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虎贲郎

作者:中更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20章 背道而驰

书名:虎贲郎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关键时刻没有吕布袭击下邳,也没有丹阳兵叛乱。

所以刘备第一次指挥两万余人的大军时,防守的滴水不漏,使袁术难以突破。

袁术也不敢倾力猛攻,刘备已经开始给吕布供应粮食,还调派一支五千人规模的丹阳兵增援吕布。

当吕布能吃饱后,别说袁术,就是曹操也是提高警惕,不敢主动进攻。

朝廷诏书威力无穷,吕布已经从半个山阳郡向南取得了梁国,大半个沛国,与鲁国,军队规模正持续膨胀。

旱灾、蝗灾治下,当兵能吃一口饱饭的诱惑下,六月下旬时吕布军队已膨胀到三万余。

而曹操能做的就是分兵驻防,静观吕布的下一步动作。

袁术、刘备对抗于淮阴,从距离上来说,现在吕布咬谁,都能立刻吃掉对方的大本营。

所以曹操绝对不可能在这个关键时间里去刺激吕布,只要吕布介入刘备、袁术之间的纠纷,到时候三方混战,相互失信,彼此对立,谁都别想从这个漩涡里跳出来。

甚至此刻前线对峙的袁术、刘备都不敢轻易撤兵,谁先撤兵示弱,谁就先完蛋。

吕布虎视四方之际,又遣使秦宜禄出使袁术,去索要那之前承诺的二十万石粟米。

不给,就亲自来取!

秦宜禄硬着头皮陈述吕布的态度,袁术能气疯,恨不得一剑砍了秦宜禄。

可现在杀了秦宜禄,吕布大概率会直扑寿春。

以袁术对吕布的了解,吕布恨不得自己立刻杀死秦宜禄。

袁术眼中,在吕布一方的思维里,打下淮南,再去从曹操手里收复豫州,这与朝廷的规划并不冲突。

遣退秦宜禄后,袁术询问左右:“吕布反复无状,该当如何?”

刘勋拱手:“明公,今吕布以渔翁自居,待其雄壮,必择人而噬。仆以为,可召孙伯符部北上。”

左将军幕府长史杨弘也开口:“孙伯符部连年征讨江东,兵士骁锐,更熟悉水战。使其领偏军,自海上行军,可从刘备军后突然袭击。”

袁术缓缓点头,又看主簿阎象:“如何?”

阎象迟疑:“就恐孙伯符不肯退兵。”

袁术闻言眯眼审视阎象,阎象神情郑重:“孙伯符颇受淮泗各军爱戴,其勇猛威望不亚孙文台当年。更兼年轻气盛,若受小人挑拨,恐不奉命。”

大厅之中众人默然,没有站出来反驳的。

见都怀疑孙策的忠诚,袁术笑了笑:“他会来的,吕布目光短浅,想要粮食就给他。待击破刘备,再与吕布算账。”

“喏。”

众人拱手应下,他们也不好经常说孙策的坏话,说得多了,会惹袁术的厌烦,也会给孙策留下反叛的借口。

但现在唯一的好处就是始终与刘备相持,没有真正开战,各军建制完整,实力尚在。

真打起来,难以脱身,到时候孙策叛乱,那才麻烦。

袁术麾下也算是人才济济,只是袁术骄横刚愎,不怎么采纳众人的意见。

袁术雒阳飙车的时候,这些家伙热血激昂,都是甘当袁术马前卒,以充任随从为荣的小黄毛。

这些当年的小兄弟再怎么成长,在袁术眼里始终是小兄弟,眼界、手段肯定不如他这位带头大哥。

这些年与曹操交战,连战连败。

袁术也时常反思,肯定不是他不如曹操,而是这些小兄弟拖他的后腿。

可终究是相知已久的小兄弟,也不好过于苛责。

至于孙策,袁术也是真欣赏,在孙策身上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周围人也经常提醒他提防孙策,袁术也不当回事,如果孙策连这点野心都没有,又怎么能说是‘类己’呢?

只要他核心军队稳固,徐淮吴越之地还认他,那孙策就反不了。

就这样,赵基通过朝廷遥控徐扬之间的三方势力,间接影响之下,却将即将起飞的孙策一巴掌打落枝头,还打断了一双翅膀。

暑气即将消退,陈宫急的跳脚。

徐州的粮食不是无限的,要在有限的粮食供应下快速取得下一波补给,才能维持军队的运转与壮大。

灾民太多了,袁术委任的沛相舒邵为了赈济十余万灾民,五月底时就擅自开启官仓。

这种情况下,哪怕朝廷授予了他们接任沛相的诏书,谁又敢停止赈济?

为了赈济灾民,舒邵连命都不要了,前脚赈济灾民,后脚就被袁术派人抓走。

哪怕袁术很舍不得这些粮食,可都已经放粮了,再杀舒邵也说不过去。

于是袁术亲自给舒邵解绑,又把舒邵送了回来。

这种情况下,舒邵已经获得灾民的拥护。

己方无法支配沛国官仓去做别的事情,只能投在灾民救济一事上;能做的就是从灾民中募集青壮,进一步强化军力。

就现在的军力,就该立刻南下去抢淮南!

