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6章 楚规桓随!封狼居胥的时刻记录卡!

书名: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9

桓奕是一点都不想管事的。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这一点,桓奕从始至终都是不忘初心的,因为她的那两个哥哥,都不太是那种老实人。

这两个人都没有带桓氏走向繁荣复兴。

一个是自以为变法图强,可以光耀门楣,使得自己名流千古,甚至认为作为天子的孤臣,独臣,他这么拼命给人当刀,去干那些不听命于天子的人。

楚家皇室是不会背刺他的。

结果当桓盛变法,把该得罪的人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也得罪了,大周皇长子,名义上的正统继承人楚世煦直接将桓盛当替罪羊送出去杀了,以此谢罪,讨好那些变法后受损的利益集团。

光杀桓盛一个人不够,楚世煦是直接诛族的,把桓氏一家都给灭了。

他的大兄这样搞事情,也就算了。

问题是,桓奕一直抱有希望,认为是自己重要‘保命’护身符的二兄。

他脑子也特么的有问题。

桓节入京的时候,桓奕觉得自己稳了,有桓节的兵权节制中央的朝政,配合楚世昭出类拔萃的能力,大周王朝足以从中央反射到地方,实现由内及外的中心。

结果呢?

桓奕错估了局势,或者说桓节握有的权力和楚世昭具备的权力差距太大,在绝对差距的情况下,他的二兄没有任何理由无条件支持楚世昭。

他愿意拥立楚世昭,但是桓节想要分享执政权,按照他的想法来影响天下局势。

这哪个天子能容忍啊?

桓奕就不理解了,她和楚世昭培养一下感情,到时候生个崽崽,她的这个二兄拥立楚世昭当皇帝,她和楚世昭的崽崽就是太子。

那折半来说,不就是桓氏后人也坐拥半壁江山了。

就非得沾那个权力。

那点权力会给人带来不幸!

于是乎...这个颇有个人思想,总想着和关中士族大战特战,大干特干的二兄桓节激流勇进,就是喜欢硬着头皮做他所谓的大事,接着把自己也送了。

后来得势的中央朝廷兴师问罪,不是楚世昭力保桓盛和桓奕,他俩现在就在天牢挨着了。

摊上这两个兄长,桓奕已老实,真认怂,对于什么权力不权力,她没有丝毫贪慕之情。

你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真没数吗?

学她那两个兄长,就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所以桓奕每一次模拟推演的选择,都非常的谨慎。

她是尽量避开危险的选项,能不为楚世昭带来没必要的风险就不带来,安安分分干好自己的事情,比什么都强。

可现在桓奕是没有办法了。

她是只能顶上来。

一是楚济钺这个儿子的年龄尚且还小,悍臣满朝,想要节制很不容易,这个时候外戚不发挥作用,下场就是权力被楚世昭曾经的部下一步一步瓜分和架空。

二是你挺不住,那南边还有一位自认‘真龙天子’的存在虎视眈眈。

三是如今北方,是楚世昭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基业,桓奕不能看着这个基业就这样没了啊。

她丈夫打下来的基业,那就该拼死守护,到时候再把这个基业好好地留给成年以后得楚济钺,那么...九泉之下见到楚世昭,桓奕也能对得起他。

其实桓奕也想像李凤宁那样躺赢,但是这一次的局势,因为个别的事件穿插和影响,导致比上一次的模拟推演多了很多不该有的变故。

这就是所谓的一念之差导致的历史走向变化。

不过,桓奕是怕死,但是这不代表她懂得少。

她所在的桓氏,其实可以算是凉州名门,只是关中人不认桓氏的名门,认为桓氏不过是地方上一个知名的豪强。

这样的原因是因为桓氏的家族上面没有出过专治经学的大儒,多数都是地方太守、节度地方的封疆大吏。

像桓盛这种积极入朝为官,想要谋取功名的,就是想把家族从地方豪强变成真正的名门。

桓氏的底蕴其实就是和寻常名门差不多,遗憾的是那些所谓的门阀贵族不怎么认这一套。

只认你祖上出没出过大儒,出没出过知名的官吏。

桓奕是受过比较优秀的家世教育。

所以她仔细检阅过了先前楚世昭的做法,其实对局势吃得很透,现在她的想法,就是按照楚世昭的既定设想,继续沿用他的政令。

不改变楚世昭变法的初衷。

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楚世昭变法之后,已经稳固,你推倒重新用旧法,就是否认楚世昭的功绩。

这种事情,桓奕肯定是做不出来的。

所以,顶着那些反扑过来的大族群臣压力,桓奕都咬着牙不松口,她就认楚世昭的决策是对的。

相信!

