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13章 卢马之乱的余波!

书名: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9

值得一提的是,楚世昭其实没有什么大军团作战的经验。

因为楚世昭从来都没有打过那么富裕的仗。

甚至,很多时候楚世昭打赢的战役,都有很大的‘传奇’色彩,以险取胜。

鄱阳之战,楚世昭的兵力仅有不到一万之数,除了荆州军至少还是官军,有一定兵员素质外,面对王守义的大军,楚世昭根本占不到任何的优势。

那一次大胜,除了楚世昭敢打以外,天时地利缺一不可,若不是突然的雷暴雨,掩盖了蓝殊这支军队的准确人数,而双方又同时报出千里之外的援军旗号,利用信息差是打乱了王守义的所有部署。

楚世昭亲身率领部队作战,手上所掌控的兵力最高也只有十万左右。

而且这十万人,都是最普通,最基础的兵种。

你要是给楚世昭十万背嵬军,辎重还能跟的上,楚世昭就敢全力投入西征。

这两次劫营,也是给楚世昭一个充足的信心,那就是他记忆之中那些名将的打法,完全是可以套用的。

虽然大周王朝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生产力的总和到底到了什么地步,楚世昭不能百分百的进行精准定位。

可是沙场上主要的战力,仍然是以骑兵为主的军团。

于是楚世昭参考了夏侯渊、高仙芝包括擅于夜袭劫营的甘宁,以他们这些名将的思路,给马溯安来了一记狠的。

尤其是高仙芝长途奔袭,分进合击的作战指导。

利用的就是骑兵超强的机动性,所展开的闪电战。

但楚世昭也并不是完全说是莽夫,他对马溯安接连使用的疲兵之计,干扰对方的正常休整,也是游击的一种战法。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这一套放在背嵬军上,简直是无解的。

因为背嵬军的机动性,是目前楚世昭手里独一档的,甚至是整个大周王朝都是独一档的存在。

而且楚世昭发现了,如果说和晋阳李氏联姻,楚世昭是能够得到一套已成体系的名将。

能够立刻作战的名将。

和桓氏联姻,楚世昭最大的好处不是桓盛、桓节这两位野心颇大的臣卡。

是桓盛能给楚世昭搞甲胄、搞兵器。

桓节能给楚世昭搞一批质量很高的战马。

背嵬军厉害的点,不仅是这些兵员的军事素养足够高,还有很大的武器加持。

大周王朝驻留在各地城池的地方官军,他们很多人的武器、甲胄都是老化、退化的。

根本打不了仗,只能欺负欺负那些没有兵器,刚刚起步的起义军。

而大周王朝装备最好的,就是藩镇上的边军,一个比一个能打。

因为这些边军常年戍边,还要和外边的异族缠斗,要是这些作战的装备跟不上,早就被击碎了。

背嵬军现在拿着的就是楚世昭手上最好的资源。

使用那些战法的最终目的,对于楚世昭而言,只是减少背嵬军的伤亡。

就是哪怕掉一个人,楚世昭都能感觉到彻骨的心痛。

要是背嵬军全军覆没,楚世昭恐怕想死的心都有了。

【永晋三十三年四月七日,楚世昭大破马溯安的军队,一路追击马溯安的残部到了阳泉一带。】

【马溯安溃败之后,他立刻是寻求匈奴人的援助。】

【晋阳官军损失了7539人,马溯安的叛军在大战之中折损了59231人。】

【永晋三十三年四月八日,楚世昭打下了阳泉,随后转战忻州,一举而下,顺势攻打朔州。】

【马溯安溃败之后,他的叛军残部只能节节败退,而他原本占据的城池,大多都是凭借武力而霸占,民心不稳。】

【在楚世昭率着王师而来后,很多地方都没有抵抗,只留下一批叛军负隅顽抗,但最终不敌楚世昭所率的军队。】

【永晋三十三年四月十二日,匈奴人烧毁了大同城,他们劫掠大同的百姓,使这些人为劳奴,裹挟着这些人口一并撤回了草原。】

【面对马溯安的求援,匈奴人避而不谈。】

【永晋三十三年四月十七日,当杨延朝带着一支北府先锋军夺回大同城时,却看到了遍地残骸,满是灰烬的大同城,心中百感交集,翻身下马之后,他到处在大同城内寻找一息尚存的百姓,结果却发现整个城池早已空无一人。】

