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7章 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

书名: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9

这场仗。

很难打。

楚世昭是能看到详细的数值数据。

当年他能带着两千玄甲骑大破王守义的十万带甲之士。

第一是玄甲骑的数值面板足够高。

那是李世民手中的王牌骑兵,乃至于是整个初唐的王牌之师。

第二是王守义的这支军队长途跋涉而来,跨过天险来强行对抗。

第三是骑兵对步兵是有绝对优势的,想跑就能跑,想退就能退,何况是这种精锐骑兵,只要第一轮的冲杀,打破了对方的胆,造成士气上的溃败,劝退对方是很容易的。

事实上,那次楚世昭取得的效果,也是劝退王守义。

并没有做到全歼对方的部队。

看情况不对,王守义是没有继续硬着头皮打了下去。

这一次楚世昭所面对的困难就太明显了,荆州的归附只是几个月的时间,楚世昭完全没有时间运营,更别说能练出什么兵士来。

镇守荆州的,都是一些老兵带着大量的新兵。

一旦遇到大败,就是全线溃败,楚世昭所说的一泻千里完全不是虚言,只要鄱阳这个口子被打开了,差不多就是被王守义平推的局势。

所以,楚世昭的应对除了自己要固守,还要外援,可是他前后左右找了一圈,唯一有可能提供帮助的,只有当年有过一面之缘的杨方。

汉将军始于韩信,终于姜维。

楚世昭不知道杨方能不能像他先祖那样硬气一次,但是所有选项里,唯一一个可能会被点亮的,就是南阳的杨方,而且距离战场最近,最有可能给楚世昭提供帮助。

于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楚世昭直接让文俞去找杨方,不求杨方能直接效力于自己,但是至少看看文俞能不能说服杨方为自己提供帮助。

南阳事变,是给楚世昭看到了一丝胜利的希望。

把所有自己能做的,该做的,至少是正确的选项都做了,之后,就看上天能不能眷顾自己。

这是大周的命数。

要是挺不住,那就说明命数已绝。

【开阳三年二月,杨方趁着王守义兵力空虚之际,一路高歌猛进,但是鄱阳的战局极为恶劣,王守义为了显示其作战威力,为了瓦解守军的心理防线,他调遣军队,把鄱阳包围十层以上,设置了一百多座军营,军旗遍野,锣鼓之声于数十里之外都可以听到。】

【王守义命人挖地道,使用冲车和棚车攻城,集中了所有可以用上的攻城器械,比如机弩朝着城内疯狂射击,其箭矢像雨水倾泄。】

【城中的军民几乎不能外出行动,就连出门打水也要头顶门板,以防中箭。】

【短短的七天时间内,城里城外就堆积了漫山遍野的尸体,但是楚世昭依旧没有放弃希望,在守城兵力从两万打到仅剩五千,他仍旧咬牙坚持。】

【开阳三年二月十二日,夜,鄱阳的城外出现了一些不明所以的幽暗之火,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倾盆暴雨,雷鸣声作响,这让王守义的大军无法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继续战斗。】

【开阳三年二月十三日,荆州其他地方的兵马陆陆续续赶到鄱阳来驰援楚世昭的战斗。】

【楚世昭咬着牙,带领自己所剩不多的兵马出城迎接这些驰援他的小股部队,为了进一步鼓舞士气,动摇王守义的军心,他对外宣称杨方的部队马上就要过来了,现在正是内外夹击的时候。】

【在楚世昭泰然自若,近乎于一幅‘我必胜之’的表现下,鄱阳内的守军和那些荆州来援的部队立刻士气高涨,更加坚决守城,并随时准备出城歼敌,以为自己胜利在即。】

【反观王守义围攻的部队看到楚世昭的英勇表现,个个心情沮丧,士气低落。】

【开阳三年二月十五日,董费进献谏言,认为义军继续在这里耗下去,就是在平白消耗力量,不如整顿一下,退回自己的地盘,将南京打下再说。】

【王守义屡屡受挫,在兵力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不能打下鄱阳,又因为极端的恶劣天气,不得不休战一天,给了对方足够的时间用以拖延,面对董费这样不断说着丧气话的谋臣,王守义将其关押了起来,不再见他。】

