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虎贲郎

作者:中更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21章 切割分家

书名:虎贲郎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调动数万大军作战,难度与最初讨白波贼时堪称天差地别。

自五月下旬各军聚集晋阳开始操训以来,其他方面也在进行战备工作。

从后勤规划、提前储备之外,还要根据重新统计的版籍征召秋收后的丁壮,以协助粮秣转运;并还要选拔后备兵源,以供前线补充。

对上党、赵国、常山、巨鹿的调查也不能停歇,除了派人侦查外,主要是征辟郡国之士入朝,这些人自然会带来当地的情报,还能充为向导,发展内应。

借助这些人的力量就要付出代价,赵基不想付出这个代价。

从他入晋阳以来,就不曾离开一步,只是与安邑、中都方面维持书信联系。

表达出了明显的抗拒情绪,可这些旧日公卿反倒似乎很怀念他,表现的很乖,对赵基的各种指令都很配合。

以至于赵基都快形成一种依赖感,有些舍不得送朝廷返回雒都。

这日赵基收到一份奇怪的书信,来自他的好姐姐赵贵妃。

这位混社会、逢场作戏认下的好姐姐突然来信,说是西河郡守刘玄遣使进贡,往平阳行宫送了许多西河葡萄。想要赵基安排一套酒具,要酿葡萄酒。

又不是甜米酒这种酿造期短的酒,赵基想了想,就写了一封回信。

想了想,就将众多书吏中不起眼的诸葛瑾喊进来,说:“赵贵妃欲酿葡萄酒,子瑜持我手令去各仓检查,找一套精良的酒具。然后来找我,持我书信护送酒具去平阳。”

诸葛瑾也疑惑,现在部分军队已经做好南下的准备,但还是拱手:“喏。”

赵基说话间,就快速在一枚竹简上书写命令,这种竹简更宽一些,如似木牍、长竹板。

目送诸葛瑾离去,赵基又翻阅其他书信。

此前已经对诸葛玄下达了征辟,征入朝中拜为议郎。

议郎只是一个开始,如果诸葛玄快一些抵达,那赵彦就有更多操作余地,快速将诸葛玄推到高位。

赵基独自思索良久,烧掉刚写给赵贵妃的信,重新写信。

他准备扣留……邀请天子一起征伐高干;而聚集于中都大营,规模膨胀的朝廷百官跟随张杨先行南下,去平阳尧帝陵庙行祭拜之事。

这份信上,他希望皇后可以代表帝室,携公卿百官祭祀尧帝。

反正殊途同归,从太原进攻上党,有两条可供军队通行的道路。

一条路是晋阳东边的榆次,这里向东连接井陉,也有一条向南直通上党谷地的道路;另一条从祁县出发。

河东这边从北绛、翼城走轵关陉,也会借道上党郡最南的高都县。

也就说,进攻上党,他有三条路可走。

而现在有一种呼声,那就是讨伐上党时,天子、朝廷从祁县出发,入上党后再南下,途径河内后回雒都。

不是缺公卿百官这点饭吃,赵基纯粹嫌弃公卿随军会引发意外变故。

把天子与公卿分开,都会老实很多。

主意落定,他不再迟疑,立刻向张杨、张燕写信。

打上党,自始至终他就没想过动用全力。

主要大军还是留在晋阳,当压舱石。

除非袁绍全力压上,准备跟他在上党决战,那就有序增兵,打一场防守反击。

自己不需要与袁绍太过拼命,张燕黑山军为了打回家乡,自会跟冀州兵亡命喋血;公孙瓒也不会老实待在后方。

天子、朝廷下达的讨伐令……对袁绍、河北人的威慑也就那么回事。

这帮人如果真吃这一套,也不会成为讨董的主力。

赵基已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这一开始反而不敢大力出击。

就在这平静之中,以晋阳为核心的战争机器开始运转。

当夜,他的公文送到中都大营。

公卿队伍里已经多出一个少府孔融,他也是刚来不久。

就见杨琦将赵基公文木牍砸在桌上,恨声:“小儿狂妄,无视朝廷安危!”

