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40章 都喜欢捆绑三族?我桓奕也会!就说你们帮不帮我当皇后吧!

书名: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9

朝堂怎么样。

很多人的认知还是很清楚的。

而桓节来到长安,是有自己的政治诉求的。

没有人不渴望进步,也没有人不渴望名利,哪怕是一些自称自己淡泊名利的人,实际上也是他们因为被朝廷罢黜不得不为自己找补,宣称自己只是不想做官,而不是不能做官。

凉州这个地方就那么大,大族之间互相瓜分下来,就已经吃得满满当当,想要进一步推动凉州士人的影响力,那就不得不和长安方面有所接触。

不过,桓节也不是想要放下手中的权力,他是想要让族中更多的子弟,能够进入长安。

毕竟凉州供给大族能吃的东西都吃得差不多了,权力几乎都被凉州最强盛的几个豪族争夺。

现在的凉州只剩下两条路,那就是对外输出他们凉州的士人,影响到其他地方,另一条路就是进行新一轮的内部权力斗争,优胜劣汰。

后者容易动摇桓氏在凉州的根基。

因为不可能桓氏永远是凉州的优胜者,最终的赢家。

但前者就不会。

桓节坐镇凉州那么久的时间,花费了大量的功夫将凉州士族打造成了一个集体,更是拿着为凉州谋福祉的方式自行结党,这也是想要稳固桓氏在凉州的地位。

事实上,桓节心里也清楚,他最好什么事情都没有出错,只要出一次错,以凉州士族的脾性,分分钟就能把桓氏吃个干净。

这一次,桓节顶着巨大的压力,联合凉州名门段氏和皇甫家一同出兵解除长安之围,就是想要打开凉州士族进入长安的渠道。

此举,不仅缓解了凉州内部的斗争,还能扩大凉州士族在长安一带的影响力。

但,桓节心里也清楚,想要真正让凉州士族进入长安的圈子,还是很困难的,他的兄长桓盛在长安为仕十年,如今才有所起色,由此可见凉州士族在长安到底有多么的不受待见。

楚世昭其实看得出来桓节是抱有目的来到长安的。

桓节入京的格局,提前告诉了楚世昭,这个人不仅有野心还有他的抱负。

而且,桓节不同于桓盛。

桓盛对于自身名利的追求更胜于其他,这个人相对纯粹,像变法这种烂活儿,对家族是没有好处的,桓盛敢接,他就是想要名留青史。

就是想在史书上留个名臣的美名。

顺手能让自己的家族稳固,成为门阀,也是可以的。

桓节就属于是世家大族里的传统保守派,他更多想到的是宗族,地方上的权势。

他的核心目的就是让桓氏成为大周王朝的名门,在凉州有着超然的地位,最好世世代代桓氏在凉州都是带头大哥的地位。

“臣听闻匈奴人围攻长安,仓促前来,却不见匈奴人的踪迹。”桓节迟疑片刻道:“莫非又是寻常的南下劫掠,叩关而去?”

他长途奔袭,又初来乍到,还不知道长安发生了什么,几番话下来,是试探为主。

当时的桓节,同样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来驰援长安的,在他看来,匈奴人不太可能真打,自己过来勤王,是很容易博个名声回来的。

楚世昭平静地说道:“我军劫营,险胜一筹。”

桓节皱着眉头,其实没有太听懂,单独拎出来这几个字,他是能理解的,合在一块,就不太方便理解了。

谁劫营谁?

大周劫营匈奴?

还险胜?

野外作战,凉州军都未必能正面扛得住匈奴人的战法骑射,久疏战阵的三府军有那么能打吗?

