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42章 【卢马之乱】历练卡,楚世昭的班底逐渐成型!

书名: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9

桓节闻言,心里同样不太舒适。

东宫的意思是,匈奴人打进来,跟他们这些边军把守不力有关,桓节心里固然承认有些地方的防守上,边军没有死守,但全盘将责任丢在他们边军的头上,这就有些推卸责任的意思了。

其实楚世煦有这样的看法,跟他接受的环境有很大的关联。

在他身边的人,都不太待见边军、藩镇出身的这些军头,这是利益集团上本质的对立。

但是心里知道和说出来却又是两码事。

大家就算不是一路人,也不能在表面功夫上落人口实。

永晋帝终其一生,所做之事,仅此一件,那就是糊裱匠,将整个大周装裱得像是一个国家。

这就跟东汉一样。

整个国家的行政在建设之初,就是存在问题的,但是这个问题又恰好能让这个国家延续下去。

永晋帝维系了不同集团势力的平稳,哪怕只是暂时的调和,他也足以让处于随时会解体状态的大周王朝趋于平和。

但,身处不同位置的人,所看到的世界也不同。

这就像是何进觉得宦官影响了他的权力控制,杀掉了宦官,他就一定能外戚控制朝政,间接操控皇权。

可是何进却没有意识到,宦官和他的妹妹何太后其实是一个利益,一个集团。

何进干死了宦官,就变成了外戚和世家之间的斗争,少了一个调和缓冲的共同敌人。

因为对于世家而言,何进这样的外戚,何尝不是阻止他们控制权力的拦路虎?

对于任何一个集团来说,一切阻止他们进步的人都可以是敌人。

可皇帝怎么能只代表一个集团来说话呢?

“架出去。”永晋帝指了指楚世煦道。

“陛下,殿下恐是酒后妄言,而且一心为了社稷江山,这是无心之过。”韦彦立刻走出来为楚世煦求情。

“架出去——”永晋帝的目光凝视着韦彦,他一步一步走去,而韦彦这个时候低下了脑袋,不敢与永晋帝对视。

在殿内的武德司侍卫将楚世煦架出了殿内,而在殿外,楚世煦佯装醉意,不敢再用先前的言语再度试探。

永晋帝心里清楚,和他叫板的人,不可能是楚世煦这个东宫愚钝之子,是他身后的那些大臣,是他身边的外戚。

这样的话,楚世煦敢在众目睽睽之下说出来,没有人替他做保,保他无恙,他敢说吗?!

最可笑的是,以楚世煦为首的世家大族,那些文臣认为节度使是大周王朝衰败的主因。

可是你们这些门阀难道就不是大周王朝衰败的原因?

节度使的权力确实已经超脱了永晋帝的控制,但又怎么可能一言两语的功夫,就将数代以来的积弊,一句话就能解决。

再者,永晋帝解决掉了节度使的问题,这些大族门阀难道就会坐视这些空出来的权柄落于他人的手中吗?

要是节度使的位置,改头换面落在这些大族门阀的头上,大周王朝距离覆灭的速度只会更快。

“愚子妄言尔。”永晋帝淡淡安抚道:“诸位将军千里迢迢勤王,他倒好,替诸位安上了一个镇守不力的罪名。”

“若是真怯战,避战,诸君又怎么可能会来长安解围。”

“桓爱卿,你想要什么样的封赏。”

韦彦的目光凝固,他悄悄向杜知韫望去,却发现杜知韫早就闷不做声地装起死来。

永晋帝这话哪里有安抚开脱的意思,分明是将仇恨引到了楚世煦的身上。

这偏袒楚世昭的意思实在是太明显了。

莫非陛下真是有了废长立幼,废嫡立贤的心思?

一旁接话的桓节早就听闻永晋帝并不好对付,现在起手发问的一句话,反而是将桓节架在了这里。

他要封赏?