【开阳三年二月十六日,董费的弟弟董奉听到此事,怒不可遏,他们为义军出谋划策,判断局势,却能因为一言不合,就能收押起来,这样的做法,何尝不是一种背叛。】

【董奉久闻楚世昭的大名,也意识到现在两军处于最为胶着,是极难以分出胜负的时刻。】

【在煎熬之际,董奉咬了咬牙,决定冒险一试。】

【开阳三年二月十七日,董奉投奔了楚世昭,并且指出了王守义这支义军的粮仓所在的位置。】

【很多人顾虑这是王守义使出来的计谋,想要诱骗楚世昭兵行险招,以至于瓮中捉鳖。】

【楚世昭同样难以做出正确的决定,他认为王守义的进攻应该很快就要撑不住了,即将要撤退,可是王守义偏偏没有撤退,反而一直耗在这里,让楚世昭难以捉摸。】

【董奉此人,不知是何出身,楚世昭又和对方没有交情,这怎么能去轻信对方的言辞,而不去防备其中存有的疑虑之处。】

【在董奉不断地劝说下,楚世昭在营帐之中不断地走来走去,最终亮出自己的宝剑道:“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死守此地,确能守住,可是,若是能将这些人尽数留在这里,则南方可定也。”】

【楚世昭英挺的眉目望向对方,似乎还在考虑对方的言行可信与否。】

【董奉本就是因为愤愤不平...这才投奔而来,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也意识到自己此行此举...是有多么的仓促和鲁莽,不知该如何取信于楚世昭。】

【正想开口说话,楚世昭却哈哈大笑道:“诸公,我们大事已成...大事已成!”】

【“原先,只有我荆州暗投义军者无数也,而今,已有义军投我世昭者。”】

【“这不正意味着贼寇已显败迹吗?”】

【“我有十胜,而贼寇有十败,董公如今归附而来,大局定矣!”】

【开阳三年二月二十一日,楚世昭精选了三千人的敢死队,打算自己亲率这支敢死队,自城西冲击王守义军队的中坚。】

【趁乱军作战之际,楚世昭又命麾下一名姓蓝,名殊的将领按照董奉提供的位置,袭击王守义的粮仓。】

【当夜出城之际,碰巧又遇上大风和大雷雨,王守义所在的营帐之中,临时搭建的军棚被大风刮走,大雨倾盆而下水暴涨,电闪雷鸣,这既掩盖了楚世昭派人出城的声音,又让王守义难以安眠,不得不来回安抚军心。】

【深夜,王守义的营帐遭遇到了敢死队的袭击,楚世昭亲率这支敢死队冲击大营,用来给蓝殊奇袭粮仓取得时间,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王守义的部将张度,常贺迎战楚世昭,可是楚世昭这次袭击过于凶猛和果断,他们不是楚世昭这支部队的对手,其中张度被楚世昭阵斩当场,以至于王守义的这种义军士气跌落。】

【王守义的起义军本来大多都是不从事战事的贫苦百姓,一路打的大多都是顺风仗,有些地方几乎官军不战而退,人多势众的时候,他们还能敢于奋战,可是接连遭遇到这种恶劣的天气,又迟迟攻打不下鄱阳,现在遭遇楚世昭近乎于自绝后路的奇袭,士气溃败的更加厉害。】

【之后,蓝殊一口气命令自己的手下将王守义军队的粮食全部推落水中,在断掉对方的粮仓以后,他临阵做出判断,选择擅作主张,没有回到城中,决定回援楚世昭,杀他一个回马枪。】

【那突然从后背出现的蓝殊,让王守义的部队以为是‘南阳杨方’的军队,一下子就让义军的士气更加跌落。】

【经楚世昭和蓝殊内外夹攻,明明兵力是更加少的一方,反而打得像是人更多的一方,那些丧失了胆气的义军弃阵而逃。】

【这些溃逃的义军相互推挤,而大风和暴雨也是越来越激烈,让王守义和他的亲卫们都无法立足,随队的战马吓得发抖。】

【那些起义军的士卒掉入水中淹死的有万余人,水流之中尸横遍野,王守义几乎是踏着那些堵塞在河道之中起义军的死尸,才找到了渡河逃难的机会。】

【《周书传》中,史官将这个惊世骇俗的场面称之为——‘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

【开阳三年二月二十二日,楚世昭大破王守义的起义军,近乎使得王守义的部队全军覆没,只有王守义和几个精骑的亲卫还有一些干将找到了合适的时机,这才得以逃脱。】

【楚世昭因此缴获了王守义部队遗留下来的大量物资和攻城器械。】

【王守义在鄱阳之战的惨败,几乎是让各路人马都感到了异常的震惊。】

【而这,便是周书上最为著名的——《鄱阳之战》。】

......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2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