司空张喜拿起木牍扫一眼,转手给赵温:“他在晋阳练兵近五十日,袁绍又不肯顺从朝廷节度,双方交兵实属情理之中。”

公卿传阅,杨彪做出判断:“这肯定不是赵元明本意。”

赵基要跟朝廷切割,他们肯定舍不得。

不是吃饱与否的问题,而是晋阳不仅聚集三万余精锐步骑,更是广纳西州各郡、三辅官吏的家眷为质。

朝廷即便返回雒都,今后也无法节度、控制西州郡县。

郡县长吏的人质在赵基手里,他们肯定不敢公然对抗赵基。

这段时间赵基遥控之下,各方即将组成一个围攻袁曹联盟的大网……就这种对人心、形势的把握,他们也能接受赵基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可赵基待在晋阳一动不动,更不准天子、公卿们离开中都大营。

双方都在壮大班底,始终没有融合的迹象与机会。

相对于赵彦、赵基,荆州刘表真的无法依靠……除非朝廷拳头足够硬。

可与赵基分离后,朝廷对荆州刘表的威慑力大降。

单独靠吕布,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

这时候沉默的伏完开口:“若去信赵元明处说情,可有转机?”

对高干的征伐,道路状况注定了三路进击,会师于壶关。

到那个时候,赵基、天子、朝廷会再次集合于一点,如果赵彦出面劝说,或许还能保持亲密关系,让朝廷能狐假虎威,保持对刘表的威吓、镇压。

朝廷缺的是荆州的人力、物力,荆州人也乐意贡献这些东西,以换取美名、官位。

可刘表挡在中间,刘表肯定会对治下施行杀戮,以阻止这种融合。

否则荆州衣冠、豪强与朝廷合流后,还有他刘表什么事?

伏完所问,众人都陷入沉思。

杨琦、杨彪互看一眼,都觉得很困难。

你伏完的女儿都无法拉拢赵基,现在朝廷还能出什么筹码?

原本还有那么一些可能,可伏完这边教唆赵蕤、赵范接连去督促、强迫皇后、伏德北上太原。

丢了金库控制权也就罢了,还让赵基、河东人背负那么大一个包袱。

别说赵基,河东人都担心事后遭到朝廷的报复。

如果皇后平安抵达平阳也就罢了,可偏偏没有,这才是难以取信赵基的关键。

孔融有些摸不着头脑,就问:“莫非这赵元明还管不住自家孙儿?”

与他关系很好的杨彪解释说:“赵元明溺爱其孙,这赵元嗣鸷勇凶厉更甚当年的袁公路,深得河东士民爱戴。”

至于太原人,就没必要详细说了,全郡衣冠杀的就剩王泽、温恢、孙资。

没了衣冠豪强,剩下的百姓今年夏收、秋收能与官府五五分成,对赵基自然是敬爱有加,谁敢不爱?

司马防也插嘴,对孔融说:“文举不知,这平阳赵侯胡风炽烈,极得匈奴各部敬爱。匈奴中已有传言,将他称之为晋阳大单于。”

孔融缓缓点头,他倒是没跟着说什么坏话。

他的这条命……虽说袁谭大概率破城后不敢杀他,但下面军卒执行时难免失手。

他能活着入朝,就是赵基背后遥控各方,给他安排了活路,也征他入朝。

想了想,就提议:“不妨上报天子,请天子出面劝和?”

众人相互看看,都觉得有些不可能,皇帝不会为了这点事情去求赵基。

这段时间赵基遥控各方组织包围大网,天子就全程旁观,用心学习。

现在的皇帝,根本不在意晋阳那三万余精锐步骑,只想早日返回雒都,然后上手遥控各方,试一试天子权柄。

一切顺利的话,朝廷入雒阳,就能与吕布汇合。

赵基现在发挥的作用,到时候吕布也能顶替。

所以对皇帝来说,还是自幼生长的雒阳更重要一些。

可吕布与赵基不一样,公卿们已经摸清楚了赵基的底线,别看赵基杀的太原衣冠人头滚滚,宣扬的又是天道之法,可本质上践行的还是仁爱世人的那一套。

而吕布的底色,其实与董卓一样。

赵基发动兵谏,也只是将他们抓住体罚、玩弄了一番,换成董卓、吕布来,那真就人头落地了。

赵基表现出了更高级的包容性,公卿们切身体验过,虽然很不喜欢赵基。

可易地而处,他们不会比赵基做的更好。

所以,他们对吕布有些恐惧。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5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