可吕布倒好,很享受现在这种掌握主动权的状态,不愿去打袁术,只想吃袁术承诺的二十万石米。

站在吕布的立场来看,朝廷那里已经把路安排好了。

他只是顺着这条路指引,立刻就在这场巨大天灾中变被动为主动。

眼下,刘备与袁术争着讨好他,给他给粮食、军械,刘备还好心多分了两千丹阳兵给他。

所以真没必要卷到刘备、袁术的纠纷里,卷进去求的就是粮食,现在粮食问题已经解决,还是送货上门的那种,又何苦去打破刘备、袁术之间的平衡?

这日清晨,天色将亮之际。

吕布从秦宜禄宅邸后门走出,正准备走向自己府邸的后门,就听马蹄声响动。

扭头去看,就见陈宫单人匹马立在小巷口。

吕布高声打招呼:“公台何以至此?”

“吕君侯这是何故?”

陈宫明知故问,吕布活动臂膀,笑着回答:“晨起锻炼拳脚,公台莫不是?”

“与吕君侯不同,我这坐骑渴望奔驰疆场之上,遂跑马至此,以消磨马性。”

陈宫驱马靠近,一跃下马,对吕布拱手:“此间无有第三人,我这人性格耿直,吕君侯也是直率豪爽之人。”

吕布敛容,展臂指着自己家后门:“公台不妨入内,慢慢说。”

“吕君侯,军情紧迫,若再拖延,一旦刘备、袁术分出胜负,将会如何?”

陈宫指着东面:“朝廷只是让刘备选练丹阳精兵三千,他却派来五千。是他养不起这五千丹阳兵,还是难以控制丹阳兵?今其大军出屯盱眙,与袁术相持。袁术若分一军奇袭下邳,将会如何?”

刘备之前只是担任过半个平原相,又当了一段时间治理小半个沛国的豫州刺史。

直接上手接管徐州,不说徐州本地人,仅仅是陶谦的旧部,就不是好消化的。

吕布笑问:“公台是说刘备会速败?”

“是,此人出身微寒,与吕君侯类似。为邀人心,不肯行杀戮之事。他若诛杀曹豹、许耽等丹阳兵豪帅,虽失人望,可其麾下短期内稳固,我也不会有这样的忧虑。”

陈宫又说:“一旦此人速败,袁术兼有徐扬,得国家东南一角,又会如何看待吕君侯?身处曹操、袁术之间,朝廷即将归于雒都,不除吕君侯,此二人如何能安?”

“公台多虑了,曹操、袁术仇恨深结,又怎么会联军攻我?”

吕布不以为然,就说:“北面赵元嗣尚未起兵,我若率先动兵,十分不美。再不济,也要等张稚叔返回河内,有他在河内出兵呼应,也能声援我军,不至于被动。”

陈宫只是长拜:“请吕君侯向龙亢调派一支偏军,做出进击寿春之态。若如此,十日内二十万石军粮即可运抵沛国。否则以袁术为人,岂会轻易交割?”

“公台既要用兵龙亢,可命许汜出兵……若缺乏领兵大将,可让高顺统兵,持旗号,为我前锋。”

许汜是朝廷任命的沛国相,已经接替舒邵。

面对持朝廷诏令的许汜,舒邵交接的很爽快。

吕布皱着眉头,做出让步,心中已经生出与陈宫分开单干的念头,陈宫管的太多了。

何况朝廷的分派之下,豫州东部的梁国、鲁国、沛国以及陈国,都在陈宫这伙人手里。

按着这些士人的习性,以后站稳脚后,也不见得会服从吕布。

分给吕布的是豫州精华的西边颍川、汝南,吕布也没那么多可靠人手领郡,恰好也就能抓稳这两个关键大郡。

拿到这两个郡,西北是河雒,西南是南阳、江夏,吕布退能获取刘表的支援,与曹操周旋;进能入朝辅政。

他很清楚朝廷大义的厉害,入朝执政的话,赵基能调动天下各方围攻袁曹……那么他也能!

朝廷能配合赵基,只要成功掀起围攻的声势浪潮,那朝廷的威望就能持续增长。

赵基辛苦谋划,朝廷也是获益的。

就赵基的出身、功勋,朝廷尚且能忍受;以自己的功勋、名望来说,想来也不会拒绝。

吃了王允那么大一个血亏,又在东迁过程中死伤狼藉。

所以朝廷能配合赵基,也能配合自己!

吕布对此深信不疑,与陈宫做切割,他好处更多。

入朝执政、辅政,到时候陈宫还不是要听他调度、节制?

彼此立场、追求不一样,吕布想要掌控全局,不想卷到刘备、袁术相争的漩涡里。

而陈宫呢,进攻淮南不是想要袁术的命,纯粹是想要这里的储粮。

拿到这些粮食,那么淮泗之间的灾民青壮就是他们的兵源……进而就能跟曹操再打一场全面战争!

陈宫自始至终的一切行动,目的是向曹操复仇,而不是吕布的发展。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2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