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虎贲郎

作者:中更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88章 调虎离山

书名:虎贲郎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晋阳之南,梗阳城。

此处位于汾水西岸,南北驰道贯通之处。

梗阳城东,汾水渡津处。

这里渡河后,就是汾水东岸的驰道,也是太原郡的驰道主干。

这条主干道向南直通河东,北边经过榆次分出两条驰道,北边通过忻门就是雁门郡;榆次往东就是通向冀州的井陉道。

至于汾水西岸的驰道,也是北连太原,向南经过兹氏后转到西边的西河郡,径直通向黄河秦晋大峡谷的南端渡口,这里也是黄河上游漕运的最南端。

理论上来讲,这处渡口繁华时,可以漕运覆盖河套、朔方,抵达上游的凉州金城。

梗阳渡津已被一队虎步军接管,仅仅就这一个百人队,也无坚固营垒可以依赖,就挡住了雁门郡守申屠备的千余步骑。

申屠备不是打不过对方,而是对方手里有朝廷诏书。

严格算起来,申屠备外放雁门还不到两年。

李傕郭汜执政之际,如雁门这样偏僻,又没有什么战争潜力的地方,基本上不怎么在意。

而值得他们在意的地方,又是各方群雄争夺激烈的地方,很难插手、介入。

各方群雄也有难以争夺的强郡,比如太原,又不是李傕郭汜可以染指、控制的。

就王允的仇,以及凉州军大肆屠戮关中并州军吏、官员、士人的血仇来说,朝廷基本无法任命太原郡守。

你派人来,名声好一些,太原人会驱赶;名声坏一些或籍籍无名之辈,则会死的莫名其妙。

太原如此,雁门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同为并州人的上党郡申屠备就脱颖而出,赴任雁门,避免雁门被袁绍拉走,也不能让太原人世代控制雁门。

不管是谁主导朝政,都会本能的遏制地方势力扩大。

而现在,很明显太原人还没有全面武装,进行实质割据,就引来了朝廷的严惩。

雁门兵逗留梗阳城外第三日清晨,一队朝廷敕使北上,渡河而来。

敕使也是东迁元勋,直入申屠备驻屯、歇脚的村落。

太原兵并没有耗费体力去建造营地,而是很直接的抢占了附近的村落,建立几座瞭望塔,以鹿角挡住道路,就算是军营。

敕使来到村落前,看着村口两侧树干上钉着的尸体,不由眉头紧皱。

他没想到雁门兵的军纪如此恶劣,有点担心雁门兵南下后,会被赵基歼灭。

申屠备阔步来迎,拱手长拜:“臣申屠备恭迎天使,至尊安否?”

“天子安好。”

敕使平静回答,右手举着诏书:“奉命宣诏,雁门郡守申屠备何在?”

“臣在。”

申屠备再拜,也没有香案,或召集部属。

这敕使当即捧着诏书念:“上诏,太原郡兵哗变,攻夺平陶。雁门兵即刻南下协防大陵,见诏发兵,不得延误。”

“臣聆诏。”

申屠备再拜,上前接过诏书,就引着敕使到一边低声询问:“我听说朝中是赵元明当政?”

“也不尽然,朝廷东迁损害极大,追溯责任,如今三公无权,由陛下与诸位侍中议政、决事。”

敕使也左右观察,低声:“右贤王去卑举证,王柔蛊惑、胁迫匈奴截断道路不遵朝廷,十分悖逆。更是在天子召见之际,矫诏谋刺赵侍中,欲夺兵挟持天子。刺杀不成,已被赵侍中手刃。”

让申屠备慢慢领会这些信息,敕使又说:“昨日单于渡河,奔赴中都拜谒天子,请罪于朝,供述揭发王柔罪行。昨夜太原郡兵弃营北上,抢夺平陶县城。”

申屠备连连点头,立刻又问:“我听闻赵侍中骁猛善战,怎么不做追击?”