要高了,得罪人。

要低了,也是得罪人。

前者得罪陛下,得罪长安的这些大臣。

后者得罪自家的部属,那些千里迢迢过来勤王的兵士。

如果永晋帝亲自封赏的话,没有给那些将士另行奖赏,桓节是吃不到底层将士的压力,还能让底下的军士认为是皇帝刻薄,皇室无情。

可现在永晋帝这一开口,桓节不给底下的将士要赏,他们这些精锐白跑一趟,打击的是桓氏在军中的地位。

“卑职寸功未立,不敢要赏,还是由陛下您来圣裁吧。”桓节思量片刻道。

“老四,你觉得朕该怎么赏赐这些将士呢?”永晋帝将目光投射在了楚世昭的身上。

“凉州军虽未一战,但仍尽了逼退匈奴退军的作用,这些将士奔袭至此,多有疲惫,若是不给一些恩赏,反而显得我周室无恩。”

“儿臣认为,可以向凉州这些将士发放额外一月的军饷,以作鼓舞。”楚世昭开口道。

虽说楚世昭知道大周王朝的国库虽然没多少银子了,但永晋帝的内帑之中,还是有不少银子可以拿出来的。

在这个时候,还要抠抠搜搜那些银子,就是很没有必要的事情。

永晋帝的确是想要向这些凉州军施恩,却没有想到楚世昭这小子慷他人之慨倒是热情,一句话,直接干掉永晋帝内帑里所剩不多的一点点银子。

“好,那就依你之言。”永晋帝脸色如常,又望向了桓节道:“这是给将士的封赏。”

“那么诸位将军呢?”

桓节完全拿捏不住永晋帝的主意,但他很清楚,他干到节度使这个位置已经很大的,要是再想要往上要封赏,就有些找死的意味。

“末将想要为凉州的儿郎们求福祉。”桓节撇开自身的封赏不要,认认真真地开口道:“我凉州身处偏远之地,常年征战四方,不少士子求学困难,因此末将希望朝廷能准许一些凉州的士人能够入长安的学舍精修,以此报效国恩。”

永晋帝脸色平静了下来,桓节这番开口,反而是他的意料之外,他本以为桓节这样的武夫,更想要封侯赏爵。

“此事容易。”永晋帝道:“每年,你就自行推举十名名凉州的士人来长安吧。”

“末将谢主隆恩。”桓节忙是叩首跪拜道。

话音落地,永晋帝又将先前想好的封赏一并说出,而在席位上的楚世昭又道:“儿臣听闻凉州皇甫坚将军素来严肃庄重,行事有大将之风,而今武振将军身死,正值朝廷用人之际,父皇可以令皇甫将军在朝中就职,以补空缺。”

皇甫坚面色不变,心中却是欣喜万分。

在凉州为将,在他的头上有凉州节度使桓节,又有名门段氏,三方鼎立,他虽然自恃能力不浅,但是又没有桓节聚拢人心的能耐,故此在凉州反而成了边缘人物。

加之皇甫家本就不是凉州根深蒂固的豪强,反而是祖上因为在凉州就职,于是才迁移到了凉州定居,在皇甫坚看来,在凉州待着,完全不如在长安出人头地要来得强。

桓节有些意外楚世昭居然会看中皇甫坚,但是桓节心里倒是愿意放皇甫坚出去。

皇甫坚在凉州算是中间派,他能做到这个位置,单纯就是能打,在人情上,可谓是一塌糊涂,没有多少同僚愿意与他共事,而且桓节拉拢了皇甫坚很多次,皇甫坚都没有太当回事。

像这样的人,留在自己手上,不能专心为自己办事,很头疼,放皇甫坚出去,还空了一个位置在凉州人自行内部消化,反而是一桩好事。

永晋帝对于楚世昭的话语有些诧异,这皇甫坚好好的实权将军不当,跑来在长安当京官有什么意思。

就长安这个环境,不是出了长安之围这件事情,武振这辈子恐怕都难以摸到虎符,再掌兵权。

皇甫坚这样的将军就留在长安练兵,不能掌兵,这是何其痛苦的事情。

“恐怕皇甫将军不愿意吧。”永晋帝为皇甫坚挪开了话题,免得让皇甫坚以为,楚世昭这是想要架空他在凉州的权力。

这个时候,皇甫坚就有些沉不住气了,这怎么看,在长安当将军,都比在凉州要强的多。

在凉州干一辈子,到头就是一个节度使,而这个节度使的位置早就被桓节占牢了。

皇甫坚比桓节年长太多,想要熬到桓节死,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反倒是跳开凉州这个地方,去长安的话,皇甫坚的头上还有太多太多的位置可以爬上去,毕竟长安武职的尽头是大将军。

没有任何一个将领能拒绝大将军这个名号。

“末将乐意之至。”皇甫坚立刻起身道。

楚世昭接着补了一句,“如今长安刚刚化解危难,整个长安只有四万余众的兵力,要是匈奴人再度来袭,恐怕难以应付,皇甫将军领一军驻守长安,则保长安太平。”

