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7章 天府上将,节制天下兵马!

书名: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9

楚世昭这一次最大受益点,就在于得到了李瑾的晋阳军,这一股势力的巨大助力。

这毋庸置疑是改变局势的一次决断。

就连楚世昭自己都没有想到,在离开京城后,他能获得如此机遇,甚至一度楚世昭以为大周王朝是怎么也逃脱不开被人摁死的结局。

然而局势逆转就逆转在...本该在北方割据,成为威胁长安朝廷重要的军事集团,这一次却坚定地站在了楚世昭这一边。

历史的魅力就在于此。

一个人,在一个重要的关头,如果他还拥有足够的实力和地位,那么他选择出来的两条岔道,不同的选择也将带来不同的结局走势。

而李瑾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晋阳军这么一股军事势力,他本人作为一张金色品质的将卡以外,还带了三张同样能力出众的将卡。

分别是李凤宁、李晟明、李晟权。

楚世昭的这位正妻,是货真价实的,与李瑾同级别的金色臣卡,而楚世昭的两位小舅子,李晟明为一张紫色的战将卡、李晟权则是略逊一筹的蓝色将卡。

两金一紫一篮。

李瑾还具备大战略级别的军团作战能力,可以驾驭十万兵众的大规模战役。

这娶了一个正妻,带来的嫁妆,根本不是明面上的价值可以估算的。

不过前面几次模拟推演,李瑾实际上都没有什么太好的结果。

第一次模拟推演的时候,楚世昭记得那一次是匈奴人南下成功,他为了给长安的百姓拖延足够的逃亡时间,带着为数不多的中央军坚守了大概二十多天,没守住崩了。

后面匈奴人在长安建立了稳定的根据地之后,立刻扩展到了北方的其他地区。

李瑾在北方有根据地又有足够的根基,和匈奴人鏖战了大概有六年之久,最终是劳累过虑病故,在李瑾病故之后,李晟明继承了晋阳李氏的遗产,随后一年内就被匈奴人灭掉。

第二次模拟推演的时候,李瑾所在的晋阳军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加固了对匈奴人的防范,在起义军大势起来以后,不断和北方其他藩镇对抗,一度统一了大半个的北方,可最后由于李瑾的两个儿子李晟明和李晟权争夺家业的过程中,内耗严重。

李瑾亡故了以后,晋阳李氏又崩了。

这一次,楚世昭和李瑾可以说是高度结合,双方直接创造了模拟推演以来,最好的局势。

而且,楚世昭现在是完全信得过自己的岳丈。

因为他和李凤宁有了一个世子,一旦楚世昭的位置越做越高,他和李凤宁的这个世子,位置同样不会低,李瑾与其说是为楚世昭办事,不如说是为自己的外孙办事,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

至于李瑾为什么没有君主形态的意识,是之前统一北方的情况,并不是李瑾主观上想要统一,完全是被局势所迫,他不干别人,别人就要弄他,李瑾更多的是大周将领的心态,毕竟给大周当了十几年的将领,一时半会还没有转变思维,意识到自己成为了‘诸侯’。

前面三次的模拟推演中,也是在后面统一了北方后,李瑾才慢慢有了‘君王’的风范,从将卡转变为了一张君主卡。

可是这一次模拟,李瑾是没有以单独政权的身份统一北方,他是拥立晋王,拥立楚世昭的身份上位的。

整个北方,不仅是李瑾的晋阳势力打下来的,还有楚世昭自己掌控的北平势力,拉拢的大同势力,一步一步蚕食掉整个北方。

李瑾是有功,但楚世昭的功更高于李瑾。

只不过李瑾是提供了楚世昭一个原始积累的起步,这才显得李瑾在楚世昭麾下的重要性,可楚世昭要是当初不敢玩命,向大同节度使借兵奔袭范阳,后面也就根本没有楚世昭整合北方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这次模拟推演的转折点,就在于楚世昭把马溯安控制的范阳干了下来,具备了和李家坐在谈判桌上的资本,不然的话,楚世昭还真就是一个臭赘婿来的。

