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虎贲郎

作者:中更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78章 皇帝不急

书名:虎贲郎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颍阴城,南阳兵扎营于外,张绣本部驻守城中。

天子车驾在北,而公卿队伍先至。

结果就是与公卿队伍一起开拔的五千余南阳兵反戈,跟随邓济加入南阳兵的大家庭。

就在这颍阴巴掌大的地方里,南阳人瞬间成为最大的一股势力。

至于天子车驾,跟随在南迁队伍之后,安静享受长社、阳翟二县进献的贡物,等待事态平息。

公卿们总能解决问题,公卿们无法解决,问题也会自己解决。

就眼前遭遇的这点变故,对刘协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

而荀攸、荀彧以及部分公卿,也算亲身体验了‘朝廷的背叛’。

此前双方合谋,荀氏有荀氏规划,公卿有公卿的计划,双方计划的后期肯定存在冲突的地方。

结果这个冲突还没爆发,却引出了南阳人。

现在不满足南阳人的要求,朝廷就无法通过颍阴,而赵岐、张绣也失去了对南阳兵的控制。

这种横生变故的环境下,赵岐就成了代表南阳人与公卿谈判的代表人。

赵岐这里能谈好就谈,谈不好的话,南阳人就继续封锁道路,看谁先撑不住。

拖到陈留决战分出胜败,那时候陈留的胜利者来到颍川,那所有人都得输!

南阳人底线很明确,就是废弃失德旧后,迎立新后。

其实这只是一个谈判的筹码,是可以退步的。

奈何赵岐接受委托,与杨琦、伏完交涉时一脸愁苦:“今南阳各军也知形势凶险,若是陈留决胜,彼辈宁肯退返南阳,也不肯屈就于眼前。”

阴县娄圭、堵阳韩暨、安众宗先、涅阳张博等南阳士人代表陪伴赵岐参与这场谈判,他们即便娄圭岁数最大三十几岁,可他不曾举孝廉,没有仕途履历。

其他几个人也都是一样的白身履历,根本没资格与朝廷对话。

规则面前,他们安分守己的话,就是南阳之士;若是犯上,那就是贼、宗贼。

邓济督兵于外不参与会议谈判,受他们请托而来的赵岐负责协商。

赵岐的愁苦神情略显浮夸,这不过是谈判技巧。

士人本性崇尚强硬,赵岐这里态度强硬不肯退让,反倒让南阳人感觉可以信赖。

否则的话,赵岐大可在谈判时出卖南阳人利益。

反正南阳人也知道不可能强行扶立一个皇后,在后宫缺乏这方面根基,在皇帝身边也缺乏南阳籍贯的宦官。

桓灵之际,皇帝身边不缺南阳籍贯的宦官。

也是这些宦官资助之下,才有了何氏的飞黄腾达。

不说其他时期,仅仅是桓灵之际,出名的大宦官主要以南阳、颍川、汝南、沛国为主,因桓帝、灵帝少年生长于河北,所以也有一些河北口音的大宦官。

除此之外,其他地方的士人引刀成一快,拜入宫中也大概率会被压制。

你不切,正常仕途被这些地区的士人压制;你咬牙切了,还是被这些地区的士人压制。

身为帝乡,南阳士人见多识广,很清楚宫廷运转的规则。

没有可靠的宦官,强行扶上去一个皇后,转眼间就能病死。

而现在这样的乱世,必须有一个强力人物统合南阳各家,拧成一股绳,从军队、朝臣、宦官、后宫全方位安插人手,才能稳定控制局面。

所以未来道路才开始,南阳人也不想与朝廷交恶。

他们想要重新崛起,恢复往日光荣……第一件事绝不是夺皇后之位,而是扳倒刘表,换一个南阳人的门生故吏占据这个位置,然后再控制颍川、河南尹,一点点的向朝堂、后宫渗透。

扳倒刘表是个大计划,甚至不能泄露。

所以南阳人想要达成的第一步,就是找可靠的人担任南阳郡守,再拿颍川、河南尹中的一个。

可惜雒阳政变,长安政变,以及天子东迁,让大量的南阳高阶资深官员死亡。

以至于抢占官位这种美事,南阳人衰落到找不到资历合适的人。

所以南阳人将这个难题交给了赵岐,谈好最好,谈不好就撤兵离开这个漩涡。

不然朝廷恢复后,会当场复仇;赵基、曹操那边决胜后,说不好也要来找南阳人的麻烦。

暂时打不过,撤离即可。

“皇后失德实乃谣言,系太原逆臣余党污蔑。”

杨琦必须为这件事情背书,对赵岐说:“待赵侍中返回并州,自会遣兵护送皇后、诸贵妃入朝。台卿公也知道,赵侍中乃皇后妹婿。若是更立皇后,此言论让赵侍中听闻,必然攻伐南阳。太原、上党之事相去不远,诸位当引以为鉴!”

