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6章 怀复社稷之虑,有高祖之风

书名: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9

【王守义使用了虚张声势,他自称统帅百万大军要侵袭直取荆州,你原先就显得不太平稳的根基立刻是受到了严重的压迫。】

【你所在的阵营内,全部官吏的士气下滑。】

【王守义的谋士周徹使用了攻心之策,荆州各地官员对你的亲密度下滑了,不少人已经开始思考该如何为自己寻找退路。】

【开阳二年十二月,一个寒门出身的士子文俞却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他不仅没有选择投靠更为倚重寒门的起义军,而是来到了鄱阳决定为你效力。】

【战事在即的时候,忽然有人上门投靠,荆州大多数的官吏都劝说你应当小心防范。】

【而你却不假思索地开口道:“若是因为无缘无故的怀疑而失去了真正的人才,那今后还有人愿意出仕于我吗?”】

【文俞大感意外,他幼年家贫如洗,为了养家糊口,年纪轻轻的文俞便以贩卖畚箕为业,为松江县人士。】

【可因为家道中落的缘故,文俞不得不一边事农,一边手不释卷,刻苦地去学习,故此少年就立下志向,要匡正天下不正之风,以全所想。】

【从大周王朝崩塌再到四处乱战,文俞是一切的亲历者,所以他对当时在松江县清查官吏腐败,土地投献一案的楚世昭存有好感,尤其是后来得知了《治安疏》的原文,更是对楚世昭因故而逝大感惋惜。】

【听说了楚世昭在江陵出现,文俞本以为是有人弄虚作假,便打算过来看看。】

【数年来,文俞,常年静观风云变幻,又是从底层爬起,精通人情世故又通晓兵法。】

【其人谨严庄重,深沉刚毅,胸怀大志,气度非凡。】

【所以,很早文俞就看出来王守义刚愎自用,只愿意听信周徹一人之语,如今大局之势,不尽早拿下应天府,取得前朝旧都南京以作后方,反而舍大取小进犯荆州,此为少智。】

【而楚世昭兵少将寡,身处于困顿难行之地,此时投顺,势必委以重任。】

【看到力排众议的楚世昭,文俞顿感‘如逢明主’,愿竭力相助,以匡心中本有志向。】

【开阳三年一月,开阳帝被叛将马溯安所弑后,北方的战乱愈演愈烈,政局瞬息万变。】

【在北方地盘最大的王槐不久之后,割据称王,以范阳为根据地四处征伐。】

【大周皇室被马溯安屠戮殆尽后,国家早已名存实亡,以至于关中等地各族豪强纷纷割据。】

【北方称王称帝者比比皆是。】

【唯有李瑾和桓节在北方依旧以‘大周之臣’自称,其中李瑾率部并向自认燕王的王槐发起了讨伐之战。】

【同月,文俞出使来到了南阳。】

【自开阳帝命令卢恩、杨方率领中府军讨伐起义军以来,在长安被马溯安打下以后,大多贵族都被马溯安杀死,而卢恩的范阳卢氏更是被自己的门生故吏马溯安夷族,只有自己的儿子卢毅逃了出来。】

【至此以后,卢恩一蹶不振,在开封府借酒消愁,最终死于郁郁寡欢之中。】

【而卢毅继承了卢恩遗留下来的部分军权,在开封府驻扎,杨方则是在南阳把守,两者为了争抢中府军的兵权久不和睦。】

【文俞,身穿麻布短衣,径投杨方的大营求见。】

【杨方面对这位自称是晋王楚世昭派遣而来的使者,有些好奇,又想要看看他的本事,于是请文俞谈谈对时局的看法,文俞面露笑容在大庭广众之中,一面轻摇浮扇,一面纵谈天下大事,滔滔不绝,旁若无人。】

【杨方见此情景,心下反而悲切万分,如今他宛如丧家之犬,明明是被调遣出去平定起义军,却因为权力纷争,为图自保而屯田于南阳。】

【既要怕起义军打过来,又要怕卢恩的儿子卢毅借机除掉他,以进一步掌控整个河南和中府军。】

【现在左右为难的境地,谈何功业!又谈何光复祖宗门楣!】

【“我本奉天子之命,统率三万精兵举大义讨伐那些造反的逆贼,为朝廷和百姓除害,现如今于我有恩的先主驾崩宾天,后主又被叛臣所弑,而先祖是开国之将帅,祖坟被那马贼刨开所掘,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报,有仇不能血,有功不能立,这是什么缘故呢?”杨方哀切叹道。】