直到桓节来到长安,看到夹道相迎的百姓,桓节至少能确定长安的确是被围了,否则的话,大周王朝是摆不出来这样的阵仗来迎接他们的。

看着百姓们的迎接,这些凉州军的将士何曾经受过这些,他们每个人都忍不住将自己的腰板子都挺直了一些,以免堕了威风。

任何人都无法拒绝被人敬仰的目光。

这是骨子里的。

他们在凉州打生打死,也不过是在那些的豪族手下混口饭吃,更多的是挣自己的卖命钱,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意识到自己不仅是那些豪强手下的兵,还是大周的边军。

尤其是被那些长安百姓们的孩子们带着崇拜的目光看着时,戳入的是那些凉州将士内心深处的荣耀感。

皇甫坚面对这样的场景,最为动容,这一刻,他似乎想起了先祖对皇甫家的家训。

楚世昭注意到了皇甫坚神情上的变化。

模拟推演里,很多细节是说明了凉州这些军头中,并非都是野心家。

桓节是想要保住家族在凉州地位中,根据情况而变化立场的桀骜野心家。

皇甫坚就真的是觉醒了大周将魂的人。

在桓节入京,控制朝廷的时候,皇甫坚私下被拉拢,和群臣商议过后,皇甫坚被长安大族忽悠到兵变,以讨伐国贼的名义,为朝廷牺牲,成为了群臣和桓节博弈的胜负手。

最终皇甫坚兵变没打过桓节被杀,段琦作为两面派,地方派,在做了不好的事情后,又想要挽回形象,通过斩杀桓节的方式洗白了自己,以诏安的方式上位,取代了桓氏在凉州的地位,从而使得段氏得到崛起。

这三个人都是真有本事的将领。

却都死在了内斗上,这是让楚世昭很惋惜的。

一直以来,楚世昭都认为,没有用不好的臣卡,只有用不对人的君主。

就说张辅多狠一人啊!

一生威风凛凛、战功赫赫,文韬武略样样拿得出手,是靖难之役当之无愧的功臣,是朱棣手里的战神。

靖难之役全程参战,平定了安南之乱,将交趾纳入大明的版图,又参与了朱棣的多次北伐之战,还跟随了明宣宗朱瞻基平定了藩王朱高煦的叛乱。

土木堡之变被叫门天子朱祁镇当场白给了。

多多益善的兵仙韩信,一开始也是在项羽麾下当差的,有用吗,根本发挥不出来,完全不给他发挥的余地。

刘邦小手一点,韩信直接帮助刘邦横扫八荒。

还有卫青和霍去病。

两个超绝SSR将卡,你搁其他人,能用上吗?

卫青一开始是骑奴,是骑马随从的奴仆。

霍去病也是平阳侯府的女奴和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就这样的出身,在大汉那个已经开始建立等级制度的朝代,刘彻不仅用了,还给他们加大了地位、权柄。

没有刘彻,霍去病也很难有用武之地,发挥的余地。

很多事,很多人,很多情况都是相辅相成的。

桓节当过反贼,楚世昭照样敢用。

大明1566里面的嘉靖虽然说了很多偷换概念的话,将自私自利诠释成大公无私的模样,但有一句话,楚世昭却认为没有什么问题。

没有所谓真正的贤臣,贤与不贤有时候也由不得这些大臣,贤时便用,不贤便黜,这才是硬道理。

更何况,现在的楚世昭急需外部的力量增强自身的势力,他很难补充长安这边的即战力作为班底。

巧合的是凉州人在长安没有根基,他们又不乏士人想要在长安立足,对于楚世昭来说,这是有种及时雨的感触。

他在长安缺的就是人。

在打理好凉州军在长安的居所后,楚世昭就将永晋帝今夜要宴请他们这些勤王将领的事情告诉了他们。

桓府之上。

刚刚落脚的桓节,迎面而来的是他的小妹桓奕。

“二兄。”桓奕心里很清楚,她的二兄和大兄各自的抱负想法都不太相同,但是在楚世昭的身上,她是敢于豪赌的。

桓节原本以为是他的妹子许久未见,于是来找他聊聊家常事务,却见桓奕语重心长地说道:“你觉得晋王殿下如何?”

