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60章 让游牧民族载歌载舞的震天雷!

书名: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9

桓奕和李凤宁其实都有对付北蛮的经验。

而像桓氏发家的战役,就是靠在羌人头上刷战绩,这才步步高升的,自桓奕的曾祖父桓起开始,他们家就属于有事没事打羌人,军功哪里打,羌人手里拿。

桓起这个名将的身份,也是羌人赋予的。

在那个年头,这些游牧民族的实力,并不算有多强大,大周王朝想要应付他们是绰绰有余的。

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军事素养,大周王朝的军人都远胜一筹。

这就让她们潜意识里没有把这些游牧民族视为心腹大患,而这一次五胡乱华的局势,是第一次让她们意识到这些游牧民族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打。

唯独使得李凤宁想不通的,就是为什么短短十余年的时间,大周王朝的军力就能衰退到如此的地步。

从她的视角来看,她认为是永晋帝对边军的限制和压迫太强所致,可是李凤宁也很清楚,大周王朝对边军基本是失控的状态,永晋帝要是不限制边军,边军就会影响到中央的统治。

泰彰帝一朝开放了武夫当权的先河,他的两个儿子,正光帝和永晋帝全都在奔波在收回这些权力的路上。

从过于尚武,再到限制武夫,仅仅是四十余年的时间,就让周人失去了对游牧民族的绝对优势。

但是李凤宁和桓奕其实都疏忽了一点。

大周王朝在内部争权的过程中,游牧民族并非是一成未变的,任何事物都是有一个发展的周期。

不同于中原王朝这样的农耕文明,它有很多很多发展的路线,大周王朝可以从文化上,农业上,甚至商业上有所规划。

游牧民族只有一个核心目的——在草原上活下去。

任何时代的草原上,都不是只有一家游牧民族生存着的,而是由很多个不同种族的游牧民族共同生存。

匈奴本身就是一个由多个部落组成的联盟,其领袖被称为单于,而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是由多民族混杂出来的共生体。

基本上是哪家强,最后就取代一个整体。

突厥、蒙古、鲜卑、契丹、女真等。

每个时代,都有一支游牧民族强盛起来,然后取代整体,成为新的草原主宰。

这就像是在养蛊一样,最强者才能在草原上生存下去,才能繁衍族群。

而他们的路线只有一条,那就是发展军事力量,通过军事力量再去抢夺别人的资源,以此供养族群的生活。

这就导致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是有必然冲突的。

农耕文明具备游牧民族没有的东西,而这个东西恰恰是游牧民族的必需品。

一旦自然灾害严重起来,草原上没办法生存,过不了冬,为了活下去,游牧民族南侵就是既定事件,无论怎么样都避免不了。

大周王朝内耗的那段时间里,游牧民族之间的斗争是打了一波又一波的。

要知道楚世昭的部队,只要经过三次大小战役,就能从乡勇青壮进化成真正的精锐之师。

那就更别提从头打到尾的游牧民族了。

而且,中原王朝的打法和游牧民族的战法有着本质区别,没有长期对抗的经验,是很容易失利的。

要是拿过去对付北蛮的经验放在现在,显然是不太适用的。

楚世昭先前模拟推演打得那么顺利,这一次模拟推演陷入了如此胶着的拉锯战,就是敌人的强度不一样了。

匈奴人长期统治草原,贵族和贫民之间的关系早就固化,他们的内部同样没有想象中的稳固。

蒙古属于是突然崛起,而且崛起的过程中,走的路线和楚世昭极其相似,都是在提纯的状态下,拉拢底层的即战斗力,将那些没有战斗力还拖后腿的贵族先干掉,将话语权牢牢把控在自己的手上,再考虑接手外战。

两者同时出现了贵族不满统治的叛乱事件。

楚世昭早年,几乎是三天一小乱,七天一大乱,那些利益受损的豪强大族,没有一家是乐意看到自己就这么被楚世昭给割草了。

但可惜,楚世昭建立的新朝,皇后都是起义军出身的,这就导致楚世昭的长子有起义军的血脉。

他和这些豪强大族不是利益共生体,而且对于楚世昭这个新朝而言,是非常需要现金流的。

战乱时期,真正的农民是不生产的。

因为生产不了,他没这个心情生产,活都活不下去了,谁还能为你工作。

能进行生产的,只有那些活得下去的人,那些豪强大族会养一批奴役为他们生产,为他们提供生活所需。

楚世昭已经相对宽容了,他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只要这些豪强大族愿意给他粮食,愿意让地方百姓活下去,而地方百姓愿意保举这些豪强没有作乱,在地方上没有作福作威,楚世昭是愿意让他们生存下去的。