【文俞快步上前,他踱步片刻,拉住杨方的手,直言不讳地答道:“您不远千里,南下讨贼,这是忠君之事,如今受困于此地,足以证明将军拳拳报国之心,如若不思国家安危,与那卢毅、马溯安又有何异?此正是将军忠于国家,这才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地。”】

【“如今天下多动荡,晋王礼贤下士,怀复社稷之虑,有高祖之风,我此行而来,就是想求将军之力,以挽山河之倾颓。”文俞面露真诚之色道。】

【“若想光复先祖荣耀,蹉跎于此,必有错机,卢毅贪图小利而忘大义,如今晋王雄踞荆州以抗叛军,兵少将寡,将军此行,便如雪中送炭,光复门楣,并非妄言。”文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道:“与卢毅斗,将军就是割据河南一地,也是叛臣,史书上也不会记得将军祖上是何方名将,也只会记得你是这乱世之中的贼臣。”】

【“而将军眼下匡扶周室,先祖是大周的开国上将军,自己若是再助殿下一臂之力,这岂不成天下美谈?!”】

【文俞双手一摊,凝视杨方。】

【而杨方望向文俞,神色恍惚。】

【“我本是华亭一小吏,此正逢机遇,获晋王重托,将军...难道...您不想有所作为吗——”文俞继续说道。】

【“将军——”】

【“大丈夫,当举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杨方深吸一口气,“我这些年来,日夜操练士卒,在南阳招募兵士,以图自保,相抗于卢毅这样的小人。”】

【“现在看来,真是蹉跎度日。”】

【“大人,我杨方本为周臣,过去是,现在也是,而大周怎能有畏死而不战的将军。”】

【“请大人尽管吩咐晋王所托,我杨方愿为周室赴汤蹈火,不惜此身。”】

【开阳三年一月十九日,文俞说动了杨方,于是当夜,南阳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兵变。】

【史称——‘南阳之变’。】

【当夜,杨方高举‘周’旗,着先祖之铠甲,向所有中府军的将士们发动了一场兵变,他将所有不同名字的旗帜通通烧毁,易帜为‘周’旗,在文俞的带领下,杨方劝说了中府军内的将领们,他们大多思周亲切,却有家不能回,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乱局而滞留在了南阳一带。】

【开阳三年一月二十日,卢毅被杀,杨方亲率四万中府军,宣布愿意投效晋王,以报国恩,不久之后,杨方决定自南阳一侧,朝着起义军的另一侧发动攻势。】

【开阳三年一月二十一日,知道南阳发生兵变,杨方亲率中府军要为大周奋战消息的王守义意识到自己不能继续拖沓下去,下令围攻鄱阳,而这一次,他要在杨方来援之前,一举攻破楚世昭。】

【如此凶猛的攻势下来,荆州人心思变,哪怕是楚世昭的威望也阻拦不了即将陷入崩溃的军心。】

【楚世昭看到这种情况便对大家说:“眼下我军兵粮缺,王守义更是要为了强攻而力求速战,要是我们落荒而逃,那就是一泻千里,成为被追杀的待宰羔羊。”】

【“如能集中力量抗击敌人,还有取胜的可能。”】

【“但是现在直接撤退,各自分兵回去,那么在被追杀的情况下势必都不能保全。”】

【“而杨方将军为了救下我等,已经在竭力攻打,可路途遥远,难以攻城拔寨得手的情况下,也无力挽救我们。”】

【“一旦鄱阳失守,不出一天,以王守义的残暴手段,无疑是要一路追杀,使得整个荆州生灵涂炭,现在我们守的是第一线,只要顶住了,就必有援救。”】

【“如果我们不同心协力,存亡与共,同立功业,反而贪生怕死,只想不断后撤,那能守得住我们的妻儿、土地和地位吗?”】

【在楚世昭的鼓舞和分析下,鄱阳的士气得以提升回转,双方陷入了一场激烈的鏖战之中。】

.....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2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