何况,楚世昭还给了一套悍臣的任用之法,主要的几个握有兵权的人,桓奕能通用、活用的话,这些世家大族的反扑不过是隔靴搔痒。

【贞平五年五月,在追封楚世昭为新帝之后,楚世驹降低位格,为普通的亲王,而楚济钺登基以后,桓奕故意在自己的大兄桓盛以及楚世昭曾经信任的部将面前示弱。】

【“母寡子弱,皇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

【那些楚世昭曾经的重臣们上前为了表露自己拥立楚济钺的决心和态度,都发下重誓,叩首响应:“信任臣等,何虑之有!”】

【桓奕以儿子年幼,难安重任,临朝视政,她为了避免宗室内乱,觊觎楚济钺的皇位,立刻是对宗室内的各个亲王颁布命令——‘诸王归京,不得私相燕会’,使在地方上失去兵权,同时将各宗室亲属召至宫中为质,宗室迫于楚世昭曾经部众的压制下,大多不敢不从,这直接解决了内部夺位的一大隐忧。】

【在楚济钺继位之前,永晋帝驾崩以后,大周王朝接连数人继承大统,这就是内部夺位所造成的隐患。】

【桓奕的做法可谓是一劳永逸,将皇位稳固在了楚济钺的头上。】

【贞平五年六月,桓奕坚决肯定了楚世昭先前的政令,没有在群臣的劝说下,移除考成法,而是继续沿用了楚世昭在先前的一系列改制之法,此举又被称为——‘楚规桓从’。】

【贞平五年七月,桓奕严格要求楚济钺的学业,请来了很多名士教导天子的学业。】

【国事一决于桓奕之手。】

【大诛罚,大征讨,集世昭故臣集众共议,而由太后裁决,报之先帝而已。】

【贞平五年八月,桓奕与民修养生息,重德治,兴礼仪,励精图治、宽仁节俭、爱民重农,这使得多年战乱下的农业迎来了复兴。】

【兵屯的制度给大周王朝带来了很多的粮食,同样长时间没有征战的情况下,大量的兵员前去屯田,也导致了制度出现了空缺,不少人开始从中牟利,使得兵屯有被破坏的趋势。】

【桓奕遣桓盛苛于立法此地,在重刑之下,兵屯制度得以延续。】

【贞平八年九月,在历经三年的休养生息,桓奕昃食宵衣,不敢怠慢任何政务,这让大周王朝的北方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兴盛气象。】

【史书将这段大周王朝从经济崩塌再到由危转安的时代,称之为——‘贞平中兴’,而大多人都认为这是从楚世昭改政变法开始,桓奕坚决执行后,两人一起统治时出现的一时治世,这几乎是让北方的人口在短短时间内就迎来了激增。】

【贞平九年三月,社会安定,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这让大周王朝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物质生活基础亦大大增强,遂桓奕下令南征,以全先帝遗志。】

【史书称此为——‘贞平大征’。】

【桓奕为了确保前线的战事稳固,让十六岁的天子楚济钺监国安邦,自己则是御戎亲征,避免先帝的旧愿有所遗憾。】

【贞平九年四月,桓奕任用了窦戾这样曾经为起义军的将领为主帅,又名熟知兵法的李瑾为辅,再由桓盛节制两人,做出大局上的决策,以确保战事的顺利。】

【贞平九年五月,桓奕在正面的战场上,利用当年横扫草原的大周骑兵在野地之战中数败宋军,遗憾的是曾经是玄甲骑的精锐骑兵早已十不存一,大多上了岁数,战力不复当年。】

【而王守义也不复当年之勇,他这些年来同样是以修生养息的方式,不断地积蓄力量,然而骑兵上的不足,让他在正面战场上几乎难以抗衡坐拥燕云十六州,整个北方的大周王朝。】

【“宋兵至边,时暑未敢与战,且驻后地,俟彼动则进击,退则班师。”】

【在宋军几乎唯唯诺诺,不堪言战的局势下,桓奕不断驱使大军推进,如此多年来的调理之下,大周王朝的经济丰厚,足以支撑这样的战事不断进行。】

【不断压上的兵力,逐渐压垮了整个南方。】

【贞平九年六月,在南方割据多年的王守义早已没了当年锐气,选择了再度迁都,往其他地方撤退,应天府归复大周王朝,而桓奕没有丝毫退意,反倒是越发激进地主动求战,想掠获更大的战果。】

