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虎贲郎

作者:中更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55章 贪得无厌

书名:虎贲郎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可能是并州精骑两战俱大捷的原因,袁绍行军沉稳。

距离真定五十里时提前扎营,这样士兵就有足够的时间建造营垒、休缓体力。

提前进入临战状态,接下来就要步步为营,向真定推进。

虽然每天都会修筑新营前进十几里路,同时也会增固现有的营垒。

营垒之间还要建设甬道,以保证粮道通畅。

出于对并州精骑的尊重,河北兵各部也都迟缓进兵,这反而让前军沮授难受起来。

天色渐暗,耿乡两岸袁军营垒多树火把,吏士不敢休息,全员披甲待战,提防赵基夜袭。

也是在夜里,从无极撤兵的赵基所部举着火把,从真定北边的驰道缓缓压来。

驰道已经跑过一回,相对来说安全一些。

撤军时有太多车辆需要运输粮食、缴获的器械,也有俘虏需要步行。

因此宽阔的驰道就很适合,赵基宁肯多绕四五十里路,也要避免文丑、沮授出兵袭击。

这么大规模的撤离,队伍臃肿,行程缓慢。

如果走无极、真定之间的县级土路……基本上不可能瞒住袁军的斥候侦查。

战斗拼杀的时候,赵基会压上所有。

而这种行军、撤离之际,他十分的沉稳,根本不给袁军袭扰的机会。

新的骑奴已经入帐,稳稳当当运回太原即可,没必要给自己惹麻烦。

还有甄氏这里敲来的一千二百陪嫁仆僮……这笔人力收入,不需要计入缴获,完全归赵基本人持有。这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力量,自然不能出差错。

就这样,夜间袁绍全军提前止步扎营,前军沮授营火通宵达旦,而赵基却绕远路撤返真定。

他的凯旋大捷,立刻让黑山军各部振奋起来,一座座营垒也都点燃备用营火。

敌我伤员安置在后方靠近井陉口的营区,赵基才引着骑士押解俘虏返回赵云旧营。

不需要他召集,张燕以及黑山军各部领袖,中山、常山二都尉也都主动前来迎接。

火把照耀,赵基驱马入营,留守的军吏凑上来围观,看着马鞍上的甄宓纷纷吹口哨。

马匹抵达中军大帐处,赵基一跃下马,将身子软绵绵没力气的甄宓搀扶下来,指着大帐旁边的小帐篷说:“你在这里过夜,夜中不得喧哗、长啸。饮食水米之物我会安排人送来,夜间不得出帐。”

甄宓窘迫不语,她的两个婢女这个时候也下马,其中一个还挺泼辣,从军士手中夺过火把,走在前面照明,另一个婢女搀扶甄宓走向小帐篷。

赵基见她们入帐,才对跟上来的西门俭说:“元节,你立刻安排饭食,张燕等人要来。还有那位刘先生,安排一个单独小帐篷。”

“喏。”

给周围跟着的主要军吏安排任务后,赵基才用披风擦擦手,只觉得搞笑。

这一路上,同乘一马,甄宓没少和他摩擦。

这家伙可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乖。

也没什么好深思的,赵基进入大帐,先进入的张瓒已点亮几处油灯。

赵基刚展开双臂,他的骑奴就上前为他卸甲,铠甲卸下后就挂在赵基身后的木架子上。

一双闷汗的漆皮战靴也被拽下,自有骑奴带出去擦洗、除湿。

赵基行军时佩戴的羽饰笠盔也摘下来,戴在十字架一样的盔甲架子上。

一盘热水端来,赵基泡脚之际,韩述入帐:“侍中,张将军来了。他听说了甄氏一事,命我来询问……要不要见他?”

“我不是他想的那种人,都请进来吧,要以国事、军事为重。”

赵基说着抬起脚,骑奴为他擦干双脚,还给穿上一双柔软、透气的布鞋。

最初的十七名骑奴都已成为义从骑士的管理者,这批骑奴是从匈奴各部赎买回来的,这些被掳的边民普遍擅长骑射。

那些掌握技术的被掳边民,对匈奴各部更重要,匈奴人选择了隐瞒、扣留、延迟赎买。

赵基也不想一口气把事情做绝,先弄回一些人口扩充实力才是最紧要的。

赎买回来的人口,先天亲近他,感激他,这些人口可以很好弥补家族底蕴不足的缺点。

甄氏这里父子两代人早亡,依旧有仆僮三千余家,就这样,甄氏还自以为衰败,无法跟其他大族相比。

跟甄氏比起来,以前老赵那点白手起家颇为骄傲的家业算什么?