“朝中怀疑郡兵作乱袭夺平陶,是有意要引赵侍中渡河平乱。平陶一城,不足为虑。”

敕使从容讲述,又说:“我还要奔赴晋阳传达诏书,就此相别。”

“留步。”

申屠备挽留,立刻安排人牵来十匹马,送给敕使队伍代步,充当备用马匹。

送走敕使,申屠备立刻让人取来太原地图。

平陶也属于中都九县之一,北边就是大陵县;平陶之南就是兹氏,再南就是平周。

论繁华,这西岸四县里就以大陵、兹氏最为繁华;而东岸以北祁县,中间的中都县,南边的介休县最为繁华,夹在三县之间的京陵、邬县就弱一筹。

郡兵作乱袭夺平陶可以视为偶然,如果大陵县城也被乱兵攻陷,那就会引发许多不好的事情发生。

如果那位赵侍中不肯出兵渡河,最好的办法就是依赖、借调单于呼厨泉的力量进行平乱。

匈奴人拿到出兵的名义,那绝不会手软,可以一路抢到晋阳城北去。

西河郡的匈奴听闻后,可能也会自备马匹,呼朋引伴来太原为汉家天子分忧。

申屠备对匈奴不匈奴的不在乎,对匈奴壮大也不在乎。

当匈奴一路向北抢顺手了……他这千余步骑,也会遭受匈奴的攻击、抄掠。

已经奉诏的情况下,只能快速出兵协防大陵,免得朝廷手忙脚乱,给了匈奴人介入的机会。

就这样千余雁门兵立刻开拔,直扑南边大陵县城。

而此刻的赵基,正检验新征募的五千新兵。

普遍羸弱,强壮者少。

不是入驻各乡的虎步军、河内兵不肯尽力征兵,而是编户人口就这么些。

其他人口都是隐户,隐户即便乐意应募,也是不受豪强待见、拉拢的孱弱人口。

身体强壮的隐户,更容易获取豪强的拉拢,这些人在隐户中也是上等人,对于应募之事缺乏积极性。

这是五千实打实的乌合之众,不像河东新生代青年,农闲时还接受过郡兵的训练。

既然肯应募,赵基也只能收下。

随船运来的军服立刻发下,人手一杆长矛,戴着布兜鍪,远远望着也像那么一回事。

可走近了才发现,大多数人的身形撑不起军服,军服略显宽阔。

跟随赵基左右的三百虎贲则如虎入羊群,去挑选自己想要的士兵。

五千新兵,就需要一百五十名虎贲担任百人督、队官。

来回反复挑拣,这五千出头的新兵赶在天黑前挑选完毕。

后续还会有征募的新兵送过来,赵基这里能做的就是保证饮食,并进行闭营训练,只训练队列与行军。

同样不敢做什么体能强化训练,河东人受不了这个,这些太原新兵也撑不住。

打仗不能依赖这些太原兵,就连虎步兵也不能指望。

事业发展到现在,兵力越多,越能打的士兵越少。

赵基也没办法,只能消磨时间,一点点慢慢训练。

好在天子与朝廷站在自己身边,绝大多数人不敢对自己发动进攻。

就在赵基分配新兵之际,一名使骑直入大营,直奔赵基战车前:“侍中,王晨被捕!”

他气喘吁吁下马,将王成的军书递上。

赵基伸手接过,看一眼身边的韩述,韩述立刻去给这传信的虎贲取水。

翻开军书,原来王成派人在大泽岸边伪装打渔船夫,王晨企图乘船前往大陵县,就这么轻易被捕。

看完军书,赵基就问饮水的虎贲:“抓住多少人?彼此死伤多少?”

虎贲放下空碗,并端着接水,嘴上说:“没死人,王屯将在芦苇丛中设伏,王晨上船后就引到芦苇丛中,轻易被捕。倒是有三个人护送王晨登船,一人搏斗时被杀,还有一人跳船时被射杀。”

说罢,这虎贲端起碗饮水,时刻等候赵基的询问。

只要己方没死人,那就不算死人。

“消息可曾走露?”

“不曾,王屯将担忧陆路押解被太原人劫杀解救,就命人用船押解,天黑时能到大营。”

“嗯,知道了。”

赵基抬眉看了看已经显形的启明星,就说:“稍后你也乘船回去。”

他必须回去,作为虎贲,他在祁县还有一队虎步兵需要节制。

赵基担心这家伙夜里赶路被俘虏。

郡兵突然作乱,说明一些人已经反应过来,企图调离自己去西岸,并着手开始布局反击了。

只要王晨入营,取得部分口供,明日一早就能一举摧毁中都五县的豪强!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4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