【贞平九年九月,王守义兵败被窦戾斩杀。】

【贞平九年十二月,桓奕将整个南方彻底打了下来,大周山河终于得到了一统,多年来积攒的力量,在这一刻的迸发,迎来了最结实的功绩。】

【贞平十五年,桓奕一步一步稳固大周王朝的山河,再次沿用了楚世昭的方针和部署,收敛局势,定下治国安民的基调,而看着已然年长的儿子楚济钺,桓奕更是没有丝毫对权力的留念,反而满是厌倦地送归皇权于子,归政楚济钺,结束了她在贞平长达十年的统治。】

【而归政后,桓奕出发去鲁郡,决定在那里安享自己的晩年,看着昔年楚世昭在庭院之中种下的柳树,已然亭亭而立,拥荫路过的孩童,不由泪满襟。】

【正武二年,楚济钺继承大统,执政天下的第二年,他的母上桓奕病重。】

【桓奕请求自己的儿子,如今的天子楚济钺能够满足她能和楚世昭同葬一穴,抱棺而死的愿望。】

【楚济钺闻言,大为动容。】

【同时,楚济钺宣布大赦天下为自己的母上桓奕祈福,以此来表露他的虔诚之心。】

【正武三年,你病逝了。】

【贞平一朝,是你和楚世昭一同努力的结果,你楚规桓随的做法,将楚世昭变法的成果得到了最好的延续,使得大周王朝的经济、农业、商业都迎来了发展,这为南征割据宋王朝积累了足够大的优势,你起兵伐宋的时候,整个大周王朝坐拥五十多万大军,且大多人武德充沛,早就想以建功立业为名,这极大地打击了不断想要偏安一隅,固守一方的宋王朝。】

【本次模拟推演结束,你的评分为优等。】

【恭喜你第一次模拟推演获得优等的评分,在这次辅佐君王,统一天下的局势中,你做出了应尽的责任,达到了该有的作用,你的选择和判断尽管有时候拥有一定的偏差性,但整体上并没有出现纰漏。】

【因此你获得了本次模拟推演里,《封狼居胥·楚世昭》的晋王个人传记的特殊记录卡,里面详细记载了楚世昭如何北破匈奴,尽展风姿的英勇。(这类特殊时刻的记录卡,都需要你解锁相应的皮肤立绘才能获得。)】

【而你可使用的范围,只能选择与你拥有相近血缘关系的人物。】

看着画面上不断弹出来的消息,桓奕先是选择融合记忆。

一时之间,她只感觉天旋地转,因为一股脑儿出现的记忆实在是太多了,这一次模拟推演,桓奕不能说是贯穿全场,那也几乎能说是活到了大结局。

等到桓奕再度清醒的时候,她回过神来的目光瞬间盯上了这张特殊时刻的记录卡。

“可使用的范围,只能选择与你拥有相近血缘关系的人物?”

那么...这选取的范围好像只剩下了她那两个哥哥。

但是...

这张记录卡的出现,对于桓奕而言,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至少她先前还不知道怎么去说服自己的兄长去支持楚世昭。

而有了记录卡,就算桓奕不说,只要她其中一个兄长能知道楚世昭有封狼居胥的能力,那想必是个聪明人,那都知道该怎么做了。

否则只是靠着桓奕的空口凭说,跟他的兄长不断地去讲楚世昭以后很厉害,她的那两个逆反心理很严重的兄长也不会信,不然也不会出现二兄桓节在长安自乱的事情了。

这下可太稳了。

只要给长安的大兄用上楚世昭封狼居胥的时刻记录卡。

那他这个大兄岂不是恨不得给晋王殿下狠狠地当鹰犬爪牙!

如此一来,我桓奕上门提亲的事儿...那就更不是问题了!

.....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4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