笑容瞬间凝固。

“我不知长安诸事,但我听闻兄长是想要辅佐此人。”桓节沉吟片刻开口道。

“可我有不同的看法。”桓节深思熟虑过后道:“自古以来,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贤,如今我虽然位高权重,可族中事务,还是大兄说了算。”

“晋王在长安排行第四,既非长子,也非嫡子,想要上位未免也太难了。”

“我桓氏主要还是在凉州经营,盲目入局,是自取灭亡之道,依我之见,兄长既然助了晋王,那我向东宫示好,到时候情况有变,我们也有回旋的余地。”

在和楚世昭接触过后,桓节对楚世昭的感觉还算不错,但是感观是感观,利益是利益,不能因为感观不错,就要放下全部的产业去帮助一个人。

这是要看回报比的。

桓氏帮了楚世昭,能得到什么才是关键。

最重要的是,桓节还没有看到楚世昭的本事,仅凭现在几次会面,就想要让他桓节为楚世昭卖命,这绝无可能。

有一个说一个,在模拟推演里,桓奕认为她的大兄脑子不好使,非要变法玩三族的命。

她的二兄脑子一样不好使,非要入京夺权,当什么权臣,也玩三族的命。

老娘做错了什么,就得和你俩捆绑在一块儿?

在现实里,她是拼了命的拨乱反正,将自己的兄长往正道上引。

桓盛的病治好了,她的二兄又犯病了。

要不是楚世昭再度力挽狂澜,彰显强度,不然长安的兵力被匈奴人给打空了,桓奕现在就该担心自己的二兄是不是打算要挟持皇帝,准备控制朝堂,又一次当上权臣了。

给你们俩精选了一个好主公,就非得反着走,看你们俩的仕途,真是一眼能看到头的那种。

经历自己的模拟推演,能忍住不骂她这两位兄长的,都神了。

现在桓奕难就难在不知道该怎么去引导他们。

就是有些人就很贱知道吧。

你好声好句一个一个点的劝,他就非要跟你来一手博弈,逆反心态上来了。

非常有自己的看法。

就是答案给他,他不抄,就得有自己的思路。

最逆天的是,你跟他们说反话的时候,他们就顺着你的思路来了。

桓奕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幽幽地说道:“我欲嫁于晋王殿下,二兄能否助我。”

桓节很是惊诧,立刻是从椅子上弹了起来,“果真?”

“果真。”桓奕很是认真地说道:“所以,兄长到底愿不愿意帮晋王,全在你。”

“反正到时候我嫁了晋王,夺位输了,顺手被人株连三族也怨不得我了。”

现在的桓奕想明白了。

对付这种喜欢捆绑三族的,你也得学会捆绑三族这一招。

大兄不是喜欢没事变个法,对付全天下的大族来夷灭自己三族么?

二兄不是喜欢入京看着朝堂空虚当权臣,架空陛下让自己深陷泥潭而被株连么?

我嫁给晋王殿下当妃子,晋王要参与夺位之争,他不成功,其余跟着晋王的人都要死。

我是晋王的人,你们两个跟着一起被收拾也很正常。

就说你们帮不帮吧!

不帮一块死了得了。

桓节听着桓奕的话,犹豫片刻道:“大兄也是决定要帮助晋王殿下么?”

桓奕无奈地说道:“若非大兄相助晋王,现在又怎么青云直上的,晋王殿下如今深受圣眷,颇具恩宠。”

桓节踱步片刻,又道:“他的本事如何?”

既要桓节卖命,那也要桓节看看底子,不可能一句话就让桓节投入全部。

当然,桓奕这么说话,其实已经是在威胁了。

“长安之围就是晋王殿下解围的。”桓奕聊到楚世昭的本事,那就有太多事情可以讲了,在这一点上,桓奕可太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了。

自从在模拟推演跟了楚世昭一次,桓奕就已经成为了楚世昭的常驻妃子卡了。

她完全挑不出来楚世昭为人处世上的问题。

最多不爽的地方,就是她在后宫的地位很不稳定,经常有人来阻拦桓奕在楚世昭这边的地位。

李凤宁、阴媚钰这样的竞争对手,让桓奕身上的压力空前巨大。

论打仗,桓奕觉得自己不如李凤宁,论情调,论情感,桓奕觉得自己没有阴媚钰那么会。

不过,这是桓奕自己的竞争,是她的战场。

跟她的大兄、二兄没有太大的关系。

可桓奕顿了顿,又想到了李凤宁的父亲李瑾,还有她那两个能打的弟弟。

妈的,不行。

嫁妆上面不能弱人一筹,娘家弱了,后宫地位还是不保。

你们两个必须给我好好做事,不许低人一等!

想到这里,桓奕的斗志顷刻之间就被点燃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3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