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0章 现在想要求和?晚了!

书名: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作者:倦我生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9

【在应天府建立宋都的王守义听闻楚世昭尽起三十万大军的消息,昼夜不眠,忧虑思愁。】

【然而当这么一份奏折送到这位王宋皇帝手上的时候。】

【他不由惊呼出声。】

【“楚世昭竟要北伐?!”】

【在王守义想来,对大周王朝威胁最大的,只能是他一手建立的宋。】

【他想要一统天下,取得大周的江山,就定然要北伐讨伐周室。】

【而周室想要光复山河,也只有攻打宋都,收复南地,才能中兴大周。】

【匈奴人袭扰边塞的事情,王守义也是略有耳闻,如今同为统治者,王守义深深能理解楚世昭选择这么做的原因。】

【可是,局势不同,北伐匈奴,从来不是一个好选择。】

【至少在现在,不是一个好选择。】

【什么时候都可以打,但这个时候打,就是在给他王守义一次机会。】

【无论是休养生息,还是再讨周室,都是不错的时机。】

【但是,王守义能感受到楚世昭身上那股慷慨英雄气,现在再看,庐州之战的失利,似乎也算不得什么耻辱了。】

【此刻的匈奴王营,却是真正的混乱不堪。】

【因为匈奴分为各个部族,有的大,有的小,小的依附于大部落,而大部落各自组成联盟,自称匈奴王庭在草原游牧。】

【在王庭的营帐中,有匈奴斥候带着急促的步伐进来,语气中满是惊惧。】

【“单于,大事不好了。”】

【“大周的大将军,晋王楚世昭亲征漠北,周军已经四路并进,直讨王庭而来。”】

【在王庭中正在饮酒的大单于,是昔日围攻长安的匈奴可汗之父,穆库老单于。】

【“多少兵马。”穆库老单于不以为然地说道,在他看来,大周王朝内忧外患,如今出兵,至多就是敲打敲打他们匈奴人。】

【以此来震慑他们。】

【而只要这段时间收敛一下行迹,这大周王朝自会退去兵戈。】

【哪能有什么战事。】

【大周人最喜权衡利弊,像这样舍近求远,即便打了都没有什么好处的战事,是不可能贸然发动的。】

【“算上骑兵步卒,号称三十余万。”】

【穆库老单于猛然抬起头来,一双苍目之中带着不可思议,几乎是一口气没能喘上来。】

【“多少人马?”他的声音开始颤抖。】

【“三十余万啊——大单于,周人这是要和我们决战啊!”】

【“快去调遣使者——”穆库老单于立刻说道:“快去让人使者求和。”】

【“先前我们已有一个使者在商讨侵扰边境的时候被斩了,是大王您说不要理会的,现在再去调遣使者,大家怕是都敬畏身死啊。”营帐内的另一侧,有一个为匈奴人祈福占卜的巫士出谋划策道。】

【“而且,大王,周人常常虚张声势,他说三十万大军,未必是三十万大军,可能只有十万大军,二十万的民夫作为补给运输,如果只是调遣部队过来,没有和我们开战,那就说明那晋王不过是威慑为主,因而...我认为如今局势...静观其变是更好的选择。”】

【可话音刚刚落下。】

【一个哀嚎声响起。】

【“大单于,我部遭遇到了晋阳节度使李瑾率领的大周军攻击,整个部族...整个部族已经全军覆没。”】

【穆库老单于面容上的棱角瞬间抚平,他突然之间仿佛全身被抽空了力气,千想万想,他都想不到对方这是要来真的。】

【“让塔拉木来,让他去和...去和大周的晋王商议和谈之事。”】

【“尽可能地...满足他的要求。”】

【“单于——如此作为,岂不是堕了自己的威风?”又有一人出声,看样子是匈奴王庭的勇士,地位不低。】

【“蠢货,那晋王性情刚烈,刚赢了一场胜仗,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现在我们多次激怒于他,他兴如此兵锋,激战而来,那就绝不是寻常做派,轻易震慑我等。”】

【“那是抱着灭了我们匈奴王庭而来。”】

【不多时,一个身材高大,威武不凡的中年男人抱拳,带着几个亲兵离开王庭。】

【大周部署在边塞前线的营地。】

【塔拉木快步进营,走入帐中,朝着前方坐镇的将军微微一拜。】

【“在下奉老单于之命前来请求殿下罢兵议和。”塔拉木语气谦卑地说道。】

【“此行老单于托我给殿下带来两样礼物,一个是先前围攻长安的我王庭将军秃摩卢,还有一个...则是从范阳逃难归于匈奴的马巍。”】

【塔拉木不卑不亢地说道:“先前围攻长安,是我匈奴不智,犯了忌讳,马巍则是叛乱一方的逆臣之子,此二人献给殿下,我匈奴只求停下兵戈。”】

【“殿下想如何写战报,如何记载此事,我等都不闻不问。”】

【塔拉木言下之意,就是给足了楚世昭颜面,这样一来,楚世昭退朝还军,也足以给大周人一个体面。】

【无论楚世昭写怎么样的军功,写怎么样震慑匈奴的事迹,匈奴王庭都没有任何的异议,这样一来,也能安抚周人百姓。】

【“哼,来人...听令...拿下来使,与秃摩卢、马巍一起斩首,以祭奠我大周边疆百万子民心头之恨。”楚世昭立刻挥手。】

【而率军已然和楚世昭汇合的桓盛听言,立刻讶然道:“殿下,古有成例,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啊!”】

【“我已斩过一次,又何惧这第二次。”楚世昭冷声道。】

【“所谓的不斩来使,只是互有余地,而匈奴人如此犯境,视我大军如无物,昔日的他们,可曾想过现在?”】

【“现在想要求和?”】

【“呵——晚了。”】

【“斩——”楚世昭立刻甩下一道将令。】

【堂下三军将帅,大多感到振奋,他们绝大多数将军在治理自己的城池...都曾经遭到过匈奴人的侵扰,因此...北方各地节度使哪有不痛恨匈奴行径的,只是他们单独拎出来任何一人,都不是匈奴的对手。】

【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

【而现在楚世昭何止是为那些大周的子民出了一口恶气,更是给他们这些早有怨言,想战而不能战的将军出一口恶气。】

【这种能光宗耀祖,还能一扫心中仇怨的事情,他们早就蓄势以待。】

【两排将军,几乎全部抱拳...随时愿意听候楚世昭的号令,时刻准备征讨居于漠北的匈奴。】

【楚世昭全军的士气上升了——】

【大周王师的士气在斩杀来使过后,立刻是抵达了鼎盛之势——】

.....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571s