【他悲愤不已地将拳头砸向了地面。】

【永晋三十三年四月二十三日,马溯安没有从匈奴人的手上借到人马之后,辗转向卢毅求援。】

【四月二十五日,马溯安投顺卢毅,成为了卢毅麾下的部将,在范阳一带死守,抵抗楚世昭的军队。】

【永晋三十三年五月,卢马之乱引发的政局动荡,牵引了整个北方的乱局。】

【永晋三十三年六月,卢毅知道眼下的战争陷入了僵持的局势,若是他这一路打不开局面,即将迎来腹背受敌的局面,他率军立刻攻打河南一带最后的防线——睢阳。】

【而镇守睢阳的将领,为河南节度副使者,姓张名布,他是永晋帝的心腹,也是河南防线最为重要的一环。】

【在看到了赵政己在投诚卢毅后的下场,张布秉持他的态度,坚决抵抗叛军的攻势。】

【卢毅调遣在青州投降他的豪强勇将阎明率领十五万叛军攻打睢阳,并且答应了阎明,只要打下睢阳,他就是新的河南节度使。】

【而阎明是青州人士,豪强出身,多年以来,苦于自己没有晋升之路,为了得到更高的地位和权力,他冒险一试,投靠了以卢毅为首的叛军,如今苦尽甘来,得以统领一支军队,为了替卢毅扫荡河南,他攻克了许多城池。】

【此时河南城镇纷纷陷落,惟有军事重镇睢阳没有被攻陷下来。】

【睢阳知府许向阳自知能力不足,难以为继,于是将重任放在了张布的身上。】

【张布立刻从宁陵调兵四千,入睢阳,与许向阳合兵共八千余人,并且派遣斥候立刻向大周王朝求援。】

【阎明为了吃下睢阳,顺势将整个河南占据,直接是不遗余力的全力攻城,张布借助城池优势,率领将士,昼夜苦战。】

【许向阳身为一介文官,没有任何作战经验,所以他主内,替张布调运军粮,修理战具等后勤保障工作,时常亲自赶到战场,为守城的将士运送军粮。】

【在许向阳和张布亲密无间的配合之下,两人根据城池的优势地形,有时候一天可以击退阎明多达二十多次的先登冲锋,连续战斗了七日昼夜,杀死了叛军高达三万多人,这让睢阳的守军士气倍增。】

【而张布对于朝廷的新君楚世昭秉持观望的态度,他并不知道长安朝廷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清楚为什么最终继位的人会是皇四子楚世昭,但是到了这个危亡之际,张布守的不是楚世昭的江山,守的是大周王朝的江山,守的是南方百姓的安危。】