可是,对于豪强大族而言,这些底蕴,这些粮食,是他们自己积累下来的家产,凭什么让给楚世昭。

那楚世昭只能打。

这次模拟推演,楚世昭的利益核心是基层的起义军,是那些最贫困的百姓。

这些人活不下去,楚世昭就是任由豪强宰割了,而且不说别的,凭什么你们大族能活下去,那些贫民就没有资格活下去了呢?

你听话,你给点粮食,自己留那么一点点,楚世昭认了,至少你是还有朝廷。

可就是有人看不清局势,就要对着干,楚世昭也只能大开杀戒了。

十年的时间,楚世昭都在清算大周王朝的旧贵族,旧门阀。

这和蒙元朝廷的铁木真有极其相似的地方,只不过游牧民族这样的贵族也就存在几十年的时间就成型了。

大周王朝的贵族,门阀,往前数,少说数百年的底蕴,清起来也不是那么好清的。

楚世昭和铁木真打到这种程度,其实都是在内卷自己的手段。

南宋、金国、蒙古大混战时期,也是火器发展最迅速的时代,之所以能发展那么快,无外乎于几十年未平的战乱。

天天打仗,武器发展自然慢不了。

同理,大景王朝的军事力量,可以说是远超于大周王朝,这些起义军从不会打仗,到现在令行禁止,具备基础的信仰,敢为人先,都是楚世昭长期熏陶下所致的。

历代君王推崇儒家的道理,就在于儒家文化可以洗脑,利于统治,严格来说,这就是古时候人的信仰。

只是越往后,出格的事情越来越多,礼乐崩坏以后,儒家这玩意就没人当回事了。

司马懿洛水放屁,司马昭当街弑君开始,历史的走向就完全裂开,所谓的诚信、仁义、为人的操守彻底没落,直接开始拿孝顺说话,从晋朝演变成了百善孝为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为什么孝!

因为除了孝,它晋朝拿不出来任何东西了。

你说忠诚!

有诸葛亮这个先河。

再看看司马懿干了什么。

他敢说自己是忠臣吗?

你说诚信!

光武帝洛水发誓,将洛水之誓抬到了它不该有的高度,从此洛水的信誉暴涨。

司马懿在洛水跟前放的屁,导致洛水都脏了,谁都不把司马家的话当真了。

问题是司马懿就干了那么一回也就算了,他儿子司马师天天放屁,动不动就先劝降,再夷灭别人全族,整家人都齐活了。

大周王朝的信誉也挺崩的。

楚世昭切割大周王朝,其实不太应该,孝义上吃亏了,但他又必须要那么做,毕竟他是带起义军造反的。

他不切割大周王朝,那么起义军起义就没有任何意义了,现在起义军愿意听从楚世昭的驱使,不光是皇后、太子的身份,还在于楚世昭是真和大周王朝切割了,大家效忠的是大景,而不是大周。

现在起义军的信仰也在于大景的头上。

而画面上。

铁木真的动作可比楚世昭血腥暴力多了。

因为蒙古人口少的缘故,铁木真只需要杀死那些贵族,然后驾驭那些贵族下边统治的蒙古普通牧民就好了。

至于他们之间的血脉关系?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没有什么关系不能打破。

旧贵族被杀死,就让新贵族出现,只要为他铁木真打天下,都能成为新贵族。

楚世昭用了十年,一点一滴清算出来一个政治清明干干净净的大景王朝,铁木真用了十天,靠杀戮的手段,直接打造出了一个一言堂制的蒙元朝廷。

【晟武十三年二月,拔都的长子带着他的幼妹投靠了你。】

【在你的深思熟虑下,你迎接了拔都的这位长子,在归降大景以后,你为拔都的这位长子赐姓楚,任明威将军,负责收敛从蒙古逃难而来的将勇。】

【楚渊身负杀父血仇,极其敌视铁木真,他四处张罗那些被铁木真赶出去的蒙古人,很快成立了一支名为铁罗刹的骑兵。】

【楚世昭为这支骑兵编制,赐名为——罗刹七卫。】

【晟武十三年三月,铁木真发动了对大周王朝二度反攻,楚世昭一度推进到大宁府、晋阳一带的战线,被铁木真的蒙古游骑冲击。】

【铁木真的战术多变,完全不拘泥于攻城,他深知大景王朝收复故土心切,急于攻城,而大景王朝大多都是步卒,以至于他们的粮道位置颇为关键,铁木真不需要进攻大景王朝派兵把守的城池,只需要掠夺粮道的粮食,阻止对方进军,就能逼退楚世昭。】