单论实力,不计算姻亲、盟友,甄氏能压着卫氏打。

骑奴退出去后,赵基来到武器架子前,挑了一口剑悬挂在左腰。

营帐之内,他一口剑就能应对绝大多数突发事故。

不多时,一片甲叶摩擦声响,密集脚步声传入赵基耳朵,他才起身出帐,就见火把照映下,张燕面绽红光,拱手就拜:“侍中真乃神人也!”

“张将军客气了,请。”

赵基展臂,张燕也躬身展臂:“侍中先请。”

大捷之下,一片欢声笑语,相互推辞一番,赵基就迈步在前。

双方大小二十几个头目汇聚帐中,张燕就说:“斥候来报,听闻侍中大捷后,袁绍全军停止前进,就地扎营;其前部督沮授又调约两千兵士渡河,增耿乡之兵。”

赵基静静听闻,没有发表意见的心思。

张燕又去看赵云,赵云端坐不语。

于是,张燕又说:“明日,仆欲集合各部精锐,围攻耿乡之敌。还请侍中督兵压阵,待破耿乡敌兵,袁绍麾下各部丧胆。届时,是进是退,皆由侍中决断。不知侍中是何看法?”

这时候中山兵都尉、汉昌人,中山靖王之后的刘盛拱手:“侍中,破袁氏之机就在眼前,何复迟疑?”

常山兵都尉也出自中山靖王之后,名叫刘岐,也是起身拱手,站在刘盛之侧,明显同进退。

赵云也站起来拱手,与张燕并列,还对赵基打眼色:“侍中,今我军士气正盛,袁贼各军沮丧,正是破他之际。”

赵基抬手摸自己下巴,凝视帐内众人,斟酌语气说:“若是进围耿乡,各军当有序进击,消磨守军气力,再一鼓破之。若战况不佳,宜谨慎从事。我后续兵马,骑士还需两三日抵达,虎步精锐更要七日之久。”

张燕面露喜色,拱手长拜:“喏!”

“嗯,昨夜一战死伤许多马匹,四更之际我会分马肉于各营,以飨壮士。”

赵基说着抿抿嘴唇,看向其他人:“明日天亮,我自会督骑士巡哨两岸,反制敌兵渡河增援。耿乡若破,一应缴获、俘虏,各军依功劳高低而分。”

“遵命!”

张燕引着黑山军各将与常山、中山二都尉拱手,随即就说:“侍中征战疲乏,某就不做打扰了。”

“那我就不送张将军及诸位了。”

赵基侧头去看西门俭:“元节,代我送诸位将军出营。”

“喏。”

西门俭这才起身,引着张燕等人离去。

赵基笑吟吟目送这十几个人出帐,外面各自卫士举火把迎接,簇拥着离去。

见西门俭回来,赵基才敛笑,坐回主位,感慨:“贪得无厌呀,不知见好就收。”

赵云神情平静,拱手,坦然道歉:“我军缴获甚是丰厚,吏士疲惫,俘虏多而不服,恕卑将失礼。”

“这与子龙何干?”

赵基端起浑浊米酒饮一口,懒洋洋向后仰躺:“我只是怜惜士卒性命,他们不肯珍惜,那就由他们去。想打就打吧,不撞个头破血流,是不会对我军生出敬畏、感激之情的。”

也不敢疏忽,赵基看向赵云:“营中留守多系子龙部伍,今夜务必严加防范。被黑山军袭击,全军溃败的话,那就成天下笑谈了。”

“喏。”

赵云拱手应下,就见赵基对外面端来饭菜的骑奴招手:“都快些用餐,回去好好休息,明日观战,看看他们怎么打仗。”

魏兴上前坐到张燕留出的位置:“跟他们有什么好学的?跟着侍中学,才是正道。”

“是啊,子昂说得对。”

有人应和,赵基只是笑笑:“多见识见识总是没错的,我才打了几仗?许多胜利多赖侥幸、吏士拼命,哪能事事侥幸?”

帐内虎贲伙伴明显没把这些话听到耳朵里,论步骑交锋,他们才是天下第一。

得到并州边军残留老兵后,经历过晋阳大训练的晋军,本质上跟河北袁军、黑山军就有区别。

对此赵基也不再强行纠正什么,稍稍解开一些革带,敞开肚皮就跟帐内伙伴开始进餐。

吃饱之后,一些人跟着赵云去安排夜禁强化工作,余下的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就在大帐内择地而卧,也有的学习赵基,在草垫、皮革垫子上盘坐,行导引之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5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