四万余众是夸大,如今的长安真实兵力只有两万多了。

但皇甫坚在凉州是有名义上的五千大周官军,实际上的五千私军。

模拟推演里,楚世昭又清楚地知道皇甫坚是相对传统的保守派,拥皇派。

这确确实实能增强长安的防守能力,而皇甫坚也是值得拉拢的将领,这才有了举荐的心意。

永晋帝全然没有想到皇甫坚会放下自己在凉州的权力,也想要在长安为将。

看他的神色,永晋帝忽然意识到楚世昭慧眼识人的能力极强,在那次战役之中,楚世昭可是提拔了不少的可用之才。

显然是楚世昭发现了皇甫坚身上其他将领不存在的特质,这才想要将他留在长安。

有楚世昭的牵头,皇甫坚的表态,永晋帝半推半就,立刻是将皇甫坚留在长安。

群臣坐视楚世昭的独角戏,心中颇为不满,但在楚世煦被永晋帝架下去了以后,也不敢贸然发作。

一场宴席罢了。

桓节当即前去拜会了东宫的楚世煦,以此划清自己和楚世昭之间的‘界线’。

楚世煦是没有想到桓节会前来拜会他,急于挽回形象的他,立刻表露出礼贤下士的一面,隆重地接待了桓节。

两人‘相谈甚欢’,到了深夜,就此互相道别。

回到武德司的楚世昭没有太过揣摩桓节的用意。

桓节在模拟推演里,也不重要,他一直以来都是看准时机,再做出决定的。

只要楚世昭的优势足够碾压,他敢笃定桓节一定会帮自己。

而在楚世昭的安排下,以他为核心的班底正在徐徐构建。

桓盛还在改稻为桑的路上,在东南平定起义军的叛乱。

但东南一带的局,楚世昭是有了一个接应点,不怕后续有更多的情况爆发。

皇甫坚已经被楚世昭留下,这是货真价实拥立皇室的忠臣。

窦戾在武德司任百户,有楚世昭的关照,只要给他立功的机会,很快就能得以提拔。

杨方更是楚世昭现在的嫡系。

武德充沛的卡池里,竟无一人是谋臣,完全是肌肉池子,全是莽子。

但,这反而符合版本。

像这种即将步入乱世的版本,咱就得肌肉派,不搞那些有的没的来坑害自己。

想到这里,楚世昭又观察了一下自己上一次模拟推演得到的历练卡。

【卢马之乱】。

使用该历练卡,可以指定一名与你建立联系和同盟关系的‘友方英雄’单位进行亲身经历。

楚世昭点开自己的友军单位。

蓦然发现他的友军单位突然之间有点多了。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刚刚还在和东宫兄长相会的桓节,竟然是楚世昭的友军单位。

但,这个友军单位的数值有点够呛,仅仅是刚刚到友军单位的水准。

其次,先前可以说是敌方单位的王槐,现在已经从赤红色的敌对标识转变为了黄色标识,这意味着从敌方单位转化为了中立单位。

居然真的是可以转化的?

值得一提的是,楚世昭这边,永晋帝一直都是他的友方单位,先前就能直接给父皇使用历练卡,现在还是能给父皇直接使用历练卡。

而更令楚世昭意外的是,杜知韫,这位杜大人,在楚世昭这边显示的也是友军单位。

不过,这张【卢马之乱】的历练卡,显然是不能给父皇用了,毕竟【卢马之乱】的前提之中,还有一番血腥残酷的同室操戈。

所以楚世昭要斟酌一下,到底是给哪一位自家卡池的臣卡进行培养,让他亲身去经历一下接近数年的【卢马之乱】世界线。

其实这张历练卡的核心作用是寻敌,让他选中的那个单位意识到马溯安和卢毅是祸乱朝廷的敌人。

因此,要用的人,最好立场是在于皇室这边的。

最好还是政治远见偏低,分不清谁是敌人,谁是友军的臣卡。

细想下来,最合适的人选,就只剩下了杨方和皇甫坚。

皇甫坚的能力成型了,杨方的能力还没有成型,是在历练的状态,而且杨方的女儿还跟楚世昭的儿子有联姻关系,双方深层次也是亲家关系。

现在,杨方还是楚世昭最重要的部下,提升他的能力和认知,极为重要。

这张【卢马之乱】的历练卡,用在杨方的身上,或许是最合适的。

想到这里,楚世昭将【卢马之乱】的历练卡立刻使用在了杨方的身上。

他就是猛灌资源,也要把杨方灌到金卡名将的水准,等杨方成长起来,楚世昭这个初始化的班底也算是正式成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36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