【而铁木真利用蒙古游骑兵的超高机动性,快速退却和迂回包抄,只要楚世昭的骑兵前往阻击铁木真的蒙古游骑兵,他们就会立刻退去,不给楚世昭造成正面战场的时机,楚世昭的骑兵一离开,铁木真就马上迂回包抄,去攻打弱侧的步卒,这让楚世昭被来回牵扯的很是头疼。】

【罗刹七卫主动请命,希望楚世昭能够给他们这些归顺圣朝的蒙古人一个机会,他们深知蒙元朝廷擅用的战法,让他们前去阻击或有奇效。】

【晟武十三年四月,楚渊率领的罗刹七卫成功拦截了铁木真的一支蒙古游骑的牵扯迂回突袭,大破三千蒙古游骑,取得了大景王朝在野外阻击战的首胜,然而很快归顺蒙元朝廷的北方周人军团开始攻打河南。】

【段敞率领五万大军,避开了楚世昭青州、北平一带的重兵,直取河南开封的旁侧,而楚世昭刚刚打下的洛阳,陷入了纷乱的战火之中。】

楚世昭拿蒙古人打蒙古人,铁木真拿周人打周人。

双方能打到这种地步,已经不是在拼国力,不是在拼军队的素养,甚至都开始拼身为君主的人格魅力。

而投靠铁木真的段敞,投靠楚世昭的楚渊,都有必须要战斗的理由。

前者深知楚世昭和桓氏关系密切,并且无法容忍豪强大族在地方上的壮大,关系上,段敞无路可退,身份上,段敞也要保证自己的利益,铁木真给了段敞在凉州无限大的权力,帮助蒙古人征税,他自个还能偷偷摸摸拿走不少,这种泛滥出去的权力和地位。

段敞怎么能不誓死守护!

楚渊和铁木真有着杀父之仇,铁木真夺走的汗位,不仅是楚渊父汗的大汗位置,更是他的汗位,加之铁木真赶尽杀绝,将王汗一脉的蒙古皇族几乎是杀空了。

如此血海深仇,都不是利益不利益的问题了。

在某种程度上,楚渊可能比王守义还要忠诚。

因为他没有了楚世昭,就完完全全就是丧家之犬,连个家都没有了,楚渊只能攀附在楚世昭的身上,才能活下来,这才是最真实的现实。

草原,他已经回不去了。

身份地位全族都被铁木真一人给毁掉了,这样的仇恨,楚渊每一场仗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打的。

【晟武十三年五月,杨延朝听从楚世昭的驱使,前去援助河南开封,而韩顾在对敌铁木真的路上大放异彩,在防守战中呈献奇效,击退了蒙古人的数次进攻。】

【晟武十三年六月,蓝殊在北平一带,率领大军攻打大同城,在这一场战事上,震天雷摧毁了蒙古人在大同城内的城防。】

【蓝殊攻占了大同城,在大同百姓的策应下,一夜之间就挂上了大景的旗帜。】

【大同百姓思景心切,在蓝殊的招募兵士下,竟有一万之众的青壮立刻加入了大景王朝的军队之中。】

【晟武十三年七月,震天雷再次发挥了奇效,蒙古人在这些城池的主要防守部队都是周人投降的豪强大族,而这些固守的大周大族根本没有见过像震天雷这样的火器武器。】

【城防顷刻告破,蓝殊趁势再度攻下了晋阳。】

【这让铁木真迫切地想要知道震天雷到底是什么武器。】

楚世昭冷笑一声。

这是能让草原人载歌载舞的武器。

而一旁的桓奕瞪大了眼眸。

本来以为还要长期僵持的局势,怎么突然楚世昭就拿出来了一个她先前从来没有见过的武器,将局面瞬息逆转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1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