【康兴五年三月,你率领亲军入主长安,攻破了大周的京都,而大周的丞相桓盛裹挟着新继位的楚世仁逃往了凉州。】

【你站在长安的高墙之上,意气风发地说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康兴五年四月,你在朝堂之中,亲自烧毁了大周群臣们与桓盛之间各种密谋的信件,以及这些大臣们愿意向桓盛亲好的证物。】

【你选择对这些事情既往不咎。】

【康兴五年五月,李瑾亲自上表,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在君王北狩,被桓盛带走的情况下,应当由您来继承大周的皇位。】

【你摆摆手,选择辞让。】

【你觉得自己德薄,没有能力担当君主之位,又认为自己并不是正统继承的皇位,现在只是代替自己的兄长管理国家。】

【你选择了以监国的身份治理当下的大周王朝。】

【康兴五年六月,李瑾再次上奏,觉得您平定叛乱的功绩足以获得更高的身份地位,如今只是监国,不足以显示身份之权威。】

【李瑾认为,应该特设一个职务,在群臣之上,天子之下,且拥有开府、铸币的权力。】

【康兴五年七月,在群臣的拥立下,你设立了一个名为——天府上将的职务,并将这个职务任命给了自己。】

【天府上将,可节制天下兵马,而你又在北平开府,招纳属于自己的臣属。】

【康兴五年八月,一些不认可您的群臣们颇有微词,有一些忠于职守的大臣向你请辞,他们大多没有和桓盛苟合,却也不愿意看着你‘谋权篡位’。】

【你没有任何异议,放任这些不支持你的大臣离开,而你也意识到了自己最大的问题,你仍然需要更高的声望来震慑群臣。】

【康兴五年九月,你调遣李瑾率领七万大军南征宋吴,完成先帝的未竟之业。】

【康兴五年十月,李瑾立刻调拨大军朝着宋吴所在的地方开战,他按照大周的国力,决定缓战取胜,徐徐图之。】

【康兴五年十二月,李瑾南征之战缓慢,不得捷报,群臣弹劾李瑾疏忽职守,拥兵自重,你留中不发。】

【康兴六年一月,你的二皇兄楚世仁在凉州郁郁而终,桓盛犹豫再三后,向你请罪,想要再度归附朝廷。】

【许多大臣都不愿意桓盛归来,但唯独你力排众议,接纳了桓盛的投降。】

【在你看来,桓盛此时的投降,只能证明他确实是一个聪明人。】

【现如今李瑾所率的主力正在攻打宋吴,控制凉州的桓盛时时刻刻都有奇袭长安的能力,这是他投降的价值和资本,等到李瑾攻克宋吴的时候,大周就不再需要桓盛的投降了。】

【最重要的是,你接纳了桓盛的投降,才能有四海归心的情况,整个大周之地,还存有很多割据势力。】

【康兴六年二月,桓盛单骑来到长安,入长安后,发现楚世昭没有兵甲相加,也没有加害他的意思,诚惶诚恐地表示出自己是受‘伪帝’的号令,这才做出了与朝廷相背之事。】

【康兴六年三月,凤阳守将陈西之率领部众归顺了李瑾的先锋部队,他们在经受了巨大的压力后,在不能保证获得宋吴给予的粮食补给,选择了投降。】

【康兴六年四月,匈奴人忽然席卷十万之众南下,并且直接打下了大宁府。】

【康兴六年五月,杨柱庭在突袭战之中,死战不退,在拖延了一个月时间后,兵败战死。】

【康兴六年六月,大同被匈奴人所拿下。】

【朝廷兵力陷入了极度空缺的状态。】

地图上,大同守军接近三万的兵马,在杨柱庭的带领下全军覆没。

一下子黑掉的画面,让楚世昭好不容易涌上的喜悦之情再度消退。

因为在地图北边出现的匈奴人...真的很能打。

......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1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