【他心知一旦睢阳告破,江淮势必也要陷入新的战火,如此一来,南方危矣。】

【在这个时候,睢阳是不能丢,也不能退,只能战的位置。】

【然而阎明也并非无能之辈,他日夜都鼓动着大军向守在睢阳的张布发起了招揽的号令,表示以张布的能力,若是能归顺卢毅的叛军,必将高官厚禄,封侯赏爵。】

【阎明更是抬出了卢毅名门之后的身份。】

【可是张布全然不买这个账,反而讥讽作为名门之后的卢毅竟然公然背叛朝廷,这是道义上的失节,为臣的失本。】

【被激怒的卢毅,再次加大了攻打睢阳的投入,不过多次征战之下,卢毅行军所耗费的粮草早已跟不上了。】

【所用的兵力越多,卢毅需要的损耗也就越大,刚刚拿下那么多的地方,卢毅为了取得民心,都是以宽厚为主的安抚政策。】

【但是到了这种地步,马溯安在前线的失利,卢毅已经没有时间去经营自己的根据地,没有足够的时间在这里磨磨蹭蹭,他大改先前的做派,为了补充战争的需求,四处横征暴敛。】

【他将归顺自己的豪强、世家一律赦免,去抢夺那些中立派的家产,必要的时候,甚至将那些小农小户的财物都掠夺一空,以保证作战时的不时之需。】

【卢毅这样的做法,让他麾下的多个地方发生了叛乱,但是卢毅是利用大军镇压,将这些人杀死之后,再去抢走他们的财物和粮食。】

【永晋三十三年九月,楚世昭终于攻破了范阳,马溯安这一次的败退,让他无路可退,只能朝着草原方向逃难。】

【而楚世昭立刻是包夹卢毅的后方,以此想要替睢阳解围。】

【永晋三十三年九月十五日,沧州发生了反抗卢毅叛军的义军起事,以窦戾、高鹫为首的起义军不满意卢毅的统治和剥削,和卢毅掀起了一场在境内的大战。】

【九月二十日,楚世昭收纳了窦戾、高鹫的起义军,将他们编入朝廷的编制,里应外合之下,直取沧州。】

【沧州被平定以后,楚世昭以窦戾为新的沧州节度使,带着大军继续包夹卢毅的叛军。】

【在楚世昭的压力之下,卢毅不得不加大对睢阳的攻势。】

【永晋三十四年六月,睢阳城破,张布和许向阳寡不敌众,而一入城后,阎明因为不满意对方誓死不投降的态度,坚持顽抗,以至于他们陷入了如此紧迫的局势,调兵杀死了所有顽抗在睢阳城的守将。】

【六月二十五日,张布和许向阳的尸首被挂在了睢阳城头,阎明以此来宣扬武力,瓦解那些还想要顽抗的官军。】

【永晋三十四年七月,得知睢阳城破,守军将领大多死战不降,终为所害的消息后,楚世昭彻底被卢毅这支叛军的做法所激怒,他前后紧追不舍,就是为了缓解睢阳城的危机,却没有想到卢毅的叛军能够如此疯狂。】

【永晋三十四年九月,因为卢毅为了填充军备而到处横征暴敛的行迹,使得楚世昭得到了地方上的支援,所到之处,大多都有人接应。】

【而卢毅自起兵以来,连战连捷,自以为能够统一天下,可是马溯安的败退,匈奴人不愿意借兵而离开后,他身上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使得他的行为举止格外暴躁,易怒而鞭挞下士,对左右侍从稍不如意,非打即骂,稍有过失,便行杀戮。】

【见到大周王朝日益势大,卢毅自知情况危急,反而在洛阳自行称帝,国号大燕。】

【永晋三十四年十月,卢毅在洛阳兵败,他在后撤的路途上,被自己信任的部将阎明弑杀。】

【同年十一月,阎明主动投降,将卢毅的首级献给了楚世昭。】

【楚世昭本欲一举攻下这些叛军,以此来告慰那些忠君之事的臣民,却不成想阎明审时度势,不战而降。】

【永晋三十四年十二月,看在阎明免于百姓陷入战火之乱,主动投诚的态度上,楚世昭又不得不封赏阎明,以表记他的功绩。】

【楚世昭的这些做法,安抚了那些叛军,使得战火终于得以消停,卢马之乱的时局,被楚世昭所平定下来。】

【而楚世昭令阎明将张布、许向阳的尸首厚葬,这让阎明心生不满,又不得不顺从楚世昭的旨意。】

【同月,楚世昭改元,年号开皇。】

【开皇元年一月,楚世昭将卢马之乱中的那些誓死抵抗叛军的将领、为臣一一封赏,将那些不幸战死的忠臣追谥,加封三公,并设立了忠君祠,把这些官员放入其中,受万民之香火。】

【开皇元年二月,自认是平叛首功的阎明仅仅是被追封了一个平戾侯的爵位,他开始四处张罗曾经是他部众的将领,而楚世昭提前就以‘意图不轨’的罪名,将其拿下。】

【同月,楚世昭下诏将阎明的三族夷灭,阎明的长子提前得到了消息,在青州再次起兵谋叛朝廷。】

【开皇元年三月,卢马之乱后再现余波,楚世昭一道夷族的诏令,爆发了以阎续为首的叛军起事,这诱发了青州之变,然而阎明的儿子阎续兵少将寡,无力面对楚世昭的平叛军队。】

【开皇元年四月,这场席卷近半个大周王朝的藩镇叛乱,终于是被楚世昭平定。】

【然而卢马之乱让大周王朝陷入了一个无比黑暗的时期,社会出现混乱,割据藩镇大多有了自己的想法,此外这场战事,加重了对百姓的剥削和赋税,为了平定战乱,所投入的经济支出无比厚重,无论是边疆还是西域地带,大周王朝完全失去了本有的控制。】

【此刻的大周王朝几乎是进入了一个濒临崩坏的状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8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