说着杨琦去看娄圭这些人,皇后的靠山已经不是伏氏,而是伏氏的女婿赵基,以及并州、徐州、河东人。

真要打,你南阳扛不住。

伏完这时候干咳两声,也威胁南阳人:“我婿元嗣性情刚烈率直,若听闻此间事,怒而兴兵,老夫也难规劝。”

杨琦立刻就说:“我等也非搬弄是非之人,今颍川之士受损,若有一二怀恨在心,以讹传讹误导赵侍中,到那时并州精骑入南阳,将有大不忍之事呐。”

旁听的南阳士人相互观察,娄圭却对同乡轻轻摇头,不是不怕赵基,而是没必要怕这些威胁、恐吓的言辞。

反正南阳人还有最后一条路,索性直接投了赵基,你又能怎样?

看不起赵基是一回事,借赵基力量复仇则是另一回事。

刘表入荆州六年,连荆南四郡都没能理顺,就刘表那么大岁数,怎么看都不像是能重蹈高祖、光武旧事的人。

最让南阳士人恼恨的是三辅难民十余万户迁入南阳,各家迅速壮大之际,张济率领饿狼一样的凉州兵抵达。

结果倒好,刘表勒兵观望,放任张济攻掠各家,可能是在等张济摧破各家,也可能是在等南阳大姓求救。

最终还是南阳人自己射死张济,让企图占领南阳的张济集团不得不停下来。

缺粮完全可以借、勒索,以张济军团的战斗力,以张济的车骑将军身份,怎么可能沦落到抢粮?

抢粮时被守军射死,不过是刘表的官方声明。

实际上张济就是去抢南阳的,南阳有那么多三辅难民,从南阳大姓手里解救出来,立刻就能武装成军队。

如果张济没有被意外射杀,那么现在南阳就姓张了。

张济死了,张济军队就要瓦解的时候,刘表假惺惺的为张济之死感到遗憾,转手就扶植张绣,让张绣站稳了脚。

抵御曹操只是一个对内、对外的说法,真正、立刻能起到的作用就一个,充当拳头,加强刘表对南阳的统治!

南阳人很不喜欢刘表,为了强化统治,这些年刘表也持续剪除南阳大姓。

剪灭宗帅这种事情,刘表已经干过一次了;后来陆续更换南阳各县的县令长,挑拨小豪强诬告大姓,也不判刑,抓到监牢里,能低头认错的就饶过。

脾气硬的,肯定是以后的造反主力。

对待这种人,直接杀了影响恶劣,那就一直关着,生存环境恶劣,很多人就这样稀里糊涂死了。

例如韩暨,父兄就是被同乡诬告,下狱待判,活活将韩暨老爹磨死在狱中。

韩暨也没去找刘表服软,而是组织死士刺杀原告;没了原告,县令也就顺势将韩暨的兄长放出监牢,放出来也没撑多久。

自雒阳政变至今已有六年,六年时间里许多壮年、中年士人被刘表这样暗戳戳收割,使得偌大南阳,一眼望过去,竟然找不到几个像样的名士、宗帅。

南阳对刘表来说就是一个时刻需要修剪的绿植盆景,南阳青年士人看着周围长者不断消失,怎么可能不恨?

再这么修剪几年,可能南阳人就习惯了、适应了,变成刘表希望的样子。

可现在,这仇正浓,还未消退。

引赵基入南阳,直奔南郡给刘表来一记狠的……南阳人完全可以接受。

因此赵岐铁了心搅黄谈判,南阳人也有拉着所有人一起输的觉悟,使得谈判进度迟迟无法推进。

天子在后方静静等候,毫无着急、催促的样子。

杨琦、荀攸、司马防、桓典再着急,也是没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5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