传达以来,这段时间膨胀的七成军队被陈宫这伙人拿走了,留给吕布的也就堪堪一成,三四千人的样子。

另外两成在梁国,这些兵是吃陈国的救济粮征来的。

接管豫州东部的是兖州人,赈灾募兵的也是这些人,兵力控制权自然握在这些人手里。

可吕布是豫州牧,他就是要去梁国,抢梁国的新兵控制权!

鲁国没有多少新兵,这地方能跑的百姓都已经跑的差不多了,残留的百姓也不缺救济粮,不可能为了点吃的就卖命。

陈宫自己抓着沛国新兵,两三万的饥民新兵在手,自然不在乎梁国五六千左右的新兵。

与吕布翻脸,对陈宫有什么好处?

吕布吃定了这一点,大张旗鼓朝梁国进兵。

半夜时,宿营于山阳单父城,下一站就是梁王国里的蒙侯国,是他的封国。

营火燃烧,吕布小憩之际,魏越来劝:“明日入梁国,若突入营中夺所募新兵,恐陈王不喜,我担忧陈公台也会与袁术联合。”

能夺陈王的梁国兵,那也就有概率夺陈宫这伙人的沛国兵。

“我乃天子策封蒙侯、豫州牧,如何调不得梁国兵马?”

吕布半眯眼,语气略激动:“陈宫就是与袁术联合,我还怕他不成?难道扬祖你怕他?”

“自是不怕。”

魏越索性坐在一边:“我就是顾虑朝廷,陈王突然举兵,受拜大将军……这实在超乎我等预料。陈王兵马强健,器械精良,又储粮充盈。他若下令节制我军,该当如何?”

吕布只是朝廷拜认的镇东将军,只要认朝廷,就要认陈王的大将军调令。

想到这一茬,吕布突然反应过来自己为么急匆匆出兵了,就是怕陈王击退曹操,在他之前拿走颍川、汝南。

到了那个时候,他将失去立足之地。

目前又跟陈宫这伙人分手,没有陈宫出面游说各方,去拉赞助,以后粮食补给都难。

魏越又神情忧虑说:“我就担心这是那位平阳侯的计略,他突然拜陈王为大将军,此前不曾通告我军,这实在是有些不通情理。虽说有奇袭之效,可我军与曹操一同被动。还有张杨……”

“张杨不会骗我,赵基没有夺他的兵,他二人相互委质,暂时是可靠的。”

吕布有自己的判断,只要联盟还有继续战斗的余地,赵基、张杨就没有相互背盟、出卖对方的必要。

可陈王突然成为大将军,吕布心里很难受,总感觉天子辜负了他,就低声说:“陈王受拜大将军一事绝非天子本意,不过是权宜之计。待驱逐曹操,自会有变化。”

魏越点着头,他拿目前局势也没办法,作为流浪中原的军事集团,他们一直缺乏可靠的根据地。

想了想,就起身说:“兄长继续休息,我去巡夜。”

“等等,将宜禄喊来。”

吕布也无心睡眠,起身拿出地图,他有信心接管梁国,暂时控制梁国。

可下一步怎么办?

是进入陈国,与陈王联军对抗曹操,还是走汴水而上,去打陈留的曹军。

不需要歼灭多少曹军,只要他带万余人抵达陈留,就能让曹操首尾难相顾。

曹操回师来跟他对峙,那陈王就能轻易席卷颍川,陈宫、袁术也能分割汝南。

汝南是豫州最大的郡,又多山,陈宫、陈王联手也一口吞不下;这里又有太多袁氏的姻亲、故吏门生,这些人暂时服从于曹操。

现在抓住机会,自然会重新反叛,从属于袁术。

所以去打陈留,只会便宜陈王、陈宫与袁术;虽然曹操也很亏,用心经营近一年的汝颖二郡基地就这么没了。

失去汝颖二郡,汝颖士人受到震慑,难免离心。

被迫臣服的兖州各郡也会蠢蠢欲动……与其这样,还要什么豫州牧,当兖州牧不好么?

吕布眼珠子一转,立刻有了决断。

既然与陈宫分手,那就索性彻底分手,不纠缠豫州这点破事。

自己可以不要豫州牧,但张辽、魏越的颍川郡守、汝南郡守不能轻易放弃,怎么也要从陈王、陈宫、袁术那里敲点东西。

从他们这里换取粮食,他有信心打回陈留。

就算站不稳,也能突破陈留,前往河南尹东部,依托荥阳一带防守,融入朝廷,与北面的张杨隔河结盟,相互依存。

张杨不会看着他挨饿,肯定会接济他。

因此豫州牧、兖州牧都可以丢弃。

赵基这个黄口小儿遥控朝廷都能构建联合军围攻曹操、袁绍,那他也可以。

到时候远交近攻,奉天子以讨不臣,别说是袁曹,就是赵基也能随意拿捏!

吕布下定决心之际,秦谊快步走来,拱手长拜:“君侯。”

“辛苦宜禄去一趟河内,我有一些书信要送给张杨、杨彪、赵基与陛下。”

“喏!”

秦谊长拜应下,秦谊也是四郡内迁遗民之后,身高八尺有余,相貌堂堂,气质儒雅。

也曾被董卓器重,征辟入了相府。

因擅长交涉,所以充当吕布对外的使者。

常年在外奔波,使得秦谊身形略显清瘦。

示意秦谊坐在边上休息,吕布开始酝酿情绪,向各方写信。

不止是北面,陈王、陈宫、刘备、袁术这里他也都一并书写。

兖豫二州这些破地方,他是真的受够了。

这些人跟他耍心眼子也就罢了,就连赵基都摆了他一道,给他挖了个大坑。

现在回想起来,把轻易可以接管的豫州东四国分给了陈宫这伙兖州人,将曹操用心经营的汝颖二郡分给他,中间还隔着陈王,怎么看都没有什么好心思。

难怪陈宫要走,不仅是翅膀硬了,大概也是猜到了陈王的立场变化。

要知道,赵基开始是以陈宫为陈国相,虽然陈宫不可能管理陈国军政事务,可却有了与陈王直接对话的机会。

而现在的梁国相,就是原来的陈国相骆俊转迁。

现在去梁国抢的,实际上是陈王的外围兵。

这段时间梁国的赈济粮食,就来自陈国。

可不抢这批新兵,吕布拿什么去打曹操?

实在是太穷,只能穷的理直气壮去抢。

信写到一半,吕布又停下来……眉头紧皱,他还是舍不得陈宫手里这两三万新兵。

陈宫的想法就三个,一个是偷袭抢夺寿春,夺取袁术的储粮;第二是找曹操复仇,第三是救臧洪。

自己拒绝夺取寿春,这才是让陈宫失望的主要原因。

没有自己麾下的百战精锐,陈宫手里那些残兵败将与新兵,也拿不下寿春。

可现在已经失去了袭击寿春的机会,直接去打陈留,顺手救臧洪?

进退失据的吕布,在这种瞬息万变的时间里,当即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陈宫书写一道措辞诚恳的致歉信,希望陈宫可以出兵助战,一起进攻兖州,去救臧洪。

反正豫州这里,就让陈王自己去打。

就算打不过曹操,也能拖住曹操的主力。

总不可能陈王与曹操相互协商,放任曹军主力退回陈留吧?

带着一点单纯美好的期望,吕布认真写信,期望与陈宫和好如初。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59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